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六十二章 北衙禁军

第六十二章 北衙禁军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3440更新时间 : 2020-05-05 10:00:00
第二日,萧天行只率萧健和钟季平二人先来到了北衙禁军驻地。

  唐时禁卫军分南北衙,南衙兵指十六卫所领诸卫兵,北衙兵指禁军,其中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号为北衙六军,简称六军。其后又与左右神策、左右神威合称左右十军。肃宗、代宗时,六军势力颇盛。德宗以后,神策军势大,六军地位渐低。

  可以说到了唐末,六军里神策军的人数占了一大半多,刚好这些禁军还有一大部分在宦官手上,皇帝这是让他去制衡宦官的势力,顺便掌控禁军罢了。

  这个皇帝还真是任性啊,手段耍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难怪父亲想离开朝堂,其实是不想再参与斗争了,太过让人心累。

  萧天行自问是一个实在的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若是利用与揣测,自己一定坑的那人毛都不剩。

  既然来了北衙,就要将北衙的十万人全部带走,不给那皇帝留一个人,按历史来看,那李茂贞和韩全诲应该还有数月行动了吧。

  萧天行来到驻地门口,却闻营中有兵刃相交及喧哗之声,听上去是训练的热火朝天一般。他那接待之人的中尉姓杨名盛,乃是北疆调集而来,身长七尺,极为敦实,一看便是久经沙场之人,他确认了萧天行的身份之后便上前参见。

  “我这营中,倒确是热闹非凡!”萧天行笑道。

  “本以为会跟从前的神策军一般。”钟季平也是颇为意外,毕竟很少会有无上官就努力训练的军队。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左右八军与神策军不同,他们的人数足足有八九万,而我们八军一军人数不过三千,所以管教起来比较容易些,从前德宗年间,愿意来北衙的官宦子弟越来越少了,特别是我们这八军。”杨盛苦笑道。

  “为何?”萧天行疑惑道,这确实跟他预想的不一样啊,他以为的禁军应该是懒散软弱的才对。

  “自从神策军两次扩军之后啊,但凡有战事,全部是神策军出面,我们这些人都快被朝廷遗忘了,连朝廷给的军饷也是越来越少,所以走的人也越来越多,别说官宦子弟,能走的都走了,如今留在这里的,无非都是居无定所、又举目无亲的穷家子弟,他们在民间又没有饭吃,没有依靠,只好留在军中,好歹还有一日三餐的保障啊。”

  杨盛越说越唏嘘,十分感慨北衙现在的处境。

  萧天行听到这,不禁沉默了,他也不知道是喜是忧,喜的是这些留下了的人都是愿意参军的士兵,而且还有些战斗力,忧的是大唐的军制居然已经腐朽成这样,如果不是会被饿死,恐怕没有人会来参军了吧?

  “禀大人,如今士卒尚未调拨整齐,这些军卒来自大唐四方,内中多有彪悍之士,闲时便与一处比试武艺,大人可有兴趣一观?”杨盛说道。

  “好,今日正好见见弟兄们,前面带路,先不要告诉士卒们我的身份!”萧天行对这些大唐仅存的强军反而来了极大的兴趣。

  那杨盛领命便带着萧天行来到校场,却见士卒们围成一圈,内中正在比武,一方败下立刻就有人接上,大唐精锐名不虚传,曾经名镇漠北的唐军岂是浪得虚名?场中多有武艺精熟之辈,看得萧天行大有兴致,论起单兵素质,这些人比之自己手下宁朔营亦是不遑多让,看来这领军之人也并非昏庸之人,能调教出如此的军队,此人当是将才。

  心中不由期待

  此时一小将来到场中,此人十八九岁年纪,身材高大,猿臂蜂腰。使得兵刃是一把开山大斧!一下场竟连败十余人,一时无人再上,那小将面有得意之色,仍不停催促场下再上,并无疲累之色。

  萧天行看得心头一喜,此人斧法精熟,有良将之姿,可算今遭是意外所得了,见无人应声,不由大声出言道:

  “这位兄弟,某来与你一试!”五代之中能够在这个年纪便把大斧使得如此纯熟的,怎么没听闻过呢?见这小将连败十数人后,萧天行也是见猎心喜。

  纯以武力来说,萧天行也有信心将他败在手下,要知道他可以在李存孝手上走过三四招,虽然可能人家认真,自己一招都挡不住,但是再说了,边上观看了半天,这小将虽然勇猛可斧法还未臻至大成之境,更是有了八九成把握。

  “来得好!请!”那小将见又有人应战,心中欢喜,大声喝道。萧天行此次是微服前来,并不异于寻常士卒。

  “莫急!你此前已经耗了力气,我不占你这个便宜,否则胜之不武!你且先休息一阵再斗不迟。”

  既然要打,就要胜的堂堂正正。

  “听你口气甚大,却不知身手如何,切莫眼高手低!”那小将虽对萧天行让他歇息的行为较为赞赏,可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免心中不服,因此出言说道。

