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七百零六章 人才辈出

第七百零六章 人才辈出

小说:苟出一个盛唐作者:苍穹之鱼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3-04-29 14:35:45
  天兴十二年冬,一场规模浩大的围猎在河套举行。

  李晔亲率十万禁军北上。

  打猎倒是其次,最主要的阅兵。

  承平这么多年,禁军的战斗力其实也在缓缓下滑。

  无论平时训练多么刻苦,永远比不上真正的战场。

  历来都是边军的战斗力强于禁军。

  李晔只能采取换防和巡视之策。

  长安、燕然府、坚昆府、临潢、勃利、西州、龟兹等地,每三年,长安禁军会依次进行轮换。

  还有不定期的巡视任务。

  长安禁军会长途行军,到达指定的军镇司。

  李晔今时不同往日,只能乘坐马车,但这并不妨碍将士们对皇帝的崇拜。

  士卒皆以守卫皇帝车舆为荣。

  阴山之南,黄河之北,唐军连营十里。

  各种床弩、投石车都被推了上来。

  李晔站在高台上,扫视台下的阵列。

  将士亦用崇拜的眼神望着台上。

  一声令下,铁骑奔冲,甲士推进,刀光矛影,让李晔感觉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时代。

  望着台下的将士,李晔心中涌起无限的自豪。

  若能再向天借百年寿数,恐怕整个大地都将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自己的大唐必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丈夫至此,可以无憾了。

  战鼓声和号角声一起响起。

  厚重而苍凉。

  将士们冲杀、碰撞,羽箭遮天蔽日,砲石撼动大地,烈焰升腾而起。

  无数人在呐喊、激斗。

  十几名骁将越众而出,长槊挥舞成一团影子,行云流水般冲破步阵,割下旌旗。

  饶是李晔见惯了刀光剑影,也不禁为这些骁将喝彩。

  两个时辰,混乱方休。

  虽然用的是木枪木刀,但受伤是在所难免的,甚至出现了七人被踩踏而亡。

  阵亡的将士自有枢密院抚恤。

  不过效果却达到了预期。

  将士们重新找回了一些精悍之气。

  有十二名将领表现优异,骑术、弓箭、长槊、刀法、指挥出类拔萃。

  李晔认得其中有折从阮、杨信、皇甫遇、符彦伦等人,再看,忽然发现其中居然有自己的孙子李涯。

  李禔这么个文弱的主儿,居然生了个骁将儿子。

  沙场上做不得假。

  能跟折从阮、杨信站在一起,足以说明其骁勇。

  皇甫遇和符彦伦也不是寻常人物。

  历史上,耶律德光领十万契丹大军南下,皇甫遇在郓州攻之,连战连捷,数败契丹,而后方杜重威领十万后晋军一仗不打,投降契丹,皇甫遇悲愤交加,割喉自刎而死。

  符彦图是李存审的三子,少从其父血战,被李存勖用为亲将。

  自己的亲孙子能跟这些英杰并列,李晔老怀大慰。

  这十二人站在一起,仿佛整个大唐帝国武人的精华凝聚在他们身上,一个个剑眉星目,身材魁梧,英气勃发。

  李晔当即封十二人为大唐十二郎将,赐明光甲、宝刀、雕弓。

  江山代有才人出,老李家的基因还是没问题的。

  大战之后,有朔方和丰州送来的酒肉。

  李晔下令大飨将士。

  篝火如长龙一般散落在黄河北岸。

谷</span>  天寒地冻,朔风如刀,但沙场上却是一片火热。

  李晔不知有多少年没有重回过现在的场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天下事已了,但自己的白发也生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挑战、机遇以及危机,而李晔的大时代已经落幕了。

  他的目光不禁向西望去。

  穿透重重夜色,重重山川、草原、沙漠……

  昭明国躺在商路上,作用中亚最富庶之地,只要没有内外威胁,就一定会兴起一个强权。

  历史上的西辽、花剌子模、帖木儿汗国……

  武元登进入河中之后立竿见影。

  背后有大唐支持,皇城司的精英们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阿萨辛,将整个地下信徒势力连根拔起。

  手段雷厉风行而又血腥。

  一度刺入拜占庭和大马士革。

  名震西土。

  西人称之为三十六黑衣骑士。

  大食法闻黑衣骑士之名而色变,再也不敢向东渗透,集中精力向南向北。

  直接激发了地中海上空的战云。

  双方本来就是几百年的老冤家。

  拜占庭的教皇和大马士革的哈里发同时发起圣战号召。

  瞬间点燃了西土的宗、教狂热。

  昭明国恢复安定,坐看西土大战。

  喀喇汗人乌古斯人俯首听命。

  作为东西商贸的中转站,很快就国力强盛。

  有钱、安定,自然会吸引内地的唐人。

  大量陇南、汉中唐人涌向河中,这场长达三十年的迁徙被后世称为“闯关西”。

  河中唐人渐渐增多。

  加上越来越多的喀喇汗、突厥、波斯等异族归化融合,唐人逐渐成了昭明国的主流。

  偶有叛乱,李祐亲领蕃汉骑兵泰山压顶,让这位昭明国王的威信逐渐建立起来。

  特别是与黠戛斯的亲密关系,让李祐在草原上具有天然的正统性。

  北面草原奉其为可汗。

  大唐帝国稳步进入天兴十三年。

  辽北再次传来捷报,郭崇韬厚积薄发,与杜晏球、高行珪三面合围,对白山黑水犁庭扫穴。

  灭女真、室韦部落二十七,俘虏两万人,拓地两千里,直抵冰原,将偌大的辽北全部纳入华夏版图。

  顺带连窟说岛也打下了。

  郭崇韬为了炫耀功绩,将俘虏中的五百幼童、一千女人、两千青壮献俘长安。

  像是在特意提醒朝廷该给他赏赐了。

  李晔闻弦歌而知雅意,下诏封郭崇韬为松漠郡王,辖窟说岛以北的土地,世袭罔替。

  封杜晏球为右禁卫大将军,滑国公。

  高行珪为上将军,会宁郡公。

  曾经跟随李晔起兵的,不是封王就是封公,有些人还有一份基业,未来可期,他们对得起大唐,大唐也对得起他们。

  李晔基本兑现了当年“大唐兴亦是尔等兴”的承诺。

  只要不作死,混个善终是肯定的。

  有精力的,可以继续在外面折腾。

  不想折腾的,风风光光回长安养老,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子孙若是成器,打下一座小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