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鱼不服 > 169.式于强权

169.式于强权

小说:鱼不服作者:天堂放逐者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4-30 03:42:51
墨鲤神情自若地踏入殿内。

        尽管看到了刘澹与宫钧,    但他没有露出分毫惊讶,目光一扫即走,    好像并不认识这两人。

        脚边闪过一道影子,    墨鲤看着那只猫飞奔出去,心想孟戚果然没有骗他。

        孟国师自称可以把太子的猫引出去,    墨鲤最初将信将疑,还约定不许孟戚变回原形,    结果事实放在眼前,    墨鲤不得不思索孟戚究竟跟多少只狸奴玩过捉迷藏。

        已经被追出了经验,    追出了反制技巧吗?

        “神医……噢不,    大夫这边请。”陈总管恭敬地说,    上次墨鲤说不喜欢神医这个称呼,    东宫诸人当面虽然不说,但是背后还是这么叫。

        毕竟太子的病有多重,    他们心知肚明。

        墨鲤是生生把人从鬼门关那边拽回来的。

        虽然这位神医总是高来高去,    不从宫门进,    但是陈总管还是早早嘱咐了内侍与宫女,    到了约定复诊的这一日,恨不得在殿外翘以盼。

        墨鲤还没进殿门,    得到消息的茶水房连忙取了备好的上品贡茶,提沸水冲之。

        取第二遍茶水,以薄胎芙蓉盏盛了,    搁在雕红漆盘里。自偏殿的茶房到正殿,    连换三人之手,    动作快而无声,最后由大宫女郁兰端了茶盘,疾步向前送到墨鲤手边。

        这时墨鲤恰好放下药囊,就着宫人送来的水盆洗完了手。

        他直接用内力蒸干了水珠,没有拿水盆旁边的柔软布巾。

        内侍已经将圆凳放在了太子身边,这个位置恰好能让墨鲤为太子诊脉,同时还移来了一张桃木小桌,上面除了茶盏还有研磨好的墨汁跟纸笔。

        这一连串动作快而迅,没有丝毫误差,刘澹跟宫钧震惊不已。

        宫钧还好,刘澹不是武林中人,他只知道墨鲤医术挺高的,给他开的那张治内伤不错,不过这医术具体高到什么程度刘澹心里并没有概念。

        普通人都有一个惯性的想法,天底下医术最好的人,应该在太医院。京城里的高官世族,也都有请太医来家里治病为风气。

        官小爵低的,就没资格用名帖去请太医,按照规定,太医只为有诰命的内眷以及传爵的世子看诊,只有生在这样的显贵之家,才能借着家里人的东风蹭个诊脉。

        刘澹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意跟太医打交道,所以他见过的大夫,除去民间的那些,便是北疆军帐里的医郎了。

        眼见东宫诸人摆出这般架势,刘将军瞬间明悟了。

        敢情在太子谋逆的事里面真正掺和了一脚的不是揍皇帝的孟戚,而是墨大夫?

        墨鲤猜不准孟戚能把猫拖住多久,现在殿内又有两个熟人,他不想多解释,索性一言不,直接为太子诊脉。

        太子不话,众人也不敢吭声。

        宫人燃起备好的艾草,殿内弥漫着草药的气味。

        约莫过了半刻钟,墨鲤才松开了手。

        “疾在心脉,耗费心神会加重病情。”

        墨鲤没有像一般大夫那样斥责病患不好好调养歇息,似太子这般情形,只要还活着就会有无穷无尽的事让他操心。

        “便是你手中有千军万马,麾下人才济济,诺大的一个朝廷,也有很多解决不了的事。凡事皆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殿下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

        墨鲤一说完,陈总管就连连点头,恨不得立刻劝太子。

        郁兰垂问:“不知大夫所言……每日应当歇息多久?殿下多思少眠,几乎每隔一个时辰,便要惊醒一次。一旦醒来就难以入眠,太医从前开过一些方子,现在也都停了。”

        墨鲤微微皱眉,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提笔写了每日几时用膳,以及主要吃些什么跟什么食物忌口,还细细地画了一张图,令人按摩一些穴位,可令病患安睡。

        “除了每日三服的药,不可吃别的补药或助眠的汤剂。”

        墨鲤边写边说,落笔便是一个个清晰可辨的字迹,且与常人不同,根本不讲究格式跟整体的字形流畅,有些字刻意地放大,使人一目了然。

        墨鲤揣摩着刚才的脉象,忽然问:“最近两日忧虑过甚,是何缘故?”

