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云中孤凤展 > 第六章 惊人

第六章 惊人

小说:云中孤凤展作者:衣鲜字数:3079更新时间 : 2021-05-16 17:31:27
  香宁虽是商业重镇,却也很注重文化教育,名流频出,人杰地灵,云朝四大学院之一的白鹤学院,就在香宁。

  白鹤学院地处香宁南郊南俞山,汇集了云朝南方有名的师长大儒,每年只招收二百来名学生。

  学生入学后,每年七月下旬要进行一次分级考试,考试通过进入高一年级,否则需留级再学一年,等待来年继续考。

  边婼自去年就考入了白鹤学院最高年级,也称乡试预备班,只待今年八月,就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了。

  易怀瑾和王钦也在乡试预备班,易怀瑾本不是读书的料子,不过这么多年经易重夫妇和边婼耳提面命,多少读进了一些书,吊车尾跟边婼一起进了乡试预备班。

  而王钦天生脑瓜子灵活,文章读几遍就会背诵,属于每个班里那种没怎么努力,却每次考试都能进前十名的学生,进乡试预备班自然不在话下。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于这段话,大家有什么感悟?”学堂上,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先生问。

  那老先生身穿白色长袍,长得和颜悦色,花白胡须一直垂到胸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高谈阔论时总散发熠熠的光彩,身姿颀长,行动灵活,比许多年轻人看起来都充满活力。

  正是白鹤学院最有名的先生——贺静之。

  贺老是香宁有名的大家,知识渊博,德高望重,曾担任过京都国子学祭酒,致仕后告老还乡回到香宁,被白鹤学院院长邹闻道亲自请来教书。

  如今贺老虽已年逾六十,心态却十分年轻,很喜欢与年轻人交谈讨论,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备受学生爱戴。

  “这段话告诫我们,不得志时要修身养性,洁身自好,不让自身原则因穷困而有所妥协退让;得志时要尽可能地帮助世人,使天下人都能做到保守良好品行。”一个坐在第三排中央的学生说。

  这学生姓贾名少华,穿一身水青色学生袍,身姿瘦削,眼眸清亮,是班上的积极学生,勤学好问,性格开朗,很得老师喜欢。

  贺老赞赏地边点头边摸胡子,“不错,不得志时要专注于自己,保守高尚品德,得志时还要用自己的才能帮助世人。”

  众学生纷纷点头,还有的快速记下笔记,以备课下再回顾。

  贾少华被夸奖却并没有得意,而是趁机说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有一个问题十分不解,那是不是意味着不得志就可以不顾世人,得志则要倾尽全力帮助世人,难道这天下好坏仅是得志之人的责任吗?”

  话音刚落,学堂里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觉得是,有的觉得不是。

  “阿英,你觉得是这样吗?”易怀瑾戳了戳边婼,一脸的疑问。

  他觉得这话不太对,可怎么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毕竟云朝的确是得志的上层阶级在承担管理天下的责任,而底层百姓只要过好他们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边婼沉吟道:“是,也不是。”

  一旁的王钦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凑过来说:“快讲讲。”

  边婼也不卖关子,开口道:“说是呢,是因为……”

  谁知才说了个开头,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喊她,“沈英,你有什么看法,说给大家听听。”

  边婼抬头,只见贺老正笑眯眯地望着她,眼里满是逗趣。

  边婼:……

  也不知这贺老为何对她青眼有加,每回讨论问题,总爱点她回答。

  真是甜蜜的负担。

  边婼缓缓开口,“天下好坏当然不仅是得志之人的责任。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每个子民都应对国家兴衰负有责任,无论得志与否。只不过每个人的才能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一样罢了。

  “譬如说每日辛苦耕作的农夫,他在世人眼中或许是不得志的,可能因此就磨灭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吗?不能。因为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种出了我们要吃的粮食,没有他们,我们就会饿死。

  “专注于自己的职业,不做破坏社会秩序和法律道德的事,即是为国家向好的方向发展做出了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边婼说完,众学生又开始议论起来。

  贾少华觉得边婼的话有道理,可仍有疑问想不通,“如果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那何来兼济天下呢?”

