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鬼界大善人 > 第六十四章 劲松鬼楼

第六十四章 劲松鬼楼

小说:鬼界大善人作者:如词字数:2136更新时间 : 2018-03-05 13:20:32
  此刻的周北平便是如此。

  只要他没有恐惧紧张等情绪,这怨灵在他面前,便跟寻常的鬼物,没有多大区别。

  “好,算你狠!”

  怨灵的声音中,透着一种怨毒。

  “呼呼!”

  阴风呼啸,怨灵化作一团黑雾,朝四面八方逸散开来。

  “想跑?”

  周北平却神色一动。

  “来了,就别走了吧。”

  周北平当然没有放过它的道理。

  又一张符篆出现在手。

  “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

  一手捏符,一手掐诀,密咒爆出青芒,仿佛一尊囚笼,将这团黑雾,瞬间禁锢其中。

  “小白,去!”

  做完这一切,周北平掀开被他拿在手上的大衣。

  “咝咝!”

  一条白花花的大蛇,仿佛化作一道白色的闪电,血盆大口一张,这团黑雾,立刻便是被其直接吞入了腹中。

  有着上次吞吃妖灵的经历,周北平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个让小白饱餐一顿的机会。

  果然不愧是灵兽,无论是天地间的灵气,还是煞气,亦或是怨气,都可以吞吃,而且还是大补之物。

  吃完之后,小白还意犹未尽的咂了咂嘴,游到周北平的脚下,用圆圆的脑袋拱了拱,一脸讨好。

  就这几天的时间,大补了两顿,看得出来,对于周北平这个主人,小白还是挺满意的。

  “这,也可以?”

  一道震惊中透着奇异的声音传来,之前那位来自京城的中年大叔竟然没走。

  他刚才就躲在车外面,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你是捉鬼的大师?”

  中年大叔一脸好奇。

  “算是吧。”

  对于中年大叔的出现,周北平并不觉意外。

  “厉害了!”

  中年大叔赞叹一声。

  随后又看了小白一眼。

  说实话,他刚才就在周北平旁边坐着,还真没发现,周北平放在腿上的大衣里面,竟然藏着这样一条大蛇。

  “大师不愧是大师,养的一条蛇,都这么厉害。”

  中年大叔拍着马屁。

  “好了,有事你就直说吧。”

  周北平却直接道。

  说实话,他早就看了出来,这位中年大叔有事。

  从他身上,那隐隐缠绕的阴气,便是能够看得出来。

  “嘿嘿。”

  中年大叔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来。

  “京城银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监张大龙?”

  接过名片,周北平念了起来。

  “是的,我就叫张大龙,京城本地人。”

  自称张大龙的中年大叔自我介绍道。

  将名片收了起来,周北平道:“你就说,找我有什么事吧。”

  他这个人,不喜欢拐弯抹角。

  “不知你听说过京城劲松小区没有,那座小区,就是我们公司开发的。”

  张大龙点了点头,也直接进入话题。

  “劲松小区?好像有点熟悉。”

  周北平想了想,觉得耳熟。

  “劲松鬼楼。”

  张大龙提醒了一声。

  “记起来了。”

  周北平心头一动。

  他曾经在网上听说过这栋鬼楼的大名。

  这算是近代非常有名的一栋鬼楼了。

  说起劲松鬼楼,据说84年左右住在劲松附近的,个个都是人心惶惶的。

  传闻劲松小区里的某栋楼闹鬼,每当天黑,一进那个楼门,就能听到凄惨的哭声,在耳边萦绕,并且可以看到周围鬼火闪烁,楼道里的照明灯也忽明忽暗,让人吓破了胆。

  而到了夜深人静时,门外却热闹非凡,聊天儿的、搬东西的、打架的、骂孩子的声音都清清楚楚。但当人们打开房门,声音骤停,只留下探头观看的邻居面面相觑。

  以前这地儿不叫劲松,在20世纪初的京城地图上,这片区域上标注的地名是“架松坟”,大家都称为“架松墓地”。

  据说此地原是一处王坟,架松坟的主人是清代开国功臣肃武亲王豪格。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皇子,是清初“八家铁帽王”之一。后因与多尔衮不和,被多尔衮搜罗了一些罪名,逮捕入狱,囚死狱中,时年39岁。

  坟地中央有6棵白果松树,树干很粗,需要数人合抱,树荫约有10亩,其中最大的一棵白果松树其枝杈横向伸展出很长,支以朱柱百根,堪称奇观。

  架松坟也因此而得名,附近一带也随之称为架松村。

  “对对对,那地方以前就是一座乱坟岗,王坟的周围围绕的是大片大片的坟地。

  旧时候古城以外原来是很少有人居住的,城里的穷人死了之后,家里没钱安葬,经常就抬出城门外一扔,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乱坟岗子。

  京城很多胡同的名字叫什么什么岗子,就是这么得来的。

  和这些乱坟岗子相比,架松墓地却是一块类似今天各种陵园一样的,正式的墓地,位置在城东南,古人定为墓地的地方,自然都是风水不错的地方,于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国管局就把那里建为第一个宿舍小区。”

  作为劲松小区开发商的销售总监,张大龙对这里自然非常熟悉。

  他解释道:“朝阳区人民政府有位熟读《太祖诗词》的工作人员,提议将“架松坟”三字,改为“劲松”二字。理由是本朝太祖1961年9月9日,写有七绝《题庐山仙人洞》诗一首,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之句。

  自从之后,劲松便因此而得名了。”

  周北平打断道:“这些我有所耳闻,不过当时的京城日报都发文章辟谣了,说是鬼火是因为磷在空气中燃烧,鬼哭是因为楼道里的共振造成的。

  再者说,自从1989年,那栋207鬼楼拆除重建之后,不是没有再发生什么问题了吗?”

  劲松鬼楼闹得很凶,再加上小区的第一批住户都是大有来头的,当时能分到两居室、三居室都是幸运的,除了中直机关中的一些局级、处级干部之外。

  据说甚至有的资历较浅的副部级干部也在劲松小区过渡(木樨地部长楼人满为患)。

  闹出这样的事,于是政府也出面调查此事,多名各种领域的学者、科学家深入研究,并公开在《京城晚报》上发表大量的文章辟谣,鼓励住户再搬回来,同时派遣警力守卫此楼。

  后面这栋楼还被拆了重建,之后也再没闹出类似的事情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