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姑娘她戏多嘴甜 > 第412章 请君入瓮,她也会

第412章 请君入瓮,她也会

小说:姑娘她戏多嘴甜作者:玖拾陆字数:0更新时间 : 2022-08-09 10:13:38
  今儿的太阳出得比昨日早。
  还没到下朝时候,东边已经隐隐有些曦光,大抵不用多久,日头就会跳出来,照亮京城。
  一只黑猫趴在翰林院墙上,没精打采,一副要睡不睡的样子。
  猫儿罢了,只要不咬人、不乱叫,也没有那个去管它。
  有时候,官员没有吃完的早饭、自家的点心,也会拿出来逗猫,所以千步廊这儿从来不缺猫。
  黑檀儿就这么趴着,听几位翰林说话。
  覃柏还在回忆往昔。
  “说来惭愧,我苦出身,自己出了头,就忘了曾经的苦,这么多年不曾给同样清贫的后生们谋福祉。
  年节里忆苦思甜,越发觉得如此不行,参考的都是各地的举人,即便不中,也能排个号,地方衙门若是缺人了,亦能补上去。
  若是冻出病、落下根,这么多年苦读全白费了,所以我就在朝会时提了。
  其实,最苦的不是进京之后,是赴京途中。
  朝廷幅员辽阔,离得近的,年后出发,偏远如蜀地、岭南,还有年前就启程的,一年最冷的时候都在路上。
  我那年赶考时候,与我同行的考生,风寒入体,没有撑到京城。
  待今年考完了,我还要上折子,建议各地衙门给考生补助,不能再让人折再路上了。
  到时候,还得请几位大人们帮忙,一道进言,好让这事儿落到实处。”
  话说得诚恳,亦有道理。
  众人自是附和,表示到时候会一并上书。
  他们说得起劲,此番匆忙提出,给礼部和顺天府添了麻烦,下一回提议之时,也该准备些具体举措来探讨,不能上下嘴皮子一动,等着别人挠头发。
  黑檀儿听了两刻钟,颇有些无趣。
  这些人,尽说些春闱、赶考、扶持,怎么就没有哪个机灵人问问,覃柏年节里跟谁忆苦思甜呢!
  太阳总算完全冒出来了。
  黑檀儿眯了眯眼,看到了从东边快步过来的李三揭。
  它一下子精神起来。
  机灵人少,但拿着戏本会唱戏的人才,不缺。
  昨儿夜里,温宴没有让黑檀儿去盯覃柏,而是让它给李三揭递了个纸条。
  请李大人帮忙,打听打听覃柏。
  现在,李三揭来得正是时候。
  他一眼就看到了黑猫。
  不得不说,昨儿大晚上,一只玄黑的猫闯进书房,冲他叫唤,他生生被吓了一跳。
  可谁让他认得这猫呢。
  惊吓之后,并定下了神,见黑猫拿爪子扒拉脖子,他上前一看,它脖子上系着一个小竹筒。
  纸条是温宴亲笔。
  上头写不了那么详细,来龙去脉也无从了解,李大人决定,先做事,再打听。
  翰林院与工部后门斜对着,这事儿找他,也是自然。
  毕竟他上衙下衙都走这条道,不突兀。
  李大人大步进了翰林院,左右一看,寻到覃柏,连连作揖:“覃学士昨日提议,实在是考生之幸。昨日朝上一听,我心潮澎湃,夜里回去之后,越想越无法平复,今日一定要来当面跟覃大人说说。
  我家境虽不能说穷得叮当响,但也不宽裕,全家心血投注在我身上,盼着我金榜题名。
  我犹记得,当年上京路漫漫,为了省银子,走的水路,求爷爷告奶奶,让一好心的船家只收了货钱。
  对,我就是那个货,睡底下货仓,大冬天的,那个冷啊,冻得手脚全是疮。
  得亏是行到半途,有船上客人见我困难,资助了我一些,不然我就算到了京中都只剩半条命。
  我也是靠着那份资助,在京里能有个住处,没有挨冻……”
  李三揭越说越激动,眼睛都红了,深吸了几口气:“见笑、见笑……”
  也没人笑他。
  覃柏宽慰了几句,又说了希望他之后支持的话。
  李三揭当然全力支持,问:“要不是覃大人,我都忘了当年吃得苦了,这是忘本呐!不应该,实在不应该!谢谢你提点了我。”
  覃柏忙不迭摆手:“不敢不敢!我也是受人提点,忆苦思甜,果然是常思常新。”
  “是的是的,”李三揭道,“那位提点大人的,也一定是跟我们一样的苦出身。”
  话说到了这里,覃柏自然是顺着往下:“是顺天府一知事,与我同住一条街,年节里遇着他,说了几句。是他启发了我,我不敢居功、不敢居功!”
  李三揭道:“下回再有忆苦思甜的机会,覃大人还请带上我,反正就斜对门,你使人叫我一声,我一定来。”
  宫里下朝了,随着官员们回到千步廊,他们这一厢的热闹也渐渐平息了,得干活了。
  李三揭离开前,抬眼看了看黑猫,嘿嘿一笑。
  覃柏的住处,一查就知道,再看顺天府那位知事与他一条街,这答案不就出来了嘛。
  看,他老李出马,就是几句话的事儿。
  黑檀儿摇了摇尾巴,跃下院墙,很快跑远了。
  温宴歇了回笼觉。
  黑檀儿把听来的都说了,末了,还咕噜咕噜的。
  温宴笑得不行,黑檀儿是问她,那李大人当真当年那般贫苦?
  “没有那么富贵,但决计不会穷到去货仓,”温宴道,“也不知道听了哪家故事,诓人的,不说得惨些,哪里能让人信服。”
  笑完了,温宴一面顺着猫毛,一面周全着后续想法。
  正如与霍以骁说的一般,沈家不傻,除非好处足够,否则不会跳出来。
  朱茂的“小打小闹”,与沈氏想要的,与皇上想要沈氏闹出来的,还是不够看。
  都是请君入瓮,她也会。
  不过是看,谁挖的那个瓮更大,能把其他人的瓮都装在里头。
  要行事,首先,得把永寿长公主调离京城。
  以温宴上辈子和长公主交锋的经验来看,那位心思多,不见兔子不撒鹰,若事情棘手了,她着急之余会乱了步调。
  前回皖阳寻温辞麻烦,也是因为长公主不在京城,若不然,皖阳一拍脑袋把事情办坏了,长公主也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只能弃了狄察认栽。
  温宴转头问黄嬷嬷:“我记得,皇太后娘娘的冥寿,是元月里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