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缘起缘灭之相克相生 > 第二十四章 清明

第二十四章 清明

小说:缘起缘灭之相克相生作者:临川之笔字数:3517更新时间 : 2015-01-08 08:00:15
  
翌日,三月初一,清明。
因山中弟子都已纷纷回家扫墓的缘故,空尘山今日人烟格外冷清。
对于婵来说,七年前的那场火灾没有烧死她,却烧毁了她对亲人所有的怀念。那个朱门前曾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轩辕府,早已消失于世,在人们的记忆中冲刷变淡。
现在,轩辕氏除了其高超的医术尚还残存于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中,又还剩下了些什么呢——名医,神药,秘方?没有,一个都没有。那场吞噬轩辕府的大火,让它什么也没有留下。  
除了,轩辕婵一颗复仇的心。
红衣女子坐在花园里,忍不住地回想着那些残破不堪的记忆。它们隐约地闪现,忽明忽暗,似乎十分模糊,又相当鲜明——
九年前,她醒来的时候正躺在轩辕府的床上,身边还有一个奇怪的哥哥。那时的她什么也不记得了,只听他说,他叫轩辕铭。
后来才知道,是轩辕府入山采药的章师傅救了她。那个时候,章师傅去往山涧寻药,却偶然在石滩上发现了这个小姑娘。医者仁心,章师傅想也没想便将她带回了轩辕府。可是世事难料,她醒来后众人才发现她的眉目竟与前不久去世的秦紫婵有几分相似。而那个女子,正是轩辕氏的独子轩辕铭的未过门的媳妇。
不知是福气还是祸害,当轩辕夫妇见到这个小姑娘靠自己的毅力从生死垂危的边缘挣扎着活了过来以后,便毫无犹豫地决定要收养她。那个时候,本就因思念秦紫婵而整日茶饭不思的轩辕铭变得更加痛苦。他明知自己深爱的人是秦紫婵,却又总忍不住将对她的思念寄托在这个新来的小姑娘身上。一时间,对于父母要收养她之事,他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只能把自己的苦涩与抑郁倾诉于酩酊之中。
后来,他的父母还是如愿收了那个小姑娘为女,作为他的妹。只不过,他还是执意要她名婵。
从此,她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却知道自己有个完整的家,而轩辕府就是她的全部。
那时的她还很小,不明白什么叫作爱,什么叫作念。她只知道那个轩辕铭总是悄悄地跟在她后面,直到她生气地用石头砸他,他才走。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一直到了那个特殊的日子——修医之会。
轩辕氏几世传承皆为名医,深怀救死扶伤之心。所以,轩辕府每年都会举行修医之会,向那些武林精英的子女们传以岐黄之术,以佑他们日后行走于江湖。就这样,那些互不认识的孩子们用着化名,开始了他们人生中可能仅此一次的学医生涯。
身为轩辕氏的女儿,轩辕婵本不属于他们之列,然而出于对神秘江湖的向往,她还是一再请求父亲能让她一同参加。父亲最后同意了,只不过仍然有那个要求,就是她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果说,真的有命运的存在,那么命运的齿轮在那一刻,就已将她的人生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如同五行的罗盘早已刻好,金、木、水、火、土中的每一个人都逃不过自己的一劫,相生相克,永远轮回。
想着想着,红衣女子忽然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她不知道自己本来叫做什么,亲生父母是谁。她就像一颗飘荡在江湖的孤草,风吹响哪里,她就飘到哪里。不知道来自何方,也不知去往何处。也许现在,暗夜还能算是她唯一的故人吧。
想到这里,她的手轻轻拂过灼华,眼里带着些许迷茫。
——既是清明,何不去竹林踏青。反正,我已是孓然一人。
后山,幻竹林。
这一片浩大的竹海位于空尘山的后方,因其山体面北而很少有阳光射入,地气也较为潮湿。但是,这里的竹子却长相当得繁茂。那一簇一簇的竹如箭一般拔地而起,交错重叠,几乎遮天蔽日。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里或许会太过于冷清。但是对于婵来讲,她却很喜欢这里的幽静与空灵。
忽然,一阵谷风吹来,惹得翠绿的竹摇摇晃晃,飒飒作响。那一刻,她感到了些凉。
她不觉轻轻碰了碰自己手臂上的伤痕,想到两日前仇无期给她留下的三十七道玉笛印,心里就止不住漾过一阵苦涩。如果,不是小时候父亲一直给她配着中药泡澡,这三十七道鲜红的玉笛印,恐怕还真会要了她的性命吧。想到这里,她忽然对七年前的那些人、那些事有了一种浓郁的思念。
突然,她发现原本漫无边境的竹林深处,似乎有点什么动静。她立刻屏住呼吸,悄悄地走了过去——尽管昨日的不欢而散让她非常不想再见到那个白衣男子,但这一次她还是不得不承认,她又见到了他。
那个白衣人还是没有变,他的白衣如雪,披发似墨,腰间一枚晶黄的琥珀玉佩是这两黑与白里唯一的一点区别。
此刻的他正立在一座坟前,墓碑前方有些简单的贡品,一旁的香已燃了半柱。
“你怎么会也来了?”白辰胤天转过身来,显然,他还是发现了她。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语气十分的轻柔,似乎已不再是那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而是像她一样是一个没有父母的孩子。
