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修证 > 第十一章——山门外问偈,灵台中自省。

第十一章——山门外问偈,灵台中自省。

小说:修证作者:常作书字数:5385更新时间 : 2021-04-01 21:32:00
转眼就是元宵佳节,这也是修行各派相互走动拜山的日子。修行各派拜山也有讲究,通常限于有过往来与缘法牵扯的,若只是一面之缘则可拜可不拜。像丹鼎宗目前这种人丁稀薄的现状,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故在春节前,谢仁就通过各种渠道传讯送柬,恭贺了各派新春,委婉表达了分身乏术之歉。不过丹鼎宗面子大,元宵这天十三大派都来了,来得最早的是已得九转紫金丹回赠的四派宗门:终南、正一、南溟、青城。

当初谢仁质丹鼎以求药之时便已言明:凡赠丹鼎所缺灵药者,丹成之后以一枚神丹相谢。第一炉成丹六枚,救助璞智用去一枚,谢仁自留一枚,其余四枚皆回谢了赠药的四派。

元宵节清晨,崔小海还在练着“跪睡”神功,说是睡觉也不贴切,但亦不是闭目入定,而是介于昏睡与入定之间似是而非的一种状态。既已入门,便有气机发动,心中宁定、脑中空明,一丝真气若有若无巡游滋养,解人身炉鼎困乏、疲累。这实际上是修行人炉鼎的自我保护,长时间跪地不起难免经络气血淤积,重者甚至会导致瘫痪截肢。谢仁任他这么跪着,亦是冒了很大风险,事先根据崔小海的修为,做过一番灵台推演,方才敢如此。若说谢仁不想收崔小海为徒,那是假话,此举不过磨练其心性罢了。

元宵节清晨,从东北方向飘来一朵白云,看似缓缓而动,实则极快,正在跪睡的崔小海被白云之上传来的剧烈波动惊醒,睁开眼时恰好看到白云落到自己身侧,云开雾散现出三名道人身影,居中一人一袭白衣,背负仙剑、出尘飘逸,正是青城掌门逍遥子。其人身侧侍立一胖一瘦两名灰衣道人,分别是微启、微明。

崔小海初见地仙风采,看此人风姿定是不俗人物,微微一笑阖首致意,不便起身之下便算行过了礼。

逍遥子见状,眼中有神光一闪而逝。

雾海一阵翻涌,谢仁与青青出门相迎,二人作揖行礼,道:“逍遥掌门亲至,丹鼎蓬荜生辉。”

逍遥子抱拳回礼道:“天山一别,贤伉俪越发风神俊逸了。今日元宵,特来丹鼎讨杯灵茶,叨扰之处还望见谅。”

逍遥子话锋一转,指着崔小海问道:“这是何人?”

谢仁答道:“师兄崔选之子,崔小海。”伴随话语,神念向逍遥子讲述了事情始末。

逍遥子大有深意的看了看崔小海,抚须含笑道:“原来是丹鼎家务事。”轻拂袍袖,随谢仁夫妇入了洞天。

过不片刻,崔小海又觉东南方向一阵神气波动越来越近,却看不见天上异状,眨眼功夫这波动已来自身侧。正自疑惑间,一枚硕大的七彩海螺悄无声息显形而出。

海螺上站着一名中年宫装美妇,身侧侍立一男一女。崔小海惊诧归惊诧,依然微笑阖首,但看清美妇身后侍立的女子后,却羞愧的低下了头,这少女不是琼罗又是谁?

