顶点小说网 > 寒门商圣 > 第312章 一战封神,夏光裕位至人臣

第312章 一战封神,夏光裕位至人臣

小说:寒门商圣作者:lxs冷孝肃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3-03-28 06:00:20
  心生此念,夏光裕一声令下。

  他亲率炮阵留守,继续对着正面之敌进行炮击。

  命参军诸昇谦统两千五百人冲向左翼,以副将魏觉率另外两千五百人奔向右翼。

  这两支兵马杀出去以后,两翼之敌、顿时也吃到了义宁军的苦头。

  而正面之敌,才是最倒霉的。

  夏光裕的炮弹,全部都扔向了他们。

  火骑兵、步铳兵汇合一处后,又列队对其稳步平推、展开了近身射杀。

  蒲甘军的弓箭、弩箭,最多能射200步,义宁军的步枪射程却是500步。

  500步的距离,看上去不算太远,就是那500步却变成了蒲甘军难以逾越的死亡距离。

  难以逾越或许还不算什么。

  义宁军凭借火骑兵反复冲击,借助步枪的射杀犀利,再有火炮的助攻。

  当战斗打了半个时辰以后,战场上的局势出现一边倒的形势。

  眼见到己方将士成片成片地倒下,又看到义宁军步步紧bi,将他的部下压得开始连连后退。

  苏帕猜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三个蛮首力劝、不让他主动出击。

  这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的对战,只要不是一个傻子,就会知道该怎么办。

  觉醒、明白以后,苏帕猜果断发出指令,想让他出城的队伍全部撤回到城里去。

  然而,他想的很好,却忘记了他的对手是谁!

  夏光裕退出军队以后,混迹江湖多年、是一个一身江湖习气的人。

  看到敌军后队变前队,想要撤回城里去。

  夏光裕充分发挥了江湖人的流氓气,他下令让火骑兵追上去,尾随敌后展开缠斗式的追杀。

  同时呢,步铳兵分散列阵、加速向前,排列着整齐队伍从远处继续射杀撤退中的敌军。

  正面压上去了,那两翼的战事呢?

  此时的两翼,两郡已陷入对峙、义宁军压着敌军打的形势。

  既然两翼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当正面的追杀开始后。

  夏光裕果断下令、炮兵分转炮口,对着两翼展开火力延伸xing覆盖。

  苏帕猜派驻城外的那些,可不是蒲甘国的禁军,那是一群部落兵。

  炮火这一延伸,好咯!

  一半的炮兵,只是三轮齐射打过去以后,那群蒲甘兵便出现了大溃散的局势。

  敌溃、我追,这是略知领兵之道的人都懂得的道理。

  一见蒲甘部落兵开始四散逃窜,两翼的诸昇谦、魏觉自然不会客气。

  他们分别带着各自的部下,上演了远比正面战场更加惨烈、更加毫无对抗可言的大追杀……

  一天一夜,三佬寨之战,最后只打了一天一夜。

  一天一夜后,蒲甘副宰相、大将军苏帕猜放弃三佬寨城池,带着仅存的五千象兵南逃。

  夏光裕带兵杀入城池,并用一个上午肃清残敌后,三佬寨之战宣告结束。

  当战斗结束后,夏光裕收拢兵马、一番清点和总结。

  他又咧开大嘴,放肆地大笑起来。

  让他狂妄大笑的原因是:一万五千人的义宁军,此战杀敌十二万八千余人、俘敌九万三千人。

  自损多少呢?

  义宁军阵亡七百三十人、重伤致残一千二百人、轻伤九百四十六人……

  当京城里的太子爷、监国摄政王赵维桓收到三佬寨之战的战报时。

  他先是被吓了一跳,心底里暗骂道:夏光裕你这个混蛋!干掉百夷、干掉了南蛮,你怎么又给我去招惹起蒲甘来?

  蒲甘能与天竺三国对战百年,听闻最近十几年来,还一度杀抵敌国都城附近,差点就把其中一国给灭掉。

  从那种战绩来看,其国力当不亚于北边的东古和北狄。

  招惹上那么一个实力不俗的国家,一旦蒲甘与北方两大强敌同时对我大梁发起反击。

  我还不得四处调兵、忙于应付,还谈何全力北伐、一战灭掉东古呀!

  在让新任签枢密事赵维琥打开战报之前,赵维桓最后在心底里,愤愤然、狠狠地骂了夏光裕一句:一个肖元敬,搞得本王心绪不宁。你这贼厮如此胡来,是要想让本王焦头烂额呀!

  心中暗骂过后,赵维桓还是让赵维琥打开战报、念出了战果来。

  当听完战果,纵是见过无数血雨腥风、从戎带兵十余载也大过不少大胜仗。

  赵维桓还是被惊得直接从金椅上站了起来,大惊失色的问道:“出兵一万五、灭敌二十四万?夏、夏光裕那贼厮,不会谎报军情吧?”

  “启禀殿下。”听此言,侧身站在一旁、掌管着皇城司的雷家民侧身出列:“据皇城密使回报,夏光裕此战报还未算上入城之后,肃清残敌时杀掉的近万蒲甘部落兵。”

  既然战报属实,赵维桓由惊变喜。

  当即便开始朝议,商量起来该如何给义宁军论功行赏来。

  满朝之上,除老中山王赵宗烈之外,皆已是“肖党”。

  夏光裕是谁呀?

  他于肖章有大义、有重恩。

  如今他立下如此骇世奇功,既然太子、监国摄政王决定要再给夏光裕封赏。

  齐氏兄弟、赵家四皇亲、关氏三杰先后给出提议,最后是雷佳铭、敬中远先后发言。

  一番商议之后,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赵宗烈。

  在一众“肖党”的“鼎力相助”下,赵维桓颁出了上谕:命关锦良为钦差、前往三佬寨。既已尽灭南蛮残部,着夏光裕停止进军,不得再与蒲甘结仇。

  封夏光裕为开国护县公、金子光禄大夫,授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擢参知政事、中书侍郎,加兵部尚书衔、仍领义宁军节度使。

  夏光裕都封护国公了、位及从一品了。

  作为给义宁军供输“致和二十一式”步枪的肖章,自然也该再加封赏。

  可赵维桓在此时产生了顾虑。

  他顾虑什么呢?

  顾虑的是前一次派出去,给肖章宣读晋封延德郡公的宣徽使应该才到琼崖,这马上又要加封、似乎有些太急也太频繁了吧!

  若此时即刻再给加封,会不会让肖章再次引来更大的非议呢?

  猜出了太子爷的顾虑,曾文冲献了一策:肖公已至郡公,再晋于礼难平众意。臣谏议、对肖公加邑不晋爵,赐权不加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