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崛起于八十年代 > 【第114章】新服务器

【第114章】新服务器

小说:重生崛起于八十年代作者:虚空小鱼字数:3019更新时间 : 2020-07-27 18:37:00
“关于华夏人吴长庚的情况,我有一些补充。”

        哈里硬着头皮说道:“之前搜集情报的过程中,我就已经注意到对这个华夏人来说,思科并不是他的主要业务方向。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最近在游戏市场上出现了一家奇迹公司,游戏和主机都不差,可玩度也很高。

  当初光买主机和代理就赚了近5亿米金经过我的调查,这就是华夏人吴的另一家公司新科的产品。和思科比起来,无疑这家游戏公司应该对他更加重要。”

  “如果主要业务方向出现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给华夏人一个教训?想敲诈IBM。我们就要让他付出代价!”

  “你是说,干扰华夏人游戏的业务?”哈皮对街机游戏有所耳闻,思索之后说道:“现在是雅达利在做代理,街机游戏的市场还很大,这不现实。”

  ……

  莱昂纳德、西蒙克雷、比尔休特利……反IBM联盟的一群人都在目瞪口呆的看着吴长庚操作的这个东西。就在洛伊尔公司的会议室里,一整面墙上都堆满了一格格的框架机柜。

  只见吴长庚从墙角提起一个不超过二十厘米的扁平长方体金属盒,然后像是用抽屉一样,小心的塞进了框架机柜里。

  只见塞进去的金属抽屉上的指示灯闪了闪,然后就开始常亮起来。在会议桌上的显示器顿时出现一排排的代码,坐在显示器前的西蒙克雷敲打一番。兴奋的挥了挥拳头:“好了,系统已经载入新的‘抽屉’,可以进入并行计算网络了!”

  这间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拿到外面去,都是能在计算机行业跺跺脚就产生一次地震的大人物。

  然而他们此时就好像一群孩子,振奋的看着这占据了一整面墙的机柜。此时的机柜墙不过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是空着的。

  然而即使如此,这些“大人物”们,仍然笑的好像一个孩子一般。

  从机柜的“抽屉”口看进去,密密麻麻的连接线出现在机柜的背板上。随着数据的流动,这些背板上的指示灯仿佛星星一样不停的眨着眼睛。

  这些数据的星星,最终在这里汇成了数据的银河。

  “我把这种服务器组成模式称为抽屉服务器,将最基础的PC功能集中到一块主板上,这样可以将计算资源集成化,并且极大的降低增加计算资源的成本。”

  吴长庚侃侃而谈,介绍着这个他自己亲自动手,花了一周时间鼓捣出来的东西。所谓的抽屉服务器,其实说白了就是刀片服务器的八十年代版本。

  因为还做不到刀片服务器的集成度和体积,所以计算单元只能做成抽屉一样的体积。但是这并不影响抽屉服务器的灵活部署优势,它和刀片服务器一样,是低成本、大计算量商业服务器的最佳选择。

  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服务器单元,实现高可用和高密度。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

  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主要结构为一大型主体机箱,内部可插上许多“刀片”,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

  它们可以通过"板载"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块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不过,管理员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并同时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

  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体性能。而由于每块"刀片"都是热插拔的,所以,系统可以轻松地进行替换,并且将维护时间减少到最小。

  这些刀片服务器在设计之初都具有低功耗、空间小、单机售价低等特点,同时它还继承发扬了传统服务器的一些技术指标,比如把热插拔和冗余运用到刀片服务器之中,这些设计满足了密集计算环境对服务器性能的需求。

  有的还通过内置的负载均衡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核心网络性能。

  而从外表看,与传统的机架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相比,刀片服务器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服务器的使用空间和费用,并为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扩展升级手段。

  刀片服务器比机架式服务器更节省空间,同时,散热问题也更突出,往往要在机箱内装上大型强力风扇来散热。

  此型服务器虽然空间较节省,但是其机柜与刀片价格都不低,一般应用于大型的数据中心或者需要大规模计算的领域,如银行电信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数据中心等。

     看着挺高科技,但说白了还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负责数据预处理的是DEC的小型机,数据传输的技术是思科提供的,惠普贡献了低成本的主板和计算架构,苹果则贡献了68000架构下的丰富计算资源。

  吴长庚自己的贡献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把各家反IBM联盟成员的力量集成起来,另一个则是贡献了热插拔技术。

  当然,热插拔本来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在大型机领域这项技术是早就被广泛应用的。不说别的,传说中艾尼阿克每分钟爆三个真空管的水平,要没有热插拔,大型机还要不要工作了?

  吴长庚要做的,就是把热插拔技术移植到“抽屉服务器”的PC体系上来而已。

  如果什么基础都没有,给吴长庚十年的时间他也搞不出这个寨版的抽屉服务器来。但有着几乎整个米国计算机行业的支持,他的工作真是不要太简单。

  抽屉服务器,这是吴长庚对IBM的致命一击。不过也算是对西蒙克雷向量机体系的致命一击。

  不过八十年代西蒙克雷也早就已经意识到了向量机的局限性,在向并行计算方向考虑了。也正是因此,他反而是在场众人里,对吴长庚的成果感到最为震惊的人。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的技术并不是水平多么高超,而是思路没有打开。没人点醒,恐怕永远也想不通。

  显然,吴长庚这个抽屉服务器的设计,将会无比深刻的改变整个计算机行业。

  刀片服务器的出现,让超算的硬件设计成了刀片的堆积和挑战交换机带宽的游戏。这样一来,超算军备竞赛的序幕,就算是彻底拉开了。

  接下来的世界,肯定是一个超算不断挑战计算速度极限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里,超级计算机之父西蒙克雷将会如鱼得水!

  DEC的奥尔森看到了抽屉服务器需要的数据处理小型机市场,惠普看到了抽屉服务器对“抽屉”的庞大需求,莱昂纳德看到了抽屉服务器并行处理对交换机市场的开拓,史蒂夫乔布斯看到了68000体系下MAC电脑巨大软件资源的应用方向……

  在这个体系里,除了没有IBM的位置,几乎所有的PC厂家都看到了自己米好的未来。

  当然最关键的是,终端用户将不再有对硬件发展的“用脚投票权”。服务器到终端模式下,服务器的配置将会成为行业内部分蛋糕的盛宴。

  嗯,我们是为了打倒邪恶霸权IBM聚集起来的自由联盟,绝对不是行业垄断协会的雏形!

  话是这么说,但怎么看这群人,笑的都是这么阴险啊!

  IBM虽然在战略上是很重视这个反IBM联盟的,毕竟几乎绝大多数主要计算机公司都加入了进去。

  但是在战术上,暂时来说IBM并不认为他们会有什么进展。

  首先,这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虽然承认每一个联盟的成员都希望IBM就这么阴沟翻船才好,但各家成员之间的矛盾并不比他们和IBM之间来的少。

  历来参与数量越多的联盟就越不牢靠,在IBM看来,这个所谓的反IBM联盟,更是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

  没有足够的利益和项目作为驱动,这些人也就是聚在一起拍拍广告片,喊上两嗓子而已。

  更多的,IBM认为还是自己不犯错误,别人就无法把它怎么样。毕竟IBM作为计算机行业的巨无霸,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只要维持住在宣传领域的攻势,它暂时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实际损失。嘴炮谁不会,喊着打倒米帝霸权的多了,米帝掉了块肉吗?

  不过就好像面包总是有奶油的一面落地一样,中国人也有老话叫做:好的不灵坏的灵,这世界上没有谁是一定要按照IBM的剧本行动。

  比如说抽屉服务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