琼罗姑娘看到崔小海,亦瞪大眼睛、张圆了嘴。依她的猜度,崔小海应是丹鼎外门弟子,或受谢仁点拨种下心印的记名弟子,今日跪在这里是什么桥段?而且看崔小海形容,虽不至于邋遢憔悴,但须发渐长显然是跪了不少时日了。但今日随师傅前来拜山,再有浓情蜜意也只得压下再说。

雾海再次翻涌,青青俏立洞天门户,盈盈一礼道:“南溟派贵客莅临,宗主正与逍遥前辈叙事,命青青代为迎接,怠慢之处万望见谅……还请入洞天品茗。”

宫装美妇亦裣衽一礼道:“听海掌门闭关,不能亲至。特命寒针携弟子琼罗、掌门弟子冲玄前来拜山,恭祝丹鼎新春。竹长老明艳过人、为人谦谨,寒针在此有礼了。”

青青启唇自谦道:“寒针长老言重了,青青化作人形不久,尚有诸多要学,若寒针长老不嫌弃,我们可以姐妹相称?”

寒针长老笑道:“妹妹倒是个爽直之人。”算是认下了这条化形不久的真龙做妹妹。

寒针长老并未询问崔小海之事,弟子的恋人,作为师尊的她怎可能不暗中考察?显然是暗中见过崔小海的,说不定都查访到崔选乃是谢仁认的师兄,只是不知其中原委细节。现下的情形,当着崔小海的面也不便询问,女子做事总归要细腻些。

青青见寒针长老认下了她,便走过来拉住她手道:“丹鼎人少,平日就我一名女子,姐姐有空还望常来走动……”说着转眼看向琼罗,问道:“这位就是姐姐的高足琼罗姑娘吧?青青在此谢过了。今日你们能来,青青当真欢喜呢。前几日谢郎还说要亲赴南溟,向琼罗姑娘致谢,怎奈军中不易脱身……今日来了正好,能够当面致谢。”说着亦牵了琼罗的小手,相携入洞天而去,只抛下崔小海跪在那里,心中五味杂陈。

临近午时,一青一金光两道遁光如奔雷闪电般,自东南追逐而来,法力波动激荡澎湃、气势惊人直向丹鼎,雾海中亦射出一银一紫两道遁光相迎,四道遁光在簸箕顶数里外停下,天地间法力波动偃旗息鼓,只剩天高云淡。崔小海跪在地上,看不到云端之上的情形,只觉片刻后雾海又是一阵翻涌,紧接着恢复了平静。

……

午时刚过,璞智大师拄着锡杖,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上山来,低头端详崔小海半晌,问道:“求道的?”

崔小海默默点了点头。

中年和尚闻言在他身旁坐下,微笑道:“正好贫僧走累了,就在这里歇歇脚,与你说说话。施主可知这里是何处?”说着指了指周遭。

崔小海上午已见识了各方来拜山的高人,簸箕顶周遭并无寺庙,而且看这和尚衣着,并不像边境地区的游方僧人,猜测这位应也是丹鼎宗的朋友。他问自己可知这里是何处,想必另有深意,心中一时斟酌踌躇如何作答。沉吟片刻后道:“门外。”

璞智大师一听,呵呵笑了,道:“门内又是何处?”

这一下把崔小海问住了,门内是何处?丹鼎宗?显然不是这个答案。此门虽为丹鼎山门,但隔开的却是俗世与修行界,门内是修行者的世界,而门外则是现下物欲横流的滚滚浊世,然而这道门内的世界依然存在于这滚滚浊世之中,入门之后就脱离这浊世了吗?

自己一心想要入那门内,到底是为了脱离这浊世,还是要站在更高的位置为了改变这浊世做些什么,亦或是仅仅为了能与琼罗姑娘门当户对?父亲被陷害,是因他动了上位者的奶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乘之王、万户之君、百室之侯尚犹患贫……人心不足蛇吞象,位高权重者什么都不缺了,却仍然在贪得无厌的逐利,……我又该当何去何从?

从内心来说,当代大学生、有志青年,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对社会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书本,日常相处者,亦是象牙塔中与其境遇相仿的“精英”,从小到大所看到的都是美与乐,极少接触到丑和苦,更别提切身体会了。客观的讲,这样长大的孩子视野是很狭窄的,他并不了解社会底层的民众生活到底艰辛到何种程度,更想象不到为了利益,常把礼义廉耻仁勇忠信挂嘴边的人,会毫无底线!

