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末汉魂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开海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开海

小说:明末汉魂作者:蒂梵儿字数:3039更新时间 : 2019-08-23 15:44:00
  宋秦歌的聪明就在于没有直接摆出商业经济,而是从重农这个角度阐述衍射到农业高度发展之后随之产生的经济关系。
明末时期官商的壁垒已经被逐渐打破,官商通婚频繁,宋秦歌观点是重农又不抑商,鼓励商业发展且提出农业、商业依存关系。税法之类避而不谈,投其所好的满足了朱由检及其朝堂相关部门大臣一切利益索求。
宋秦歌眼中,这是疏导。
自己虽然被册封为公主,但没有可能以女子之身去负责大明朝廷这个版块的机制,既然如此,就将话说的圆润漂亮一点。
没有利害冲突,秦园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琮记、秦园发展便不受影响,这是秦园的生存哲学。
顾秉谦等人认可农业发展计划,对于农业产量提升之后的交换分配又无法辩驳,商市本来就存在这种关系,而针对如何提升农业产量,宋秦歌又从农业基础建设、水利工程、优质品种栽培、施肥手段的更新及其研制新型肥料等方面综合阐述。
直接将户部、工部尚书聆听的两眼发光。
“秦歌这个公主身份完全是名副其实。”
天上的云在飘,文无忌视线从苍穹深处收了回来。
宋秦歌进入大殿的时间超出了自己所预料。
不过这不是执行任务,时间和风险度成正比。
耗时越长,越说明宋秦歌在朝会中更有惊人的表现。
巳时两刻,宋秦歌走出,远远朝自打了一个手势,搞定!
文无忌笑了笑,文无忌知道自己出场了。
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朱由检不会公开自己带领义军的身份,往后的走向则是义军归义军,自己是自己。
顾秉谦等人唯一能打探消息的也就是孙承宗等人,这些人同样知道如何应对,眼下为止,唯一有潜在威胁的诸葛子贤和自己也是立场相同。
朱由检赈灾,自己身处暗中,是因为魏忠贤集团和女真细作两方面的原因。魏忠贤集团倒塌,主要顾虑已去。
自己是在改制和大明外交层面协助朱由检。
改制还没有深入,大明的官僚集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自己又何尝不是掌握有明暗足够撼动这个群体的力量。
朝堂之上,明明晃晃的光线落在门外。
白玉石铺就的甬道反射着光泽,殿内朱由检声音响起。
开场白同顾秉谦谈话的如出一辙。
没有公开文无忌姓名,首先说的是功绩。
从赈灾、关村之战、通州反击战、追杀山东贼匪、南下剿倭、北上抗击女真、蒙古侵边乃至到香河阅兵。
朱由检如此说的时候殿内官员内心不断地倒抽着凉气。
孙承宗等人挺直了腰杆,知道文无忌即将出场,对于文无忌,真的是发自肺腑敬重,顾秉谦想着的是诸葛子贤。
黄立极、施风来等人则不断扫视着顾秉谦,秦歌被册封,顾秉谦谏言一锤定音,此番视首辅行动配合即可。
何如宠是直臣,不知道文无忌,人是被朱由检击败女真之后调回京城,信息有限,朱由检如此说的时候何如宠也是钦佩有加,想着这样的人确实为国之栋梁,理应封赏。
其他官员有零星知道信息的,想着这个替皇上出谋划策的人终于要露出了身份。
朱由检逐一陈述完毕,神色一正,说道:“朕自继位时起,欲求我朝之振兴,国家之安泰,
熬油费火,日理万机,御一国之难,朕明白,你们未必懂。这位先生说俯首甘为孺子牛,朕可以给你们荣宠,给你们权力,为的是你们为我朝复兴做事。但这一路走来,总有蟊虫巨害,损我根基,魏忠贤、田尔耕、崔呈秀等人皆是如此,没有成为孺子牛,一个个变成了贩牛的,出卖利益,徇私舞弊,结党营私。”
朱由检这样开口,顾秉谦、黄立极等人又胆战心惊了起来。
除了被魏忠贤剥权又被朱由检重用的官员,其他朝堂大臣多多少少都有忐忑。
顾秉谦只盼朱由检尽快提出如何册封,自己谏言好转移话题。
朱由检声音还在继续:“与女真一战,胜之侥幸,女真强悍,但凡参战将官皆有体会,胜利是建立在我朝十多万精锐将士牺牲之基础。战事当中,我朝忠臣义士,前仆后继,这是朕欣慰的地方,也是朕心痛的地方!欣慰是这样的人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痛的是这样的国家英雄少之又少。喜峰口之战到千鹤岭,这位先生带领侠义人员持久作战,崇山峻岭间追击,最终击毙盛京王爷,然烽烟未熄,摧毁兵仗局的女真细作依旧可能逍遥在京城,山东贼匪也有死灰复燃可能,朕需要先生为我朝拔掉一根根毒刺,也需要这位先生就如若关村、通州之战给与建议,明我心智,你们说,先生这样的人朕要不要重用,如何重用?”
