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五百七十二章安南情势

第五百七十二章安南情势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27:45
()

        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势

        其中的安南兵也要分为数部分。

        一部分就是清化军,另一不部分就是王阳明麾下的新军。

        虽然半年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足够王阳明整合安南了,清化一带,是后黎王朝的龙兴之地,很多世家勋贵根基深厚,可以参考当初的关陇贵族集团,所以清化一地,王阳明采取了放弃手法,委托给清化勋贵管理。

        而安南其他地步,都被王阳明一一整合过了。

        当然了整合最好的地方,就是安南南边,从海云关道清化平原之南这部分地区,因为这正是朱厚煌一路北上的行军路线。

        在行军的时候,朱厚煌就担心,给王阳明带来麻烦,所以都一一处理过当地的刺头。王阳明整合力度最大的地步就是这里了。

        这这数个府县之中,王阳明足足征召了数万大军。

        虽然这数万大军没有什么训练,但是摇旗呐喊,重做民夫,还是可以的。

        王阳明所说的十万大军,就是雍军近八个营的兵力,四万余人,清化军数万,王阳明的新军数万。

        这些兵力,足够发动一场大战了。

        朱厚煌细细询问了王阳明一番,也就放下心来。

        王阳明绝对是国士无双,朱厚煌甚至想,如果将北上进攻莫氏的事情交给王阳明来办,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逝,随即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大明不在是东雍身后的后盾的时候,朱厚煌感觉自己的威望远远比不上当初东雍刚刚开拓的时候。

        这个时候,朱厚煌万万不敢将这种机会让给别人。

        朱厚煌的根基在军中,如果有人在军中的威望胜过了他,就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不管这个人是谁?

        想要保持军中的威望该怎么办?

        只有不断打胜仗。于莫氏一战,几乎是必胜之战,朱厚煌又怎么肯将这个平白捞功劳的机会,让给别人啊。

        “王师,这一战,王师觉得该如何打?”朱厚煌问道。

        “兴堂堂正正是师,只要殿下持重为之,则升龙必克。只是万万不能起轻敌之心啊。”王阳明说道。

        朱厚煌说道:“弟子受教。”

        朱厚煌反省来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觉得这一战已经胜券在握,有了轻慢之心。须知道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任何轻敌之举,都是失败之因。

        越是胜利在望的时候,就越是要谨慎慎重,要知道从古到今,在阴沟里面翻船的人,有很多很多。

        朱厚煌送走王阳明之后,再次召见了俞大猷。

        俞大猷现在已经成为朱厚煌最看中的将领,节制雍军。

        “军中如何?”朱厚煌问道。

        与俞大猷说话,朱厚煌就随意多了。

        俞大猷说道:“军中情况尚可,只是瘟疫已经平息,虽然天气不好,臣也坚持训练,上次大战的损失已经补充完了。”

        朱厚煌说道:“补充?从哪里补充?”

        俞大猷说道:“是从岘港府,乃至王大人新定之地补充过来的。”

        朱厚煌皱起眉头。他觉得有些不对。

        虽然这些新定的府县,有补充士卒的义务。但是朱厚煌还是觉得不舒服。

        因为军队与地方有亲密的联系,是地方割据的根基所在,所以这样的情况触动了朱厚煌敏感的神经。

        但是朱厚煌随即将这些不舒服压制下去。

        行军打仗,自然有从权之举,如果真的让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做事,根本做不到。想让这个时代的军队,好像是现代军队一般无二,几乎是不可能的。

        兵者凶器也,的确是至理名言。

        大战之时,胜利是第一位,所有条条框框的都要忍着。不过,朱厚煌越发觉得,东雍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东雍发展。

        东雍的体制,不过是府县一级的。而现在的东雍扩大数倍,将来还有很多地方纳入东雍版图,东雍原本的体制,根本不足以容纳。

        朱厚煌问道:“再有月余安南就要转为旱季了,大军可以出动吗?”

        俞大猷说道:“只要是殿下之命,我军随时可以出动。”

        “好。”朱厚煌说道:“只是对付莫氏,俞将军可以什么良策?”

        俞大猷说道:“臣以为当兵分两路进军。”

        俞大猷不等于王阳明。

        王阳明觉得大势已定,细节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但是俞大猷却一心一意放在军事身上,安南的局势,被他研究了不知道千百遍,被朱厚煌一问,立即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臣早已派夜不收探测安南的兵力,还有锦衣卫的情报,莫氏兵力还在十万以上,不过,足够出动作战的机动兵力大概有五六万之多。故而,敌弱我强,臣以为当一支偏师进住海防城,另一支大军由宁平城北上。如果莫氏南下御敌,则海防兵西进,直捣升龙府。如果莫氏大军不南下。则升龙以南,可以不攻而破了。两军汇合升龙府下。升龙城虽然坚固,调集重炮轰击,定然能攻破升龙。只要升龙一破,则安南大定。”

        朱厚煌推敲一下俞大猷的想法,觉得不错,他立即同意了俞大猷的想法。

        虽然雨季还没有完全过去。就开始调兵遣将了。

        清化这边蠢蠢欲动,升龙方面立即就知道了。

        “雍王就已经回到清化,并从东雍带来数万士卒。并且在清化接见各路臣子,在清化举兵十万。随即兵分两路。一路囤积在清化以北,一路出海,不知所踪。”

        莫登庸脸色有些阴沉说道:“不知所踪,还能去哪里,不就是在海防吗?”

        莫登庸起身踱步。

        数月前宁平城北一战,莫军精华丧尽。莫登庸这半年来来,费劲心思,才纠集了六万可战之军。

        莫登庸在宁平之战后,只剩下两三万败军。莫登庸令各地建立新军,而将各地的老卒抽调在自己手中,虽然莫登庸手中的兵力不多,但战斗力并如当初南下大军差不多。

        但是莫登庸即便再加把劲,将军队恢复到十万之数,但是勉强拉来,也上不了战场。并不是谁都可以三个月训练之后,与老卒相差无几的。

        这个时代从新兵到老兵的训练周期,大概在一年左右。莫登庸即便再努力,也不能整出十万大军。

        除非,莫登庸不用正统的练兵之法,而是用人命填,因为不管是怎么样的士卒,上过战场数趟而不死。也遍成来了老卒了。

        但是是损失的青壮就太多了,不管是从青壮,从兵器储备,都不足以打造十万大军了。

        莫登庸发泄一番,镇定下来,清化方面是莫登庸的心腹大患,让莫登庸日日夜夜不能安枕。

        莫登庸说道:“广西巡抚怎么样了?到底有什么话?”

        “臣等没有见过广西巡抚,只是见了广西都指挥使沈大人,沈大人说道。如今道路泥泞不能行军,所以只能等旱季之后,才肯出兵。”

        “不必说了。”莫登庸一挥手说道。

        莫登庸心中一阵烦恼,他感觉到,大明方面也不是很靠谱。莫登庸心中暗道:“这一战,大概只能坚守升龙城,等待大明的援军。”

        莫登庸不喜欢这种主动权放在别人手中,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他没有一点办法了。只能指望大明了。

        莫登庸感觉心中浮动,感觉阵阵不安,暗道:“希望我能守住升龙城,也希望大明真正能信守承诺出兵,也信守承诺退兵了。”

        莫登庸内心深处涌动一阵阵不安,他对大明并不是太放心的,只是他别无选择。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