更为令人愤慨的是,崔小海向父亲往日的故交求救时,他们皆支吾搪塞——他们这些人当初有求于崔选时,崔选可是尽心尽力的。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人走茶凉的现实,将崔小海对这世间的热情彻底浇灭。

璞智大师问他门内又是何处?门内仍是红尘,但这红尘却没有污秽浑浊,应是红尘中的净土,一切污秽浑浊皆被挡在门外。只因门内之人眼中所见并非只在眼前,所求并非功利,所行并非无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听父亲所言,谢叔叔为斩杀恶徒强巴,只身追击数千里,更为救藏民免遭灾厄,以一己之力硬抗爆炸险些身亡,为炼神丹救助对丹鼎有恩的璞智和尚,不惜将自己置身旋窝之中的风口浪尖……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大义之前,自己曾经的理想是多么的苍白与渺小。世人总是这样,想的多、做的少,有人在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能做的,更多的人则是在空想,说得天花乱坠、做得苍白无力,空有理想又有何用?……这是崔小海第一次认真的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的时间很长,当他灵台复归清明,已不知过了几日。

……

在踏入社会前,每个人心底始终有一道叫做“正义”的道德底线。然而踏入社会后,逐步接触到世界的丑恶苦,这条底线会动摇、会松动、会崩塌,甚至毫不犹豫将其踩在脚下。这个丢掉底线的过程,或许是被迫、或许是随波逐流、或许是主动为之,崔小海只不过提前经历了而已,亦有更多的人在学生时代便已经历过。这亦是佛家所说的“明镜蒙尘”,明镜因何蒙尘?固然有整个社会的原因,然而对于个体而言,则是堪不破、舍不得、放不下,如此何谈超脱?修行人之超脱,并非仅仅因为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关键还是在心之超脱,身心超脱方为真超脱。

修为精进的过程,亦是对修行者内心的层层拷问与考验,每重天劫炼的就是心,只有层层能知能守能破,元神在层层破关中逐步清明,直至阳神显化而出,方是世间大超脱。

崔小海已证入婴宁之境,气机发动洗练形骸,然而自从上次拒绝拜师之后,这小子便停了每日的功课,如今在山门外长跪不起,为支撑自己坚持住,倒又把这功课练了起来。其实从他踏上簸箕顶,便已经在历劫——身受之劫,诚如古人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身受乃是人劫,个体处于群体中,必然与其他个体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纠葛牵扯,这些纠葛牵扯也被称为“因果缘法”,累积之下人劫便至。可见人劫并非修行人所独有,凡世间之人皆须不断经历。

崔小海的身受劫是他自找的,与他人无关。当初拒绝拜入丹鼎宗,如今又求着拜入,可丹鼎宗并非学校,交了学费就能念书,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那是窑子。谢仁亦不因崔小海资质、悟性一流而另眼相看、网开一面——莫管他人身份如何,只看他如何行止。

缘法就是缘法,修行界如此多高人收弟子皆有缘法,并非毫无征兆的看谁顺眼、有前途就收谁。就算谢仁与崔选是师兄弟,然而那是崔选的缘法,并非崔小海的。前次谢仁答应收徒,是崔选利用自己与谢仁的缘法求来的,可崔小海拒绝了,如今要再拜入山门就没那么容易了。谢仁并非不想收这个弟子,但想收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毫无原则,该受的磨练还是得受,这既是对崔小海的考验,也是点拨崔小海历劫精进的机缘。

……

当崔小海灵台清明,脸庞上的青涩已被了然取代,一下子成熟沉稳了许多。璞智和尚仍坐在身侧笑眯眯的等着他回答“门内是何处”。

崔小海露齿微笑道:“谢大师点化,小海明白了。”

璞智倒是饶有兴致的道:“哦?施主明白了吗?那可否告诉老和尚,门内是何处?”

崔小海坚定答道:“天地!”

璞智追问:“何解?”

