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乱秦之赵括重生 > 五十八 李斯的最终决定

五十八 李斯的最终决定

小说:乱秦之赵括重生作者:了箜字数:2670更新时间 : 2020-11-16 10:32:00
“马服君。”赵括正盯着墙上的大秦疆域图出神,身后突然传来了李斯的声音。

“李斯?”赵括惊诧地转过头来,“这段时日,先生住得可曾习惯?”自从半年前被赵高从中途截回,李斯便终日闭门不出,赵括虽然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斯乃获罪之人,承蒙马服君援手,今愿助君一臂之力。”独居半年,李斯想了很多,秦国看来是呆不下去了,但赵括相助之恩却不能不报!他决定在返回上蔡老家前,帮赵括完成一件大事,尔后从此永绝仕途。

赵括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犹豫的神情:“括确有一事,惟恐先生不允。”

“马服君但说无妨,斯断无推脱之理。”李斯急于报恩,迫不及待地表态道。

见李斯上套,赵括又迟疑了片刻,这才诚恳地拱手说道:请先生助赵国推行二次变法,以成就商君大功也!”

“甚?”此事大大出乎了李斯的预料,他一下就愣住了,“马服君你说甚……”

“实不相瞒,赵括奉先君孝成王密命,入秦行乱国之策耳。”赵括边说边用目光凌厉地扫视着李斯。

赵括心里很明白,要让李斯真心为自己谋划,就必须告诉他一切。尽管这样做风险很大,但如果隐瞒实情,李斯的留下也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如此说,李斯上疏马服君必未呈至秦王案前?”李斯倒吸一口凉气,瞬间明白了一切。

赵括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你……”见猜测变成了现实,李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气急败坏地伸手指向赵括,“赵括,李斯错看你也……”

待李斯发泄完怒气,赵括这才恭敬地施礼赔罪道:“形势所迫,赵括不得已为之,恳请先生原谅。”

李斯气喘吁吁地慢慢挪到书案旁,捧起先前赵兴喝过的茶碗,将碗中所剩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哭丧着脸说道:“马服君,汝害惨我也……”

“先生……”赵括开口托出一切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如果李斯不肯答应,便须立刻杀了他,也只有这样,赵国的乱秦大计才不会有泄露的危险。

“罢了!罢了!”李斯又怎能不知其中的道理,他重重地将茶碗拍在案上,自嘲道,“既上贼船,无路可退也!”

赵括轻轻颔首笑道:“先生大才,若能屈尊入赵,真乃赵之幸事也!”

“只是当今赵国,昏君秉政,奸臣当道,斯恐无力回天也!”李斯轻叹一口气,随即说出了赵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关于李斯所说,赵括又何尝不知,尽管希望渺茫,但他仍需全力一试:“庙堂虽暗,然军力犹存,只须铲恶除奸,事或有可为也!”

“马服君欲行非常之法?”赵国素有兵变传统,李斯亦多有耳闻。

赵括点头感慨道:“此乃赵国最后机会!合纵事毕,不论胜败如何,括请先生入李牧云中幕府,襄助谋划起事。”

“马服君不愿归赵?”入敌国二十五载而不改其志,惟马服君耳!李斯不禁暗暗佩服起了这位年过半百,须发斑白的老将军。

赵括摇头自语道:“秦之大局,括筹谋二十五年矣,今稍有成效岂可轻弃?”

“然斯闻李牧不通大政,身为赵国上将军,既不能震慑奸佞,又无法联合王族元老,于庙堂形同孤立也,斯恐怕……”李斯其实并不看好李牧,在他心里,只有赵括才是真正能够扭转赵国危局的关键人物。

“先生所言,括尽知也,只是……”赵括当然知道李斯所说都是实情,但除了李牧,在昏暗的赵国庙堂他又能相信何人?  

“罢也!斯既有诺于君,自当全力为之,至于成败如何,且看天意了。”见赵括满脸的为难,李斯不忍再说下去,思忖了片刻,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赵得李斯,何其幸哉!”赵括不禁长舒了一口气,神色肃然地向着李斯便是深深一躬,“括在此拜谢先生了!”

