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聊斋赶尸人 > 第七十六章 三首半的诗

第七十六章 三首半的诗

小说:重生聊斋赶尸人作者:西瓜长太胖字数:2988更新时间 : 2021-06-13 20:12:15
  乾州城巡抚衙门外。

  日落西山,百鸟归巢。

  斗诗的期限为今夜子时,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时限。

  然而,还是没有人拿出一首诗。

  大儒王伦拿出的八首诗虽然都是各个州郡的学子所作,但是都远超乾州郡书生门的水平。

  乾州,无人才!

  乾州自古偏南,与南域十万大山中的苗疆相接,民风彪悍,不通文墨。

  大周朝一来,重文轻武,这才让乾州有了一众书生。

  但是这些书生比着大周朝其他八郡的水平还是差的远呢。

  “已经过去半天了,我们还是没找到一首好诗。”

  “难道我乾州的书生水平这么差,集全州之力,都写不出哪怕一首好诗?”

  “不是我们差,是别人太强了。”

  ......

  长长的队伍里,一个个书生摇头叹气。

  尤其是书生队伍最前排的几十人,他们是乾州公认的才子,写诗的高手。

  这一刻,这些才子们也是垂头丧气。

  因为看不到斗诗胜利的希望,一些人开始离开了。数万人的队伍,转瞬间就走开了三成。

  宁采臣没有走。

  他同样知道王伦出的那八首诗有多么的好,以自己的水平根本写不出这种好诗。

  或许再给他十年!他能写出这种水平的好诗。

  但是,斗诗的成败决定了乾州能不能开办嵩阳书院的分院,王伦可不会等他十年。

  今夜子时,就是定胜负的时候。

  我虽然写不出这种好诗,但我手中有一首诗,肯定比王伦出的八首诗要好!

  宁采臣金握拳头。他对“自己的诗”异常的自信。

  此诗一出,肯定技压群诗!

  “我有诗!”

  宁采臣大喊一声,而后从长蛇队伍的末尾向前挤去。

  他不是秀才,所以只能站在队伍的后面。

  为了说出“自己的诗”,他扒开一个个的书生,向着队伍的前面挤去。

  他扒开的人里,有秀才,有举人,有中了进士已有官职的。

  “这小子谁啊?”

  “就是,连个秀才都不是,竟然还往前面挤。”

  “兄弟,你不行,就别往前挤。”

  ......

  一路上,所有的人都在劝宁采臣离开。他们不认为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人能写出好诗。

  花了整整一炷香,宁采臣才走到队伍的前面,走到巡抚衙门的门前。

  有数十人挡住了宁采臣。

  “有什么好诗拿出来,我们看过以后才能给王伦大人。”

  这数十个才子虽然没能写出好诗,但他们还有一个作用。

  他们不会让很的差诗递到大儒王伦手里。

  把差诗递进王伦手里,不仅书院建不成,还会丢了整个乾州的脸面。

  书生门还是要这个脸面的。

  才子团们一个个狐疑的看着宁采臣,尤其是知道他连秀才都不是时,众人眼中变成了讥讽!

  “不行,就赶紧滚!别在这丢乾州书生的脸。”

  “这里不是你哗众取宠的地方。”

  “就是,让王伦老师看到了,还以为我乾州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

  ......

  冷嘲热讽,扑面而来。

  宁采臣什么都没有说,而是拿出纸笔,在地上写了起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他所写的正是《正气歌》!

  宁采臣正是靠着林羽背诵这首诗才以书入道,有了修为。

  他知道这首诗的不俗。

  才子团们看到宁采臣的诗后,纷纷面色一变,他们都是懂行的,自然能看出《正气歌》的不俗。

  不一会儿,宁采臣便写完了《正气歌》。他吹干墨迹,递给才子团的人。

  才子团们面面相觑,眼里早就没了轻视,取而代之的是欣喜,是震撼,是崇敬,是佩服!

  这一首诗,必定能赢!

  才子团们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位中年圆脸文士走了出来出。圆脸文士家中是书香世家,他是书生,也是进士,也是一名传道受业的老师。

  他在乾州很有名!书生门隐隐以他为首。

  圆脸文士擦了擦手,恭敬的接过宁采臣手中的纸张。

  王伦说过只要有四首好诗,嵩阳书院就在乾州开分院。

  一首也好过没有,最起码保住了乾州的脸面。圆脸文士接过《正气歌》,心中感慨不已。

  要是今日连一首好诗都没有,那么乾州必然会成为整个大周的笑柄。

  如今有了一首好诗,成绩最起码不是鸭蛋,乾州城多少有点脸面了。

  “你跟我一块进去吧。”圆脸文士对宁采说道。

  一众书生眼中全是羡慕嫉妒,只要宁采臣进了巡抚衙门的大门,能见到大儒王伦,说不准能获得什么天大的机缘!

