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唐士无双 > 第五十二章 轰轰烈烈搞基建

第五十二章 轰轰烈烈搞基建

小说:唐士无双作者:临巛字数:2514更新时间 : 2021-06-01 12:22:05
  苏烈的活还是没能自己干完,一纸诏书从长安而来,随之来的甲士们卸甲下地,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苏烈的活包圆了。

  匡道府折冲,这是苏烈的官职。

  官位不高,胜在能领兵,麾下有上千甲士。

  大唐军中,知道苏烈大名的人不计其数,上至李靖这等大帅,下至普通的士卒,堪称如雷贯耳。

  苏烈的威名是打出来的,在刘黑闼麾下之时,仅靠一人之力,几乎就拦住了唐军,最后若不是刘黑闼自己作死,估计还能斗几年。

  毕竟人家李世民是位面之子,坚持一下已经很不容易了。

  之所以官位不高,是因为他没有为大唐立过功,流过血。

  以军功立国的大唐,自然不会平白就赏赐一个敌将高官厚禄,规矩还是要有的。

  不然难以服众,将军们要是闹起来,也不好收拾。

  秦风与苏烈依依惜别,临行之际,送了一车好酒,明目张胆的表达着自己的善意。

  苏烈也没有拒绝,拉着车走马上任去了。

  和平的日子过的悠闲且舒适,没有半点波澜。

  秦风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去弘文馆了,差点都忘了自己还是大唐官员中的一员,弘文馆校书郎。

  他记起来自己还是个官,是因为李世民终于弄了个十八学士出来。

  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

  所谓登瀛洲,是得到恩宠的意思,不是说去攀登一下瀛洲。

  十八学士中,大部分秦风都打过交道,就连许敬宗这等千古佞臣他都有过交流。

  有几位秦风没见过,不知道在哪里猫着,不过无所谓,秦风又没想着全都见一面,名人见多了,很容易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秦风收到了好多请柬,都是邀请他赴宴的,文臣武将皆有,都被他随手扔在了书房。

  人太多了,没法选择。

  而且成年人做什么选择题,统统不去不就完了。

  秦风不去,自然没有人有意见,他把自己当作小透明,人家也不会自讨没趣。

  大唐如今一片和平,该升官的升官了,该晋爵的晋爵了。

  至于秦风,大家都很默契的避而不谈。

  所以秦风很安心的继续造房子。

  沿着滈河两岸,足足五百亩地,中间隔着滈河。

  这就需要几座桥,而且还得是很结实的桥。

  长安八水,名字很好听,但是这八水除了用来运输,最大的作用是泄洪。

  秦岭不仅仅是一座自然资源丰富的宝山,没事还会爆发一下山洪。

  所以结实的桥梁很有必要,秦风决定造石拱桥,赵州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嘛,屹立千年不倒。

  图纸画的很漂亮,这座新的小镇,依旧叫做南山,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民房、店铺、休闲娱乐之地,剩下的地方,全部用来种了花草。

  这是一座花园,或者说是一座花园小镇。

  与南山镇同时开工的,还有南山村旧址,这里建造的不是村镇,而是又一座园林,说是园林不太恰当,应该说是一座书院,或者研究所。

  秦风打算把这座书院当成以后的大本营,往后大唐的所有科技将从这里慢慢诞生,在这个世上放出耀眼的光芒。

  人总得有点追求,活在世上不能一味的吃喝玩乐,科研人员嘛,科研精神不能懈怠。

  而且秦风也想看看,创世到底能不能让自己活到那个年代,再看一眼那个年代的风景。

  四千年后的时代,已经有人活了上千岁而不死,创世若是真像老师说的那般强大,秦风觉得活个四千年问题应该不大。

  到时候找到老师,趁着他还没把自己作死之前收入门下,想想都觉得开心。

  春耕之后,农活就少了,就算是整天住在地里,把地里的杂草一根根都拔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所以,这时候机灵一些的就开始满世界找活干,好歹能挣点钱,帮助家里渡过这个困难的时期。

  南山村再次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因为秦风把几种不算机密的产业外迁到别处的缘故,闲下来的人,尽数上了工地上工,为此,裴律努专程过来感激了一番,对南山村来说不重要的产业,在别的地方,足以养活数千甚至上万人,这是他身为县尊的政绩。

  南山村的工程量很大,好在不用建高楼大厦,最多不过是二层小楼而已,就是砖头与青石板用的多了一些。

  要想富,先修路。

  古今不变之真理,自然是要遵循的。

  南山村的路,要么就是用砖头铺就,要么就是用青石铺就,如今要扩大成南山镇,秦风不得不祭出了水泥这个污染比较大,甚至可以造成各种肺病的玩意。

  水泥不能在南山村生产,与各家商议之后,直接放在了长安城北面的渭水旁,那里人烟稀少,污染一下也没关系。

  至于水泥的用途,自然是无用多说,见识了一段水泥路之后,迅速的成为了战略物资,优先供应各种要害部门。

  修筑城墙,修建道路,穷困的大唐,开始了可能是史上第一次以工代赈。

  征用民夫,钱粮管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铜板都不给,搞的天怒人怨的,杨广的例子就在眼前,李世民可不想重蹈覆辙。

  如今大唐虽然不算富庶,但是钱还是宽裕的,李世民的内库如今膨胀的厉害,差不多快塞满了,不花出去就有点碍眼,必须得花钱才是。

  大唐一向缺粮食,这一点是很现实的。

  但是世家积攒的粮食可不少,因为秦风的出现,一些世家如今也不如以前顽固,日新月异的发展告诉他们,若是跟不上,只怕覆灭在即,既然如此,何必再坚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既然如此,不妨跟皇家多交好一下,将来子孙也能有个好前程。

  世家世家,之所以是世家,靠的不就是朝堂上的力量吗?

  朝堂上没有力量,哪天某个权贵心情不好,看你不顺眼,一刀把你砍了,连个通风报信的机会都没有。

  民心思归,世家向背,李世民终于感觉自己像个皇帝的样子了。

  如今朝政顺利的令他觉得不真实,总觉得有刁民暗中要害他。

  不过有长孙这个贤内助在,李世民总算是暴走,不过抱怨一下还是正常的。

  “承乾与青雀进学如何了?”

  “甚好,文纪先生与冲远先生耳提面命,两个孩子大有长进。”

  李世民满意无比,毕竟一个是太子,一个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如今学问长进,也是给当爹的挣脸面不是。

  “恪儿最近在做什么,朕好久都没见到过他了。”

  长孙叹了口气,愁眉苦脸道:“秦风家又在建房子,这次手笔不小,滈河两岸数百亩地,他打算建造一个巨大的庄园,恪儿是他的大弟子,又跟随他学习营造之法,正给他建房子呢。”

  李世民闻言,烦躁的道:“这小子怎地老指使恪儿,堂堂皇子,东奔西走的成何体统,他其他弟子就不能干吗?”

  长孙无奈道:“尉迟梦与秦若甫在选择钢铁厂的地址,选了几个月都没个结果,秦风不满意,其他的弟子,似乎没有出师,还在跟着秦风学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