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都之恋 > 第十七章 古城四合院之生活

第十七章 古城四合院之生活

小说:古都之恋作者:塞北飞雪字数:4298更新时间 : 2020-11-26 21:22:00
“放一把躺椅,躺在上边,摇一把团扇,仰望四角上的天空。”林风站在北房高高的檐廊上说。

“莳弄花草,养几尾金鱼,才美呢。”晓彤嫣然一笑说,“这院子能把大街上的声音都拦住,很安静呢。这是一个小院。大型四合院有二进、三进、四进,还有带东西跨院和花园的。”

“据说四合院是很有实用效果的,它不但能挡住噪音,还能挡风保温呢,为什么四合院内的花儿最先开放,而秋季又是最后凋落的,就是因为四合院里边窝风,温度高,据说能早开半个月呢。同时四合院四维闭合,又能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

“一说到这些,你便滔滔不绝了。”林风总能从晓彤的话语中听出深长的意味来。

林风随着晓彤进到屋里,

只有很简单的家具,门口一个衣帽架子,中间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屋角还有一个简单的书架。

林风走到书架前,看着书架上立摆着的书,依次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王子》《傲慢与偏见》《商学院》《倾城之恋》《挪威的森林》《麦田里的守望者》《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创业36条军规》《男人这东西》《简爱》《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围城》《罪与罚》《重构企业人心》《国学九家智慧》《海地性学报告•女人篇》;二层架子上放的几本是,《情人》《面纱》《老人与海》《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钱钟书•谈艺录》。

“你这兴趣广博啊,什么书都有。”

“有的是专业的书,我不是在扬州读金融学院吗,有的是别人说好就买过来看一看,还有几本是我爸送我的。只拿过来一部分,在这里呆着的时候消遣一下。”晓彤边说边拿起桌子上的电热水壶来热水,“在这里喝喝茶,看看书,听听音乐。你再给推荐几本吧,大才子。”

“少挖苦人。其中有几本也是我特别喜欢的,《钱钟书•谈艺录》,不错。”

“那本是我爸介绍给我的。”晓彤说。

林风把它拿下来,翻开来看。看到好处他不觉读了出来:“理趣诗解,《鹤林玉露》卷八曰:“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上两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两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大抵古人好诗,在人如何看,在人把做甚么用。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等句。只把做景物看,亦可不把做景物看。”读到好处时,林风还打起手势来,“讲得好。我也买一本儿去。”

“你那么好读书,给介绍几本书呗。”

“《世说新语》《浮生六记》都是值得看好几遍的书;现代的,我喜欢日本小说,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我可是买了川端康成的全套书呢。据说《世说新语》对日本也是大有影响的,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很适合我们读的。当然我喜欢的书还有《麦田里的守望者》《安娜•卡列尼娜》《少年维特的烦恼》,你这里可是都有的哦。”

“这些书我都看过一遍,可是让我讲出个所以然来,又摸不着什么门道。不像你啊……”

“又来了。”林风抬起手来赶紧制止。

“嗬嗬……来,帮我把桌子搬到外边去。”晓彤说。

“就放在廊下吧。明年那一块空地上种一棵树……你说种什么树好呢?”晓彤问。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悠然之美,也是懒散之美。”

“除了鱼缸,一点儿都不美。为什么一定是石榴树呢?懒散也是美吗?”晓彤说。

“那就闲适之美吧。懒散地看一看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心之所向,会心微笑,美!。”林风懒洋洋地说。

“说的有一些道理,不用死记硬背那些东西。不过要是考试的话,那些东西,你必须得背会啊。”

“理科是要理解的。不理解,变一个方式便不会了。文科其实也不是死记硬背的,优美的散文是把美好的画面、情景或情节转化成文字,诵读美文的过程就是把这种画面、情节还原的过程,同时还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融入。是一种享受啊。”

“噢,举些例子。”

“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还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两看相不厌,唯有敬亭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壮美的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林风说。

“的确够美的。来先喝一杯茶。茶叶是专门托人从外地买的,清香的很啊。说一说‘茶’。”

“这个可不懂。”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是宋代文人的生活四艺。‘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为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茶心佛心,何共何殊?一盏清茶。’觉得人家说的好,便记了下来。”晓彤说。

“几个清词联妙语,  一杯白水伴奇书。只要有一本好书,我就看得津津有味。”

“你这个人总是……”晓彤皱了皱眉。她又看到那片空地处,“为什么是石榴树呢?”

“石榴多子,颗粒晶莹饱满,寓意家族繁荣,儿孙满堂。石榴从开花一直到挂上红红的石榴果,看起来都是美的。石榴挂果时间长,天很冷了,满树的红石榴煞是可爱。不是有拜倒在‘石榴裙’下吗……”

“这个我可知道,”晓彤说,“唐明皇李隆基宠爱杨贵妃而耽误政事,大臣们却说什么红颜祸水,见了杨贵妃拒不行礼。杨贵妃生气了,哼,她是有这个资格的。有一次,唐明皇设宴招待大臣,请杨贵妃献舞助兴,杨贵妃趁机诉说她的委屈。唐明皇听了后有些不悦,你说他是不悦那些大臣们呢?还是不悦贵妃呢?”

