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五百一十一章帝崩十三

第五百一十一章帝崩十三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27:05
()

        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

        “只要京师的军权在陛下手中,陛下就有底气推行他的任何命令。文武百官根本无法左右。”王琼说道。

        在王琼看来,正德与杨廷和这样的僵持,不过是正德朝中无数次僵持的重现而已,正德北征,南下,出城打猎,甚至建造豹房,那一样科道言官看过眼了,但是那一样正德不是做下来,正德依靠的是什么,就是他身上的皇帝名分,以及手中的军权。

        一个军权在握的皇帝,的确有为所欲为的本钱。

        从这方面来分析,对大明文官来说,他们是宁肯京营继续烂下去,也不要他们再次恢复当初的强大。朱厚煌名将的光环,正是他们极力厌恶的东西。

        虽然王琼如此之说,但是他依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哪里不对劲,王阳明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

        其实朱厚煌请王阳明来做为这一次夺嫡的军师,就是一个错误的选项。

        术业有专攻。王阳明是大才,在军事上,在文学上,在儒学上,都是建树,但是对于夺嫡这样考验人心险恶,道德下限的东西,他还是一个新手,如果他真得有权谋上的本领,也不会一直流落在下面当地方官了。

        王阳明听了王琼分析,将信将疑。但是王琼病体在身,不敢多做打扰,时间差不多了也就离开。

        就在朱厚煌与王阳明在京中活动的时候,有一行人也来到了京师。

        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挑开了马车上的帘子,说道:“王爷,京师到了。”

        一个嘴边长着绒毛的年轻人,看向外面的,只见北京城的城门宏伟而壮观,城门下面人头涌动,挤满了想要进城与出城的人。

        “陆炳,放下帘子,没有什么好看。”

        “是。王爷。”陆炳听闻,放下了帘子。

        周围的依仗将人群隔开,马车也缓缓的进了城。

        正正是兴王一行人。

        而那个嘴边站着绒毛,却一脸镇定,少年老成的人,正是兴王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不过此时的兴王却忧心忡忡的。

        对于朱厚煌来说,储位之争是一条隐线早就开始了,但是对于朱厚熜来说,皇位之争却是天上掉下来,让他激动不已,又担心不已。他对他那位皇兄雍王越是了解,越是觉得不是雍王的对手。只是他天性沉稳,即便心中很着急,还是能沉得住气。

        兴王一行在京城安顿下来。兴王再也按捺不住了,说道:“黄锦,准备一下,换身衣服,我们出门。”

        黄锦说道:“殿下,我们去拜访谁?”

        兴王想了想,说道:“杨慎。”

        他似乎对权力斗争有着敏锐的嗅觉。他一下子抓住了现在朝争的关键。现在储位之争,就是正德与杨廷和之争,他想要上位,必须要有杨廷和的支持,只是杨廷和身为首辅,皇帝病重之后,一直在豹房之中,几乎不回家了,兴王想接上杨廷和的线,就必须通过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了。

        而且不能太引人注目了。

        兴王所能动用的资源很少。几乎上没有多少资源,兴王府远远不能与雍王府相比,或者说现在的大明任何一个王府也不能与雍王府相比。而且兴王的父亲刚刚去世没有三年,他是提前出孝来到北京。他将陆炳派出去给杨慎送信。

        杨慎很惊讶兴王的大胆,但是也要预估一下兴王的成色,所以就答应私下见上一面。7问小说

        两人在杨慎找的一处民宅见了面。

        兴王先到一见杨慎就行礼道:“小王拜见杨状元。”

        杨慎搀扶住兴王说道:“臣拜见兴王殿下。”

        两人宾主落定之后,杨慎先开口说道:“殿下,今后有事,只能书信相传,不可再见面了,殿下身处嫌疑之地,还是小心为妙啊?”

        宗室王爷结交大臣,本就是大忌讳。所以杨慎所说的也是正理。不过,兴王听了没有一点不高兴,反而满脸感激道:“小王,初到京师,什么也不懂,还强杨大人多多指点。”

        兴王所高兴的并不是杨慎的话,而是杨慎的态度,杨慎这一句话已经是预设态度了,他是支持他的。

        杨慎有一股当仁不让的气势,说道:“殿下此来,臣只有一句话相劝,就是镇之以静。”

        兴王说道:“可是小王听闻我雍王兄的事迹,可谓雄才大略,为何小王只需镇之以静就可以了?”

        杨慎说道:“百官不喜欢雍王,就是刚愎自用。不纳人言,偏偏才华横溢,这样的人为臣则可,如果为君,正是商纣王,隋炀帝一般的人物。所以殿下只需与雍王相反即可,雍王不喜圣学,殿下要亲近圣学,雍王喜武厌文,殿下喜文厌武。雍王密谍百出,殿下闭门自首。到时候百官归心,何愁不立为储君啊?”

        兴王大喜道:“孤如果能成就大事,定然以杨大人为首辅,让国朝也有父子丞相之美名。”

        杨慎说道:“殿下,言重了。言重了。”

        兴王的眼睛微微一眯,杨慎却没空看到兴王眼中的寒光。他朱厚熜可不是一个可以被容易摆布的人。不过现在为了皇位,隐藏锋芒而已。

        杨慎将兴王送走之后。回到了豹房,杨廷和问道:“兴王如何?”

        杨慎说道:“兴王好圣学。一时间也看不大清楚,不过是一个聪明人啊。”

        杨慎与兴王之会,虽然彼此之间,都没有说实话,但是杨慎已经感受到兴王城府之深。几乎好像是一个老练的官僚一样。杨慎有时候也感觉自己感觉是错觉,总之他知道兴王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而已。

        杨廷和缓缓的坐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说道:“好圣学就够了。”

        杨慎感受到杨廷和有一种意兴阑珊的感觉,轻声问道:“父亲可是陛下的病情有了反复吗?”

        杨廷和没有睁开眼睛,说道:“今日陛下吐血了。”

        “什么?”杨慎大吃一惊,说道:“那么陛下,陛下?”

        杨廷和说道:“太医说道,陛下只要不吐血,就能撑过这个冬天,到一阳复始的时候,陛下的病就能好转,但是一旦吐血,就是药石罔顾了。”

        一时间杨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杨慎这一段时间忙着储君之争,但是在杨慎心中根本没有想过正德会这么快的不行了。在杨慎的记忆之中,正德从来都是一个很矫健,很英武的一个人,只是不知道怎么会转眼之间病成这个样子。再眨眼之间,就没救了。

        很多时候人有一个错觉,就是我还能活,其实已经快死了。就如同正德。

        杨廷和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眼泪从眼角流了下来,说道:“陛下”

        杨廷和与朱厚煌的争执是真,杨廷和与朱厚煌的感情也是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德与杨廷和相处几十年,从小时候的老师,到后来倚重的大臣。正德几乎是杨廷和从小看大。这种亦君亦子的感情,让杨廷和积极在正德与文官之间调和。也积极的为朱厚煌做下的荒唐之事收尾。

        此刻得到正德身体已经不行的消息,杨廷和恨不得以身相待。

        “父亲,那么确立兴王为储君的事情怎么办?”杨慎轻声问道。

        “加快。”杨廷和说道:“不等岐王了。陛下一辈子做了许多错事,我不能让陛下最后一件大事做错,绝对不能了。”杨廷和说道。他只觉得他没有教导好,才让正德行事如此乖张,他很多事情没有矫正过来,最后一件事情一定要矫正过来。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