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万里归来年更少 > 第七章 赴边

第七章 赴边

小说:万里归来年更少作者:戴启红字数:4914更新时间 : 2021-01-31 20:30:04
  三天后,朝廷颁下圣旨,王安石调任江宁知府,一应职务及变法事宜由吕惠卿和韩绛主管代替。消息一出,朝野议论纷纷,有喜形于色的,有搓手长叹的,宇文洪浩想起那晚王安石的脸色,不禁感慨,他是心思縝密之人,转念一想,定是皇上提前告知了王安石,否则谁又能先得知消息?皇上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看来,王安石以后也许还会回京?

  吕惠卿是王安石的学生,也是变法的坚定支持者,与王安石情同父子,不过为人更加稳重细致,此时比王安石更得人心,太后本有意起用司马光,皇帝却不肯,若现在起用司马光,这几年的新法就没法再实施了,皇帝年富力强,岂肯认输,所以吕惠卿是各方权衡轻重后的最佳人选。宇文洪浩本是吕惠卿最得用之人,此时也即刻被提拔到户部,从六品升至五品,有了上朝参奏的资格,一下子每天忙碌许多。

  元宵节晚上的快马果然便是兵部传递消息的,大宋与西夏五日前在延州城外发生交锋,西夏抢夺了宋朝运往延州的军粮,宋军出城护卫,不料西夏劫粮小队却有后援,宋军几十人伤亡,粮食也被夺走。

  西夏惠宗本有意与大宋言和,梁太后却屡屡拦阻,不时派小股骑兵袭扰宋军后方物质,宋朝就断了与西夏的邊境貿易,后与西夏在延州,熙州有数次交手,西夏吃了亏,那梁太后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避开宋军前锋,却放任边境骑兵骚扰宋朝边民百姓,抢夺粮食财物。

  神宗闻得消息大怒,先是将延州兵马钤辖罢官,派王韶等干将赴永兴军路督军,又着兵部调人去延州勘查军需,一时间朝廷气氛紧张起来。

  王巩因为家中累世功勋,年少时便受朝廷荫封,读书之余又喜舞刀弄剑,虽谈不上武艺高强,却也是身手矫健,现在做着大理寺评事,大家虽知他有才,却也把他当成官宦公子并无重用,这时节王安石被贬,朝廷人员调动密集,王巩想自己久居京城任职,总被当作富贵公子,难展胸中抱负,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建功立业,匡扶社稷,怎能靠祖先的荫蔽无所事事?京中人才济济,可真正需要人才的应是边境,大宋朝面对辽国西夏,总是败多胜少,不如到边关效力,守国护民,因此亲去求了韩绛,又上书吏部表明心志,愿去延州上任,一月后朝廷发下公文,王巩着上任延州长史,任命到来,虽地域偏远,王巩却喜不自胜,妻子张氏虽然不舍,也不能阻拦,王巩父母不免嘱咐一番,让王巩带了两个心腹家人离京赴任。

  汴京已是二月早春,王巩此时却向北行,一路仍是寒风料峭,王巩带了二十来个兵士随从折向西行,快马加鞭,傍晚到了一个村庄附近,远远看去几十间草泥灰墙的房屋,狗吠声甚响,走到村里却是一人也无,兵士队长名唤郑经的有些经验,疑惑道:“此处已经靠着西夏边境,莫不是附近刚刚交战,村民都跑了?”

  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些紧张,赶紧附近寻找,果然村西头看到散落的弓箭和几支长枪,再向西去,山坡上却传来呐喊格斗之声,两队几十个人正在厮杀,宋军人少情势危急,领头一宋军青年将领持长枪驱马快速冲进敌人群中,左突右刺,一西夏兵士跃起一刀砍过,那人一提马缰向右跃起,刀却砍在马腿上。马吃痛长嘶,那青年将领滚落马下。

  王巩见状大惊,他是世家子弟,从未见过这般阵仗,初时有些惊慌,待见那西夏兵举刀要砍,不由胸中一热,忽的生出一股勇气,拔出配剑,驱马疾冲到那西夏兵身旁,挥剑格开弯刀,一把将他拉下马来,郑经等人也一起杀将过来,西夏兵见宋军突然来了援兵,不明状况,调转马头退去。

  那青年将领名周杨青,是王韶近身副将,奉命前往延州传递军情,不料中途遭遇小股西夏骑兵,幸得王巩相救,感谢不尽,两队合成一队,驻扎休息,半夜后,躲出去的村民方陆续回村。

  王巩刚到边关就遇到两军交战,甚是兴奋,拉着周扬青问东问西,次日人马继续西行,到了延州拜见长官,知州王守道早知王巩之名,听周扬青言道遇西夏骑兵为王巩所救,世家出身的公子初次遇敌竟能临危不乱,挥剑杀敌,不禁大为赞叹。

  延州乃是大宋西北重镇,地势险要,城墙牢固,城内房屋街道齐整,车马次序井然,谈及粮草物质供应,王守道叹气说:“朝廷实施新法,税赋增加不少,地方官一方面要扶持农户增加生产,另一面又要催缴税费供应财政军需,百姓叫苦,上司压的又紧,官员日子也是难捱!”