        “……惭愧。”太子先是一愣,随即苦笑。

        他原本以为六皇弟虽然年纪小,但很聪慧,哪怕性情乖张,被二皇子的鲁莽跟三皇子的优柔寡断相比,就显得只是小孩子脾气。没准6璋死了就好了,所以太子才准备把玉玺留给六皇子,结果如今大为失望。

        都说患难见人心,其实遇到危难也能窥见一个人的才能。

        六皇子缺乏魄力,亦没有足够的胆识,实在不是继承皇位的好人选。

        不过失望归失望,太子并没有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弟弟的缺点,他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陈总管会错了意,他迟疑地问墨鲤:“大夫,您看这登基之礼……”

        6璋已经死了,太子应该尽快登基稳住朝局,然而问题也出在这上面,不管是先皇驾崩还是新皇登基,都有一套繁琐至极的礼仪。

        要去太庙,要祭天,还要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

        这也就罢了,主要是衮服冠冕沉得要命,还得穿一整天,体格稍微差一点的人都吃不了这种苦头,更别说病势沉重的太子。

        历来宫中遇到这种情况,都是灌补药、含参片,就算侍从架着也得把整个过程走完,太子却不能这么做。

        ——也没有底子折腾。

        墨鲤原本不清楚登基大典到底需要多久,又是什么步骤,听陈总管这么粗略一说,他立刻否决道:“绝对不能。”

        太子现在连风不能吹,还想上那么高的祭坛去祭天?

        不能亲自去,就只有找代替的人了。

        陈总管尴尬地看了看刘澹和宫钧,想着这是太子新近看重的人,眼下太子又没有让他们退下,说明除了“活不久”,其他话应该是能当着他们的面说的。

        “大夫,奴婢听闻……这江湖上有一门奇术叫做易容?”

        “尔等想为太子寻一个替身?”

        墨鲤下意识地看了宫钧一眼,后者神情一凛,连忙站出来为墨鲤解围,顺带也要表示这绝对不是自己出的馊主意。

        “陈总管,所谓的易容只是一些小伎俩。因为世人好以衣冠辨人,故而那等有心藏匿行踪的人便会更换行头,改换口音,再用炭笔或煤灰稍微修饰一下眉眼肤色,多穿几件衣服改变身形,简单的易容是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即使易容高手装什么像什么,很少被揭穿,他们也不会冒充一个特定的人,更没法给自己换一张脸。”

        陈总管听出了宫钧话里的意思,连忙道:“祭祀时,只有礼部跟钦天监的人距离殿下最近,他们也很难看清殿下的脸,有十二条冕旒挡着呢!”

        “即使如此,登基那般情形,代替殿下的人能够沉得住气不慌乱?”宫钧依旧反对,他提议道,“不如等殿下身体好些了再说。”

        陈总管神情微变,内侍宫女们垂手而立,虽然无人说话,但是宫钧感觉到了一股不祥的意味。他狐疑地望向众人,又悄悄打量太子。

        ——难不成太子的病好不了?

        可是太子现在的模样,完全不像寿数无多的样子,这让宫钧无法确定自己的猜测。

        比起宫钧,刘澹更加为难。锦衣卫是皇帝的亲信,准备继位的太子向宫钧透露一些秘密,这是信任的意思,可他就不同了。对于一个在外领兵的将军而言,知道得太多就不妙了,这会儿他说什么都不适合,只能装聋作哑。

        同时刘澹也很纳闷,不明白6忈究竟在想什么,怎么会有登基大典都不想去,一定要找替身的皇帝?

