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寻武诸天 > 第四十四章 道藏蕴含真绝学、百舸争流寻机缘

第四十四章 道藏蕴含真绝学、百舸争流寻机缘

小说:寻武诸天作者:灰胖子先生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1-07-10 07:30:53
  老张的百日寿宴,最终在与天鹰教喜结连理的欢庆之中给过了,也算是祸福相依,否极泰来。

  第二日,陆离等送走了天鹰教之人,便兴致冲冲地冲向了紫霄宫中存放各派给武当张真人贺礼的一处偏殿中,寻找起了那大名鼎鼎的《万寿道藏》。

  那《万寿道藏》可是大名鼎鼎《九阴真经》的母版,陆离准备去观摩一番,看能否有所收获,结果冲到那宫殿之中之后,才发现自己还真小瞧了那《万寿道藏》的规模,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就几乎塞满了紫霄宫的那个偏殿。

  老张还以为自己这从小就喜爱读书的徒孙,又对这道藏感了兴趣,便给陆离讲解起了这《万寿道藏》的历史来。

  这《万寿道藏》又叫《政和万寿道藏》,能被称为道藏的,都是道门收集、整理、编篡之后的大型道教经书典籍的丛书。

  前朝北宋徽宗,信奉道教,尊道门神霄派祖师林灵素为国师,被大家称为道君皇帝。既有宋徽宗对道门的尊崇,又有林灵素的建议,这道君皇帝便想为道家建立一套空前绝后的大型道藏,来显示自己在道门中的功绩,同时也向天下宣示自己的文治武功。

  徽宗崇宁之时,道君皇帝诏令全天下搜寻道门书册典籍,在书艺局令道士校订真宗时期编篡的《天宫宝藏》,将466函、4565卷的《天宫宝藏》,增至了5387卷。

  徽宗政和之时,又一次诏令天下搜访道门遗书,设立经局,敕令道士元妙宗、王道坚校订,并送至福州闽县由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黄裳役工镂板印刷,成书之后共540函,5481卷,称《万寿道藏》,因修道藏于政和年间,又被咱们道门之人称为《政和万寿道藏》,这可是咱们道门第一部有刊板的道藏。

  只是在靖康之耻中,那被收藏在东京开封宫中的《万寿道藏》便因金人掠夺,不知所踪了,大家都以为这《万寿道藏》毁于了战火之中,不存于世了。

  “没想到我张三丰有生之间还能再次见到,真是三生有幸啊!”老张看着这偏殿中堆积如山的书籍,感叹了起来。

  看着老张在那感慨道藏,陆离可没探究道藏的心思,他的可是冲着这《九阴真经》的母版而来的,难道老张还不知道这《九阴真经》的来处吗?

  “师公,这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黄裳,就是那创造《九阴真经》的黄裳吗?”陆离不由得装作好奇的问了起来。

  “呵呵,是的,说起来啊,这黄裳可是个奇人,此人可是前宋神宗元丰五年壬戌科的状元出身。”老张捋了捋胡须,感叹了一声。

  “状元啊!还真了不起!”陆离也顺着感叹了一声。

  “徽宗政和之时,已过天命之年的他已经是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了,被宋徽宗委派役工镂板印刷了《万寿道藏》,一个状元出身的典型文官,咱们估计不会把他和武林、江湖等等扯上关系,可是世事难料啊!”老张脑海中思索了一番,开始给陆离科普了起来:“前宋重文抑武,一直实行的是文官带兵制度,徽宗时期,明教方腊起义,76岁高龄的黄裳,被徽宗下旨领兵去剿灭明教。”

  “明教?就现在的明教吗?”陆离继续装成了一个好奇宝宝。

  “是,就是现在的明教,那时候也叫摩尼教,当时的明教教主是方腊。”老张继续科普着:“黄裳领兵那次不仅没能取胜,而且事后还被明教不知道从哪得知了他家的位置,那明教教众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独留黄裳逃了出去。那黄裳逃了出去之后,从此便不知所踪。”

  老张沉吟了一番,又继续讲道:“黄家被灭门的四十多年,快一百二十多岁的黄裳突然横空出世,凭借超绝的武功杀上了那明教光明顶,震惊了整个武林,不过他当年的仇人基本都已经生老病死了,就连当时最小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也成了一个病骨支离,只能躺在床上喘气的六十来岁老婆婆,也不用他动手,过不了几天她自己就会死了。他数十年积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于是黄裳将他的毕生所学著成那震古烁今的《九阴真经》之后也不知所踪了。”

