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末汉魂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撬动

第一百一十五章 撬动

小说:明末汉魂作者:蒂梵儿字数:3014更新时间 : 2019-07-25 15:44:16
  京城顺天府;
最先接收到喜峰口大捷的依旧是秦园,而且比朝堂提前了一夜时间。
但宋秦歌心思早不在战事层面。
从孙承宗所部向喜峰口挺进开始,对于宋秦歌而言,眼下朝堂和女真的对决最终的胜利者只有是朝堂,无法确定的也就是时间和最终以如何代价取得这场战事大捷。
有些细微的东西也被宋秦歌感知着。
就京城格局及其无孔不入的侦查,琮记或许还不是六扇门对手,但重点防范的秦园周边,琮记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因为朱由检折返京城途中遭遇刺杀及其跟踪监视行凶者的琮记好手死亡,宋秦歌始终没有放松对活动在京城另外一股力量提防和挖掘。
诸葛子贤突然收手反而在一定程度暴露了六扇门。
活动在秦园周边诸如说书匠、乞丐等的骤然消失,这些细碎信息呈送而来时宋秦歌猜测有人找上了秦园,只是秦歌还无法将这些人员同六扇门关联在一起。
但终于有线索落下。有章可循。
擅长绘画的琮记人员是将多名之前进入画面但如今消失的人员重点提交了过来。
宋秦歌想着或许是女真活动在京城的眼线。
这是一个不知道六扇门诸葛子贤最初意图前提下合理的推断,因为朱由检的上位,宋秦歌推断不到还会有朝堂力量针对秦园。也顺理成章的想着因为女真出击顺天府军事层面的失利撤出了细作或者说暂缓了针对秦园的某些计划。
京城内不断增加琮记的人员同时宋秦歌将重点放在了三个层面。
其一是票号,第二是琮记整顿,赈灾前后琮记、秦园急速扩充,从架构到子系统延伸,宋秦歌要规划升级。而随后的目标宋秦歌和朱由检想到了一处。
赈灾期间暗中对自己下手的女真力量及其商市依旧活跃勾结有女真的门阀。
宋秦歌采取了排除法。
从手握皇商的大明境内门阀入手调查。
眼下阶段宋秦歌不会去怀疑范永金等人。
首先是因为范永金谨慎,从不遗漏马脚,再次就是范永金为主手握皇商世家权势庞大,支脉触及到朝堂的各个层面。
对于宋秦歌、文无忌利用历史知识知道范永金私通女真的可能,过于一厢情愿。
文无忌是‘子承父业’的穿越,历史资料哪有如此完善。文无忌穿越期间的信息比文建阳时代少了数十年。
宋秦歌的依据就是权势越大,作乱的空间越大,商市超过半年的较量中对方所表现出的能力绝非普通世家可比较。
做出这个分析,宋秦歌将重点放在了翼州、晋地;
两地因为商市原因和女真私下交往的大有人在,顺藤摸瓜逐步删选出嫌疑目标,利用锦衣卫、东厂适当放出风声,打草惊蛇或许就能得到出乎预料的效果。
宋秦歌在行动,而接收到朱由检密令的六扇门也开始有所动作。
诸葛子贤所调度资源便要远远超出宋秦歌,对格局的认识更超出秦园,对于翼州、晋地、陕西等主要活跃在女真、蒙古方向的商户也略有耳闻。
一边调动资源,一边从朝堂各部搜集资料信息,一张网缓缓被六扇门布置了出去。
大明朝堂活动在暗处最为庞大的机构六扇门和因为蝴蝶效应发展起来的琮记、秦园同时将目标瞄准向了范永金组建起来的利益团体当中。
因为朱由校驾崩及其出殡等诸多事情,六扇门对于朝堂官员查办停息了下来,但京城明眼官吏都清醒的察觉到了一个事实。
庞大的魏忠贤集团已经完全失势。
女真过长城取遵化逼迫向顺天府,另外层面给朱由检的契机就是将京城全面提升到了战争状态,勤王兵力蜂拥而至,忠于皇室的内操军掌管全城,锦衣卫、东厂中上层朱由检完成了一次人员的上位过渡,又将魏忠贤以亲征的名义带出京城。
在将魏忠贤集团陷入到无首状态同时也防微杜渐消除了任何存在的隐患。
朱由检通州、遵化大捷后返京,声望再一次达到顶点,原本和魏忠贤有亲密朝堂关系的首辅顾秉谦等完全的倒向朱由检。
失去内个支持,魏忠贤大势已去。
至于魏忠贤期间大量任用亲信驻守大同要地的安排早就被岳托的南下打乱,想要作乱,因为锦衣卫、六扇门监视,信息传递都无法实现。
至于存在可能控制皇室之类的也被朱由检防患。
