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奸臣与妖妃 > 第十章 心念魏晋真名士,传胪唱名御街游

第十章 心念魏晋真名士,传胪唱名御街游

小说:奸臣与妖妃作者:沈燕宁字数:2468更新时间 : 2020-12-27 20:00:00
  沈宁安听得心头突突直跳,连忙断喝道:“欧阳兄慎言啊,就算我们知道又是如何,历史兴衰有致,荣枯有数,我们又岂能改变呢?”

  说罢,又四下看了一番,见无人注意方才安心。

  压低了声音道:“从前嵇康正是因对司马氏心存不满,拒绝出仕,方才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场。你如今还要提起这茬,岂非是要步他的后尘,我虽常说你有魏晋的名士风范,可此番这种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他们一壁走,由行到了皇城的东角楼,只正欲往这处逛逛,却见各处的集市交易,当真是热闹非凡,不少闺阁千金也手执团扇一径下轿,想来是为满足这口腹之欲的。

  买卖衣物、书画、珍宝、古玩、玉器这类的铺子都是幢幢林立,都挂起了彩旗幌子,想来是招揽生意之用。

  那一应的酒楼更不必说,还有不少的蜜饯果子,像酥蜜食、枣锢、砂团子、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之类的,品种甚是多样,还有那饼子之类的,如胡饼、樱桃毕罗。

  各种声音交杂,又见那珍奇异宝,真真是满目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他二人各样买了一些,临近找了一处瓦肆僻静之所,只往上头找了一间隐蔽的阁子谈起了不愿为人知的事。

  “从前便知这上京城中美食便为一绝,如今可算是开眼了。”沈宁安笑道,,又睨了一眼欧阳瑜方才道出下一句:

  “如此一个九天阊阖之地,万世平昌,又有何不满足呢?”

  又见酒博士来与二人斟上罗浮春,醇醪飘香,二人直觉心旷神怡。

  白玉雕琢的酒樽,触之即得冰凉,欧阳瑜拿起饮了一口,却又不曾放下,只说:

  “传闻这罗浮春,乃是苏东坡苏大学士于惠州期间得悉客家人的酿酒方法而酿制,如今品来果真不同凡响。”

  沈宁安当即赞叹:“欧阳兄好学识。”

  欧阳瑜睨她一眼:“沈兄还不知道我吗?古人常说醇醪是欢伯,苏大学士还说它是扫愁帚、钓诗钩,我却不见得,还得是太白说的'借酒浇愁愁更愁'啊。”

  沈宁安拿了一块樱桃毕罗,还未吃尽,便听了这话,便猜想他必定是心中郁郁不得,不喜这官场的黑暗混浊。

  思及自身,又何常欢喜,想到远在家乡的父母,便十分的自责,但初心不悔,如今也只是想为着当初的宏图大志,至死不渝,那是她一生的倔强。

  “沈兄有所不知,如今虽得平昌,但我思及前朝哀帝,总有一股莫名的感伤。本也无过,且稚子又何辜,但却守不住江山,反落得身死。虽不知原因,但我私心觉得并不简单,可如今到底还是无人提起,又能如何呢?

  我思及孔子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终究还是觉得圣上未曾给予那件事一个好的交待。”



  沈宁安喑声了半日,只不知如何说,却道:“你这秉性合该是生错了年份,应当去往那诸子百家大争鸣时期,又或者是上魏晋南北朝与嵇康同列。”

  欧阳瑜只喟叹一声:“我倒宁愿像嵇康一般,也不想为这些世俗所累,功业于我何加焉?可你我皆是红尘中人,又能如何?”

  “我没有欧阳兄这般超然物外,大彻大悟的感想,只想着尽平生之力,抒满身之至,以求无蹉跎,不庸碌的过完一生,也便是了。”

  还有便是向世人证明纵为女子也可做九天翱翔的凤,打破这男入朝堂,女为后宅的惯常。虽然这很难,但她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是这些都是不能为人道的秘事,只能于心底暗暗奋争。

  “古人常说:文以载道,道,乃圣人之道,亦自然之道,亦万物之道,亦众生之道。而我们写文章,便是要将百姓的喜乐疾苦呈于天子案前,将圣人道理及天子训示传于世人,正世风,除疑惑,安民心。

  可如今大多成了仕途经济的青云梯,亦或是天子御下的谄媚词。”

  沈宁安只觉心内一惊,又瞧一眼欧阳瑜,想这人莫不是喝醉了酒胡言乱语,四处看了一番,赶忙喝止:

  “你快些住嘴!从前的北宋兴风闻奏事,且文人多议政治,宋太祖还曾定下规矩不得以言论为过失、负罪遣。如此之下,却还有苏轼的乌台诗案,仔细想之,出言可得谨慎。

  而现今背景之下,更加不能随意乱说,非是怕事,而是招至祸上身,于己于家无益,欧阳兄可明白?”

  欧阳瑜虽是好些言论不吐不快,到底还是忍了下去,只郁郁不平,二人又说了一些旁的,便去往那大相国寺题壁诗。

  终于是到了传胪唱名这一日,天边隐见红霞,到底是个好天气,沈宁安和欧阳瑜起了一大早穿上了进士服,便被召往禁中集英殿,其间进士尽皆到场,浩浩荡荡一群人侯在此处等待御驾歇泊,皇帝临轩,当真是壮观非常。

  各人翘首以盼,虽然皇帝所行之处,皆有御幄帷帐;圣驾歇泊之所,又设御屏与黄罗帷帐,不能亲见天颜,但也足以令人心生敬畏。

  等了一瞬,锦衣卫下的仪鸾司便设卤簿仪仗于殿前,又设中和韶乐于殿檐下,圣驾亲临,那萧冀海便进了御帐之中,众人皆未见,只心中知晓。

  鸿胪司官引新进士就位,阁内则承之以传入丹墀下,又有卫士六七人,齐声传呼,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到第三名,皆唱名三次,其余人等仅唱一次。

  沈宁安果然便被钦点为一甲第一名,即为新科状元,因此她上最前方,领诸进士拜谢皇恩。

  各人都心内高兴异常,因为天子门生的荣誉可不是谁人都能得的。

  沈宁安被领着去换了状元服,便依例是要游街的,她位于众进士之首,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由吏部、礼部官员捧着圣旨鸣锣开道。

  东华门外街头巷尾早已乌泱泱挤满了人,各家茶坊酒肆彩幌杏帘高挂,临街的高阁已被富家仕女早早定下,欲一睹状元郎的风采,这其中也包括宋南诗。她正支颐窗前,等待着沈宁安的到来。

  她被簇拥着去街头观榜,参拜先师神位、大司成,谒孔庙,游遍上京城,其余进士于她身后依次行进,气派飞凡,其身前有两小卒交握牌子,上写:肃静、回避字样。

  她所行之处,旗鼓开路,炮竹震天,街道两旁之人尽是欢呼,呐喊声从街头延绵至巷尾。而沈宁安处马蹄声声回荡,锣鼓喧天,以至于惊了天边那群雀鸟四处飞窜。

  还有各家仕女高阁子中临轩望尽底下壮观,宋南诗眼见沈宁安行来,直盯着她,及至不见踪影,面上倾慕不已。

  竟还见那茶坊酒肆以至瓦舍中的小厮都从里头出来观看,也有不少落第举子,想是沾沾福气,以期来年高登榜位。

  而沈宁安是真切的感受到了众星捧月,以至于心内久久不能平静。

  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最后游街结束便由顺天府官,备伞盖仪从,送状元归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