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一百一十一章水中花月,入冬破晓

第一百一十一章水中花月,入冬破晓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2229更新时间 : 2020-10-24 15:29:00
大雪初融,万物复苏。

依旧寒风凛冽的夜晚。

        大宅的灯笼却是点亮了整个节度府。

        萧天行拿着一沓厚厚的皮卷纸,不停地端详。

        面前是温暖的火炉盆,火光跳跃,像是欢快的精灵。

          “哈哈,子芸真是好兴致。”

        韩子华笑道。

        “呦,子华来了。”

        “这不是隋朝的名画《京杭运河迎春图》吗。”

        韩子华一看,便看出了点东西。

        画中一艘偌大的船穿过拆毁的桥,上边的人朝着岸边的青楼打着招呼。

        “锦瑟微澜棹影开,

        花灯明灭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

        流到前朝梦里来。”

        一首诗油然而发。

        “好诗!子芸虽久居军伍,但是这鼓弄文墨之术却是没有退步啊?哈哈哈!”

        韩子华大笑一声。

        “脱了现实的诗不过是无病呻吟,我这算不了什么。”

        萧天行摇了摇头道。

        虽是这般说了,但是萧天行脑中还尽是青楼的靓丽女子对着远赴京中赶考的书生回眸一笑的场景,两情相悦,互诉衷肠之思。

        有意者留下香囊的也不少。

        只为书生有朝一日能一步登天,赎她回家。

        曼妙的少女和穷乡僻壤出来的书生的故事自古以来,都是不缺的。

        “这些啊,只是有感而发,是我太多愁伤感了。”

        萧天行自顾自的说。

        “我看是在想着那位花姑娘吧。”

        韩子华笑道。

        “胡说!”

        “我只是在思索进取之法而已。”

        萧天行辩道。

        “哦?何来的进取之法。”

        韩子华寸步不依。

萧天行闭口不谈风月,而是扭头说道:“自盛唐来,弄诗已是书生必备之举,而当下却是无用之事,乱世至,人伦毁,父食子,臣弑君,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成泡影。武夫不知效国,文臣不知治国,能士寥寥无几,此是百年未变之变局,然之,三国乱世,未有此态,故汉以强亡,今唐胡人入中原,朝廷实为存亡,盛唐以衰亡,不得不让人心虚,不知有没有一套合格的体制让天下太平,中华千古不为异族手中?”

韩子华也没想到萧天行说了这么多充满思考和哲理的话,一时间居然愣住了。

继而回过神,正色道:“从未听闻子芸如此文绉绉过,看来却是有所问题。”

“子芸的意思可是秩序二字?”

韩子华用他教的词汇询问。

“不错。”

萧天行点头。

“子芸这二字甚是玄妙,何为秩序?秩者,常也;序者,律也。秩序,常律也。”

韩子华饮了口茶道:“儒家孔子有云‘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学礼,无以立。’而礼之用,可为三道。”

“为政之道所谓“礼”,建立诸典,以法人行,以至于治国者也。

治世之道所谓“礼”,因用节日俗、庆生、婚、丧、祭礼等百世事礼仪,以法人行,以至于移风易俗之用。

人教之道所谓“礼”,“人而不仁,如礼何?”。”,此孔子之大效,孔与柱也“礼”以“仁”之魂,庶人因教,使人得自外行法中谓其生之观,以醒其心,为一志于修德之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所主张的“礼”,最主要的含义就是“行为规范”。它作用包括:

一、政治上的作用:所谓“礼制”、“礼治”,建立各种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统治国家的作用。

二、社会上的作用:所谓“礼教”,通过节日习俗、庆生、婚礼、丧礼、祭礼等各种社交礼节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这是孔子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以“仁”的灵魂,期望通过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外在的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于修养品德的君子。

但是现在的人伦破灭,道德沦丧,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也是萧天行所担忧的,人心不齐,就算你的建立的政权在强大,不过几年便会烟消云散,后梁,后唐,后汉,后周,皆是如此,为何赵匡胤能以一人黄袍加身就能推翻后周?连赵匡胤自己都突然暴毙,斧光烛影到现代都是个迷,赵匡胤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建立的大好局面还是被自己的弟弟玩了一团糟,武德不振的宋太宗赵光义大兴文曲,以掩盖自己的过失,已至后世皇帝歪曲了太祖皇帝的遗训,文人做大,武夫失势,正值异族崛起的年代,大宋如一叶扁舟摇摇欲坠。

这一切都源自秩序,也就是孔子说的“礼”。

只有人人都明白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己,国家才能有无限的活力。

只有每一名将士明白自己是为何而战,军人有信仰,军队才能打胜仗,国家才能有战斗力。

只有天下有一股向上的活力,一股正能量的风气,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建立秩序,刻不容缓。

萧天行虽然现在只有荆襄之地,但是众多官员眼中的趋势趋利之色却是让萧天行十分失望,一地百姓对官府如同看到毒蛇一般,惶惶避之,这让萧天行陷入了沉思,看到书房中的话,联想到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样的话来,这才有感而发。

“子华说的对啊,但是理论就是理论,如何去实践呢?”

“子芸可是看到地方百姓官吏的样子,才有所忧虑?”

韩子华洞若观火,一下子就看出了究竟。

“不错,这荆襄官吏实在是不中用,素位餐尸之辈比比皆是,百姓与官府离心,怎能办好事?”

“但我觉得这事急不得,秩序先为秩,再为序,我们必须稳固荆襄七州,让百姓看到我等的诚心,再以善治得到百姓的支持,这是第一步,其次便是以秩序之地引诱各地百姓加入荆襄,以充人们...”

“然后再做大做强!”萧天行大喊一声,打断了韩子华的讲话,眼中兴奋之色十分明显。

韩子华哭笑不得,点点头道:“不错,但是这必会引来众诸侯的仇视,子芸还要扛得住压力才是。”

“那又有何妨,虽千万人,吾往噫。”

“报!!!”

屋外传来士兵的急报。

萧天行脸色一肃,只有重大的军情情报才会直接越过众人直接上报于他。

“念。”

“元月中旬,崔胤募兵以实北衙六军南衙十二卫,朱温阴以人应募而窥。三月朱温以崔胤拥私兵欲谋反之罪,当朝下,弹劾之,请圣令,围崔府,诛崔氏满门!”

韩子华和萧天行听闻这个消息纷纷错愕。

萧天行心中叹道:

那一天终究还是要到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