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清城恋:一见倾心 > 第9章 灵前闻旧情

第9章 灵前闻旧情

小说:清城恋:一见倾心作者:霜玉露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1-12-06 20:11:14
  第九章

  时间匆匆地走入十一月,太后的身体越来越差,她常常陷入长久的昏睡,醒来后情形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太医把再多的名贵的药材用上也都于事无补,我哭着哀求庸医,他却只说:“药医不死病,治病难医心。”

  我怎么可能不懂这其中道理,我怎么可能不明白,时日是真的快要到了。可我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平静地接受这一切。

  康熙爷也愈发病弱,但仍是每日守在太后床前照料,他时常跪伏在太后床边无声地落泪,  仿佛无助的孩子在祈求母亲最后的疼惜。

  他甚至还悲从中来,写下一封诏书,回顾了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回忆太后的养育之恩,倾诉多年为君之苦。他从今年开春起就有了头晕的毛病,人消瘦得很快,不知道是为了冲喜还是什么,他竟又把立储之事提到了议程上来。

  然而如今诸皇子争夺储位弄得朝中大臣分群结党,到底最后还是没能有个结果。

  十二月二十二日夜里,太后突然精神很好,清醒过来让我和老嬷嬷伺候她更衣梳妆。我的心里“咯噔”一声,几乎忍不住要哭出来了。可是太后却笑着,笑得那么慈爱安详,让我不得不忍住心里的悲切,强行打起精神给她换上最漂亮的衣服,梳起最反复的发式,簪上最美的珠花。

  太后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拉着我的手笑着:“哀家的玉儿手可真巧,梳得这么好看。”

  “皇祖母喜欢,玉儿天天给您梳头。”

  “好好好,哀家的好孩子哦。”

  康熙爷闻讯赶来,跪地道:“皇额娘醒了?想吃些什么吗?”

  太后扶着我的手站起来说:“不用不用,皇帝,你来,咱们仨说说话儿。”

  我坐在太后身旁,康熙爷坐在太后对面,我们就这么坐下来,听着太后说:“皇帝啊,这都好几年过去了,哀家觉着,胤礽的事情,你也该想明白了吧?”

  “是,皇额娘,儿子都想明白了。的确,是儿子这些年的溺爱纵容,害了那孩子啊……”

  太后点点头:“那你怎么还是对玉冰不好?皇帝,你心胸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窄了?皇帝啊,玉冰这孩子,从四十六年来了,到如今已经十年了,这孩子心思秉性如何,你也该是看在眼里的。别说你了,就连哀家活了几十年,都没见过比玉冰更好的孩子了。她纯善得像个仙女儿,心里慈悲得像个菩萨。这样好的孩子,你一次次伤她,一次次要致她于死地,只为了你那些私心。皇帝啊,你心里就不愧得慌吗?”

  不待康熙爷回话,太后又拉着我的手说:“孩子啊,不是哀家说你,你这脾气也忒倔强了些,你皇阿玛再怎么有错,他不还是你的皇阿玛么?他是皇帝,难免脾气差些,你就服个软,跟他说几句软话儿,撒个娇哄哄他,父女和好不行吗?你看看这,都几年了?父女俩就再也没好好说过话,你们两个这样,让哀家怎么能放心啊?”

  我心里对太后此时还要为我操心觉得实在愧疚:“皇祖母,对不起。孙儿不孝,让您操心了。”

  太后笑着拍拍我的手:“哀家是你的皇祖母,为你操心是应该的,你别这么愧得慌,这些年,让你为了爱新觉罗家操了那么多心,受了那么多苦,哀家心疼哦。哀家当年一个好端端的孙女儿,那么活泼,如今静得像尊玉像似的。皇帝啊,你倒是说句话,你就不能跟玉冰好好儿的,父女俩别再这么谁都不搭理谁吗?”

  康熙爷沉默了许久,低着头说:“皇额娘说的是,是儿子不好,委屈了这孩子了。”

  太后叹着气:“皇帝啊,哀家知道,你最疼爱胤礽,跟他有关的事儿啊,你就失了理智。可是玉冰这孩子到底是无辜的啊。你这么迁怒于她,这不公平,也有失一个皇帝应有的气度,更不是一个爱孩子的阿玛该做的事情,不是吗?”

  “皇额娘教训的是。”

  太后搂着我,对康熙爷说:“皇帝啊,哀家是不行了,哀家的身体,哀家自己知道。哀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玉冰这孩子啊。答应哀家,你们要和好,要好好儿地照顾彼此,千万不要再父女离心了。知道了吗?”

