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骑砍之穿越合同工 > 第七章 争分夺秒

第七章 争分夺秒

小说:骑砍之穿越合同工作者:吃瓜骑士字数:2709更新时间 : 2020-07-04 14:20:55
  骑马走了两天,遇上了不少商队。利用冒牌的斥候身份,周炽问到了许多情况。

  从孙权的大本营到麦城一线,补给线很长。麦城在汉水和长江中间,远离水运通路。没有了水道,孙权军的运输能力直线下降。很多本地商人看到了商机,冒着危险和严寒往前线运送军资发卖,孙权军也来者不拒。

  运银钱去前线,比运军资轻便多了。至于价格,军资再贵,能有荆州贵?

  周炽已经弄清了自己在什么地方。从江陵到襄樊有两条官道,东边是大道,关羽北上攻击襄樊,走的就是这条路。拔军南返的时候,走的是西边这条路。西边的路相对窄一些,也是当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之后逃回北方的路线。

  这两条路的长度都差不多,江陵到襄樊图上直线距离260公里,道路距离300公里左右。

  周炽估计自己穿越的地方是公安郡一带。渡江三天来,他走了两百多公里,其中有不少弯路。现在,他终于来到了麦城的正东方向,该转头向西了。

  这两天,他遇到了不少“自己人”,这条路上来来往往的孙军很多,也没人刻意来盘问他。往西走就不一样了。那里是孙军的包围圈,孙军正在不断增兵,包围关羽。

  这时候再大摇大摆的往里走,分分钟就会露馅。

  周炽下了马,在马颈上轻轻了拍了两下。

  周炽原本有140斤,经过系统强化之后,现在差不多150斤。这匹马本不高大,这两天来,驮着他和他的全套装备连续赶路,着实吃了不少苦。

  本来有一袋拌了盐的黑豆,是马的精料,结果被周炽给吃了。加上不停地赶路,这匹马连吃草的时间也没有。只两天,就瘦了一圈。如今被这一拍,它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发出吁律律一声欢快长鸣,掉转头,得得的小跑而去。

  至于它去了哪里?老马识途,估计是回它来的地方了。反正它又不会说话,就算是回去,也不可能把周炽的行踪报告给孙军。

  周炽已经不需要它了。一来他要掩饰行踪,不能在孙军的包围圈里骑马。二来,这匹马的体力也耗尽了,越走越慢,还不如他自己步行的速度。三来,他从官道上的商队手里买了不少补给,也就不用觊觎那点马肉了。

  由此往西,到麦城不过上百华里。此处已经是江汉平原的尽头了,地势开始渐渐抬升,丘陵起伏。

  这对周炽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他轻松的翻山过岭,穿梭在密林当中。一边从树木的缝隙里,远远观察山间的道路。

  不时有孙军的轻骑兵成群结队的驰过。还有一些人力和畜力共同推拉着的车队,在泥泞当中吃力的行进。

  这条路未经夯筑,路况远不如江陵和襄樊之间的两条官道。三天不雨,路面的积水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但烂泥依然很深,很不好走。

  这天下午,天上开始飘雪。先是一片一片零散的小小雪花,接着越来越大,很快变成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树枝挂上了冰棱,地面也开始冻结。

  周炽知道,关羽的日子开始倒计时了。

  他观察到的孙军兵力配置和他之前所想象的不太一样,麦城一线并没有孙权方的主力步兵。

  关羽的北面,曹军封锁着襄樊和汉江水面。南面,陆逊已经沿江而上、越过夷陵,一路攻击到了秭归。刘备措手不及,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击。背后,控制着上庸和房陵的刘封和孟达拒绝出兵。

  曹操和孙权暂时处于合作态势,但仍然同床异梦。曹操经过襄樊战役,元气大伤,只能坐山观虎斗。孙权的主力在江陵和荆南,刚拿下的地盘尚未巩固,北面又有曹操,也不敢轻易前出。

