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万里长宁 > 第八十七章 辽国篇41

第八十七章 辽国篇41

小说:万里长宁作者:深夜狂奔鹿字数:0更新时间 : 2022-08-09 09:29:54
  鹊灰色的官袍拂过水榭长廊,宋自衡一路走到了宣仪殿门前,杜砚跟在他身后,同样理了理自己的衣冠,这才随之躬身踏了进去。

  “臣宋自衡,参见君上。”

  “臣杜砚,参见君上。”

  外面日出中天,一片大好阳光,但宣仪殿中遮蔽窗棂,只点了几个烛火,昏昏暗暗间,便看到上位的燕君。

  “宋丞相。”李弘承隐在黑暗中,两人只听到他的语气淡淡的话语,其中夹杂着一丝危险。

  “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啊。”

  话落,缓缓起身,绣着滕鸟金纹的滚边白袍随着他的动作,从昏暗中露了出来,还有他似笑非笑的神色。

  “纵观燕朝上下,宋丞相最为孤尽职尽心。”

  宋自衡心下一凛,躬身口称“不敢。”

  “不敢?孤看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李弘承勾唇笑了一声,突然毫无预兆的一脚踹在了宋自衡的胸口,后者猝不及防被踹倒,痛呼都不敢,连忙爬起来跪俯好。

  杜砚也被此举惊得跪了下来。

  “君上息怒!”

  李弘承立在原地,俯视着宋自衡,语气冷然,娓娓道。

  “谎报阜阳匪患为一,盗取孤的玉佩为二,结党营私为三。别的不说,就这三条罪,足以让你死无全尸!”

  “臣冤枉!”宋自衡听着这一二三,冷汗都浸湿了官服。

  “冤枉?”李弘承鞋尖点了点他面前的地面,声含威胁。“抬头看看,这殿中只有孤与你二人,怎么?丞相还不肯说实话?”

  宋自衡小心翼翼的抬了抬头,杜砚缩在一旁默不出声,但却是殿中就只有明明晃晃的烛火,和他们三个人。李弘承更是提醒了他一句。

  “从门口进来时,你可看到了张平?”

  此话一出,宋自衡的脸色瞬间白了起来。

  “君上恕罪!臣……请容臣辩解。”

  李弘承冷然——“说清楚!”

  宋自衡身子一抖,连忙辩解开来。

  “阜阳匪患之情是阜阳知县报上来的,事出紧急,臣不敢隐瞒,直接同太尉大人说了,此事本是由太尉大人或者兵部出兵去剿匪的,但太尉大人自己做主同靖王说了,靖王和雁行军出城时臣才知道的。玉佩一事并非臣所为,结党营私更是罔论,臣一概不知。”他说着,就差指天画地的发誓了。

  “臣对君上、对燕国忠心耿耿,求君上明鉴!”

  “这么说,你什么都不认?”李弘承冷笑了一声,抬眸抚了抚衣袖,淡然道——“不对啊丞相大人,孤还听到了另一个说辞。”

  “说丞相大人是早有预谋,从燕昌侯之子惨死街头一案开始,到安如山的死,都有您的手笔。这次更是收买了内侍主管张平盗取孤的玉佩,一手刺杀了崔鹤一家,栽赃到孤的头上,事后更是杀了崔修元灭口,皆是为了挑拨孤和靖王之间的隔阂,坐山观虎斗?”

  他越说,宋自衡的脸色便越来越白,说到最后,他毫无血色的摇了摇头。

  “臣……”

  “哦对,你还算好了,孤一定会承你的情,毕竟……孤确实想要靖王手中的兵财大权。一旦靖王交给了孤,孤就坐稳了这位子,这么说来孤还要谢谢你呢。”

  李弘承冷然瞧着他,宋自衡看向了一旁的杜砚,后者只垂眸跪着,眼观鼻鼻观心。他心底一阵拨凉,辩无可辩。

  “怎么?指望你的学生会替你顶罪吗?”李弘承道。

  宋自衡心中只道完了,一头叩在了面前的地上,闭眼认了。

  “求君上,看着臣对燕朝忠心耿耿的份上,饶恕九族之罪。”

  “来人。”李弘承淡淡道,门外走进来了两个侍卫。

  宋自衡缓缓直起身,抖着惨白的唇,脱下了官帽,冲李弘承一叩首,便被侍卫拉了下去。

  一代丞相,终是这般下场。

  杜砚随着宋自衡的动作也叩了首,迟迟没有起来。

  “孤记得,你叫杜砚。”李弘承看着宋自衡离去的方向,道。

  杜砚直起身,看着背对着他的燕君,点头称是。

  “阜阳知县,是和你同期会考的考生,叫刘覆,对吧。”李弘承道,瞥了眼他。

  杜砚衣冠整洁,闻言也无半点迟疑,神色如常的点头——“是。”

  李弘承点到即止,转身走向了高位之上,声音回荡在宣仪殿中。

  “孤不喜欢擅做主张的人,你很聪明,不要学你的老师。”

  杜砚挪了挪身子,对着他跪俯而下——“是。”

  “退下吧。”

  杜砚再次叩首,这才缓缓起来,躬身向外退去。

  “若靖王来日找你报杀友之仇,你好自为之。”

  李弘承的声音远远的传来,杜砚一顿,抬眸看向那个高高在上的位子,却看不清李弘承的神色。

  他顿了顿,确定李弘承没有了下文,他这才缓缓退了出殿外。

  “杜大人。”守在宣仪殿外的是一个新面孔,杜砚看了他一眼,对方知趣的自报家门。

  “奴才名唤张则,是张平大人的徒弟,昨日刚被提拔上来,是新的内侍主管。”

  张则看起来年龄不大,长得比较讨喜。杜砚冲他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宋自衡早有心挑拨靖王和李弘承之间的关系,李弘承不是不知道,只是装作不知罢了。然而此次宋自衡买通张平,才是真正不被李弘承所允许的。

  身为一国之君,谁也不能容忍身边时时伺候的人有二心。

  但宋自衡没有想到的是,张平之所以轻易答应了他,是因为杜砚暗中控制了张平在宫外的亲人,更是杜砚在宋自衡不知情的时候逼迫张平偷了玉佩。

  是他将玉佩直接送到了阜阳去,激化了崔修元和李弘承之间的矛盾。

  同样,也是杜砚主动向李弘承请缨,带人去靖王府绑了苏柒。不过,杀了崔修元,是他自己的主意。

  一个被屠了血亲的疯子,任谁都不会留。李弘承就算知道了,也会默认下来。

  宋自衡替他背了锅却不能说,因为他是他的弟子门生,只可能是宋自衡授意他去做的。

  这环环相扣的局,三分假七分真,环环扣到了李弘承的心尖上,让他借机接手了李暄和宋自衡的势力,同时默许了杜砚的做法。

  杜砚的聪明李弘承在看到宋自衡的反应时就明白了,但他没说。杜砚也颇为识相的,彻底替李弘承卖命。

  次日,丞相宋自衡所犯的罪名在朝中一一言出,李弘承念他往日之情,特赦九族之罪,宋自衡流放,他的家人则永世不得踏出君仪城中。

  同日,靖王请辞离开君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