  我赶紧点头:“皇祖母,玉冰知道了。可是您别胡说,您不会有事儿的,您看,您今天这么精神,一定是要好起来了。”

  太后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哀家的傻孩子哦,你还不知道吗?哀家这就是,回光返照了吧?傻孩子,你心里其实清楚,哀家什么时候会离开。就像你知道最后到底谁会承袭这大清的江山一样,何必还要这么苦苦挣扎,自欺欺人呢?”

  我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不!皇祖母不会有事的,皇祖母……玉冰不信那些,玉冰不要失去您……”

  康熙爷也老泪纵横地说着:“皇额娘,您一定会好起来的。请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太后无奈地笑笑:“都别说傻话了。乖,你们现在就当着哀家的面和好,行不行?”

  我抬头看看康熙爷,他也正看着我,良久,他伸出手握住我的:“孩子啊,皇阿玛对不起你……”

  我哽咽着点头:“皇阿玛……”

  太后高兴地笑笑:“唉~这就对了,父女俩就不该有隔夜仇啊,往后,你们可得好好儿地,别哀家活着的时候不能放心,走了你们还不让哀家放心啊……”

  太后说着,就这么垂下了搂着我肩膀的手……

  “皇祖母?皇祖母!”我大声呼喊着,康熙爷也跪在地上喊着:“皇额娘?皇额娘!您说话啊!”

  “太医呢?太医!快找太医来啊!”

  慈宁宫中,再次乱作一团,太医来了,又摇了摇头离开,我一度趴在床边哭昏了过去,老嬷嬷也老泪纵横,却还一直安慰着我。康熙爷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丙戍,大清入主中原之后的这位皇后,这位用一生的爱恋思念着她的夫君——顺治皇帝的皇后,这位用一生的坚韧抚养了年幼的康熙皇帝的太后,在慈宁宫中,永远闭上了她那双充满着悲悯慈爱和母仪天下的威严的眼睛。

  我回顾和她的一点一滴,从康熙四十六年回京后的初见,到她一丝一毫的疼惜宠爱,一次次为我心疼落泪,一次次给我最多最好的保护,始终给我一个祖母所能给与的所有……

  我们为太后穿上了朝服,重新梳好头发戴上凤冠,我悄悄把那颗舍利子和那绣包放在她心口的位置,看着她微笑的面容,我忍不住落泪:“皇祖母,你安心地去找他吧,跟他见个面,了却这一段缘,来世,愿你嫁一个好人,相夫教子,子孙满堂。皇祖母,如果有缘,我多希望,还能再见您一面……”

  停棺的最后一晚,康熙爷不顾自己的病体,一定要跟我一起守灵。跪在太后的灵柩前,康熙爷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地诉说着那些太后悉心照顾他的往昔。亲生母亲,只怕也做不到像太后那样,衣不解带地照顾孩子,竭尽心力地抚养教诲。

  “朕的亲生额娘,都不曾在朕生病时日夜守在身边,只有皇额娘,只有她……朕如今,没了阿玛,也没了额娘,倒真真成了个孤儿了……”

  “皇阿玛请别太过悲痛……”除了这一句,此时此刻我真的什么安慰的话都说不出,不只是对他,对任何人,此时此刻我都说不出别的来。在这四方天中最疼惜我、最保护我的那个人走了,我最后的祖母,穿越了几百年寻回的祖母,离开了我,彻底地、彻底地……

  彻彻底底地离开了我……

  我不知道我在这皇宫中是否还能找到一个家,可是此时此刻,失去了她的我,如同彻底流离失所的孩子,我再没有那样可以肆意地撒娇的地方,再没有人笑得那般慈爱告诉我要提防着谁,小心着什么,再没有人在我受了委屈的时候冷下脸来惩治对我不好的人,再没有人,能那样不管不顾那些政局、朝堂势力,一门心思地对我好。

  我失去了我在这一片沉闷地喘不过气的四方天中最温暖的庇护,我失去了我内心一份最深最重的依恋,我还能有力气去安慰谁呢?我无力去安慰……

  康熙爷却并不在意我此时的沉默,他低着头,并没有抬头看我,也没有抬头去看面前的棺椁或灵位。

  “玉冰,你知道吗,即使没有皇阿玛的嘱托,当时找到你,朕都会对你好,疼惜你,宠爱你,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可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皇阿玛的嘱托,朕对你的态度反而掺杂了太多其他的东西。可是无论朕是为什么一次次那样对你,到底还是朕最后把我们父女间的关系弄成了这样。玉冰啊,朕对不起你啊……”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我们之间发生了这么多,远非一句话就可以恢复到从前父慈女孝的关系。我有我的顾虑,他有他的忌惮。可是我到底还是有些事会觉得好奇:“皇阿玛,为什么,就算没有先皇的嘱托,你仍然会对我……”

  “你知道,懿儿吗?”

  懿儿?孝懿仁皇后?这一切跟她又有什么关系?