  边婼耐心解释:“兼济天下,是我们在独善其身以外,如果还有心力兼顾,才可以去做,这对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德有很高的要求。

  “就拿刚才的农夫来说,他们每日想的都是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又怎有时间和精力去兼济天下呢?但对于士大夫来说就不同了,他们有学问有能力,只要他们想,他们就可以去兼济天下。

  “兼济天下是高于独善其身的一个层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听了边婼一席话,贾少华恍然大悟,众学生也一副有所得的样子,对边婼更加钦佩。

  这时贺老突然问:“沈英,如果一个不得志的人想兼济天下,又该如何?”

  边婼一笑,“那就努力得志。”

  “哦?”

  “再拿农夫举例,他生来是个农夫,难道这辈子就注定是个农夫吗?如果他有机会入学,有了学问,可以科举入仕,若不幸落榜,可以去当个教书先生、账房等等,哪怕再回去种田,有学问傍身,定也能做个农夫中的佼佼者。一个人只要有志气,终有一天能得志。”

  “可他若无机会入学呢?”

  “那他总有学习的机会,不拘什么,多学习总没错,或许有一天这些学来的东西,会成为他走上得志之路的踏脚石也说不定。”

  贺老哈哈大笑,“不错,日积跬步,终至千里,只要他不放弃学习,得志不过早晚的事。”

  说罢他再问:“那如何给这些想得志的人开设便利呢?”

  “建学院。”边婼坚定地说。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让她仿佛笼罩了一层金光,学堂里寂静无声,所有目光都专注地投向她,她却丝毫不受影响,笔挺地立在那里,眸子闪动着明耀的光彩。

  “学院是底层百姓走上得志的唯一途径,不光是为科举而开设的学院,还有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理学院等等。

  “每个行业都可以开设学院,让那些想学的人只要交少许的学费,就可以来学习研究,然后像举行科举一样进行考试,划分等级。高等级的人可以得到比低等级的人更多的便利、薪水。

  “这样,人们得志也不光只有科举入仕一条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成为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就能改变生活,实现梦想。人人有学可上,人人都有出头之日……”

  众人听到这番新奇的言论,心中巨震,就连贺老也目瞪口呆地望着自己一直青睐有加的学生,忘记了言语。

  他们随着边婼的话语,脑海里不断构建一幅繁荣美丽的画卷,人人都上学院学一门本领,各行各业发展昌盛百花齐放。

  那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可是,这完美画卷真能实现吗?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唯有边婼仍滔滔不绝地讲着那美好构图,眼中的光芒比天上星星还要闪耀。

  窗外两道静止的身影一坐一立,白衣公子坐在木制轮椅上,一向含笑的脸上满是沉思。黑衣侍从静静地立在他身后,不发一言。

  正是颜珩和顾勇主仆。

  良久,颜珩呢喃,“这沈英倒是有大才,只可惜……”他顿了顿,说:“走吧。”

  顾勇照做,脑海里却在回想刚刚高谈阔论时眼里发光的少年郎,心里一阵惋惜。

  只可惜……

  生不逢时。

  跟颜珩和顾勇一样想法的,还有贺老。

  从前他见边婼行事从容有度,考虑问题的角度总是十分新奇,常常给他惊喜之感,可从没有这一次来得惊艳、惊人。

  她所构建的画卷,美好得连他这个半截身子已入土的老头,都动心不已,更别提那些满腔抱负、展翅欲飞的毛头小子了。

  他突然觉得,或许自己从前见到的边婼,只是一层面具,如今高谈阔论、见识超群,身上隐有上位者气息的少年郎,才是她的真面目。

  此子,天生不凡。

  他心里不由欣慰和骄傲,这是他贺静之的学生!

  只是伴随而来的,还有无尽的担忧。

  纵横官场几十年,他早已明白朝堂、权力是怎么一回事,一个人若想实现抱负,仅仅有才是绝对不够的,更多的还要看上位者的意思。

  上位者让你往东,你就绝不能往西,更不能犯了上位者的忌讳。多少人前一刻荣耀加身,众星捧月,下一刻就因上位者一句话,而成了阶下囚、刀下魂。

  沈英有大才,但这并不是一个能让才华尽情施展的王朝,恐怕注定会仕途艰辛了。

  可惜!真是可惜!

  贺老长叹一声,唉,罢了。

  既是自己赏识的学生,以后多看顾一些就是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