        “既然殿下心意已决,微臣这就去找合适的人选。”宫钧无奈地说,同时在心里愁,这个替身可真不好找。

        先要身形跟太子相仿,然后还要会改变口音,可以模仿太子说些简单的话。不过也用不着太像,反正太子病没好。

        用这个借口,一切仪式都可以从简,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就算有人怀疑,只要不被当场揭穿,就能蒙混过去了——呸,什么乱七八糟的差事!宫钧已经可以预料到事情败露,未来的皇帝不会怎样,御史一定会把僭臣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宫钧把神情掩饰得很好,太子却像是能看穿他的心事一般,笑了一声道:“宫副指挥使无需担忧,只要在登基大典之前,把张相一党拿住,余者不足为虑。”

        宫钧闻言精神一振。

        没错,姜相老眼昏花啊!

        其他六部重臣必定因为张相倒台的事人人自危,心中畏惧新皇,即使察觉到不对,也不敢声张。尤其登基大典当日必定有禁卫军重重封锁,从皇城到祭天坛的一路都在太子掌握之中,只要安排得当,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换人,太子只需要最后在万和殿出现,登上丹墀坐上皇位接受百官朝贺就行了。

        想到这里,宫钧松了口气,随即他察觉到有些不对。

        搜集罪证扳倒张相原本只是太子给他的差事,怎么忽然变成对他仕途有利的事了?这下想不拼命出力都不行了。

        宫钧目光复杂地看了太子一眼,垂拱手道:“谢殿下提点,微臣告退。”

        说着便躬身后退,心想再不走怕是连家里的狸奴都要被太子骗走了。

        练武之人耳聪目明,宫钧刚出殿门就听到太子问内侍说:“去找找阿虎跑到哪儿去了,今日原本想要让宫副指挥使将它带回去的,看来只能改日了。”

        什么?

        宫钧脚下一顿,怀疑自己听错了。

        “阿虎乖顺贴心,殿下为何要送走它?纵然殿下……无暇照顾,还有奴婢等人。”

        说来也巧,那只斑纹的猫正好回来了,它停在廊下注视着宫钧,一人一猫面面相觑。受东宫诸人精心照看,这狸奴皮毛油光水滑,身形矫健,目光幽深,看上去既柔软又危险。

        “……”

        狸奴听不懂人说的话,宫钧却生出了无边的心虚,他不敢再听,三步并作两步匆忙离开。

        阿虎甩了甩尾巴,慢条斯理地迈步进殿,经过墨鲤身边的时候它嗅到了跟刚才房梁上的某人一样的味道,顿时不满地开始呲牙,后者默默地提起了一口内力,准备一有不对就闪身后退。

        “阿虎。”

        听到太子的声音,阿虎扭头走了。

        墨鲤稍稍放松了一些,他正在用艾草熏烤银针,镇定地提醒太子该针灸了。

        刘澹借机也要告退,太子却看着他说:“刘将军,有个人你想见很久了。”说完就示意宫人带刘澹去偏殿。

        刘澹一顿,差点以为孟戚在那边等着他,然后这一切都是旁人早就计算好的。

        太子早有叛逆之心,甚至拉拢了前朝国师,他们盯上了张相以及四郎山的金矿,又从锦衣卫暗属那边下手,这才有了刘澹跟孟戚墨鲤这么一连串的不期而遇。

        不可能吧……

        刘澹下意识地想,他脑子里一团乱,等到踏入偏殿,看见屏风后被几个锦衣卫押着的人时,他本能地摸向腰间佩刀。

        结果当然是摸了个空,觐见太子的时候不可能带兵器。

        “是你!”

