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帘外拥红堆雪 > 戏缘

戏缘

小说:帘外拥红堆雪作者:灵小儿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6-07 15:08:32
此后,建康城的说书楼里又多了一则笑谈,龄近花甲之年的秦老公爷秦立谒,竟还有个六岁大的私生子,乃是他与外室所生。


        秦落雪从此告别家中独子身份,从一个人的老大,摇身一变,成了两个人的老大,虽本质上还是老大,可意义不同。而秦国公府也因着这个私生子的到来风雨飘摇,近日府上颇为不宁静。秦国公夫妇吵得不可开交,小肖氏气得直接跑回了娘家。秦落雪也是伤心他爹的行为,本以为父亲坦荡如砥,却没想到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样。秦国公的那位外室,听说是之前服侍小肖氏的梳头丫鬟,之前犯了点小错而被秦国公寻了借口驱赶出府。没想到的是,她不是被赶,而是被金屋藏娇了,也难怪小肖氏会这般生气,换做是谁不气。


        啧啧,要不说大人物都是闷声干大事的,想不到这秦国公平日里端得正经,号称不纳妾、不逛花楼、不近女色,做了十足的正人君子,竟会在背地里弄出这等风流韵事来,年纪一大把,还有个这么小的儿子,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着实隐藏得够深。


        东宫花园。我和于归你追我赶,打打闹闹,四下都是我俩的笑声。临进南苑,她倏而止步不前,定定看向前方。我随于归的视线看过去,隔着一碧池水,看见了百里颛。


        他伫立站在那畔,背对着我们,像在等谁。恍然想起,自我长极成婚以来,都已经好久没有见到百里颛了。我抬眼去看于归,她脸上不自觉溢出欣喜,连带着我也心情大好。在南瞻,数于归和我关系最好,我视她为挚友,她待我也是推心置腹,她若开心,我自然也高兴。


        我坏笑的拐拐她的胳膊,小声道:“还不赶紧过去,太子殿下在等你呢太子妃。”


        于归讪讪一笑,迟疑不决,仍不肯迈出一步。


        我叹了口气,“看来,须得我出马不可。”


        湖畔中间有座桥,隔着百里颛和于归,我拽着她急匆匆跑去,刚踏上桥,未曾想,还来不及跟百里颛说一句话,竟不知从哪里来了个侍婢,打断了我们的脚步。那婢女向百里颛福身不知说了什么,百里颛未做迟疑,立即转身要走。回头时见着于归,有一瞬诧异。我推了推她,逼得她向前走近几步。


        百里颛离得尚远,眯眸凝了凝,随即勾唇笑问于归:“回来了?”


        于归怔怔的望着他,面无表情,想必心情复杂。


        我小声提醒于归要走过去,她堪堪点头,隔着一段路程,只微微福身行了个拜礼,鬼使神差的想要遁逃:“殿下,妾身先行告退。”


        不待百里颛唤住,于归立即拉着不明所以的我大步离开。


        转身之际,我听到百里颛在身后轻唤于归。于归停下脚步,缓缓回头,尽力扯出一个笑。


        ————————


        南帝近来心情大好,为了表达他这份喜悦,于是又扮了一回月老,赐了两桩婚,赵青鱼配了新科状元林周,盛云姜许给了陶若。


        我在饭桌上听安平说起此事,惊得胃口大减,原本是要吃两碗饭,硬生生被吓得只吃了一碗。


        “您没听错,是赵青鱼和林状元?陶若和盛云姜?”


        安平郑重点了点头。


        我圆喔着嘴,仍然不敢相信,再三向安平确认:“是赵青鱼,安阳王郡主赵青鱼?”


        安平浅笑:“你这孩子,年纪不大,耳朵却不灵光。。”


        南帝这婚真是赐得又讲究又惊人,让人始料不及,却在意料之中。


        盛云姜心属长极,一心一意以为自己要嫁给长极为妻的,虽然被我捷足先登,她成了不正妃,只得退而求其次,对那侧妃之位她志在必得。可如今看来,这愿望又泡了汤,估计现在她眼都哭肿了。


        我对此表是唏嘘,感叹世事难料,可也只能是唏嘘,算不得同情,毕竟我又不是什么圣母,会来同情自己的情敌,更何况那个情敌还伤害过我。


        不过若非得圣母一回,我倒是有些同情赵青鱼。她那么喜欢孟节,人人都知道赵青鱼恋慕庆阳王世子孟节。


        我在惊讶的同时,也免不得为世事无常感伤一下。


        尤其是安平,她说赵青鱼时,句句都在替她惋惜感叹,看着我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夹了一块排骨正要动嘴,但见安平心事重重,也不好意思再吃得这样香,便放下碗筷,捧场的疑惑追问道:“母亲为何如此在意此事,是为了盛姑娘还是为了赵姑娘。她们嫁得不都挺好的吗,夫婿皆是青年才俊,有识之士。”


        安平轻叹一声,摇头不语。


        我迟疑开口:“难不成,您是因为盛姑娘嫁要给陶若,不能给长极做侧妃而惋惜?”