  抬眼看了王巩一眼,又道:“西夏亲辽拒宋,边境屡屡生出事端,保障军需是重中之重,我等唯恪尽职守,以报皇上隆恩!”

  延州靠近西夏边境,王巩虽是文职,却需经常往来永兴军路,沟通军队地方消息,公务甚是繁忙,一晃已是四月,这日王巩带了郑经三人去往永兴军路督帅府,将知州拟定的地方防务条文送交王韶府中管事,到了督帅府外见官兵威武齐整,人马比平时多上几倍,请人通报,见周扬青疾走出来,看见王巩低声道:“昨晚大帅来了,下面人都忙的晕头转向,有失远远了。”又道:“大帅听说你来了,叫你一同去堂中议事呢,快请。”

  王巩走进帅府内堂,几个将领刚好从里面出来,王韶穿了便装,头戴儒巾,不知道的人定不知威震西北的大元帅却是一幅书生模样,他正对着一幅地图仔细观看,旁边还有一将领站立,那人名叫周济,满脸大胡子,十分高大健壮,王巩见那是熙州,秦州一带山川地理图形,一时不敢上前,王韶双眉紧锁,显是思索一个大难题,过一会转过身来,看见王巩立在身后道:“定国来啦,怎么只是站着也不出声?”

  王巩肃然道:“大帅思考军务,岂敢打扰,三天前还听说大帅在青唐城呢,怎么这么快就到延州了?”

  王韶笑道:“兵贵神速,岂能不快!”

  王韶今年刚到四十,他与王巩家中乃是近族,本是名儒生,只是屡试不第,干脆离开汴京到各地游历,当年王巩父亲认为王韶有军事才能,屡次向朝廷推荐他,因此王巩自幼便与他熟识,王韶历时三年堪察了宋国西北地形,向朝廷上书提出平戎策,提出平定西北河煌地区,消灭西夏威胁的方法,开始未得重视,几经辗转到了王安石手中,王安石对他十分器重,向神宗皇帝推荐了他,后来王韶果然不负众望,率军平定熙州羌人部落,又切断羌人与西夏的通路,几次大战,将大宋领土拓展近五分之一,是自太祖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开疆拓土胜利。

  王巩见王韶眼中布满血丝,显是操劳过度,不禁道:“大帅辛苦了,我大宋朝一向重文轻武,能带兵打仗的将军太少了,你是我朝护国柱石,千万要保重身体。”

  周济道:“大帅昨晚到此地,只睡几个时辰就又忙到现在,兄弟们劝说也不听。”

  王韶道:“我精神还好,你们不必担心。”又向王巩笑道:“定国言重了,护国柱石不敢当,我身受朝廷信任,惟愿马革裹尸,为国尽忠。”又问道:“早听说你来了延州,边境条件危险艰苦,可还习惯吗?”

  王巩道:“大帅唯愿马革裹尸,为国尽忠,我只是来此当个文职,又有什么艰苦了!”

  王韶点头道:“定国出生宰相门第,果然志向非比寻常,不过延州离夏国不远,还是要小心。”

  王巩称是,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笑道:“大帅看看这个,能用得上吗?”

  王韶打开一看,不由大喜,王巩道:“延州地势险要,这是本地与西夏国二百里地势图,我来此三月,又仔细勘察一番,西北小徐山虽绝璧林立,却有两处窄窄的豁口,底下又有长长的暗河,我都标在图上,本来要交过周扬青带给大帅,现在正好呈上。”

  王韶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几年西夏不断骚扰我大宋边民,几次交手我方都吃了亏,皇上派我到永兴军路督军,正要好好给西夏人一些教训,这张图可是及时,待我仔细研究。”

  说着展开桌上另一卷地图,与王巩呈上的那幅比对,王巩看那正是延州西北地形,道:“大帅早就胸有成竹了,王巩敬佩。”

  王韶道:“你标注的暗河以前并没有发现,豁口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定国这张图对我很有用处。”两人相对微笑。

  王韶道:“若论骑马射箭,体格精壮,大宋官兵与西夏相比总不占上风,因此打起仗来犹要智取,敌方将领性情如何,人数多寡,乃至一沟一渠,一石一树都要了解清楚才好,包括天气风向都可为我所用。”

  王巩赞叹道:“大帅思虑周密,胸有丘壑,真乃孔明再世。”

  王韶失笑道:“老弟太过谬赞,我不敢当。”

  周济抢着道:“怎么不敢当!当年大帅收复河煌,羌人先占据了险要之地,却被大帅派人从侧翼攻破,又绕到敌后放了几把火,烧了羌人营帐,可不就是诸葛孔明火烧藤甲兵吗!”

