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六百四十一章东雍与大明二

第六百四十一章东雍与大明二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28:24
()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东雍与大明二

        这些话语,从京师回来,朱厚煌不知道在心中憋了多久了,是连妻子与母亲都不能告诉的话。此刻统统说了出来。

        王阳明说道:“臣知道,但是如今天下大势,绝不允许殿下有此等想法。”

        朱厚煌也是知道的,但是却心中不忿,说道:“为何?孤可有精兵十余万,难道不能直入天津,问罪京师吗?”

        王阳明说道:“殿下,嘉靖登基以来,恶行未显,根基稳固。天下臣服,殿下想以一举之力,靖难功成,必须直视大明与东雍的差距,殿下说有精兵数十万?殿下如果与大明反目,安南之兵不可用,且不说广西是否有大兵南下,即便是没有,殿下在安南人心不附,安南民心在黎氏。一旦殿下将安南的士卒抽走,臣认为安南将不复为殿下所有。”

        “至于东雍,虽然有百万之众,但倾  东雍之力,不过胜兵十万,就已经倾尽府库,与殿下之恩德了。如今,京师稍稍有所动作,禁海而已,东雍已经惶恐不安,臣以为当消息传出之后,东雍纸钞只会下跌,至于跌上几成,臣还猜不到。”

        朱厚煌一想到东雍纸钞,忽然觉得坐立不安。

        的确本来大明禁海令的日益严厉,已经让很多人惶恐了,大明纸钞这一段时间一直走下行。许松按照朱厚煌的意思,一直维持纸钞的币值,这才没有跌的太很。不过,海禁令进一步的加强,东雍的财政再次陷入危机之中了。

        当然了,经过,朱厚煌数年经营。

        东雍已经今非昔比了,不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必须想尽办法弄钱的小国了。

        现在只是财政收紧而已,迁都的步骤,也要缓下来。

        “而且天津现在的情况,臣不认为殿下不知道。”

        天下之间,谁也不傻子。

        当初朱厚煌从天津离开了北京,你以为杨廷和等人不会仿佛这一手,大沽炮台,提前成为了北方要塞。

        大明铸炮技术与东雍相差无比,连佛郎机火炮的图纸也有,还是朱厚煌献给正德。双方的火炮并每代差。东雍的北港炮厂虽然不错,但是在正德时期的京师炮厂也不错,不过炸膛率比较高而已。不过,拿来用还是足够的。而且朱厚煌铸炮是要往船上装,还注重一下重量。但是京师炮厂是往炮台上装,对重量上就不用控制了,更加丧心病狂多了。

        朱厚煌看到大沽炮台的情况,也觉得他手中的舰队,没有与这个炮台硬怼的实力。

        “而且,殿下即便是攻克大沽炮台又怎么样啊?天下之争,兵锋虽重,但是天下民心也是很重要,殿下在东雍的种种,天下士子谁不知道,但凡是读圣贤书的人,都不愿意殿下成为大明皇帝,你以为杨廷和政变,仅仅是杨廷和自己的意思吗?简直是大错特错,以臣之见,杨廷和也是顺势而为。”

        “不解决这个问题,殿下占领北京之时,就是大明内战之时,除非殿下的兵锋之胜,能横压天下,殿下您能吗?”

        当然是不能了。朱厚煌有自知之明,即便各地附从兵,朱厚煌最多能出兵十万,再多就根本无法维持。但是大明是十万士卒能征服的国度吗?而且这十万士卒精兵不过一万而已。

        什么?你说火器很厉害,大明火器绝对不差,不过是用火器的人并不大行而已。但是不能一战而定,事情的变数就太多了。

        这都是朱厚煌的顾虑。朱厚煌想要的如他的老祖宗成祖一样,干脆利落的靖难,而不是一场数十年天下大乱的开始。

        “弟子请师傅指点迷津?”朱厚煌诚心向王阳明下拜。

        王阳明心中不胜唏嘘,其实并不想这样,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他害怕,他如果不跟朱厚煌挑明了,朱厚煌会按捺不住,背着他就起兵。特别是这一年以来,朱厚煌一直在整兵经武,从水师,还有雍军都在做,朱厚煌大半时间都在军中,这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暗示了。

        王阳明将朱厚煌搀扶起来,对朱厚煌说道:“殿下当初做的不就是很好吗?”

        朱厚煌有些迷惑的说道:“王师指?”城

        王阳明说道:“殿下出京之后,如何被先帝刮目相看,从而一定要将皇位传给殿下。”

        朱厚煌说道:“是因为,孤与皇兄,志同道合。”

        “对,”王阳明说道:“先帝一心想要开疆扩土,只是疏于内政,才无法实现,殿下所做的,正是先帝所愿的,所以先帝一心要你继承皇位,至死都没有反悔。”

        朱厚煌眼圈不由的红了。

        朱厚煌一心想夺回这一切,正德是一个主要原因。

        正德对朱厚煌的认同,这种感觉让朱厚煌非常之感动。

        古人有一词,叫做知遇之恩。可以以死相报的知遇之恩。现代人可能没有这种感觉。但是朱厚煌现在却有这种感觉,他知道,大明除却正德之外任何一个皇帝,大抵都不会允许东雍发展成这个规模,或许太祖可以。但是太祖之后,都不会了。

        即便是成祖也未必愿意南洋上有一个强势藩国。

        也只有正德,无视文臣的正德,才有能力这样做,才敢这样做。

        朱厚煌对正德有感激之心,纵然正德不是完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正德对得起朱厚煌。

        而正德是什么下场?

        不仅仅是正德,连弘治皇帝都断绝香火。

        是的,朱厚煌是现代人的思想,并不太在乎死后之事,什么香火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但是问题是,天下人都信啊。

        死人是没有感觉的,但是活的人有。

        嘉靖一心想推翻成例,尊弘治为皇伯父,尊自己的生父为父,是,在嘉靖的心中,这是天经地义,但是放在朱厚煌心中却满心不是滋味。嘉靖不可能能别人继承弘治,正德一脉,因为这一脉嫡系,天然有皇帝的继承权。嘉靖如果为正德立嗣,那么他的皇位合法权,就不足了。

        他一边得了正德的好处,又连身后香火都不愿意给正德留下,未免太过分了。

        很多时候,对错只是立场问题。

        王阳明说道:“殿下以为当今是什么样的人?”

        朱厚煌心中暗道:“什么样的人?”他想了想历史上的评价,说道:“是一个尚权谋,好道术的人。”

        王阳明心中嘀咕,现在的嘉靖还没有表现出来好道术的一面,不过尚权谋却已经显示出来了,最少在朝廷之上,一点点的搬到杨廷和,就看的出来。

        王阳明说道:“对,尚权谋之人,必然多疑。殿下以为当今,对你放心吗?”

        “当然不放心?”朱厚煌说道。

        王阳明说道:“殿下只需好好发展,等雍国独霸南洋的时候,即便是殿下想与大明和平相处下去,当今也不允许了,当时候,大军讨伐东雍,殿下可有能力一战而胜?”

        朱厚煌说道:“王师说笑了。如果孤不能使他们有来无回,孤还想什么靖难大事。”

        大明武备松驰朱厚煌很了解,最少朱厚煌第一批武器,都是他从沿海卫所之中“买”来的。大明南方卫所堕落成什么样子。别的不说,厦门湾一战,东雍因为财政问题,拖延了好一阵子,才算是将舰队恢复过来了,但是大明沿海卫所,还是那个老样子,根本没有变化,至于下拨的造船经费,都被层层分食的干干净净,但是在兵部账册之上,却明明白白写着。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