崔小海恭敬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人存天地间,当效法天地,如此方算顶天立地,才可一展抱负,而不受拘于红尘。小海愿拜入丹鼎,不求功名利禄、名留青史,但求除恶扶困、兼济天下;不求长生逍遥、神仙眷侣,但求身体力行、不堕红尘;不求神通盖世、天下无双,但求脚踏实地、问心无愧。”

璞智展颜笑道:“你之所求比令师似乎更合乎丹鼎之宗旨啊……哈哈哈……贫僧恭喜谢宗主收得佳徒。”

璞智话音刚落,崔小海眼前一花,谢仁现出身形凌空伸手,以隔空法力将崔小海扶起,顺道用真气替他疏通了双腿略有淤塞的经络。原来谢仁感知到崔小海审视内心、灵台动荡,这几日一直隐匿身形为他护法——想教个好弟子出来,着实不易啊。

谢仁止住欲行拜师礼的崔小海,道:“我今日收你为正传弟子,传下心印,你返校后当勤加练习,五气朝元之时再行拜师之礼。在你之前,尚有瑞麟、瑞鹏二位师兄,今后你们当相亲相爱、相互扶助,共承丹鼎前辈遗志,不可辱没宗门。”

随着话语,以神念授下了丹鼎六戒,详述了丹鼎变迁,传下世间显传的修炼法门,并种下了神念心印。

上师传法所种神念心印,就似一颗种子般,随着弟子修为破境破壳出土,修为每精进一层自然解开下一次第修行秘法,就如上师随时都在弟子身边指导一般,免去了弟子自行参悟之功。而种下神念心印,非大成以上修士不能为。

传完秘法,谢仁微笑着道:“明天就要开学了,你快回春城吧,毕业前不必再来洞天。”继而转头向着璞智合十一礼道:“璞智大师,门内尚有数位前辈,谢仁脱身不便,劳烦您送一下劣徒,在此先行谢过。”

璞智大师呵呵笑道:“小友言重了,若没你炼的神丹,或是晚上数年,老和尚如今还是个废人呢。亲历了一遍生死,反倒堪破了苦海,这也是你给的缘法,这点小事就不必客气了。”

说话间已携了崔小海闪身立在云端,合十一礼后长诵一声佛号,悠然往东北而去。

崔小海已是第三次被人带着飞天,长跪一月终于拜入丹鼎,虽说得偿所愿,但他并未喜不自胜,谢仁所述之丹鼎变迁沉甸甸的压在心头,虽说如今谜团已经解开,但想不到竟然牵扯到了上界仙人、仙界剧变。

这世上真有仙人吗?师父说世间是仙界的根基,那这世间的污浊,仙人难道就看不见?亦或是他们看见了,却也无能为力,是不想管、不愿管,还是不能管……或许是仙界崩塌,上界仙人顾不了下界,然而这世间不也正在崩塌么?世间的山河还在,崩塌的是人心。仙界的崩塌或可挽救,人心的崩塌却要从何处着手?

太多的人逐渐把“利”置于首位,于己有利则为,于己无利则不为,世人所行之事被利益所驱动、套牢,哪管什么良心、公义、廉耻、道德,在权贵眼中,法律亦成了虚设。法律的出现,本是为了规范人之行止,使之符合道德规范,法律的最高境界亦是道德——人人皆守法,人人皆有德的理想国度。然而如今的世事却与之相背离,失了道德与操守,法律也就形同虚设了,只因法律永远不可能规范到一言一行。世人是从何时、因何漠视道德的呢?是因为西化分化的外因,还是因为传统文化流失的内因,亦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身处其中者而言,是无法解答的。或许留待数百年后回过头来,才能得到客观的评判。当然,前提是这个民族数百年后依然存在,且是从思想传承、文化传承上依然存在。若这些传承断了、消失了,哪怕人口再多、疆域再广,这个民族本质上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民族了。

丢掉传承,要么向好、要么向坏,若是以成败而论,那么成王败寇之下,世间永远都是向好的。或许正是成王败寇这四个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向着唯利是图不断前行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