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奸臣与妖妃 > 第二章 登名榜连中三元,遇尚书盛情相邀

第二章 登名榜连中三元,遇尚书盛情相邀

小说:奸臣与妖妃作者:沈燕宁字数:2148更新时间 : 2020-12-04 00:31:59
  “哎呀,我儿可算是高中了,门楣光耀有望了,也不枉为娘的一番苦心啊。”

  “我家那不成器的,又是榜上无名,可怎么是好哦?整个家本儿都搭里头去了,也养不出个状元。”

  名榜一出,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榜有名者喜出望外,名落孙山辈榜上无名,当是失望更多。

  日后的缘法或踌躇满志,来年再战;抑或是自暴自弃,再无想头。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都是望子成龙,盼女为凤,只念头太多,反是过犹不及。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可不就是这般道理。

  沈宁安只在身后望着,世人眼中企盼的俗物,念着为官做宰的欲望,也不知是真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为着权与名、利与禄厮混云云。

  名利与权势向来是世俗中人追求的宝,却不曾想自己能否捉到,止于心口藏于心的事物又岂能现于白茫茫的山巅原野,任风吹雨打,浇熄泼灭直至万劫不复。

  她一旁看着,却在想自己是否走对了路,不由就念出了这一句话:

  “名利场上混一生,捞得头来却似空。”

  “沈兄这嘴里念叨些什么呢,你如今一举登第,又是连中三元,待得入仕翰林,人生之极处怕是莫过于此了。接下来可该料想洞房花烛夜了吧?”

  人潮涌动,都围着一方天地,那欧阳瑜当是越过人群才能行来。他手中打着湘妃为竹,白玉作坠的折扇,眉沿三分温润,蕴清骨为凭,招两缕的须发言说文人墨客的风流。

  白衣长衫却有几分魏晋风骨,袂上银线镶着欲绽白兰的飘然,可叹一出声,却是另一番模样,翰林子墨之息决然隐去,竟是能做的个两面人,也是心思透彻。

  “别胡扯,业已未成何来家为?还未问得欧阳兄榜上如何?”

  沈宁安将其神色收尽眼底,只等着他回答。

  “小弟赐墙及肩,只登了个二甲十三名,算是于祖上有愧了,但也极尽所学,叹不可得。”

  沈宁安自知他脾性,如此也就是说说便过,向来是爱自由胜过于官宦仕途的,怎会拘于排名先后而苦恼。文人不羁,墨客自狂,向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今取士之法于兄不利,兄不擅时文,若策论为上,必以大成。况这出口成章的本事,也不是谁都有的,你这名动天下的大才子,近来可是少墨,子怀还当相看呢?”

  沈宁安因男子皆有字,故自取一字号为子怀,是为子怀大志之意。既是要以阴乱阳,以假乱真,可不得做全些。

  “我那点文人酸腐气的诗文,也亏沈兄看得上眼。”

  欧阳瑜扇柄一挥,开了半扇,显了个玉兰的幽,眉间温润,语出清逸,恰衬君子之风。

  他往四周瞧去,眼见着人多口杂,又是金乌正西垂,虽为霞绡云幄、春岚正盛,半缕轻烟杳杳携幽香慢来。到底还是不宜多话,遂也开口道:

  “想来也是不早了,此地说话也是不好,不如上文渊馆去,你我再来续当日之诗。”

  文渊馆尚雅,文人墨客好聚于此,或与朝堂相龉龃的官员偶也会到来。此中翰墨、琴棋与酒自是常备,有人称之为真名士,自风流。

  沈宁安应声,作了个请的姿势,二人便往前而去。

  欧阳家世系江州城,本也是书香门第,奈何至其父时业已衰落,但逢上战多国乱之际,只顾不上应试。后才平定,天下悉属太平,便将希望寄托于欧阳瑜,望重振家业,以期兰桂齐芳。

  他倒也是争气,自小聪颖异常,识字初便能吟文,五岁余就能写诗,其乡间莫不道一声神童。舞勺之年一首《公子颂》名动江州城,自此便有人叹之如太白在世。

  只其性随意,心逐自由,不喜朝堂取士之法,但为家而想也只得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再说当今三分天下,大梁居中,广博富庶。东有辽,以雁荡山为界;西属凉,起洛水为线。三国间政治经济互不干涉,平等往来。

  如今可是太平盛世,朝廷重以养才,文官颇受重,武将亦能掌兵权,处于边塞之地的守边将士,需派文官督导。

  二人向前而去,并不知其后有人正自寻来,原就是那户部尚书宋闻轩,只在其后喊着:

  “二位公子留步。”

  他方才于放榜处早听得沈宁安为新科状元,便想着若是带回家与女儿相见倒是甚好。

  那二人听其声,见这人年纪较长,便拱手回礼道:“先生有何指教?”

  “想必二位便是同榜进士了,我为朝堂一小官,好名士风流,故想请二位府宅一聚。但请放心,非是结党,只论好恶。”

  大梁依旧例,今科举子需月后方得安排官职,一是先细数各部门官职空缺,才能有官可授;二是举子大多外地而来,于京都不熟,怕不能很快上任。

  如今安排倒是有理,正因着这个,好些官员趁此拉拢新科举子,或招作乘龙快婿,或约为朋党。

  二人心底是不想去的,便欲推辞,但又怕未入朝堂便得罪官员,于日后仕途官宦上不畅。

  沈宁安计上心头,扯了缘由,礼貌也有,宋闻轩的脸面自也没下,便拱手作了个恭敬状:

  “大人盛情相邀,原不应辞。但今时日不早,况学生二人并无有备,如此相去,恐冒然唐突。不如寻待改日登门拜访,也不算辜负大人盛邀。”

  宋闻轩毕竟也是官场之上打磨数十载的人,二人言内推辞之意自是清明。想着此时天确也晚了,不好再留,既已这般说了,改日就不怕他们不来。

  彼此寒暄了一阵,便各斟佳期,拜别而去。

  且说宋府,如今已是暮色深深,流月凝彩,天上星汉银河滟滟,掌灯映绮檐,罅隙里撒下点点星子光落在地上,院内甚是静谧。

  蕙兰阁内兰烛摇影,缭绕着芸香郁郁,和风掀起了帘栊的一角,有一绝世美人支颐而坐,眉目蕴娇勾了朱丹的艳,湘纹飘逸潋滟一身风骨的娇。

  乃是户部尚书宋闻轩的女儿宋南诗所居之所。此女恰是名为其人,于诗文上颇有造诣,然貌亦为绝色,常被人赞为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姑娘在想什么?”侍女流丹捧着铜盆进来,只见着宋南诗还是那般痴样,不由出声问道。

  宋南诗并未回头,也未回答她的问题,只悠悠问道:

  “流丹,你说今日那人是不是宁哥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