“赵有马服君,天意也!”李斯赶忙伸手托起赵括,继而言道:“然,李斯有言在先,望马服君毋怪。”

赵括捋着颚下的胡须,稍作迟疑后,缓缓言道:“先生请说。”

“变法若成,斯当归上蔡老家,此生再不出仕。马服君若应,斯再无他言。”李斯斩钉截铁地说道,口气不容置疑。

据赵括的了解,李斯功名心极重,断不会在其功成名就之时,黯然退隐归乡的。今日他会这么说,大概还是介怀于自己截留上疏之事!赵括相信,只要能在赵国成功推行二次变法,李斯是决然不会轻易离去的。想明白了这点,赵括当即表态道:“变法事成,但凭先生之意。”

“谢马服君成全。”直到这时,李斯阴郁的脸上方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却说五国联军一路昼伏夜行,只用了半月便越过少梁山地,来到了秦国故都栎阳城郊。

“传令各军!疾行绕过栎阳,直取秦军蓝田大营!”李牧远眺了一眼隐隐可见的栎阳城楼,转而下达了军令。此次作战的关键在于一个“奇”字,为了能够出其不意,李牧特意从联军中遴选出十万老弱兵卒编为疑军,大张旗鼓地在距函谷关百余里外的伊阙山口驻扎惑敌,而李牧统领的这三十万大军才是此次合纵作战的关键所在。

“禀武安君,前方发现秦军辎重车队!”过了栎阳,就在李牧传令大军休整待命的时候,一名斥候突然迎面奔来。

“哦?”大军离咸阳尚有距离,若此时被秦军发现联军动向,这战就难打了!李牧将眉头一皱,与五国主将一齐登上了离大军不远的一座小土坡。

“武安君,秦军至多不过千人,二话没有,打吧!”魏僚抬手挡住阳光,匆匆望了一眼,焦急地说道。

李牧低头思忖了片刻,骤然大喝一声:“姬丹、庞援何在?”

“末将在。”燕军主将太子姬丹与赵军主将庞援在李牧身后齐声应道。

李牧顾不上回头,厉声下达了作战指令:“尔等各率轻骑五千,左右两路包抄秦军!毋须将其全歼,断不得走脱一人!”

片刻间,燕军辽东铁骑居左,赵军飞骑居右,在广袤的渭河平原上迅速铺展开来,如同一张大网向着秦军辎重车队当面扑来。

“将……将军!前方出现燕赵旗号!”望着远处腾起的滚滚烟尘,秦军士卒不禁惊惶地大喊了起来。

事有凑巧,这支秦军辎重队的主将正是赵括的儿子,国尉丞赵兴。那日赵兴一离开咸阳,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关中大仓调拨军粮,蓝田大营已无兵可调,赵兴于是只带着两千士卒,便辚辚启程了。按理说,从关中到函谷关皆是老秦本土,本该是畅通无阻,没想到还没到栎阳就遭到了燕赵轻骑的截杀。

“护卫粮草,全军结阵抗车!”突遇强敌,在渡过初期的慌乱后,赵兴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当即下令将众人辎重牛车全部围成一圈,全军齐聚圈中,死守待援。

车阵堪堪布好,联军一万轻骑已经杀至眼前……

“武安君,我军进攻受挫,折损人马两千。”激战许久,斥候飞马来报。

“甚?”在一万精骑的轮番冲杀下,区区千余护粮秦军却依旧巍然独立,这可能么?李牧不可置信地喝问道,“详细禀报!”

此为合纵初战,如果连这样一小股秦军都无法吞掉,联军军心势必受到重挫,这是李牧所不愿意看到的:“魏僚!令你调步卒五千,结武卒方阵,步步压进!”

“诺!”魏僚应声而去。

当此时,赵兴军亦到了最后的关头,虽然击退了燕赵骑兵数次的连续猛攻,但秦军自身损失也颇为惨重,全军仅剩下两百人,更是人人带伤。

望着一步步逼近的魏武卒方阵,赵兴不禁仰天长叹道:“天欲亡我赵兴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