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都之恋 > 第五十八章 魂归彼岸

第五十八章 魂归彼岸

小说:古都之恋作者:塞北飞雪字数:3784更新时间 : 2020-12-20 09:52:00
“还要去那里吗?”林风指着东边的那一章问。

“当然要了。”

“那一章可是魂归•彼岸。”

“那怎么了?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怎么,你做亏心事了吗?”

“嗯,没有没有。”林风摇着头赶紧说道,“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死,焉知生。视死如生,虽说是迷信,但总有一种精神寄托吧。人如果连那点精神寄托都没有了,那就变成了行尸走肉。”

“是是是。”这话说的让林风毫无反驳的余地,只有点头称是。    

魂归•彼岸

古人事死如生,对葬具及随葬品的选择都较为考究。辽金元三代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丧葬文化既有本民族特点,又与汉族传统有所融合。辽早期,沿袭五代之风,以土葬为主,多随葬大型魂器,中晚期流行火葬,以陶、石棺为主要葬具。金代盛行火葬。西京大同地区墓葬形制以砖室墓为主,其次为土洞墓,墓室内通常绘有壁画,内容生动再现了墓主生前的世俗生活和时代特征。造型独特的大型魂器、技艺精湛的陶棺瓷罐和极富特色的神秘覆面,精心装点了墓主的魂归世界。

契丹、女真、蒙古族葬俗

契丹先民信仰萨满教,早期多为树葬与火葬结合的二次葬,辽朝建立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先火化再土葬者居多;女真人原始葬俗为土葬,无棺无椁无封树,后受契丹树葬影响,出现了埋尸于树下的葬俗,进入中原后,进一步受契丹、汉族文化及佛教的影响,葬式多为火葬,厚葬之风渐行;蒙古族多行土葬,一般运回故地埋葬,不留坟冢,后受宗教影响出现火葬,但仍以土葬为主。

魂器源流

魂器,作为一种具有浓烈时代气息与鲜明艺术特色的明器,其造型特点和装饰风格从我国汉代至元代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又由繁入简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起初的谷仓功能慢慢演变成具有宗教信仰的明器。在我国历史中,不同时期、地区、民族对于魂器的称呼大不相同,一般有称“五联罐”、“谷仓罐”、“堆塑罐”,也有称“塔式罐”、“骨灰坛”、“魂瓶”等。

“看,辽魂塔。”

这件魂塔由底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均可分离,塔身、塔顶两部分中空,底座呈覆盆状,底平面呈圆形,下口部短折沿方唇,四壁斜直。塔身呈五层式宝塔状,从下至上体积呈逐渐缩小状。底层口沿外翻,上贴圆形兽面贴片。另外,在塔身及底座又设置样式不同的镂孔,从而增加了魂塔的美感。

“这里还有一个小的。”

辽魂塔

魂塔:整体为塔式罐,上部为罐状,侈口,短颈,壶门形镂孔,贴塑兽头;底部呈覆盆状,雕有花形镂孔,其上贴塑有力士、花卉;器身多用黑、白、橙三色彩绘,通体中空。

辽魂罐

该罐直口,鼓腹,平底,带塔形盖。盖上部高雕两周外展的莲瓣,下部贴塑兽面:罐肩部贴塑如意云头纹、兽面纹等,周围彩绘有莲瓣,花卉等纹饰,彩绘用黑、白、橙三色。

许从赟夫妇墓魂器组合

魂器是专为祭奠、安托亡灵之用的冥器。辽代许从赟夫妇壁画墓出土了3件较为完整的魂塔、魂罐、魂瓶,形成一套典型的魂器组合。每件均由上、下数件组合而成的套件器物,多采用贴塑、镂空、彩绘等装饰风格,内容有童子、莲花、卷云、力士、兽面等。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集中出土于辽宁、内蒙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许从赟夫妇志盖

