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四百三十三章古晋府二

第四百三十三章古晋府二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26:22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晋府二

        “这一封奏疏是你们所写的?”朱厚煌拿出汪直上书的附录之一,要就是渤泥王请求内附的文书。

        渤泥王肥胖的身子伏在地面上,好像是一个癞蛤蟆趴在一个大水球之上。他努力的将他的头颅按在地面之上,不敢抬头说道:“是。”

        朱厚煌有些无语,因为渤泥王根本连看都没有看,就说是。

        朱厚煌看渤泥王一副吓破胆的样子,也知道问不出来什么他转眼看向渤泥太子,却见这个太子的眼睛之中闪过一丝不忿。

        朱厚煌对手中这一封内附文书,有了几分明了。他不去问这一封文书是怎么写出来的。继续问渤泥王说道:“你既然如此诚心归附大明,孤也不好拂了你的心意。这么说吧,孤给你两个选择,第一就是,孤现在就送你上船,去京师,陛下自然会好生安置你等。第二就是在孤身边留用,只要有才华,孤不会吝啬高官厚禄。”

        渤泥王心中叹息一声,不管他再怎么不舍也不得不接受现实,祖宗基业不在自己手中了,正如朱厚煌所料,渤泥王怎么会想内附啊,只不过是汪直想让渤泥王内附而已。渤泥王全家老小都在汪直的手中,如果他不老老实实的听话,说不得,他全家就要被死于乱军之中了。

        当朱厚煌问他出路的时候,他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北京,即便是在北京他只是一个吉祥物,也能安安分分的当一个吉祥物。甚至在享受方面,说不定要比他在渤泥的时候享受更好。所以他立即有了决断。

        “臣想去北京。”渤泥王说道。

        “臣想留下来。”渤泥王话音刚落,渤泥太子就说来了出来。

        渤泥太子的心思可要比渤泥王的心思大多了,他才不想到京师混吃等死的。他还想建功立业,他明白他这种身份,即便是有才在大明也不会得到重用,但是在东雍就不大一样了。所以渤泥太子想要留下来。

        朱厚煌没有想到他们父子两人还会有意见不同,他无心为他们父子两人调节。朱厚煌见渤泥王那个样子,意见将渤泥王列为无用之人的行列之中,无心与他多费口舌,正要将他们打发出去,就听渤泥太子说道:“殿下臣请命出使各部。”他的声音微微一顿,随即说道:“渤泥国虽然不小,但是臣父子两府所控制的土地不过十一而已,剩下的部落分居各地,历代渤泥王也没有什么办法。殿下新定渤泥,如果没有渤泥王室的人安抚,殿下想要降服,必然迁延时日,臣愿意以渤泥王室的身分为殿下走上一遭,为殿下劝说各部臣服。”

        朱厚煌听闻此言,简直是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渤泥太子挠中了朱厚煌的痒处。是的,像渤泥这样的国家,从来不是控制住国君,就算是完事了,恰恰相反,攻克了古晋,才算是刚刚开始。

        占据古晋之后的雍军,如果能顺顺利利的接受过渤泥王室的威望。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果不能,朱厚煌不得不重新平定诸部,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根本是得不偿失的举动。

        渤泥太子这一番话立即改变了朱厚煌对他的印象,让朱厚煌将渤泥太子从无用之人,划到有用之人。

        “你叫什么名字?”朱厚煌问道。

        “臣名罗轩。”渤泥太子说道。

        其实南洋各国与占城一样,原来都是印度化,后来又被伊斯兰化,他们的名字没有那么简单,这个名字或许是现取的。

        朱厚煌不在意这一点,说道:“罗轩听令。”

        “臣在。”罗轩说道。

        “孤命你巡查渤泥诸部,令其臣服于孤,不服则报与孤听。”朱厚煌说道。我爱电子书

        “臣遵命。”罗轩恭恭敬敬的下拜,就这样他从一个亡国太子,摇身一变成为东雍的官员。

        不过朱厚煌也不会这么简简单单就相信他了。他找来吴凤仪。命令锦衣卫派出士卒来保护罗轩。

        至于到对是保护,还是监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处理了这两个人。朱厚煌又召见一个人,不是别人是王九川。

        真腊士子王九川与朱厚煌也算是旧识,在真腊的时候,是真腊华商子弟的领袖,也算是有些本事,再加上在吏试之中出色的表现,所以一进东雍体系之中,就平步青云,先在长史府一阵子,随着陆完去职,王阳明上位,因为王阳明与陆完的作风不一样,陆完是事必亲躬,而王阳明却见事情几乎全部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子,故而长史府很多职位都用来安置王阳明的弟子,王九川就外放东雍新建成一县县令。

        在东雍体制之中,做一方主官一定是不狗还忙的工作。还好王九川都做下来了。

        朱厚煌这一次吸取了上一次作战的失误,就是没有足管的文官幕僚,等军中杂务处理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故而这一次,就从东雍挑选了一批官员随军。

        其实这也是烛火想栽培自己的人的举动。

        王阳明与以前的几位长史不一样,带着很多弟子,这么多弟子让朱厚煌不仅有一点危机感。

        所以朱厚煌也想在文官体系之中,提拔自己的亲信。而王九川就是朱厚煌想要提拔的人。

        朱厚煌说道:“九川。”

        “臣在。”王九川恭恭敬敬的说道,他相当知道本分,朱厚煌这样称呼自己是恩德,王九川却不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朱厚煌说道:“现在情况有变,孤本来想让你随军转运,不想古晋这么容易就拿下来,现在汪直将军暂时驻守古晋城中。请你坐镇古晋城。料理政事。”

        王九川说道:“是。”

        朱厚煌说道:“你也知道我雍军与佛郎机人之间的情况,如果战事焦灼,那么古晋就是距离前线最近的补给极点,故而九川身上担子很重。”

        王九川自然知道,也明白朱厚煌的意思,如果战事不能及时平息的话,那么古晋必须支撑起养一支舰队的粮食蔬菜等常规的补给,毕竟千里迢迢从东雍运输弹药也就罢了,还要运输粮食蔬菜,负担就有一点太重了。

        不要小看这个任务,要知道整个东雍舰队数十艘大船,要一两万之多,再加上汪直营,已经张翰所带领的脱产的士卒,有四万五万大军在古晋屯驻,管一个人吃饭,是小菜一碟,但是如果供给数万人伙食,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再者,朱厚煌秉承上战场一定要吃好的的原则,给士兵战时的伙食标准,定得只高不低,所以一古晋区区之地,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朱厚煌并不知道。

        王九川说道:“臣明白,臣定当竭尽全力让殿下没有后顾之忧。”

        怎么会没有后顾之忧,此刻的朱厚煌前忧,后忧,左忧,右忧全部都有,与佛郎机人的战事就在眼前,朱厚煌却越发忐忑起来了。

        朱厚煌说道:“去吧。”

        王九川听命下去了,他立即来到了古晋城,在古晋王国旁的一出府邸处开始办公。他首先要了解古晋的情况,他发现古晋的丁口,粮食,等财富并不算多差劲,只是想要支持大军,自然是数量越多越好,也只有越多才能显示出王九川的才能。王九川思量一番立即开始了行动,立即有各式各样的情报在古晋传开,比如说东雍与佛郎机人的矛盾,还有东雍这一次南下的目的,已经倒霉透顶的渤泥国王。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