  一朝鱼跃龙门也说不一定。

  宁采臣犹豫了片刻说道:“我就不进去了,这首诗并不是我所作。”

  书生门一片哗然。

  “哦?那是谁所作?”圆脸文士皱眉问道。

  宁采臣拱手道:“他不是书生,是一个赶尸人,但他肯定是我乾州城的人。”他没有说林羽的名姓。

  未经林羽允许就借诗斗诗,已经不是君子所为,若是再说出林羽的名姓,就有些孟浪了。这是宁采臣的想法。

  “赶尸人!”

  “这首诗竟然是一个赶尸人写的?”

  “不可能吧!赶尸人能写出这种好诗吗?”

  ......

  才子团们被这个消息雷的里焦外能,他们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一个不入流的赶尸人能写出这种好诗。

  圆脸文士点了点头,道:“只要是乾州人的就行。”说罢,他便走进了巡抚衙门。

  不一会儿,王伦的声音从衙门里传了出来:

  “乾州,胜一首诗!”

  乾州的书生门发出胜利般的咆哮,整个乾州城顿时沸腾了起来。

  所有人都产生了一中错觉,嵩阳书院乾州书院有戏了!

  “赶尸人真是人才辈出啊。”刘墓生啧啧称奇,他忍不住想起林羽。

  不知道这个赶尸人与林羽相比,谁更胜一筹。

  虽然不知道被大儒王伦承认的诗是什么样子,但刘墓生觉得那首诗肯定没有自己兄弟林羽写的诗好。

  半个时辰,没有新的诗。

  一个时辰,没有新的诗。

  又一个时辰,仍旧没有新的诗。

  离子时,还有一炷香。

  巡抚衙门前的书生长龙只剩下不到一成!

  宁采臣的《正气歌》给了众人希望,可是希望过后,是更大的失望!

  还不如一开始就没希望呢!

  刘墓生伸了伸懒腰,说道:“还是要靠我啊。”

  他飞快的写下两首诗,然后一跃来到了巡抚衙门前。

  这两首诗正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和“十里平湖霜满天”。

  才子团们同样拦下了刘墓生。

  刘墓生先是看了一眼宁采臣,说道:“不错,是个人才。”他对宁采臣很有好感,因为宁采臣说赶尸人是自己的朋友。

  “你是摸金尉!”

  才子团里有人认出了刘墓生。

  “盗墓的!”

  “你来干什么?别玷污了我们儒家的门脸。”

  “快走,快走!”

  ......

  读书人自视甚高,不仅看不起武夫,还看不起他们这种赶尸摸金的不入流行业。

  刘墓生的好心情顿时就没了,他气的扔下手中诗句,一跃就飞走了。

  这群读书人,太狗眼看人低了!

  宁采臣皱眉,他捡起地上的看了起来,随后他浑身颤抖:“好诗,好诗啊!”

  才子团们都觉得宁采臣是傻了。

  宁采臣不理众人的眼光,他把诗句递给圆脸文士。

  圆脸文士看过后,同样激动的说不出话。他拿着诗句,手中颤抖个不停。

  顾不得让才子团们的人品鉴诗句,他带着诗就进了巡抚衙门。

  才子团们的众人吃惊不已,很多人都觉得圆脸文士在病急乱投医。

  一个摸金校尉的诗能有多好?

  不过一会儿,王伦的话再次传出:

  “乾州城,再胜两首。”

  “只要再胜一手诗,嵩阳书院就会在乾州开分院!”

  乾州的书生门再一次沸腾了!

  绝望之后,再次迎来的希望。

  才子团们一个个脸色潮红。他们刚才嘲讽刘墓生,可是谁曾想到刘墓生一个不入流的摸金尉的诗竟然能被大儒王伦看上!

  圆脸文士激动的跑出巡抚衙门,“三首了,三首了!还差一首,事情就成了,快快快,快想一首出来。”

  还有不到一炷香,期限就到了。

  过了这个期限,乾州开书院的事就没有希望了。

  时间很快,眨眼就只剩下一盏茶!

  一盏茶后,再无诗,乾州便没有开书院的希望了。

  圆脸文士的脸上从希望慢慢变成了失望,难道一切都要结束了吗?他悲戚的说道:“哪里再去找一首诗呢?半首都没有。”

  “不,半首的好诗还是有的。”

  一人突然说道。这人经常留恋教坊司,从往来的行商口中知道了半首好诗!

  “对,半首诗还是有的!”

  又一人说道。他也时常去教坊司,也从里面学了半首诗。

  “对,我这里也有半首!”

  又有一人说道。这一个人,也经常去勾栏听曲。

  教坊司内,三半首好诗!

  眼看时间将至,巡抚衙门内突然传出了大儒王伦的声音:

  “第一首诗,不仅好,而且长,可做一首半诗,乾州若再出半首诗,便算是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