志盖为盝顶,中央线刻双凤图案,首尾相接,作展翅飞翔状。双凤上下分别刻九游九星和北斗七星图案,外围环绕连续的曲尺纹。四杀收分处线刻十ニ生肖图,每面三个,等距离分布,以顺时针方向为序。生肖图为着交领长袍,双手执笏的人形。

盖厚  17.3  厘米。铭文楷书,刻字  30行  ,每行字数不等,满行  36  字,共计  1015  字。录文如下  :  大契丹国故大同军节度……食邑三百户、赠太傅许公洎夫人康氏墓志铭并序。  公讳从贽,字温毅,其先炎帝之胤。太岳佐尧而有功  ,文叔事周而封许,因以命氏焉。……公即都衙之长子也  ,气禀五行之秀,神融万物之精。骨貌多奇,幼状穴中之虎  ;胸襟有变  ,长侔水上之蛟。……会嗣圣皇帝提虎旅而越雁门,翦唐师而解晋难,公遂率身而归焉  ,乃授大同军节度副使  、尚书  右仆射  、御史大夫  ,上柱国。……由是安民和众,吐惠含仁,抑酋豪而恤鳏寡  ,重刑罚而轻赋役。期月之间,政成事立  ;三年之内,家给人足。……陈师鞠旅  ,正图战伐之勋  ;泰始否终  ,遽染膏肓之疾  。  以应历八年九月六日薨于燕京肃慎坊之私弟,享年五十七  。圣君垂悼,优赠迥加。夫人长沙康氏,故云州都指挥使敬习之女也。姿容端丽,词气柔顺,在室以女德传芳,故备六仪而归于我;殒天以妇道哭昼  ,乃感四时而成其疾。以保宁八年三月五日薨于云州丰稔坊之私弟,享年六十五。……

“瞧这字,端庄有力,气度非凡,确实有大唐的遗风。现在的书法有形而无神……”林风说。

大屏幕上演示着画面,同时讲解着:辽保宁八年(976年)三月五日,云州丰稔坊的许夫人康氏与世长辞,与其亡夫魂聚彼岸。其夫许从赟,身处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本籍云州,祖上三代为官,早年间效力于后唐,任职云州,后北附契丹,因其骁勇善战,官至大同军节度使,作为南面朝官任职燕京。958年,57岁的许从赟身染重疾,受赠太傅。其夫人康氏迁居云州,但思念亡夫成疾而逝。982年十月二十七日,许家儿孙将二者遗骸合葬,合葬在云中县权宝里(今新添堡村南),使这对伉俪死而同穴,生死相伴。

1984年10月,大同市博物馆对这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段尘封千年的往事,得以重现人世。

许从赟夫妇墓为砖砌单室墓。墓道位于南端,由南向北逐渐加深加宽,墓室高5.2米,顶部为穹窿顶,内侧局部残存星宿图,主体平面呈圆形,直径约4.9米,铺有沟纹青砖,墓内西侧由南向北摆有魂罐、魂塔、魂瓶三件。墓室东侧放有墓志一合,志盖中央刻双凤、星宿图案,外围一周刻人形十二生肖图。墓室内壁以6根影作立柱为界,划分出6副彩色壁画,南壁以墓门为中心;东南角为一侍官形象,图像缺失;西南角绘一位梳髙髻、着襦裙的侍女,左手持盏,右手拿勺,作填灯油状。顺时针方向,西壁正中为朱绘影作门楼,门额上雕绘斗拱三朵,上刻替木、飞檐和檐头板瓦,两侧各有一侍女,左侍女头梳高髻,外穿宽袖褙子,内衬橘色长裙,右侧侍女残缺。西北壁左侧侍女头梳高髻,着长裙,披飘带,双手托盏而立,居中有一砖雕朱绘衣架,右侧女童面容清秀,外衫鲜艳,双手搭巾而立,其身前有一镂空鼓形凳,上置莲瓣纹盆。北壁正中为砖雕影作板门,呈闭合状,其上遍饰乳钉,中央      有铺首一对,上设砖雕长锁,两侧各一侍官,头戴      头,身着圆领宽袖长衫,腰束带,足蹬履,又手胸前,东北壁中央为影作砖雕朱彩直棂窗,窗下一只颈系飘带的黑白花猫,身体拱起,欲扑绣球,窗两侧各有侍女两名,皆身着榴裙,腰系彩带,最左边的侍女双手捧一套注壶注碗,其右侍女手捧一托盏,二人侧脸相向,做交谈状。窗右侧。一侍女侧身而立。左手托碗。右手持笔。与手持拂尘的另一名侍女,也仿佛在窃窃私语。东壁中间的砖雕影作板门与北壁近似,独缺一砖雕长锁,两侧各一名侍者,左侧侍女头梳高髻,着宽衣裙,双手捧唾壶与胸前。又侍者上身残缺。仅从穿长袍。足蹬草履形象。整座墓室结构保存完整。砖雕华丽精美。壁画人物细腻生动。颇具大唐遗风。