        安平怔忡良久,杏目圆睁,惊诧的看着我:“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什么,谁在为盛家丫头惋惜了。她与我有甚关系,她嫁给谁都不打紧,我又不中意她,更不会让她做长极的什么侧妃。”


        我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追问:“那您在为何人遗憾哪?”


        安平以手支颐,美眸半阖,恹恹道:“倒也不是为谁遗憾,只是有些感叹罢了。为赵家那丫头惋惜。”


        “赵青鱼?”


        安平点了点头,缓缓道:“安阳王妃言穆雨和我是闺中密友,我们自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厚。长大后,我嫁给了你公公,而言穆雨则成了安阳王妃。青鱼那丫头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总喜欢追着我跑,一声声安平姨姨唤得可亲热了,我还想过,将来让她当我儿媳妇。”


        儿媳妇?您的儿媳妇在眼前哪婆婆!


        安平兀自怀恋往事,全然不顾我在一旁撇嘴。


        她神情恍惚,话锋一转又道:“可后来,不知何故,青鱼母亲与我生了嫌隙,那丫头便与我生疏了,永河王府和安阳王分属城南城北各一隅,鲜少再能见到。不管怎样,小青鱼我还是挺喜欢的,自然也喜欢她能觅得良人。”


        良人?林周虽其貌不扬,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是新科状元前途无量,如此一看,也算得良人啊。


        我讪讪一笑,对安平补充道:“林状元那人我见过,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托付终身。”


        安平不以为然,摇头道:“单看起来是不错,可和孟节一比就差强人意了。”


        我默以为然,“孟节无论是是身份地位和相貌,都要胜过林周。林状元单独来看还是很,还是孟节更得人心。”


        “我惋惜的,不是这些可以忽略不计,却非要扯上的对比。最为关键的是,我惋惜小青鱼的春闺意愿。一腔深情,到底还是错付了,这遗憾,恐会让她一辈子意难平。”


        一辈子意难平?竟会这样严重?


        我知道赵青鱼喜欢孟节,可不知她已经喜欢到了这个地步。


        经安平说起我才知道,赵孟两家本是世交,但安阳王与庆阳王政见不合,也是人尽皆知的。虽然表面看着和和气气,风平浪静的,实则两人都是笑里藏刀,互相看不上对方。,年轻那会儿,可是针尖对麦芒,常在朝堂之上剑拔弩张,据理力争,弄得南帝多次下不来台。


        如今两人年纪大了才懂得收敛,近些年才缓和关系,慢慢开始走动。


        安阳王本有意和皇家联姻,但赵青鱼却自小立志要嫁给孟节,安阳王百般不愿,但为了女儿终身幸福,却又不得不放下成见,主动拉下见面去和庆阳王套近乎,也曾数次提及此事,愿与孟家结为秦晋之好。


        若不是孟节僵着脖子不肯点头,说不定他和赵青鱼早就成了。可如今,赵青鱼却被南帝的指婚,活生生灭了原本的期盼。南帝有意阻止“两阳”联姻壮大势力,这才会率先出击,选了个背景不大,又看似前途光明的人来阻止赵孟结合。


        我甚至怀疑他早有预谋,之前说想将宴臣公主指给林状元,恐怕也只是随口说说。早就布好了局,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南帝再有闲情逸致,也不能闲得发慌去插手臣子嫁女儿的事儿,他是坐不住了。


        只是可怜了赵青鱼,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不知,她此刻该多多么难过。


        我虽和赵青鱼不睦,倒也说不上讨厌她,相反比起口蜜腹剑的盛云姜和咄咄逼人的陶絮儿,赵青鱼心直口快,敢爱敢恨的性格更对我脾气。


        总的来说,赵青鱼和林周,我倒是没怎么惊讶,而陶若和盛云姜实在难以置信。


        陶家的日渐衰败显而易见,有了强劲对手听笙,陶贵妃在宫中也远不如从前,南帝甚至有意要将其清除。陶家这副光景,才丧圣心,南帝又怎么突然赐婚,还是和如日中天,盛宠鼎盛的盛家。


        真是帝王心,海底针我自安平房中出来天已经大黑,提着一盏灯笼心,不在焉的向着仪含阁走去,脑海里尽是在安平这里听到的消息。临进院,眼前明亮烨然,抬头望去,长极提着一盏灯就站在那棵海棠树下。海棠花掉落在他肩头、脚下,还落了一片在发冠上,他微微侧着脸,凝眸盯着地面,神情恍惚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长极。”我轻声唤他。


        他一刹惊醒过来,瞧见我,粲然一笑。


        我心下欣喜,立即向他走去。


        “长极,你是特意在这儿等我的?”我低头抿嘴傻笑,忍不住斜眼看他。他不言不语,只定定瞧着我,忽而又淡淡笑了笑,伸出手来牵住我的手:“回去吧。”。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