  “哈哈哈,你的斧法虽好,可还不是我之敌手,这样吧,我若败在你的手上,便当着这么多兄弟的面呼你为兄!正所谓艺无大小,达者为尊。”萧天行故作狂妄之态。

  钟季平和萧健在一旁看的也是乐呵,少主自从扬州一行武艺又有精进。

  “大言不惭,我若败在你手,便也以你为兄,今后听你之命!”那小将血气方刚,见萧天行不过比自己大了几岁,言语中还有对自己轻视之意,不由有了些怒气,强硬回道。

  “如此极好,便请周围弟兄们做个见证,谁也不能赖账!”萧天行心头暗喜,小子,你还是嫩了点,受不得激啊,你这个将才我收下了。

  “大丈夫一言九鼎,岂有赖账之说!”那小将见旁观众人都喧闹起来嘴上自然不会对面前这人容让分毫。

  “我已经休息好了,来吧,你用什么兵器?”小将休息了盏茶时间之后,站起身来,拉开架势,对萧天行言道。

  此时他面容沉稳,身形凝练,已经不似方才那般浮躁,看得萧天行暗暗点头。

  钟季平早就为萧天行选来一挺精钢长刀,此处虽是校场,十八般兵器俱全却也没有他的青光宝刀好使,萧天行接过刀来略一掂量,分量虽然轻点却也勉强何用,挽了个刀花,便对对面小将言道:

  “便用这长刀与你见个长短,来!”一个来字萧天行大声喊出,同时以刀刃指向对方,此时的气势已经与先前截然不同。

  那小将立刻面露凝重之色,他乃武艺精熟之人,从刚才萧天行挽起刀花到现在拉开架势,明显有挥洒自如的气势!此人恐是常上战场,十分老练,不过他自命难逢敌手,对方越强,越能激起他的好胜之心,当下也不再言语,一斧便直取萧天行面门,隐隐间便有风雷之声。

  萧天行有心立威,见他斧到,丝毫不让,大刀迅捷而出,一刀至,一股庞大的力量从刀中传到那小将手上,两人手上都是一麻,那小将眼中惊异之色一闪而过代之而起的便是兴奋,当下揉身再上,大斧展开密不透风,招法精妙!他第一招试出对方力气还在自己之上,自不会一味硬斗。

  “他倒是聪明,知道不能力敌,你的招数虽精,可想以此胜我却是不能!”萧天行想着也挥动钢刀迎上对方招数,这一下双方以柔对柔,以快打快,只见枪斧翻飞,斗得不亦乐乎。

  周围观战众人之中也不乏勇悍之将,可看了一阵之后都是面露敬佩之色,场中二人皆是武艺精熟,气脉悠长,自己断非其敌!也不知是谁带头叫好,一时间呼喊助威之声大起,更见热闹。

  堪堪斗了有四十余合,二人未分胜败,萧天行此时心中已经肯定了此人自己必要收入麾下。

  此时虽是未分胜败,可萧天行知道自己已经隐隐占了上风,从一开的互有攻守到现在自己猛攻而对方稳守,胜利的天平已经在向自己倾斜!只不过细密沉稳,韧性十足乃是对方的长处,照现在这个打法没有五十合取对方不下,这绝非萧天行所愿。

  “好,我便看看你有多少韧性!”想到此处,萧天行一声大喝,刀法立刻变了路数,皆是大开大合,刚猛无比,如同一阵狂风卷向对方!这种打法意在以力取胜,来来去取不过竖砍横劈几招,可偏生度力量都臻乎完美之境,让人避之不得,只能硬拼!同时刀中霸气无双,看得观战之人都热血沸腾,叫好之声更是响彻天际!

  一时之间萧天行的攻势犹如惊涛骇浪,而那小将已似吃力连连,此时他心中虽然不服可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实力在自己之上,那滔天的攻势如同不会断绝一般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自己的大斧已经被压缩的只能稳守身周三尺之地,全无还手之能,如果这狂猛的攻势对方再能支持十合,自己必将落败。

  萧天行斗得兴起,口中长啸之声直震云霄,闪电般的一刀劈向对方,这正是他琢磨的青光六击之中的开山劈,一刀接着一刀,瞬间连七道劲力,一道大过一道,无坚不摧!

  小将只觉面前银光霍霍,刀光闪烁,竭尽全力才架住来势,正要松一口气却只觉长刀上力道不断传来,第一道已经重逾千钧,可后面更是一道胜过一道,精疲力竭之下再也把持不住手中大斧,脱手而飞,此时胜负已见。

  “兄弟你斧法娴熟,招数精妙,只不过经验略差,我能胜你不过是力气稍强罢了,不用放在心上。”既然得胜,萧天行当然不介意安慰他一下,不过说的也是实话,这幅身体自幼有神力赋体,数岁能拉弓猎野,十五射虎,十七封将,武力是不低的。

  “胜就是胜,败就是败,艺不如人,没有借口!我冯溢才虽不是什么出名人物,可也知道此理,此战是你胜了!冯溢才字仲华见过兄长,今后愿听兄长号令,共同进退,还未请教兄长大名?”

  听到小将脱口而出的那个名字,萧天行如获至宝,当真是大将之才。

  “在下广陵萧天行,天下人都叫我萧郎。”萧天行微微笑道。

  此言一出,四周皆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