  江东缺马,缺畜力。脱离了水道的孙军,后勤运输能力极为有限,在道路泥泞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也无力往麦城前线输送大量的军队和物资。

  关羽手头尚有一些兵力,只是军心涣散、军资匮乏,无力反攻江陵。自守的话,却也不是小股部队可以吃得下的。

  这就是困兽犹斗。

  如果是孙十万在亲自指挥,倒是有可能脑发热,直接刚一波。孙权做梦都想拿下关羽的头颅,这些年实在被窘辱太多次了,尤其是那句:“虎女岂能嫁犬子!”

  陆逊同样想要关羽的脑壳,但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也是卓越的政治家。或者说,他的政治头脑比军事头脑更为出色。他深知,荆州和荆州军本身,比关羽本人重要得多。

  关羽已经处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困局当中。他手下的人马每天都在逃散,这些都是荆州人,无论将来为军为民,都是可以为孙权势力所用的。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有必要去强攻,白白消耗人力和物力,制造仇恨。

  现在死的人越多,将来新的占领区越难治理。

  故此,陆逊选择用轻骑兵监视和围困关羽,而把水军主力用于封锁长江。

  先不论关羽手下的荆州人士是否愿意跟他背井离乡、抛家弃子跑去益州,长江和汉江都被封锁,关羽就只有走山路,越过武当山脉西去房陵和上庸。

  天寒地冻,崇山峻岭,这将会成为一场古代版本的野人山撤退。如果是几个散兵游勇,凭着马王爷开眼眷顾,也许还能走过去。如果是大部队,绝无成功可能。

  丢掉了荆州的全部地盘和人马,就算关羽逃回益州,也不过一匹夫尔。关羽又已年老,谅他也活不了几年了,不足为惧。

  此刻,陆逊正在长江秭归一带江面上的一艘大型楼船上。他并不像演义里面所说的那样,面色白皙、风度翩翩,而是一脸黧黑、满脸胡须,身材矮壮。

  220年的陆逊已经37岁,不是白面小生,更不是书生。在吕蒙举荐他之前,他已经多年为将,只是名声不显而已。

  江面上刮起了北风,船队上空,旌旗猎猎,江面上,风寒刺骨。

  陆逊下令船队靠岸避风,等掌旗兵挥舞旗帜、发出命令,船队开始掉头之后,他自己却没有回舱避风,而是若有所思的把手伸向虚空,去感受那股突如其来的寒流。

  为将者,当知天文地理。这风自北而来,尽管还没有收到情报,但他遥望北天的双眼,却仿佛已经看到冰雪盖满了荆州大地。

  他的谋划终于圆满了。天时,将会为关羽的棺盖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关羽北伐襄樊,从初秋就开始进军了,一打就是六个月。他没有、也不可能提前准备过冬的帐篷和被服。江陵失陷,也无法从后方补充。麦城一线地域狭窄,人口本就不多,还有不少已经逃亡。孙军的轻骑兵又四处活动,进一步压缩了关羽的实际控制区。就算他刮地三尺,也凑不出那么多物资。

  现代湖北的冬天,气温也能轻易降到零下7-8摄氏度。稍微极端一点,就会到零下10度。东汉末年,气温只会更低。而且,这里冬天的湿度还特别大,也因此更加难熬。

  棉花要到宋代才普及,皮裘不是军中普通士兵穿得起的。没有高热量的食物、没有厚实的帐篷、没有足够的燃料。只靠身上的厚布衣,一旦上冻,关羽手下残余的将士只有两个选择:跑出来,向孙权军投降;或者冻死。

  此刻,走在山林中的周炽也有和陆逊同样的判断。在他自己的时空里,他就是湖北人,对这里冬天的寒冷有极其深刻的体会。

  他加快脚步,奋力的向麦城方向赶去。然而,山林里没有孙权军,却不意味着没有危险。很快,他就遇上了麻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