        这个畏畏缩缩的人,正是太医院的李院使。

        他这几天显然过得不好,衣服皱巴巴地贴在身上,其中衣襟上沾了几点血迹,他目光惊恐,每次看到衣服上的血就会瑟瑟抖。

        血是皇帝的,当然如今该称先皇。

        李太医眼睁睁看着太子命令锦衣卫把他从皇帝床榻边推开,随后6璋死于乱刀之下。李太医当场吓晕过去。

        醒来之后他被关在一处废宫之中,同样倒霉的还有他在太医院的同僚,以及先皇寝宫的近身宫人。

        接下来数日,那些宫人被6续放走,只剩下他们几个太医。

        看守的人不短他们吃喝,也不审讯他们,然而太子即将登基的事实还是把他们吓得不轻,惶惶终日。

        今天早上,有个太医受不了悬梁自尽,禁卫军现得早,没死成。

        李院使在被带走的时候,还有种释然的感觉,是死是活总有个痛快。

        随后他现自己来的是东宫,虽然这几个锦衣卫都不理睬他,但他还是升起了一丝希翼。他是太医院医术最高的人,当初也深受6璋看重,现在那份自傲隐隐又回来了,李太医觉得太子或许还用得上自己的,只要自己痛哭流涕卑躬屈膝地求饶一番,总能逃出的。

        他忐忑不安地等了一阵,结果却听到外面喊了一声“神医来了”。

        李太医差点从凳子上蹦起来,随后又被锦衣卫冷冷的目光逼了回去,他心乱如麻,保命的本事不靠谱了,怎么能不慌。

        期间他还听到房梁响了一声,抬头看时却什么都没有。

        李太医已经是惊弓之鸟,任何一点响动都能把他吓得不轻。

        就这般战战兢兢地过了不知多久,门外终于传来了脚步声,李太医努力挤出一丝笑,搜肠刮肚地想了一番说辞,结果进来的人却是刘澹。

        “你……”

        李太医愣了好一阵,看见刘澹满面怒容的时候迟迟没能反应过来。

        刘澹见他这般模样,就知道李太医根本没把当年的事放在心上,甚至根本没当回事,这让他心中怒意更甚。

        前些年刘澹救驾受伤,皇帝命太医前来诊治。

        当时刘澹麾下无兵,只能靠俸禄跟皇帝的赏赐过活。李太医那时也不是太医院的院使,接了这份差事的他每次上门都在心里嫌弃刘澹给的“辛苦费”不够多,偏偏这是皇帝亲自过问的事,不能推脱给太医署的低级医官。对此李太医很是不满,后来他得到了某些朝臣的授意,知道有人想要压下这位忽然蹿起的武将,便顺水推舟地收了礼,然后在为刘澹治伤的时候敷衍了事。

        反正伤治了,表面看起来愈合了,至于为什么无法恢复成从前那样,那都是伤势太重的缘故。

        刘澹伤在腰腹跟大臂,不能痊愈会妨碍他手持兵器时力,对骑马也有影响。

        ——武将若是不能在战场上杀敌,还能有什么价值?

        好在刘澹的战功是北疆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受伤也不是一次两次,对怎样恢复伤口很有经验,否则他要落个虚衔荣养的下场了。

        虽然现了李太医在坑害他,但是要向6璋告这件事很难,且不说6璋当时十分信重这位太医,开给刘澹的方子只是不够好不太对症,导致恢复得慢,又不是方子用的药有毒,能三两句话说得清楚。

        想要指出李太医的心思跟动的手脚,至少要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杏林圣手,才能令大家信服。刘澹上哪儿找人去?加上他知晓李太医背后还有人,于是忍了下来。

        等刘澹伤势恢复,成为皇帝的心腹,在朝中更让人瞩目时,各家示好的联姻之求接踵而至,随后生的事令刘澹彻底见识了官场倾轧。李太医以及当日算计他的事就被搁置下来,实在是明里暗里飞来的刀太多,根本查不过来。

        这不代表刘将军就忘了。

        看着李太医畏畏缩缩的模样,刘澹捏紧了拳头,克制着自己不要一拳揍在他脸上。

        陈总管跟着走了进来,笑眯眯地摸出一封文书递给刘澹。

        “刘将军,这是锦衣卫对当年之事的调查,太子殿下将李院时连同这封文书一起交给你了,随你处置。”

        李太医终于想起了什么,脸色刷地惨白。

        ***

        正殿里,墨鲤收了银针,沉声道:“太子近日虽忧思过甚,但是一直压抑着心脉的某种包袱不翼而飞,故而病情并未恶化。接下来只要暖玉不离身,忌大喜大怒,再调养得当,三月之内,太子应是性命无忧。”

        郁兰闻言喜形于色。

        太子睁开眼睛,看着墨鲤道:“大夫于我有大恩,每次只肯收很少的诊金,实是过意不去。奇珍异宝大夫看不上,那么名家字画,孤本书籍呢?”