  听的出,老张对那黄裳也是佩服无比,只是因为时代所限,恨不能与其坐而论道。

  “师公,我怎么听说这黄裳是因为负责刊印这《万寿道藏》之时,因害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治其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这才从《万寿道藏》中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无师自通,修习了内功外功。”陆离把自己后世的所知所问,穿插到了与老张的对话中:“后来他为了报仇,躲藏研究这《万寿道藏》四十年,悟创出了这《九阴真经》,才变成了绝顶天下的武功高手。”

  陆离看到这堆积如山的书籍,不由得大失所望,就算是《九阴真经》的母版,他也瞬间失去了去观看的兴趣,而且他也不敢保证他看完之后能有黄裳的那悟性。

  不过老张就不同了,如今老张是天下闻名的武学大宗师,对武学的感悟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老张是忠实的道门弟子,要不然也不会出家当道士了。

  明教众人也不会上赶着为老张送来如此多的道门典籍了,这些道门典籍可是敲中了老张的心窝。要不然这《万寿道藏》也不会被韦一笑投其所好地送来武当了。

  那黄裳,六七十岁的一个行将就木的七十多岁文弱书生,都通过这《万寿道藏》能悟得神功,就别说老张这个震古烁今的道门弟子、武学奇才了。

  所以这研究《万寿道藏》的重任,陆离觉得,老张是最合适的。而且老张还有《武当九阳功》、《武当无极纯阳功》打底,说不定,老张研究出来的武学,比那《九阴真经》还要宏大!

  ”哦!离儿从哪听说的啊?“这时候,老张听闻之后,也不免也好奇了起来,毕竟如今到了他这个武学修为,虽然对那《九阴真经》不怎么感兴趣了,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的武学道理,对他也能有所帮助。

  ”我记得是从那本道门的典籍中看到的,不过具体那本看过太早我忘了,昨日听闻这《万寿道藏》之时,只是听着熟悉,今天才突然想起来,这不就赶紧过来,想给师公您说一声,也想见见这大名鼎鼎《九阴真经》的母版。“陆离只能拿出之前不知道在那本书上看到的这种穿越大众追喜欢用的老掉牙的借口来推脱。

  陆离看出了老张听闻之后的慎重来,毕竟道门的流传的内息搬用之法和内丹修炼之术就是内力修炼的一种行事,简单的来说,武功也只是道门修炼之术的一个小的门类。

  《九阴真经》源自道家法天自然之旨,驱魔除邪是为葆生养命,所以记载的都是黄裳从《万寿道藏》这个庞大的中原道家丛书中看到的一些武学,它们从基础和根源,一直到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无所不包、无所不含,而且道家玄门正宗,所修习的武功都正大光明、博大精深。

  《九阴真经》是黄裳对如此庞大的《万寿道藏》中武学的一个总结,当中所载的内功、轻功、拳术、剑法、指爪、擒拿、点穴密技、疗伤法门、闭气神功、催眠领域等等内容精奥无比,虽然义理艰深难学,但无所不包。无论是甚么样的武功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从最根源上就破解了各家各派招数的武学。

  所以在王重阳、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一灯大师……郭靖……杨过,这群武林新老三代五绝的感悟中,才会觉得自己所修习的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才会觉得《九阴真经》可称为武学的最高境界,才会把《九阴真经》尊称为天下武学的百科全书和武学总纲。

  而且《九阴真经》中所记载的一些最奥妙最精深的武学,其中所包含的奇妙法门,奇幻奥秘、神妙之极,已经脱离了武学的范畴,有了一丝道法、甚至神通的迹象。

  如今,鹤发童颜、老当益壮的张三丰正处于他人生武学的巅峰期,陆离已经很期待老张在研究完这《万寿道藏》之后推衍出来的的武学了。

  在山上留了几日,如今老张已经投入到那浩瀚的道家典籍中去了,就连已经推衍到一半的太极神功都暂停了,要是被后世的太极爱好者知道了,会不会戳陆离的脊梁骨。

  不过那耗子尾汁的太极传人就不必了,要是真有机会回去,陆离这个年轻人估计还火爆!

  老张百岁寿辰之后的第十日,四月十九,宜出行宜探亲会友,张无忌一家收拾好了准备去江南的天鹰教总坛省亲。

  武当这边,百忙之中的张三丰抽出了一丁点的时间,安排二代嫡长弟子宋远桥带领武当二侠俞莲舟、四侠张松溪、六侠殷梨亭,以及客卿长老陆元福,带着武当的聘礼,陪着张翠山一家前往江南天鹰教总坛,补上对殷家的亏欠。

  到了天鹰教省亲之后,宋远桥带着张无忌返回武当山,和老张一起坐镇武当山,并且教授张无忌修习武当功法。

  俞莲舟、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和殷素素,在江南地头蛇天鹰教的帮忙筹备之下,找时机出海去那冰火岛,接回谢逊。

