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爸爸是秦始皇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扶苏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扶苏

小说:我爸爸是秦始皇作者:西瓜不保甜字数:2054更新时间 : 2021-07-26 21:35:49
  不知不觉间,三年过去了。
原孔雀王朝,现在的大秦帝国恒河流域地区。
比起三年前,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生活方面。
原来的阿三社会实行种姓制度。
社会阶层层级分明,几乎没有流动性。
最高级的婆罗门众不事生产,强迫低阶的吠舍和首陀罗施舍。
他们充其量只对刹帝利阶层的高层有基本的尊重。
对其他人就不屑一顾了。
而刹帝利阶层,他们是世俗贵族。
享尽世间荣华富贵,他们对高于自己的婆罗门心存敬畏,对吠舍和首陀罗却不屑一顾。
对他们收取高额的税金,却没有好好地负起作为刹帝利的责任。
而吠舍,算是个可以通过勤劳而致富的阶层。
可更为广大的首陀罗,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众所周知,阿三地区已经被征服过很多次了。
孔雀王朝时代的阿三地区,主要以西面的雅利安人为主。
他们在过去入侵阿三地区。
成为新一届的阿三人之后,就制定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基本都是有雅利安人血统的。
而那些首陀罗,则是原本的阿三土著人。
他们被雅利安人征服之后,便沦为奴隶,彻底地失去人权。
所以,在这种种姓制度之下。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这些雅利安人,都具备基本的人权,被承认是人。
而作为土著的首陀罗则不被承认。
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
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将会是常态。
如今,大秦帝国已经征服了孔雀王朝,成为这一带的新统治者。
扶苏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废除了这种种姓制度。
让所有人都获得人权。
人们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绩优秀的可以入仕,成为政府官员。
而就算最后没有入仕,也能以丰富的知识,投入到社会的生产建设中。
通过付出劳动获得报酬。
孩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而一开始的基础教育,由官府承担全部费用。
就算到后面的中高等教育,官府不再付全款,也会承担一部分费用,减轻民众的负担。
为了鼓励民众安心生产,发展农业。
扶苏沿用蒙恬他们的屯田制。
官府划一部分田地给军队,军队平时先耕田劳作,之后再进行军训。
这样一来,军队的军粮就能自给自足,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官府也能相应地减少农民的税款。
而商业方面,扶苏改变税制。
原本商家是需要按收入缴税的。
这种税叫做收入所得税。
但现在扶苏调整楽缴税的规则,官府不再按照商家的收入来收税了。
而是按照商家的利润来收税。
所谓利润,最简单的就是用收入减去成本。
为了减轻官府的工作压力,也为了培养商家的理财能力。
现在商家缴税基本由商家自己统计收入成本,计算利润,再上报给官府。
最后商家就只需要按照上报的利润缴纳相应的税款就行了。
为了鼓励商业发展。
也为了减轻商人的赋税压力。
扶苏在各个城池内,新建了许多新型商铺——官铺,以相对便宜的价格租赁给商家。
租赁官铺的商家需要缴纳少量的租金,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赋税上的减免。
这样一来,商家总体付的钱少了,而官府收的钱却没有减少。
双方可谓实现了双赢。
除此以外,扶苏还大量兴建铁路,促进了城池间物资的流通。
原本,商家需要亲自从别的地方拉货来卖。
这一方面就多出了运输的成本。
而且,路上盗贼多,所以为了确保安全,还得雇佣保镖。
万一真的被盗贼劫走了货物,那就打水漂了。
而这些费用,都会算在商品的价钱上。
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商品的价格。
但现在扶苏修建了铁路,由官府安排发车。
商家只需支付一笔低廉的费用,就能从很远的地方把货物拉过来卖。
也能把货物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不用请保镖,也不用安排太多的人手去运送。
运输的成本节省下来。
商品的价钱自然就能降下来了。
商家的风险自然也降低了很多。
而铁路的修建,也让一大批首陀罗富了起来。
他们通过付出劳动,修建铁路,每人每天得到十斤粮食的报仇。
而且他们往往拖家带口的报名。
所以一个家庭工作一天下来,挣个几十斤粮食不在话下。
他们修建铁路,费时一年。
一个家庭就能挣个一两万斤粮食。
他们拿着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卖给采购的商家。
换来一笔钱财。
再用这笔钱财积极响应官府的政策,做点小生意。
也有不少人富裕了起来。
成为中小型商户。
除此以外,农业科技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他们一开始只能用人力去耕作。
后来,在大秦秦语学堂里,他们学习了大秦先进的农耕技术。
有的人造出了水车,有的人学会用牛来代替人力耕种。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
极大地规避了许多天灾人祸。
举个例子,原本他们并不知道连作障碍的原理。
一片土地,只种植一种农作物。
结果就是,这片土地滋生的害虫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低。
毕竟,一方土养一方人。
同样的道理同样适合应用在耕作上。
一种农作物养一种害虫。
如果连续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其结果就是,某种害虫繁衍的越来越多。
到最后整片土地都受到虫害影响,而变得无法耕种。
因此,等他们学会科学的耕作方法之后。
就知道轮作的重要性了。
以两片土地为一组,每年轮流交换耕作的农作物,更能保持产量,提高效率。
比如甲乙两块地,今年甲地耕种稻米,乙地耕种大豆。
那么第二年,甲地就改耕大豆,乙地改耕稻米。
而这些先进的知识,全部都是大秦二世皇帝扶苏陛下教导的。
当地人开始对扶苏陛下心生崇拜之情。
没有任何人要求,他们却自发地在各地兴建扶苏陛下的长生庙。
号曰:
通微显化无上天帝扶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