左叔达亲自参与负责宫城安全,暗中还有琮记、六扇门,进入京城的魏忠贤所看到一幕就是以往示好的朝堂官员如墙头草纷纷倒向了朱由检,极少数之前保持有中立的官员扬眉吐气,自己大量亲信或锒铛入狱或惶恐不安。
物是人非!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也是依附魏忠贤的黄立极废寝忘食忙碌在朱由检登基当中,查阅典籍之后确定了崇祯年号,登基时间。
完全的迎合了朱由检心思,登基时间尽可能被拖后,放在了估算当中战事结束期间。
大捷登基,扬眉吐气。
京城已经全面解禁,超过一个月的战事状态,物价有所提升,废除城禁,顺天府再一次的活跃了起来。
岳托大军逼近到顺天府时将区域内田地糟蹋摧毁,对于疏散但原本生活在区域内民众而言,损失惨重。
可对于京城物价的影响却有限,琮记源源不断将河间府一线产出的物资运送进入,快速稳定物价安抚民心。
民众看到的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信王,战事中始终稳定运转的朝堂机构以及治安良好的天子之城。
对于民众,这就是希望。
宋秦歌在期间又投身到了另外一场事项筹备当中。
京畿之危,某种层面还是文无忌、宋秦歌对朱由检及其朝堂的一次考验,这种考验决定了四门寨之后走向和朝堂关系。
眼下为止,朱由检交出的成绩是合格而妥贴。
所以宋秦歌在考虑翼中平原战后的重建。
房舍之类的损毁反倒不严重,也不是岳托破坏的重点,战事爆发之前,十室九空的一幕比比皆是,岳托重点是对田地、春耕破坏。
期间民众对于朝堂战事给与充分的支持配合,坚壁清野没有民众的贡献无法达到文无忌所需求效果。
所以宋秦歌要将重建纳入日程,只有如此,朱由检适才能将顺天府周边民众铁板一块的组织起来。
京城安,天下安!
对于这种重建,宋秦歌则有丰富的可借鉴经验。
重新播种已经失去了时效,开春开始始未有降雨,旱灾已经隐约有征兆。
大量的召集赈灾期间四门寨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宋秦歌制定了以补种红薯及其时蔬双重齐下方略,同时将河道灌溉纳入到计划当中。
水利建设四门寨已经积累了足够经验,宋秦歌只需要琮记制定出完整的项目计划书随后由文无忌递交到朱由检手中,大明皇帝调动国家层面资源实施。
至于种苗等,朝堂无法解决的四门寨可以提供。
宋秦歌忙碌在多重工作当中,朝堂之上朱由检也在操劳着。
没有沉浸在连番大捷喜悦当中,负责奔走朱由校驾崩后续事宜同时还是信王身份的朱由检并没有忘记同文无忌在河间府交谈时文无忌所提及的两个人。
孙传庭、徐光启;
大明屈指可数的军事家,科学家、农业家。
因为战事期间同文无忌分隔,军事层面的革新朱由检思索不及孙承宗深远,但直观感受到女真战力,朱由检同样将军事革新放在重点。
而且朱由检也知道比较其他层面,军事领域的变革所遭受阻力要远远逊色民生、赋税等领域。
胜者为王,这句至理名言同样同样存在军事的革新当中,以自己的领军方式取得战事大捷,朱由检有足有理由革新军事。
农业是大计,赈灾期间朱由检接触最多,对于灾害天气也多和文无忌交谈过,开春无雨,朱由检感受到了危机。
也就在接收到喜峰口大捷信息的同时又六扇门人员赶赴向孙传庭、徐光启所在地方县城。
诸葛子贤只是透露消息,朱由检登基,诏令便会快马加鞭传送而出。
京城及其靠近顺天府的区域另外一股力量也活跃着,那些被任人唯亲,魏忠贤把持朝政时所压制无出头之日却有报效朝堂之心的文人武将。
大明和女真之战,朱由检大量任命往日默默无籍人员参战却取得丰硕成果的消息早就流传而出。
而先于这些,信王改制以及重用格物制造工匠的信息也早就广为流传。。
不难推理,信王登基,这些力度还会持续加大,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战事中看到了一个朗朗乾坤的开明朝堂。
以至于以往被轻视不曾重用的各领域工匠都充满了希望。
一场在特殊时间爆发,有特殊意义的大战对于盛京、顺天府震动和影响将巨大而深远。
大刀阔斧或者一隅,盛京、顺天府都面临着改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