朱由检言落;
孙承宗出列,“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先生就是这样的栋梁之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官居一品也无可厚非”
朱由检点头;
顾秉谦内心猜测,是不是皇上询问自己之后又问及了孙承宗。
想着诸葛子贤定然和兵部、五军都督府等走得更加近一点,顾秉谦谏言:“尚书大人言之有理,可官居一品。论功行赏,先生封侯拜爵也并无不可,但侯爵只授与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先生有缉拿惩办女真细作之职,不能频繁抛头露面,也无法时常朝会议事,封侯颇为不妥,皇上言先生可明心智,亦臣亦师,少师、少傅、少保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符合条件,前朝也有此先例,道衍法师精通儒学、佛理,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辅佐朝政又教导太子,封为少师,微臣认为少师封职适合”
黄立极、施风来都是第一时间联想到了诸葛子贤。
顾秉谦如此阐述,两人先后出列,赞同少师封号。
孙承宗筹算,好像少师身份是最为适合文无忌目前行为状况的职位,人便也出列赞同。
何如宠没意见。
辅佐皇上,日后教导太子,孙承宗都积极赞成,想来此人德艺兼备。这个层面,自己是无需对立。投桃报李,朝堂诸多意见自己也是离不开兵部支持。
没有涉及改制层面,封号也无阻挠。
胸有成竹的朱由检另其文无忌上殿受封。
阳光与如絮的白云之下,宫殿巍峨,文无忌一步一步走向大殿,大明王朝权力的核心区域。
左右大臣肃穆,朱由检面向殿门,背着光,文无忌在朱由检目视下仿若从天上来。
文无忌叩拜的时候顾秉谦意识嗡嗡直响。
竟然不是诸葛子贤!
孙承宗的眼神是欢喜,何如宠先是看了失魂落魄的顾秉谦随即扫视孙承宗,见对方眼神肯定,何如宠安心了下来。
黄立极、施风来不安,从顾秉谦表现出来神情,首辅是判断失误了,也就是说自己等人都推波助澜却不知这股浪潮今后打向哪儿,没谱!
长年累月奔走,文无忌五官所体现出来的成熟度要超出实际年龄,另外空间各种阅历沉淀下来气质外加这个时代风风雨雨打磨,服饰也做了尽心挑选,此时文无忌立身于大殿。气度如山。
相貌外观便赢得了朝堂大臣的一致首肯。
一切仅仅是开始,受封,朱由检赐刀。
倒是没有外杀贼寇,内斩谗臣的说法,朱由检语重心长;
“破虏刀见证的是大明整军备武,奋发图强的开始,希望少师以此刀为励,精忠报国”
言语如此,但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御赐宝刀的意义。
文无忌则言:“位卑不敢忘忧国,俯首甘为孺子牛”
朝堂之上赞赏、羡慕、嫉妒眼神有之。
唯独例外的是以孙承宗为主武将的态度。
扬眉吐气。
文无忌并没有如若秦歌一样退朝,朱由检是要借助文无忌,官居从一品,也自然能列朝堂议事。
霍呈秀提出的开海方略被搬上了台面。
顾秉谦等人早就暗中筹备了福州、泉州、广州等港口开海和相关的船政司、海关衙门事物,风声也早就放出,朝会商讨的议题便集中在开海是循序渐进还是一步到位。
来宗道和何如宠一样都是改革派。
关于开海,霍呈秀谏书其实是文无忌、宋秦歌授意,所表达的观点也是两人综合,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详尽完善,但来宗道却主张循序渐进,如今沿海局势复杂,有郑枝龙、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及其日本各种力量活跃,而朝廷水师又处在改制扩建的关键时刻,所以理应徐徐图之,水师壮大,全面开海也为时不晚。
这种看法得到了何如宠及其建极殿大学士谢升等人支持。
一个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
顾秉谦等人按照朱由检指令行事,之前私交魏忠贤一幕便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朱由检随时随地都可以使其落下。
改制是唯一救赎机会,顾秉谦等人心知肚明,所以完全是听朱由检命令行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