        宫人也即刻手捧精美的漆盘鱼贯而入,盘上是一卷卷字画跟书籍。

        郁兰特意指着其中一个盘子,说这是陈朝留下的几本宫廷医书。

        墨鲤不由得伸手翻了几页。

        “大夫若是喜欢,尽可拿走,所有孤本宫中都留有手抄本。”太子温和地说。

        墨鲤动作一顿,犹豫道:“我游历在外,居无定所,这般孤本带在身边,恐有损坏。”

        太子正要命人把手抄本拿出来,墨鲤却道:“太子可否容我在宫内住上三日,将这些医书通读一遍。”

        “这有什么不行?”

        太子立刻允了。

        事实上从三位皇子到东宫的内侍婢女都巴不得墨鲤住下之后就不要走。

        “挑一间僻静的宫室,备上好的砚墨纸笔,再……”

        太子还没说完,就被郁兰阻止了,这宫女先告了罪,然后埋怨道:“殿下还用担心这个吗?陈总管必定亲自督管,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怎敢让殿下费神呢?”

        太子看到墨鲤也是一副皱眉不赞成的模样,便笑道:“好,孤不过问了。”

        墨鲤收好银针,正要离去,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停步迟疑地问:“除去这些医书,我还想看看所有的山川地志。不会带走,只是看看。”

        太子虽然对墨鲤提出的这个要求感到奇怪,但是面上分毫不显,一口答应了。

        墨鲤对这份收获十分满意,绕开蹲在殿角玩香薰球的阿虎,心情愉悦地随着宫人离开。

        那边陈总管得到了消息,立刻带着人安排下去,度快到了墨鲤迈入东宫那处僻静的小院时,一应摆设跟书籍也被送了过来。

        宫女还在整理新挂上的素色幔帐,地上铺了厚厚的毯子。

        墨鲤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一切就收拾完了。

        似是知道墨鲤不喜有人在身边,这些内侍宫女躬身行礼后便退到了院外。

        墨鲤默默地将窗户推开了一条缝。

        不多时,一道劲风掠过,窗户开复阖,屋内就多了一人。

        “这屋子比刘钱袋府上强多了。”孟戚舒舒服服地靠在太师椅上,顺手摸向桌上冒着香气的糕点。

        “啪。”

        孟戚的手被大夫打了回去。

        “隔间有热水,去洗。”墨鲤慢条斯理地拿起一块荷花酥,自己先吃上了。

        孟戚张了张嘴,默默地去屏风后的隔间了。

        宫人备好了两大暖壶的水,一个洗漱,一个是饮用。

        孟戚出来的时候,盘子里就只剩下半块荷花酥了,他震惊地望向墨鲤。

        宫制点心是三块一盘,而且特别小,这样摆起来好看,这半块还是墨鲤想起孟戚,勉强留下的。

        “还有别的。”墨鲤对着孟戚的目光,莫名地心虚了一下。

        孟戚直接把剩下的核桃酥和豌豆黄拿走了,连盘子端。

        有了吃食,孟戚就恢复了那副从容优雅的隐士做派,故意卖关子道:“大夫可知太子送给刘澹的那个人是谁?”

        “送?”墨鲤回忆,不解地问,“不是让刘将军见一个人吗?”

