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宋神婿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

小说:大宋神婿作者:良田半亩字数:2268更新时间 : 2021-02-26 21:32:19
  “蔡京,是蔡卞的兄长吧,的确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赵熙对于蔡京,印象似乎也很好。
精明能干的臣子,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那就他了,再说说你自己,朕有意让老师担任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虽然苏阳现在是正三品,但直接升任参知政事,肯定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虽然在这个年代,皇帝可以一言而诀,但如果不能负重,对于自己的威望,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打击。
“陛下,万万不可,微臣难以胜任如此要职,若陛下准许,微臣想领开封府尹一职!”
开封府尹,品级并不高,别说正三品,就是从三品也可以担任。
而这开封府尹,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不仅仅是京畿之地的行政长官,更是兼具最高法院和检察院的职权。
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不能严格执法,不能培养出一批可用的法制人才,所谓的变法,最终还是会落得一地鸡毛!
开封府尹,赵熙迟疑了一下,因为之前,他的确是有意让苏阳担任此职位的,但是这几个月,他了解的更多,所以对于大宋的现状愈发不满,迫不及待的想要变法,因此,希望苏阳能够担任参知政事,和章淳一起,协同自己变法。
“陛下,微臣以为,变法虽势在必行,但有三件事却需先行,否则,欲速而不达!”
“老师请讲!”赵熙从苏阳口中,知道了不少当年王安石和神宗变法的经过。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说,失败了。
他虽然急切,但也明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变法的目的需要明确,富国、强军、民丰,三者如何取舍,谁先谁后?”
“自然三者兼顾,不分先后!”赵熙立刻回答。
苏阳微笑着没有说话。
赵熙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也知道,想要完全兼顾,根本不太可能,至少,也得先有一个侧重点。
“强军,朕以为,强军为第一要务!”赵熙做出了选择。
“陛下英明,臣同样如此认为。我大宋虽有百万之师,但可战者,不足半数,而能成为精锐者,微臣以为,不足二十万!”
苏阳的话,让赵熙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老师,是否言过其实,不说别的,驻守京畿的禁卫军,也都是精锐之师!”
“陛下,微臣在京城的时候,也如同陛下这般想。但此次大战,才让微臣明白,我大宋的军队,若不改变,不出三十年,必有亡国之难,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赵熙的脸色很不好看,这样的话,是每一个皇帝的忌讳。
但是苏阳却还是说出来了,赵熙知道,苏阳不是信口开河的人,所以他没有做出回应,要听苏阳的理由!
“之前,微臣在大殿之上说过此次熙河大战的伤亡情况,微臣就以此战为例,陛下或许可以看到我大宋军队的现状。”
苏阳将自己在熙河路的见闻,一五一十的告诉赵熙,面对吐蕃军队,宋兵在守城的状况下,伤亡也仅能与之持平。
而阎精堡一战,更是因为主将退缩,一败涂地。
赵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宋国的军队,和蛮夷相比有所差距,但却没有想到,居然会差这么多!
“怎么会如此,我大宋的兵器不是最精锐的吗?”赵熙有些难以置信,大宋士兵和西夏辽国的战损比,居然超过一比三!
“陛下,武备松弛,训练无方,为将者不思保家卫国,而想着如何捞钱,为兵者,粮饷尚且不足,如何会用命奋战?臣斗胆,请陛下废除文人领兵的陋习!”
文人领兵的陋习,历朝历代,虽然也有文官领兵打仗,但绝对没有宋朝这么夸张。
无论地方还是边疆,文人都担任主管,武将顶多是打仗的时候临时被征用。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此事,乃太祖定下,只怕不容易改变!”赵熙摇了摇头。
看来,隗侯和洛阳王,并没有将柴家和赵家的恩怨告诉赵熙。
苏阳自然不会多嘴,这个秘密,当今世上,只有三个人知道,要不要传下去,苏阳不回去干涉,那是隗侯和洛阳王决定的。
“臣亦知此事不易,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只需陛下心中有数,日后可以循序渐进!”苏阳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腹稿,但却没有现在说出来,为时尚早。
“强军,势在必行,此次曾大人督查此事,正是一个契机,臣以为可以借此拔除一些军中蛀虫,提拔忠勇之士为陛下所用!”
“嗯,你说的是武举的事情?”赵熙问了一句。
“是,此事刻不容缓!”
“好,此事交给礼部操办,三月之内,朕要结果!”作为皇帝,无需事事躬亲,用人所长,这也是苏阳这个老师教的。
“强军此其一,而国富民丰,同样需要进行。精简部队之后,若想打造一支百战雄兵,费用会比之前更多,所以富国刻不容缓,民丰,则是天下安稳的根本,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哼哼,你这是司马老儿的话!”赵熙有些愤愤不平的说了一句。
对于司马光,赵熙显然有怨念的理由。
司马光将神宗的变法全部推翻,而神宗在赵熙眼中,则是一个英明的父皇,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神宗那样的皇帝,所以才要变法,完成神宗没有完成的任务!
不过在苏阳的推荐下,赵熙还是看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虽然嘴里不承认,但却知道这司马老儿写的书,的确有道理。
而苏阳知道,赵熙亲政之后,没有将司马光的追封拿回去,已经算是变相的接受了司马光的影响。
王安石和司马光,这对老冤家,孰对孰错,真的很难说清楚。
但苏阳对他们都比较尊重,因为两人无论谁对谁错,都没有私心。
可是有些人,就不同了!
苏阳又想到了章淳和曾布。
章淳还好,想法激进,只要适当的泼泼冷水,方向还是正确的。
曾布,却已经变了,不再是当年追随王安石变法的那个热血青年,世故奸猾,此人,必须解决,但现在曾布又没有犯错,皇帝还对他寄予厚望,苏阳怎么才能将其调走呢?
似乎很难,自己不能跟皇帝说,这个曾布不行,以后会阻碍变法,这不是扯淡吗?
“老师,在想什么?”赵熙见苏阳有点涣散的目光,说明他在思考。
“微臣在想,当年王文公和臣说过的话!”
“哦,王文公说了什么?”对于王安石,赵熙同样很认同,虽然他变法失败,但却不能否定其功绩!
“王文公退居江宁,在反思自己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说的最多的,则是用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