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北宗玄秘 > 第007章道长出山

第007章道长出山

小说:北宗玄秘作者:史君辉字数:3084更新时间 : 2018-05-30 09:16:09
  我的头上的伤恢复的很好,只是伤口总是发庠,我就想用手抓,家人自然不会同意我这么做。后来问了问医生,才知道是伤口长好了,该拆线了。

  受伤的时候,缝了七针,拆线之后,我的脑门上留下了一寸长的伤疤。伤都养好了,我也八岁了,到了准备上学的年龄了。那时有个说法,七岁上学太小,八岁上学是八糊涂,意思很明显,我那个年代九岁上一年级都是正常的。

  可我又长的比同龄高出一大截,九岁上学就成羊群里出来个骆驼了。为了不让我成了羊群里站出个骆驼,八岁就得去上学。这才想起,我长大了,就不能再叫老七这个乳名了,上学就得开始叫学名,以后到了社会上也就有个文雅一点儿能摆在桌面上的称呼,也就是我的大名,我叫史小北。

  其实,我的学名我父亲早就给起好了,只是当时是个小孩子,叫个小名就行,也没人叫你大名,因为有父亲的名号在,再大的孩子也撑不起自己的字号。给我起这个名当时也是个巧合,在我满月那天,我父亲在生产队干了一天活,晚上回来又困又累,就喝了点小酒解乏。

  酒的喝的倒是正好,喝完酒后,茶水喝多了。他就想去厕所,从厕所出来无意间的抬头一望,就看到了天上闪闪发亮的七星北斗,就觉得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是那么的亲近,仿佛是为自己家才那么亮的一样,走进家门就说给我想好个大名,说我叫史小北。

  这个大名就是上学用的学名,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标志。从八岁那年起,史小北这个名字依然没让我找到北,我走进学校就成了八糊涂。本来我在上学之前,姐姐们就教我认过的一些字了,所以我也早就的知道上学就是和老师念书认字这点事儿。

  可是真到了学校,就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下课怎么都好说,在家和在学校没太大区别,在哪都是一样的玩儿。可上课就很让人很难熬煎了。上课时老师不教认字,也不老算术,而是教给念说是叫拼音那么个东西。那时根本不知道念这个有什么用,我又因为长的个高坐在最后,整天上了课就是跟上老师大声的吼:“啊,我,屙,一,屋,鱼……。”

  当时我就对上学失去兴趣了,觉得照这样念下去实在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教算术不认字,这叫什么上学。还有个关键问题是,上课时老师都让背上手,让坐直,还让坐的动都不能动。

  就这样,没过几天,我就不想去上学了。可在家里人的劝说下,不去又不行。看看这事也难办,我就只能想我的主意了。我跟父母天天天说:“我心里麻烦肚里饿,一阵一阵不过过”。我说我病了,父母也就不让我带病上学去了。

  父母知道我从小就身体不好,也没有太勉强的让我去上学,他们想的是八岁上学本来就糊涂,大不了耽误一年,九岁再去。可我和家里人说是有病,这才是家里关注的主要问题。母亲就找了村里的医生给我治疗,可医生摸了头把了脉却说没毛病。父亲又给找了几个医生,也却都说我没病。我的病情让医生们很丢手艺,以至于后来没有医生来给我看病了。

  母亲就想起七年那位妙轩道长走时说的话。她就让父亲去山里找那位道长。因为她当年就说过,我七岁时有什么难处让父亲去南山的仙姑洞去找她。要说我是八岁上学了,其实农村都是说虚岁。虚岁就是从出生那天就算一岁,按城里人的算法,我其实只是七周岁。

  这样一想,很多问题就有头绪了。父亲就往村南七里之外的山上,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那个曾经去过我家的神秘道长。既然想起这档子事了,也就是行动的问题了,父亲第二天一大早就整装出发上山了。

  从我们村出发去上南边的老君山,先要过一大片河滩地,然后就有一条河,过了河之后才到山底下那个一个村子,再从这个村里穿过去才是通向山顶的崎岖山路。还好,道长住的不是最高山顶的老君祠,父亲走到半山腰已是累的满头大汗,等他到了道长居住在半山腰那个仙姑洞时,已经是烈日高照日上三竿的时候了。

  上山之后,父亲才知道,这个仙姑洞只是女道长修行的地方,旁边坐北朝南的茅屋才是她的住处。屋前是一块开垦平整的土地,地里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等各类蔬菜,正对着屋门有一条弯曲的小道,道路两旁生长着野生的花草和药材。

