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之农女致富攻略 > 第13章 许三郎要去镇学

第13章 许三郎要去镇学

小说:重生之农女致富攻略作者:陆家小娘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18 11:00:07
天还没全黑,只是稍微暗了一些,加上是阴天,所以显得有些晚了。

        从早上去镇上,要说买东西的话,也不至于到晚上会回到家。

        许阳纳闷,许月好像不对劲。

        陆氏也看出来了,问道:“大丫头这是咋了,去镇上回来怎么不还给你簪子?”

        本来一个银簪子都要一两银子,在乡下来说,那是真的不便宜。

        寻常时候都舍不得拿出来,都是压箱底的,如今借给了许月,按理说许月回来了,应该是立马还回来才是。

        许月怎么如此不懂事。

        陆氏有点不满,毕竟是贵重的东西,怎能如此草率?

        “不知道,兴许是累了,到时吃饭的时候问一句吧。”许阳要头,其实她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别整坏了才好。”陆氏忧心道。

        毕竟大房无赖,她早就领教过了,万一贪了下来,又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讨回来。

        当初许阳十岁的时候,她小舅舅送的,当时是悄悄送的,主要是打算给许阳做嫁妆的。

        陆家对女儿,是很疼爱,连同外孙女也很疼爱。

        只是后来某天,许月去找许阳玩的时候看到了,陆氏知道藏不住,便说了出来,让汪氏和许月嫉妒了许久。

        虽然汪氏想让姜氏没收了簪子,但是这是陆家送过来的,陆氏不是这么好糊弄的,姜氏不敢,也没有理由,于是没能成。

        许阳的簪子留了很久,一直在箱底,跟新的似的。

        前几天,许川去山上打猎,因为运气好,所以抓回来了几只野鸡。

        因为林氏有孕,许川知道姜氏肯定是舍不得杀鸡给自己的媳妇补一补的,许川心疼媳妇啊。

        于是趁着不能去镇上的时候,去抓了野鸡,抓到了野鸡之后,要是带回去活着的,姜氏一定让许大郎带到镇上去卖,所以许川干脆就弄死了。

        因为死了之后,口感不行了,而且有血块郁积在皮囊底下,卖不出去。

        许川一共是抓到了三只,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死了。

        不过许川担心口感实在是不行,所以就先放了一点血,免得口感实在是太差。

        卖不出去,加上冬天冷,于是陆氏就拿出来,放入一些酒,以及盐腌过了之后,串上竹条,挂在竹竿上晾着。

        加上很干燥,起了一点北风,风吹过之后,野鸡的皮开始缩了,慢慢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的变成了腊鸡。

        虽然只是做了七八天这样,但是已经渐渐地有了模样。

        许阳把半只拿了下来,切成了小块,又拿出一些干蘑菇,泡了水之后,洗干净了,将鸡肉放到了锅里,灶台里是大火烧着,火很旺,锅里的水开始热了。

        今儿个是打算做个小鸡炖蘑菇。

        托林氏的福,家里多了一些荤菜,因为是许川打猎回来的,留着也无用。

        要是做成腊鸡拿去卖的话,被人知道是死掉的,以后许家要想再去镇上做生意,怕是很难了。

        不讲信用,会被人唾骂的,以后大房和二房去镇上找短工,都不好找。

        许阳麻利,陆氏也不差,娘俩做饭,不到半个时辰就做好了。

        吃饭时,小姜氏喂完了鸡,过来端菜,这是她最积极的时候了。

        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光彩,会引起人诟病,但是家里都习惯了。

        因为有小姜氏的帮忙,所以端菜很快。

        到了晚饭的时候,去镇上干活的男人都回来了,许三郎也从私塾里回来了。

        回来的时候,脸上有点郁闷。

        “咋了,三郎?”既然是入席了,姜氏便忍不住问道。

        “夫子让我去镇学念书了,夫子觉得,他的学识已经不能教我了,让我明年去镇学念一下。”许三郎说道:“可是去镇上,怕是要住在镇上了。”

        住在镇上,意味着消费更高了,在村里的时候,束脩都要6两银子,要是去镇上的话,少说是8两,多的话,恐怕是要10两了。

        去镇上的消费肯定是不能和乡下比的。

        念书已经十多年,许三郎终于去了镇学。

        许老汉闻言,放下了筷子,拿出了旱烟,吧嗒吧嗒的开始抽了起来。

        “那是好事儿啊,夫君,你怎么苦着脸?”小姜氏吃了一口鸡肉,纳闷道。

        “先生说,去了镇学,怕是要花更多的银子,明年三月份的时候,院试开始,先生让我去试试。”许三郎说道。

        说到考上,他的脖子缩了缩,似乎是有点害怕。

        “那就去吧,反正都念了这么多年,我儿明年就是能考上秀才了,考上了秀才,去了县学,咱们就不用教束脩了。”姜氏点头道。

        我朝是每年二月份或者是三月份的时候举行院试,许三郎自从十五岁下场开始,现在已经下场了十年,明年就是十一次了。

        “去镇上好,夫子会比村里的好。”许老汉吧嗒吧嗒的抽烟。

        “你放心,爹能供得起你。”许老汉补充道。

        汪氏立马就炸了:“爹,要是以后三郎还考不上的话,难道要一直学下去?”

        “三郎也老大不小了,以前陆二郎考上秀才的时候,也不过是二十岁,如今老三都二十五了,明年二十六,那要是再考不上,咱们家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啊。”

        陆氏看到汪氏提起亲弟弟,脸都绿了,拉她下水做什么?

        这汪氏虽然很会来事儿,但是很多时候都知道拉着一个盟友。

        这不是在告诉许老汉老两口,许三郎比她亲弟蠢吗?

        这汪氏……

        果然,姜氏脸都黑了,说道:“陆二郎五岁去念书,二十岁才考上,我儿念书晚,晚一点考上怎么了?”姜氏骂道:“闭上你的乌鸦嘴。”

        “去镇上一年要花多少银子,咱们家又能供几年?”汪氏怒道:“娘,之前你说送四娃去念书的,现在四娃都八岁了。”

        乡下很难能供得起两个读书人。

        倾家荡产的供,未必能供得起。

        “再说吧。”姜氏嘟囔道。

        “大娃二娃长大了,三娃四娃五娃差不多年纪,为啥只让四娃念书?”小姜氏不满道。

        要说她儿子也有份。

        陆氏冷笑:“要说按照顺序,也是先轮到三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