        孟戚摆摆手,随后将李太医跟刘澹的恩怨说了一遍。

        李太医收的重礼来自淮平伯府,这个淮平伯其实是楚朝赐封的爵位,齐朝有许多这种勋贵世族,只要当初没有出头反抗6璋篡位的,就还留存着。6璋为了显示自己厚待臣子与楚朝不同,没对他们动手。

        不过这些人家中都是寅吃卯粮,大不如从前了,那份重礼怎么都是出不起的。

        太子当年对刘澹这位救驾有功的武将十分关注,现了李太医的动静,只是没有费力气刘澹就自己现了不对,便没有继续插手,而是往前查指使李太医的人。

        礼,根本不是淮平伯府上送出的,世子只是充当了一个转手捞好处的角色。

        这份财物来自某个来京叙职的地方官,偏偏这个人也是被利用的,他以为这份礼是交给吏部某位郎官,这能让他的职务挪一挪,调离北疆苦寒之地。没错,这位地方官跟刘澹从前认识,硬扯恩怨也有一些,但这件事确实与他无关。

        那个坑了别人财物,借淮平伯送礼给李太医的人,还不忘给自己多披几层伪装,沿着线索追查的人在六部的五六品官员里转了好几圈,最终确定主谋是兵部的人。

        他跟刘澹素不相识,如此处心积虑,只是因为几位上官饮宴时谈起刘澹极为不满,这种情况既是说闲话,也能是对下属的一种“暗示”,自然有聪明过了头的人会帮着“解决麻烦”,博取上官的赏识。

        事情便是查到这里卡壳了,因为那群“无事闲话”的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是真的看刘澹不顺眼,想要给他添麻烦,另外几人确实是随口说了说。

        这种没有证据,也无法指认的事,可不就是一笔烂账?

        墨鲤听得直皱眉,末了他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你偷看那封交给刘澹的文书了?”

        “呃,刘将军脸色不对,我一时好奇。当然现在已经把文书给他放回去了,”孟戚掩饰地辩解道,很快又夸赞起手里的豌豆黄味道极好,比东市上的那家铺子强多了。

        墨鲤给他留了半块荷花酥,孟戚觉得自己必须要比大夫体贴,他想了想,然后每样留了一块。

        比半块强多了!

        “大夫尝尝?”

        豌豆黄很小,又容易碎,孟戚捏着其中一端,墨鲤没有多想,就着孟戚的手把那块豌豆黄吃了。

        软糯清甜,又细腻非常。

        滋味确实不错。

        随即察觉这样的举动过于亲密,墨鲤沉下脸,拿起医书继续翻阅。

        孟戚也没有多么遗憾,悄悄伸手把那半块荷花酥拿走了。

        “大夫想看山川地志,是对飞鹤山有兴趣?”

        “也不算是,其他地方或许也有异象记载,是龙脉的痕迹。”

        孟戚轻咳一声,眼神游移地说:“其实那些书籍我都看过,大夫问我就行。”

        “这不一样,日后你我到了一处山川,便可印证书中所记的景象。由你说我来想,总归有些不足。”

        墨鲤想了想,又补了一句:“老师就没有教我读过上云山的游记,使我初至太京时,便有目眩神迷之感。”

        孟戚的神色有些不自在,干巴巴地应了一声。

        “那你读,我先去附近转转。”

        说完人影一闪,直接翻窗而出。

        孟戚坐在屋檐上想,照这个理山川地志必须要读,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都不能缺,不管多冷僻。

        辞藻越华丽越好,等大夫亲眼看到真正的景色,便会觉得也不过如此。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孟戚摸了摸荷包,心想宫制点心滋味不错,可惜太少。罢了,他还是出宫一趟去买桂花糕跟糖炒栗子。

        仗着高绝的轻功,孟戚若入无人之地,轻松地到了宫门附近。

        正好赶上了之前出宫的锦衣卫副指挥使宫钧,

        因着是熟人,孟戚就朝那边瞥了一眼。

        只见宫钧眉头紧锁,他身边跟着一个锦衣卫,正是之前冒着危险逃出太京来龙爪峰给宫钧报信的心腹下属崔长辛。

        “同知愁眉不展,是为何事?”崔长辛以为四下无人,悄声询问。

        “唉!”宫钧叹了口气,愁道,“太子怕是活不久了。”

        崔长辛吃了一惊,连忙道:“同知何出此言?”

        “太子想把东宫养的狸奴送出去!”宫钧用右手一捶左掌,笃定地说,“这就不对!”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