  父亲心里有事,也顾不上欣赏这山中美景,径直向屋里走去。屋门紧闭,没有上锁。父亲上前敲了敲门,没什么反映,又喊了几声,才知道里面根本就没有人。

  父亲转身向西边的仙姑洞走去,只见洞里供奉着一座仙姑塑像,案上香雾缭绕,却不见道长的身影。大老远的来上山了,却没找到妙轩道长,父亲心里顿时觉得非常失望。

  正在父亲犹豫的时候,从山上走下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长的身材苗条,白净秀气,却也是一身青色道袍的出家人打扮。父亲就上前打个招呼,问她妙轩道长是不是也在山上。

  经过紫云道长的介绍,父亲才知道,妙轩道长是她师父,她的法号紫云。还说洞里供奉着那座塑像是她们的师祖爷,那个地方,是不能随便进去的。

  这位紫云道长就问父亲找妙轩道长有什么事,父亲就把七年前儿子周岁,抓周时抓到了妙轩道长的拂尘,道长留下告诫让家里有事就来找她的经过说了一遍。没想到紫云道长听完后说:“施主,真是巧了,家师妙轩道长已经修炼有成,就在今年春季驾鹤西去了。”

  父亲一听就懵了,心想:听她说这意思,她是不在世了?可没敢这么问,就和紫云道长说:“当年我见妙轩道长时,她也就六十岁左右的样子,当时看的身体挺好的,怎么刚过几年时间她就走了呢。”她看出父亲疑惑和失望的样子,接着说:“道不言寿,我们修行之人和你看的年龄是不一样的,你看的是六十岁左右的时候,其实那时她老人家就已七十多岁了,何况,有些事也不是看年龄有多大的。”

  父亲好像明白了,又问紫云道长:“那你也和师傅多年了吧。”紫云道长说:“施主,道不言数。我和师傅在一起十多年了,你说的事,师傅临终前也有安排,我会代师傅给个圆满的。”我父亲一听这位道长说她能帮忙,心情马上就有了好转,当下就感激的对着仙姑洞和山顶上拜了三拜。

  山顶上,远隔十里也能看到那里有一座老君庙,里面供奉着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有碧霞元君、玉皇大帝、龙王、药王爷等各位大神。

  老君庙为道教建筑,正殿为老君殿,东配殿有帝君殿,西配殿为娘娘殿,南边有灵官殿等各大殿,辉煌典雅,各具特色。

  父亲望着山顶,又想起妙轩道长,想着庙里各有神通的大仙,一个人走神发愣。紫云就说:“施主,先别着急,有什么事请随我进屋慢慢说。”就这样,我父亲进了仙姑洞旁边的这间屋子。

  紫云道长给父亲泡了杯茶,示意父亲坐下来。父亲坐在那里擦了擦满头的汗水,想起当初对妙轩道长的态度也觉得很过意不去。看到紫云道长如此热情,父亲忐忑不安的心情也就平静了,又把七年前我抓周时抓到妙轩道长拂尘的事情详细又说了一遍。

  紫云道长问了我的生辰八字,又掐指算了算,表情逐渐变得很严肃起来。父亲看她神情就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好,问道:“道长,这孩子,还有救吗?”道长看了父亲一眼,有点儿为难地说:“如果不出意外,你这儿子怕是躲过这个月的初一,也过不了十五了。”

  我父亲一听就惊出一身冷汗。紫云道长也感觉到这么说让我父亲难以接受,又说:“早在七年前我师傅就有预料,只是一个七年之约实在难以言明,没想到你们不但没有相信反而还误会了。”

  父亲一听就慌了,给紫云道长又是拜神又是鞠躬,急的语无伦次地说:“当年我们也不会想到事情会有这么严重,当时真是错怪妙轩道长了。可能也是她说的不是时候,当初一家人只顾高兴,谁能想到事到如今真的应验了。紫云道长,求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想个办法。”

  一切或许都是缘,一切又好像都是命注定,紫云道长一边安慰父亲,一边自语道:“好吧,也只能这样了,你稍等一会儿。”说完,她一个人走进了仙姑洞。

  过了一会儿,紫云道长从洞里出来,已是换了装束。只见她身着一身绘有八卦阴阳图的青色道袍,头戴道冠,脚踏白袜皂鞋,手里还拿着一把宝剑和一柄拂尘。她没理会对父亲惊异的眼光,说道:“你这就带我去你家,越快越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