  王韶道:“也不全是用计,那年与羌人在抹邦山作战,有一次被敌方占据高地,我方士兵若退却,敌人必乘胜追击,也只能鼓足勇气拼杀上去,当时我下了死命令,谁敢退后,立即斩首,我大宋官兵拼四厮杀,方冲开活路。”

  周济叹道:“那次大帅亲自披挂上阵,指挥大军反攻,后来大帅让部下由竹牛岭路出动,虚张声势牵制敌人,而暗地里让部队攻打武胜,双方激战,宋军大败瞎药等部,我军士气大涨,当时情景犹在眼前。”

  王韶道:“是啊,后来咱们捉到羌人首领,镇住众蛮夷,羌人这才俯首称臣,只是我方伤亡也不少。”

  周济道:“当时那首领兀自不服,被大帅一刀拦腰将他砍成两截,余下羌人都吓破了胆,这才乖乖降服了,蛮汉须得蛮杀。”

  王巩听得血脉喷张,叹服不已,王韶道:“我方将士英勇,朝廷也鼎力相助,当时韩琦等人上书反对出兵,多亏皇上信任,王安石大人坚决支持,源源不断供给粮草军需,方能有此大胜,如今西夏未平,王安石大人反被贬到江宁,国之栋梁若被折断,这平戎之事怕是要拖延了。”

  王巩默然不语,王韶知道他与苏轼等人对王安石新法颇有微词,不再说此事,王巩又拣延州府重要的军政之事说了几件,见王韶有些疲惫,嘱咐他好生休息,退出堂外。

  从王韶处告辞后几人又到军需官那里交接了物资之事,几人欲返回延州,途中不料刮起大风,沙尘飞扬,几欲不能睁眼,勉强行进一段路,风越刮越大,忽的一阵狂风袭来,将马匹与人差点卷跑,郑经身上的包裹也被大风吹散,干粮火种尽被刮走无法捡取,大家都吓的不敢再走,寻了一个土堆背处避风,到了傍晚时分,四野茫茫,不辨方向,只得向下挖洞宿营,半夜气温下降,只听风声呼呼着响,虽早已是春天,仍刺骨寒冷,几人只得紧紧挤在一起挨过一夜。

  好容易盼到天明,起身四望,几人不由惊呆了,只见大地沟壑纵横,昨天高高的土堆被风刮去一半,几匹马也不知去向,哪里还有路来?郑经在身上翻了半天,罗盘也已丢失,想是昨天大风一起刮跑了,朝天望去,阳光惨淡,几人只得大概辨了方向艰难行进,半日却又回到昨天挖洞之处,王巩与郑经面面相觑,王巩心道:“万不料竟有此事,如若脱困,此事也不可说与父母听。”

  正烦躁时,天上飘下雪花,忽听远处有马鸣声,王巩等精神一阵,赶紧顺着声音来处行进,走得近些一看,却是五六个西夏兵士骑马拦住一队宋朝百姓,原来今天附近集镇逢集,百姓拿了家中粮食布匹等去交换,因集镇上有宋军把守,因此西夏兵习惯在半途抢劫,这种情况近来发生好几起,此时百姓惊慌站立,有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喊道:“东西给他们,东西放下,逃命要紧!”

  几个西夏兵纵马冲进人群,抢掠财物放到马背,一青年拿着包裹不肯放手,拉扯几下,却是几块花布落下来,西夏兵士猛的用刀背拍向他脑袋,那人挥手格挡,却将那西夏士兵拉下马来。

  几个劫掠的士兵大怒,一个人一刀砍下那青年脑袋,那老者见状上前拼命,也被一刀砍到在地,一妇女嚎哭扑向青年的尸体,却被扯开面巾,有个西夏士兵看她有几分姿势,一把抱起欲拉上马,此时宋朝百姓中两个汉子挥棒冲上前来,奈何西夏兵马快刀利,纵马践踏人群,瞬间又有几人倒地,鲜血四溅,其他百姓嚎哭逃散。

  眼见边民被屠杀,王巩哪里还忍得住,不顾己方人少,纵马冲上去,到底没有临敌经验,却被西夏兵长刀刺到左肩,郑经冲上来拔剑刺在那西夏兵腰间,夺过马匹,纵马挥剑去刺另一个西夏兵,便在此时,王巩坐骑后腿中了一箭,吃痛狂奔而去。

  也不知跑了多长时间,马匹忽的前腿扬起,王巩摔下马来,头脑重重着地,昏了过去,似乎听到有人在喊他,只是叫不出来,待到被冻醒已是半夜,头疼欲裂,动了一下,只觉身上沉重,好容易坐起身来,却发现自己已被大雪埋住半截。

  西北地区与中原不同,天气变化无端,虽是四月竟下起雪来,王巩只觉的刺骨寒冷,眼睛也难已睁开,心道:“若留在此地,今晚非冻死不可。”勉强起立,左肩疼得厉害,自己被雪埋住,料先前郑经几人无法寻到,四顾看去,一个黑影移过来,挨挨蹭蹭,却是昨天刮大风时跑散的马匹,马儿有灵性寻了主人过来,王巩大喜忍痛上马,紧紧抱住马腹,昏昏沉沉的任马匹前行,黑暗中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突然身体下沉,连人带马掉入一个陷中,过了片刻只听有人过来道:“是野猪掉到井里了吗?”

  又听一声惊呼道:“不是野猪,姑姑快来看,是人掉下去了,好像是个宋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