“我……随便走走。”红衣女子有些闪躲他的目光,似乎他那样的眼神令她有些不适应。
“清明了,”说着,白辰胤天又回过头静静地看着坟,眼里铺开了些淡淡的蓝色,“你怎么不像他们一样回去扫墓?”
被他这样一问,女子的思情反而更加浓郁了,“我的养父母死在火里,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哪儿。”说着,她又缓缓地抬起右手,注视着手掌,“我这手,本应该救死扶伤,却被逼拿起了灼华,是我对不起他们。”
白衣男子心里一颤,眼里又不自觉地结起了愁郁。他走过去,也缓缓地向她伸出了右手,“我这手,本也应该拿起垂云,却被逼放下了它。你说,我又能怎么办?”
女子静静地看着他,不言语。
他自顾地叹了一声,挥挥袖放下了手,“我的父亲生前说过,葬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葬他的人总能找到。”他凝视了一会儿墓碑,又抬头看向远方苍茫的竹海,“他一生造诣极高,却不喜功名。所以葬他之人便将墓建在了这里。”说着,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怀念,“他和母亲能在一起,又只有我能找得到,难道不幸福吗?”
女子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不太明白。
白辰胤天温柔地向她微笑了一下,拍了拍她的肩,“给你的养父母建一座墓吧……我能看得出你内心的愧疚,你总是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所以一直选择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其实你想想,他们养出的姑娘长这么大了,人又漂亮,武功又厉害,应该很是欣慰的才是,对不对?”
那一刻,女子的心里忽然感觉到一阵酸涩,她往日如火的眼里瞬间灭了光彩,变得湿润起来——
方才那人的一番话,哪一句不是正扎她心底,全部道出了她一直在逃避的事实。养父养母虽然死在火里,尸骨无存,可她又何尝不能为他们建一座坟墓,哪怕是空坟,也总比让他们的魂魄一直游荡在世间不得归息要好。可是,她内心的仇恨让她义无反顾地拿起了灼华,但报仇雪恨的结果,却是硬生生地违背了他们的谆谆教诲——更何况,她手上沾染的鲜血还是同为名医的李忠堂……眼前,这个身穿白衣,手执垂云的男子,他是为何能如此地理解她,如此明晓她心中多年来这解不开的痛苦。难道,他真的是他们眼中的神,能如此轻易地打败一个人的心。
黯然了良久,她抬头看向四周寂静的竹林,自轩辕氏惨遭灭门,这已过去了多少个清明。扪心自问,她为了逃避愧疚,又置父母的灵魂于不顾多少个春秋了?那一刻,昔日父亲亲自教她甄选药材的画面,母亲手把手教她磨药的场景,都如画卷般一幅幅迤逦开来……章师傅救了她的命,她却未曾为他立碑……铭哥哥虽奇怪,但却总为她打抱不平……
终于,她迷茫的心里忽有了一丝温柔的触动。她轻轻开口,问了一句,“那我……可以将它建在这里吗?”
“可以。”白辰胤天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那种眼神带着水波一样的光芒,柔柔地流进一个人的内心,那么清澈,那么晶莹。
“对了,”他又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有些关切,“你的伤……”
“不碍事的。”婵立刻向他挥挥手,不想再被提到这件事。
可他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反而对她有些嗔怪,“这可是仇无期的玉笛,”他似乎怕她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愿说出真相,“昨天伤成那样我都看见了,回去要给你一瓶……。”
“真的不用了!我好着呢。”女子瞪了他一眼,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似乎嫌他太唠叨。可是她嘴上说着,心里却觉得这个人并没有那么讨厌。
白辰胤天尴尬地自嘲着,“好吧,看来姑娘已经用过灵丹妙药了,白某人是多操心了。”
一听他说“灵丹妙药”,女子又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既然李氏已灭,她也决心去面对过去,那么又为何不大大方方地去承认自己就是轩辕家的女儿,非要活在遮遮掩掩之中。
想到这里,她的眼里不再有刺人的锋芒,而是多了些柔和,“实不相瞒,我的养父母是轩辕氏,我是他们收养的女儿,轩辕婵。”
白衣男子一听,却甚是差异,“轩辕氏?”
“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女子的目光里闪烁了一丝警备。
“没有,没有……”白辰胤天的眼神陡然黯了下来,只自顾自地摸着右手腕,“只是忍不住感慨一下,我这只手自从没了轩辕氏的神药就再握不住垂云了。”
手持灼华的女子一听,心也不住地随他沉了一下。眼前这个已坐拥半个武林的男子,他神入化的垂云剑后,竟有一颗如此柔弱的内心。他是否也与她一样,有着隐忍多年的无奈与痛苦,有着一段令人彻夜不眠难以忘怀的牵挂——不然,他又怎么会这么理解她,能句句直触她最深的内心。那一刻,她的心里忽有一种复杂的情愫——
也许,那是一种同病相怜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