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都之恋 > 第十一章 法华寺

第十一章 法华寺

小说:古都之恋作者:塞北飞雪字数:1467更新时间 : 2020-11-26 09:26:00
过了门洞,进了城,向南望去,可见和阳门的城楼。走不一会儿,可以望见三层门楼的匾额,由上而下分别是“太平有象”,“天开化宇”,“胷(胸)貯(贮)海岳”。门楼在朝阳映照下格外巍峨。

“爸爸,为什么第一层楼的匾额书写用了行书呢?”晓彤问。

“大概是要变化一下吧。那是苏轼的集字啊。”

和阳门门洞两侧是通向城墙内部的“和阳美术馆”,不时地展出一些书法和绘画作品。

“爸爸,最近有什么好的作品吗?”

“还没有。”

“我可是写了好几幅作品呢。”

“还没有好的思路啊。”

“以城墙为背景的杏花和以杏花为背景的城墙,哪个好呢?”

“相得益彰才是最好啊,和谐自然才是美。

晓彤和林风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你们进法华寺去看吗?里边有一个大白塔。”林正立朗声说道。

转过身,面前即是和阳大街,如果不是中间的太平楼挡着,便可以瞭见四牌楼。法华寺就在右首边。一座壮丽气派的琉璃牌楼引人注目,越过牌楼可以看到两侧钟鼓楼。门前一棵百年大槐树,槐树在距地面两三米处分岔支干,都向东稍微倾斜去。园林部门做了铁架子将两支干撑住,防它倒去。槐树冠都已枯萎干枯,虬枝在蓝天的背景下画出沧桑之美,让人不由得想到寺院的古老。

马路的对面儿,还有一位老爷子架起高高的画夹画着什么。

阿花和阿凤继续聊着她们的家长里短,其余四人跨过街道来看。画纸上的蓝天更蓝,黄绿琉璃瓦牌楼和槐树新发的嫩叶更加鲜艳,画家正观察着古槐那遒劲的枝干直刺蓝天并要在画纸上将它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里。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晴。”晓彤说。

“是啊,这种美也需要一种心境。我也该画一幅了。”

“爸爸,真的很期待您的画啊。”

“最近心总是静不下来。不知为什么?”

“进去吗?”老林问。

“寺庙,我们就不进去了。”阿凤说。

“我也不想进去。”阿花同样答道。

老林显出很失望的样子,他又有些不甘心,于是介绍着法华寺:“法华寺为藏传寺庙,寺中有一白色喇嘛塔,与印度风格相似,这塔是明朝所建。小时候我们常在塔下玩耍,有时还要爬到塔上去。”

法华寺白塔为明代遗构,塔高18米。塔座为双层束腰八角须弥座,高2.8米,边长1.7米,西面券洞设台阶可达上层;塔座之上是白塔,下细中粗,形如宝瓶,塔耳四方各开一拱式小窗,窗两侧皆有砖雕琉璃金刚;塔颈为八重项轮叠置,间隔有黄、绿、紫琉璃装饰;刹座上置仰莲,宝珠,铁刹。

“爸爸,城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寺庙啊?”晓彤问。

“清代大同府学冯云骧说:‘此地曾百战,万马屯干戈,白骨销为土,梵声云外和。’这首诗真实地道出了历经千百年来战争的大同百姓为祈求和平安康,崇信佛道,见佛就参拜,见神就磕头。北魏京都大同寺庙上百所,僧尼两千余,开创了‘佛即帝,帝即佛’的新局面,首次建立了僧官制度、寺院经济制度,形成中国佛教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就是在那时开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大同时代随着佛教兴盛和佛教政治化,也促进了儒、释、道三教的激烈碰撞和快速融合,从而成为三教融合的大熔炉,比如悬空寺上供奉的便是三教教主。辽代金代把这里作为西京,在此建有许多巨刹名寺。”

“不愧是学艺术的,能说出这么多弯弯道来。”老林打趣道。

“只不过是借着你们的好兴致发挥一下罢了。”

“叔,我们想去老房子那里看一看;马上就要拆迁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林风说。

“离这儿不远,我们也去看看吧。”老周问阿凤。阿凤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一行人在太平楼处向南拐进一条破旧的巷子一一李怀角街。    

“据说慈禧携光绪西逃入大同,过此楼时,一听说‘太平楼’,才将悬了半个月的心放在肚子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太平了!’”老林今天兴致极好,为大家演说着他所知道的奇闻轶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