  “知道。”

  康熙爷沉沉地叹了口气:“你跟懿儿,长得真像啊……”

  我和孝懿仁皇后?

  “这事儿,还要从朕刚登基的时候说起……”

  康熙爷悠悠然说起一个我在脑海中幻想了无数次的故事——

  那一年,刚刚登基的小皇帝还只是个小小的孩子,被额娘、皇额娘还有皇祖母每天拢在身边。孝庄太后每日悉心教导,皇太后极尽宠爱,而他自己的亲生额娘,反倒已经开始惦记着如何巩固自己和自己母家的势力。

  彼时年幼的康熙爷天性聪慧,对于身边这三位女性长辈的心思他都一清二楚。他跟孝庄太后和孝惠章皇后的感情愈深,每日乖巧听从教导,也时常陪伴身边。反而跟自己的额娘并不那么亲近。

  可是到底是个心里温柔的孩子,对于自己额娘的话还是忍不住听从,对自己额娘也绝无法不去亲近。

  那一日,孝康章太后把他叫到自己宫里,说是舅舅家的小表妹进宫来了,年幼的康熙爷怎么可能看不出,这是自己的额娘要从小培养,将来好从自己家再出一位皇后。

  但他孝顺,并不愿意做出忤逆额娘的事情,也就带着当时年龄也还小的梁九功去了孝康章太后那里。

  进门、请安,听见额娘笑盈盈的声音,他起了身,一抬头就看见了她——后来他的妃子,他一生的爱恋——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懿儿。

  懿儿,懿儿,彼时她还不叫这个名字,她那时乳名是唤作清瑶的。孝康章皇后一口一个“瑶儿”,叫的亲切又甜美。

  不是没见过漂亮的女子,或者漂亮的小女孩儿,只是这个女孩儿,太不一样。那时她还小,圆乎乎的小脸上有一双灵动的大眼,沉默着看着你的时候,就仿佛说了千言万语,眼睛一眨一眨的时候长的睫毛翻飞如羽毛一下一下挠得人心里直痒,她那噙着清甜笑意的酒窝里仿佛有清泉酿成的酒一样醉人。

  她弯身行礼,软糯的童音唤着:“清瑶给皇帝哥哥请安。”

  多好听的声音,软软糯糯,却又清丽……

  只这一眼,年幼的康熙爷心里从此就深深地烙印了这个身影、这个声音,终他一生,都再没有把别人这样深地放进心里。

  可是那时骄傲的小皇帝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之后会怎样,他的骄傲让他不愿完全遵循额娘的意思,他对那乖巧可爱的表妹也并不见得多么亲近。第一次见面,他只小坐了一会儿就推说孝庄太后找他,匆匆地就要离开。

  额娘自然不喜,但是那小表妹却劝慰道:“皇帝表哥肯定还有好多事情,太后姑姑您就让他去吧,瑶儿陪着您,好不好?”

  她竟还在为自己说话,这一点,突然就戳中了康熙爷的心。

  可是金口玉言已经说出,他到底还是站起来转身离去。

  初见时的分别,未道珍重……

  这一切传进了孝庄太后的耳中,孝庄太后把康熙爷狠狠地教训了一番。不是因为他抚了自己额娘的意思,而是因为,佟佳氏是朝廷重臣,不论是谁提出,将来他都要娶一位佟佳氏的女子入宫,后宫选妃纳聘,从来都是稳固朝堂的一种手段……

  听着皇祖母教育自己要跟表妹多加亲近,康熙爷心里蓦地感到有些轻松、喜悦,那时还稚气的小皇帝,就这么顺水推舟地和表妹亲近了些。皆大欢喜,每个人似乎都对此表示很满意。

  或许孝康章皇后真的没有做皇后的福分,康熙二年,她就匆匆地去了。年幼的康熙皇帝悲痛异常。他本以为自己不会如此心痛,可是幼年丧父,隔年丧母,如此疼痛怎么可能不腐骨蚀心。

  他长久地沉浸在悲痛中,虽然强打着精神,可是到底脸色看起来不好。小表妹瞪着一双大眼睛,抬头看着他:“皇帝表哥,你别难过。瑶儿陪着你……”

  他低头,看见那小表妹一双大眼睛红红的,肿的桃儿一样的眼眶里噙着泪水,他伸出自己也还胖嘟嘟的手指,捏捏那如同小兔子一样的表妹的脸:“好,你陪着我……”

  他说“我”,而不是“朕”。那时在他的心里,瑶儿的关心,忽然就又给了他一个家。终此一生,也只有她才是他的家……

  转眼就到了该选皇后的日子,为了种种原因,他娶了索尼的孙女,大婚的事情多而繁杂,备受孝惠章皇后宠爱的佟佳氏清瑶在宫中帮着忙前忙后。

  他看着,心里蓦地一疼,连选妃都没有选她,她就不怨吗?不是不想娶她,只是皇帝心里突然想起最初额娘引见两人时的心思,他心里突然就觉得别扭,说什么都不肯在此次选妃时选她入宫。