  老三俞岱岩,作为武当知事殿的首座,全力调查成昆踪迹,以及成昆与那谢逊的恩怨纠葛,毕竟张翠山接谢逊回武当的条件就是老张答应人家要给谢逊解决恩怨。

  老七莫声谷和客卿长老褚秋杰,等宋远桥回山之后,前往江南苏州真武观坐镇,等待外海消息传来做好接应。

  如今,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武当山,盯着张翠山一家的行踪,他们去了江南,没有天鹰教的配合,他们也不好暂时摆脱这些人的眼睛。

  而且据俞岱岩的知事殿传回的消息,福建莆田,少林的船只已经出海,峨眉、昆仑、崆峒如今也在江南筹备着,还有一些小门小派,甚至一些江湖散客乘着小船都以及出发了,毕竟张翠山一家乘着木筏从海上回归中原之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呢。

  那些没有大船乘坐,只能乘着小舟的,想着张翠山一家的简易木筏既然都能回来,他们也说不定有那好运气能找到那谢逊的藏身之处,殊不知,人家张翠山一家,有张无忌的主角光环在,而且北风冬春之季,海上少风雨;如今就要进入夏季,南风吹来,那海上说变天就变天,大风大浪之下,他们估计都就葬身大海之中了。

  要知道张翠山和殷素素被谢逊胁迫出海之际,那谢逊乘坐的可是三桅的大海船,就那大船,最后都被风浪给劈散架了,整个船上他们三人凭借着高超的武功修为才活了下来,最后也就那被天鹰教发现的漂流到无人荒岛的野人,也就是当时船上除了谢逊、张翠山、殷素素之外唯一幸存之人了。

  明教杨逍和五散人,如今也都赶到了江南,想请天鹰教帮忙筹划出海之事。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  众  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但天鹰教已经和武当结盟了,便推了两边的请求,不过如今,听天鹰教的传信,那杨逍已经和那海上灵蛇岛的金花婆婆结盟了,天鹰教并未向武当言明那金花婆婆的身份,不过那灵蛇岛在外海之上,也有船只和航海之人。

  而且据武当知事殿的弟子探查,那金花婆婆似乎与那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的紫衫龙王黛绮丝有所联系,要不是那紫衫龙王据说是波斯之人的长相,而且被誉为当时的武林第一美人,与这金花婆婆的扮相差距太大,那弟子看见杨逍和金花婆婆熟络的样子,都以为那金花婆婆与那紫衫龙王是同一个人了。

  陆离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善意的提醒了一下三叔,为什么这两个人不会是一个人呢,要是那金花婆婆是那黛绮丝易容的呢,毕竟因为那金花婆婆的武功,没有人近过她的身,见过她的真容。

  俞岱岩听闻自家侄儿的意见之后,也重视了起来,毕竟这十几年,陆离可是在他眼前展现了对情报的敏感,殊不知,陆离其实也是靠着先知先觉和前世知识的添补。

  如今,在俞岱岩眼中,已经把杨逍和金花婆婆的联盟提高到了和少林同等的地位上。因为若是陆离的猜想为真的话,那黛绮丝可是明教水战第一人,而且据说那黛绮丝是明教波斯总教之人,前往中原之时就是乘船而来,更何况,据武当调查中得知,这金花婆婆这些年也是大多数时间生活在那灵蛇岛上,更加对那大海和航海之事熟悉。

  不过现如今,其它门派在海上追索,没有具体准确的方向,因为当时张翠山一家回归之时,武当刚好向北多行驶了一日,在众多人的潜意识里,若是那张翠山从北方而来,武当应该是最先碰见的,到最后武当却是最后才发现的那张翠山一家,这从北方而来的概率就成了最小。

  更何况,那冰火岛之事,张翠山也就给自己最亲近的师兄弟、师傅和侄儿讲过,就连殷天正,殷素素都对她们这十年在哪生活只字未提。

  而陆离,老张选择性的遗忘了,毕竟这十日以来,陆离一直陪着他在研究着《万寿道藏》,老张下意识的以为陆离会陪着他。

  可是陆离却偏偏选择下山了,毕竟如今他已经获得了出师下山的资格。

  有老张去研究那《万寿道藏》,陆离是一万个放心,但要他这小小的年纪陪着老张一起,陆离自己可坐不住。

  如今那令人着迷的江湖可等着陆离去闯荡了,而且如今《九阴真经》有着落了,那《九阳真经》也得拿回来了。

  小孩子才会做选择题,成年人的世界里,《九阴》《九阳》必须全获了。

  随意,陆离也和师傅、师叔他们一起下了山,不过他们的方向却不相同,陆离奔着西北去了,准备开始自己的浪迹江湖之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