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风吼证道录 > 第三十章 一风异状

第三十章 一风异状

小说:风吼证道录作者:南墙北望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4-02-28 16:30:34
  火猴等人看着清法和尚与县尉交头接耳,面相谄媚,心中十分不快。不过此时又说不得什么,只好静待法事的开始。

  一声钟响,天地祥和。

  那何大师应声站起来,来到圆形法事台前,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神色肃穆地继续道:“武帝天威,天下臣服,民生兴旺,天地清和,百姓福祉,尽享恩泽。

  “此乃当今武帝文治武功,开拓盛世,又亲临北宗灵山,为民祈福。

  “并下诏赐恩,佛门子弟,同享辉煌;且免除税赋,给养自身;再大开方便之门,许天下百官,但有善心添油添香者,尽归沙门,以求佛祖庇佑。

  “此乃天地伊始,浩大君恩,我佛门之幸。从此,佛门万众欲百世轮回为僧,青灯古佛,只为芸芸众生祈福。

  “然尘世纷乱,乍有斗争。仅据江原一战,便是血流成河,罪孽丛生。生者哀嚎,亡灵呜咽,此乃人间大不幸。

  “念我佛门承蒙皇恩,不及回报。于今日设下大斋醮,为亡灵超度,早度轮回,还世间一片清和,尽沙门一份薄力。阿弥陀佛。”

  所有人都听着那何大师时而激昂,时而沉郁的话语,心内都感慨不已。

  只有那县尉冷笑,并且,分散在法事台四周的道士,面色十分阴沉,似乎那何大师说的话中,有触怒到他们的地方。

  在那何大师的示意下,铜钟再次鸣响,法事终于开始。

  一百零八位得道高僧,从《华严经》开始,阐述因果,念及轮回,超度众生。

  一百零八种声音汇聚,集合一百零八个木鱼的敲击,时而配合着法事台下,其他僧众的锣鸣钹响,铜号声呜呜,灌注在所有人耳内心中,嗡嗡作响,震撼心灵。

  在这一瞬间,阳光仿佛从无色的炽热,变成满地的金辉,穿透古樟树影,如漫天佛光,投在众人头上肩上,熠熠生辉,恢弘庄严,肃穆礼敬,散发着佛道大气。

  不知道为什么,一风听在耳内,此时无数的经文念诵和木鱼敲击,像是一个个拳头般重重锤在他的心窝,撞击到他丹田处的子泉。

  更奇怪的是,此前他修炼继续的佛门灵液,卷起宝物法螺带给他的金色灵液,顿时在他体内激起狂澜,如决堤之水一般从子泉涌出,流经他体内的经脉,汇聚到头部神庭之内,灌注于净土之中,润养净土中慧根之后,片刻又从中溢出,再经过经脉回归子泉。

  一风心中惊诧不已,他没有运转功法,怎么功法自己运行起来了?

  但是,他体内的佛门灵液和金色灵液,在润养过净土慧根之后,数量变少许多,但是头部神庭净土松动,慧根似乎要从净土钻出!这是慧根将要发芽的前奏!

  慧根的成长,也意味着境界的突破,不过此刻,肯定只是小乘境界里的小境界松动,要想突破到玉乘境界,路还远着呢!

  一风此刻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欢喜,还有一丝不安。因为他身体的经脉也因此膨胀,血管张裂,气血翻涌,顿时感到全身奇痒奇痛,一时间头昏目眩,身体支撑不住,忍不住伸出双手,一把扶住站在他前面的火猴的肩膀。

  火猴拧过身来,看到这位小师弟气血潮红,脸色痛苦,赶紧扶住他道:“一风,你怎么了?”

  书礼和秀姑也觉察到一风的异状,纷纷关切围过来。

  书礼伸出手,把住一风的手腕,感受到他体内灵力波动的澎湃汹涌之力,内心震惊不已。

  但来不及多想,他积蓄自己的灵力,从手腕处灌入一风的体内,想帮他安抚体内狂躁的灵液,没想到书礼的灵力一进去,便如同羊入狼群,雨落大海,被一风体内的风暴粗暴地吞噬,瞬间无踪无影!

  要知道书礼是小乘境界的佛光境界,就差一步就进入小乘境界大圆满了,体内的灵力非常庞大,可以说是数倍于一风。

  但是他现在灌输自己近半灵力去安抚一风,居然如泥牛入海,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无比惊愕。

  这时,一风涨红着脸,说道:“四师兄,你不要把灵力传给我,我会吸掉的,过一会,就没事了。”