  孝惠章太后也不多劝,反正这小表妹年纪还小,过几年再入宫也不碍什么,她宠爱这孩子,私心里也不愿意让她此时入宫和新后争宠受委屈。而且,也还要顾忌着皇帝的心思……

  年少的康熙爷在大婚的前一天晚上,终于忍不住拉住表妹,问她:“你这么忙前忙后的干什么?你就那么愿意看着朕娶别人吗?”

  她愣了愣,眉眼弯弯地笑着:“皇帝表哥要娶皇后了,而且还是索尼大人的孙女,这是多好的事儿啊。我当然为你高兴。别的我也帮不上什么,能分担下这些,我是高兴的。”多少有些答非所问,其中的几分掩藏的哀伤,他也并没注意。

  他很生气,很生气很生气:“为什么?你就不想嫁给我?你就不想当皇后?”

  他又用了“我”这个字眼,是啊,就是在气,为什么自己要娶妻了,她却不生气不着急,反而欢欢喜喜地忙前忙后。他心里想:不是说好要陪着我吗?难道你还要嫁给别人吗?

  她的眼泪却突然“吧嗒吧嗒”地从眼眶里落下来,此时的康熙皇帝才注意到,那双总是噙着温暖笑意的眼睛,眼底有着擦了粉都盖不住的乌青,眼里的红血丝、微肿的眼睑,他怎么会忽略了这些,以为她真的不在意呢?

  “表哥要娶的皇后,是索尼大人的孙女。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我是知道的……我……我……”她哽咽着,仿佛被抛弃的小兔子,可怜巴巴地让人心疼。

  皇帝把她搂进怀里,听着她继续抽抽搭搭地说:“我不想跟表哥说那些,我想让你欢欢喜喜地大婚!我不在意做不做皇后,可我想嫁给表哥!我说过要一直一直陪着表哥的……”她在他怀里哭得委屈。

  皇帝叹了口气,安抚着怀中的女孩儿,是啊,还只是个小女孩儿。他自己也才十二岁,而这小表妹不过十岁而已,不纳她为妃从年龄上来说,也实在是应当。

  她还不懂得什么情爱,只是天真的想要陪在表哥身边而已,而早熟的皇帝却忽然偷偷下了决心,他要娶她,一定会娶她,不只是要把她娶回宫来,他还要她爱他,全心全意地爱他……

  大婚过后,某一天在孝惠章皇后的宫里吃饭,太后突然说起她的名字有些太清冷,真不知道当时父母是怎么想的,才会取了这样的名字。

  皇帝笑着就开了口:“那不如就改一个好了。”

  她笑着,没有反对。

  太后说:“那就让皇帝给改一个吧,要个吉祥的好名字才好。”

  脑中闪过一个字眼,他也不在乎新婚的皇后就坐在身边,笑着说:“叫懿儿可好?嘉言懿行,美好端庄。”

  太后笑着搂过佟佳氏:“好好好!那就这么定了,懿儿,懿儿。这名字可真好。”

  这名字,哪儿是能随便取的,这个“懿”字,乃是懿旨的“懿”,此时改名这般偏心,皇后怎么可能不介意。

  只是到底她还没有入宫,皇后也就暂时放开了这件事儿。

  几年之后,他智擒鳌拜,终于亲政。

  这时的她满心满眼都是他,她爱他,不是爱一个皇帝,不是爱一个表哥,而是深深地爱着一个男子,一个夫君。

  之后几年,看似他最宠爱皇后赫舍里,但是实际上,她随王伴驾的时间最长。

  太后和太皇太后都不说什么,宫中自然也无人能多说什么,反正她没有名分,皇后赫舍里也就不把她放在心上。

  痛失幼子,他心中愤懑的同时对皇后多少也有些愧疚,疲乏到不行的时候,还是只有她才能抚慰他的心。

  谁能想到,她这样每日随王伴驾,皇帝与她之间却仍算是清清白白,不是不想要她,而是皇帝不愿意这样就要了她……

  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难产离世。

  而在下一次的大选中,皇帝把她娶进宫里,她终于成了他的妃子,虽然彼时只是个庶妃。

  为了维系老臣,康熙十六年,皇帝封了遏必隆的女儿为皇后,她则晋封为贵妃。那皇后彼时已经病重,后宫中真正做主的,除了太皇太后和太后,就是她了。

  不久,孝昭仁皇后去世,她成了后宫里地位最尊贵的女子。同时,还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