“不悦贵妃?不,当然是不悦那些大臣们了。”林风回答。

“毕竟是贵妃嘛,所以他下令要求所有文武百官见到杨贵妃都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则以欺君之罪惩罚。大臣们只好遵从,此后他们一见到穿着石榴裙子的杨贵妃,便拜倒在‘石榴裙下’了。据说杨贵妃是很喜欢石榴花的,石榴花开的时候,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去赏花游玩,饮酒歌舞作乐。杨贵妃饮酒后将通红的粉颈和石榴花相比。”晓彤说。

“人面榴花相映红。”

“只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最贴切,石榴花太过于鲜艳了,热情似火,形容性格倒是蛮相似的。”

“大唐女人面容上的花钿和腮红,那颜色好像就有石榴花色吧。”林风说,“那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女人才可以有那样鲜艳的腮红、花钿和夸张的眉毛吧。”

“我们现代女性就没有自信了吗?我们可是经济独立,有个性的。她们那不过是一种流行罢了,一旦流行起来,病态也是一种美。”晓彤说。

“自信,过犹不及。”

“什么?”晓彤问。

“没什么。你会在院子里种什么呢?”

“要我选啊,我就种一株紫藤树。”晓彤说。

“紫藤树?”

“没见过吗?我不是在扬州上的大学嘛,那里到处都是紫藤树。紫云垂地,香气袭人,指的就是它。”

“藤本植物?”

“紫藤是一种树的名字。”晓彤说。

“那还能垂地?”

“那必须的。”

“树不高?”

“李白可是做过‘紫藤树’的一首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晓彤说。

“佩服。”

“不能跟你大才子比,我只是刚好喜欢,所以就懂得多一点。”晓彤嫣然一笑。

“不带挖苦人的。”

“还用讲花儿吗?”

“嗯嗯。”林风点点头。

“榆叶梅,听过没?”

林风摇摇头,“没有,是梅花吗?”

“榆叶梅又叫榆梅、小桃红。古诗句中写道,‘美艳村居足众愿,随人指点小桃红’,这里的小桃红指的就是榆叶梅。  榆叶梅因叶如榆树,而花朵酷似梅花得名。它还有一花语。”晓彤停顿下来,故意不讲。

“继续。”

“春光明媚,欣欣向荣。……这花语挺适合我的。”晓彤娇羞地扭过头去。

“我正要说呢,真的挺适合你的。”

“是吗。”晓彤赶紧打岔又说,“我妈说,‘种什么树,种什么花,过去的人都有讲究的,都有寓意,不能全凭自己的喜好来。’是不是讲迷信啊?”

“寓意也不是迷信。你爸怎么说?”林风问。

“我爸想了想说,‘没有一个合适种的。古城四合院沒有了人气,把人脉都迁出去了,所以显得冷清。你想四合院本来是一方闹市中的静地,也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乐园。’”

“是,说的对。”

“鱼缸我可知道,鱼缸可不是咱们现在人养的玻璃鱼缸,要把艳丽金鱼养在瓦缸里。瓦缸的颜色越深,金鱼的颜色便越鲜艳。观赏时,把金鱼捞出放在一个白瓷的鱼浅里,想一想五颜六色的金鱼摇头摆尾、悠哉悠哉地游着。不过‘先生肥狗胖丫头’,我可不喜欢,这分明就是懒惰嘛。”

“有一种哲学叫懒人哲学。”林风说。

“哦,我知道了,这个你不用给我讲。你认为应该种什么?”

“应该种梅花。唐代崔道融作梅花诗:‘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果然是孤傲的人。梅花的诗还有一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晓彤说。

“‘摇枝不是雪’,摇摇枝头,没有雪花落下,才发现那是梅花而不是雪。”林风说。

“哎,是哪个‘遥知’呢?不对,人家是远远的就知道那是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香味飘过来啊。你这个人啊。不去大城市,是逃避吧,呆在这里还谈什么‘心远地自偏’,到繁华的都市里锻炼锻炼。”

“我觉得哪里的天空都是一样的,家乡的天空反而更明朗一些,躺在城墙上看蓝天里的白云在缓缓地幻变,觉得挺好的。”林风说。

“在这里就好像那只青蛙。”

“坐井观天。”

“不是吗?”晓彤说。

“现在是网络时代。我即使在这里也什么都能知道,什么都能学到啊。”

“光读书是不行的,有时会呆的。”

“嗯,你还不如直接说‘书呆子’呢。有时我也出去走一走啊,大学我也是在京都上的啊。我觉得现代人更应该沉静下来,踏踏实实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应该去南方看看,那里霓虹闪耀,繁华如梦,人们的思想自由先锋。”晓彤说。

“我喜欢这里,我最喜欢这里的风,塞外的长风没遮拦地吹来,要是冬天下了雪,那就更好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刮起雪地上的冰粒,回旋飞舞,能划破厚脸皮呢。”

“你不想一想未来吗?”晓彤问。

“未来?未来是什么?我觉得就像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云冈石窟,千载而下,还能以人性、艺术的光辉见证于世人,这才是未来,未来不能割断历史。至于物质方面,也挺好的啊,养家糊口,知足常乐。”

“就你挣那点钱还养家糊口呢。”晓彤问。

“基本生活还是够了嘛。”

“差得远呢。就比如说咱们坐在这里讨论四合院里那个空地上种什么花,这一切的先决条件是你得有这个四合院,对吧?”

“中国的文化里既有这样精致的生活,也有《陋室铭》啊。再说,我可以去文庙或善化寺里边看呀,只要拿身份证都是免费让进的。”

“那能和家里一样吗?在家里可以一边饮酒一边赏花。”晓彤说。

“好吧,你说的对。”林风忍耐住自已,他不愿和晓彤争辩什么。

“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两人都默默无语,不再说话了。

林风和晓彤沿着朱衣阁街向北走去,又发现一处精致的砖雕,两人心不在焉地看了看。

他们在关帝庙门前的旗斗下分别。

晓彤沿着店铺鳞次栉比的鼓楼东街走去。林风目送着晓彤远去,然后默默地拐向李怀角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