“看这个,金面具。”风铃说。

辽陈国公主金面具

覆面俗称盖脸、面具,是契丹贵族的葬具,意在保护死者的面容。在死者脸上罩金属覆面是契丹族颇为独特的一种葬俗,《虏廷事实》记载“(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覆面有金、银之分,用以区分死者的身份、年龄和性别。

“好残忍啊。”风铃说。

“这是和木乃伊一样的,便于保存吧。”

“看这面具,眉毛清晰可见。”风铃说,“盗墓题材的小说、影视作品里的相同情景,是以这个为原型的吧?”

“就是。”

这一章里的游人不多,人们即使进来也匆匆的看上几眼,便出去了。但也有单独的女士拿着相机不住地拍照。一个约四十五六岁的女保洁在认真地擦着玻璃展柜。

辽缠枝花卉纹琉璃棺

1959年城东马家堡辽墓出土,长62,宽30-35,高43-51厘米。棺身前高大后窄小,由棺盖和棺体两部分组成。白胎,通体施黄、绿釉。拱形盖顶上面图案用菱形格交叉,其间刻画对称的折枝牡丹,周边堆贴如意云头纹。棺前挡雕刻对开的大门,门面装饰乳钉和铺首。棺两侧和后挡分别浮雕以二方连续布局的缠枝牡丹花纹与带状的卷草纹,棺座周围镂雕壶门。

东风里辽墓壁画

大同地区辽墓中的壁画多为三层结构,上层穹窿顶,内容多为天象图;中层位于穹窿顶下的立壁上端,绘仿木结构的梁架等;下层一般为朱色影作立柱区分的独立画面,题材丰富,有出行场景、花卉围屏、半启门图、门侍图、散乐场景、农耕画面、生活场景,人物以汉人形象居多,也有契丹人形象,较为全面的反映出该地区在辽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历史面貌。

南郊云大金墓壁画

大同地区金墓壁画内容及风格上多受辽、宋的影响,以彩绘为主。空间布局较为规律,墓室顶部绘星宿或花卉图像;墓室四角多用墨线或彩绘表现仿木构件;北壁上部多绘帷幔、下部左右各有一名侍者,不见墓主形象;东西壁主要表现日常生活场景,通常以备茶、侍酒、宴乐图居多;部分墓葬甬道两壁绘有车马出行图。

元代冯道真墓壁画

大同地区元墓壁画以墨色为主,局部图像有点彩。墓室顶部出现表示祥瑞的云鹤图,四壁壁画内容主要为奉酒侍茶图和山水人物图,奉酒侍茶图题材承自宋金时期,体现出墓主人日常生活画面,主要采用墨线勾勒的手法。山水人物图多包含隐逸及宗教因素,或受当时社会环境所影响,表现出墓主人的志向、兴趣及宗教观,常以屏风画的形式出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