  一风很清楚自己体内发生了什么变故,但不清楚原因。

  虽然这么说,但是随着法事台上诵经的声音越来越大,一风抓着火猴的手也越来越紧。

  就在火猴等人一筹莫展,快要引起前方军队注意的时候,一风胸前的璎珞里,包裹着的那个金色法螺,此刻突然发出淡淡金光,如同回应诵经声一般,一闪一灭。

  一风似乎得到法螺的帮助,脸色渐渐平缓,渐渐松开了紧抓着火猴肩膀的手,虚脱地靠在他肩上。

  火猴等人连忙把一风,从法事台那边扶着挪到古樟树下。

  大树底下,有一圈大理石围筑的台阶,有许多百姓都坐在那里观礼,但是他们看到一风这病恹恹的样子,都纷纷让开,让一风坐下来。

  一风结跏趺坐,双手安放在膝上,感受着因诵经声和木鱼声,带来的潮水般的灵液涌动,胸口法螺如深渊般地,吸收这股疯狂产生的巨大能量,让他的身体逐渐平复下来。

  不过,一风胸口法螺的光芒实在太过于显眼,火猴有意无意地挡在一风身前,书礼和秀姑则坐在一风旁边,时刻关注他的状态。

  然而,远处的人群中,有好几双眼睛盯了过来,只不过碍于众目睽睽,没有立即挤过来细看,但他们明显感受到了灵力的剧烈波动,时不时地往这里瞥几眼。

  法事台旁的看台上,那几位长老同时也觉察到了,四处察看,但因为火猴的身体挡住了,他们也没有发现异状。

  “到底怎么了?”秀姑看起来十分焦急,拖着哭腔问道。

  一风耳朵一动,虽然在闭目运功养神,但听到小师姐焦躁不安的话,忍着体内的剧痛,紧闭晃眼,口中说道:“小师姐,我没事的,可能,可能是因为喝了那些金色灵液,没,没有消化,突然听到这些诵经木鱼法号,灵液的力量化开了,我,我运转功法,消化一下,就好了,别,别担心。”

  书礼对秀姑微微摇头,秀姑乖巧地点了点头。

  终于,随着再一声钟鸣,大斋醮法事告一段落。

  钟鸣声落下,人声鼎沸,都在讨论着刚刚法事的恢弘,虔诚的佛徒当即跪在地上祷告求愿,法事台周围乌泱泱地跪下一大片人影。

  那位肥头大耳的那须长老立起身,身披亮闪闪的锦红袈裟,缓步走到看台前,向各位僧众及老百姓说道:

  “今日敝寺大斋醮,许宏天法愿,消业障,渡苦厄,实乃众生所愿,亦是佛门之缘。却才住持师兄所言,只及今日事项一半,另外一半由老衲宣布。

  “众所周知,青萍寺住持五年一推选,择德高望重、佛法精通、佛缘深厚之人当选,为青萍寺之将来谋划,为佛门清净地身先缘扫。

  “只是那何师兄当选住持值四年,尚有一年才能推选下一届住持,本不当在今日举行推选。”

  那须长老话语一顿,看向身后那何住持,那何住持紧闭双眼,神色悲戚,不发一言。

  那须长老冷笑道:“但云州据江原一战,玄阴派与书家争夺势力,彼此杀戮,生灵涂炭。

  “我青萍寺本着救世济人,渡人向善之心,遣人随南宗寺的得道高僧,专程前往战场调解,却无奈卷入纷争,死伤惨重。

  “青萍寺三长老那生、四长老那往,带领弟子以身参佛,却身死道消。住持师兄深感有愧,不便再做住持,特将青萍寺住持大选定于今日。”

  台下跪着的信佛的老百姓纷纷抬起头来,交头接耳,吵吵嚷嚷,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青萍寺的这件事,据江原的那次大战,他们也有耳闻,只不过没想到,青萍寺竟然也参与其中,选住持,还与此有关。

  那须长老说到此处,转头看看身后两位站着的弟子,和几位观礼的长老,手臂一展,往下一压,台下的老百姓瞬间平息下来,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

  “老衲与住持师兄相商,如今虽说国泰民安,但宵小之辈尚存,时常作乱。因此,特商定此次参选住持之人,除佛心坚定、佛法深厚之外,更应法力雄浑,神通服众。

  “老衲身后两位弟子,便是本次住持参选之人,清宁弟子,乃是从小拜入佛门,随住持师兄潜心修佛,天资聪颖,佛心本善,行事稳重,深得寺内众位长老器重。”

  清宁脸色似有不悦,毕竟他师父要为青萍寺那一次的事情付出代价。但他依然双手合十,对着那须长老微微行礼。

  那须继续道:“清法弟子,于凡尘中悟道,见性明信,遁入空门后随老衲修行。自入青萍寺修炼佛法以来,修为突飞猛进,已修炼到佛门小乘境界佛光境界大圆满,为门下年轻弟子第一人。

  “此子行为严谨,精研佛法,律己诫人,素得本寺弟子敬仰。

  “此外,据江原一战,清法与本寺长老一同前往,立宏愿,救众生,奈何世间孽重,尚不可如愿。

  “难能可贵的是,他卷入战场,据死力争罢了,能够只身一人,将本寺长老弟子遗躯带回,贫僧和寺内各位长老感念非常,助那些战场枉死的长老弟子,早登极乐,此事功德深厚,行迹可嘉。”

  清法脸色十分得意,但也没忘了双手合十,朝那须长老行礼。

  “不过一搅混水的逃兵罢了。”

  一个声音突然在火猴等人耳边响起,他们转头一看,是一位中年书生模样的人物,和刚才那位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书生,气质十分相似。

  火猴立即感应到此人修为不凡,此人面容硬朗,眼神坚毅,身着白色衣袍,衣冠整洁,悬剑在侧,风度潇洒大气,却另有一股桀骜。

  在他旁边站着的,却是面熟,原来是刚刚向他们介绍两位法师的年轻书生,他们果然是一起的!

  现在看来,他们身穿同样的白色书生衣裳,佩精美长剑,风度翩翩。此时那年轻书生站在中年书生身后,十分恭敬。

  不过接触到火猴等人的目光,年轻书生眼神温和,报以微微一笑,十分友好。

  别人就算了,但是书礼看到他们俩,心里泛起一种不好的预感,这种气质,这种风采,他再熟悉不过了!

  果然,只听那年轻书生,笑容满面,对他彬彬有礼地问候道:“大师兄,近来可安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