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颂君皆半辞 > 5.殿试:师夷长技以制夷

5.殿试:师夷长技以制夷

小说:颂君皆半辞作者:佛爷爱猪蹄字数:2323更新时间 : 2020-05-28 21:56:42
    四月初五,殿试。

  贡士们早早等在宫门外,初春的早晨亮的晚,约摸六点半,空气中还带着潮气,有些湿冷。

  家境好的捂着暖炉,次的只能搓手跺脚取暖,身体强健如叶成帷那般的自然是不要的。

  君辞站在红墙旁,自始至终都疏离寡淡,旁边兀的空出一圈,那些人本来就冷,站在她身边寒意更发浓重。

  叶成帷看她淡淡的模样,没有半点其他人对巍峨宫门的敬重和惶惶,她以前来过?

  君辞没多大感叹,北京故宫门槛没少踏,祁国的宫闱建筑大抵也不都是那样。

  她在想君潜,如今入仕便是最接近权力的中心了,那些背后觊觎的豺狼该得徐徐谋善。

  ——

  候钟鸣响,宫门放钥,卫士们持枪肃静,赶着贡士们进入太和门。许是气氛太庄严,贡子们都是低着头,个别胆大的也只敢悄悄打量。太和门前列铜狮一对,钟鼎四只,门内便是‘金銮殿’,殿外摆着桌子和华盖,便是祁帝坐的地方。

  太和门广场上,桌案排排列好,祁帝坐在上方,俯视他们。

  所有人低着头,听礼部官员喊行礼便老老实实行礼,别无多余动作。

  礼毕,祁帝才缓缓开口,“今日的试题是‘制夷’。”

  制夷?

  自从祁帝上位,祁国民生生计,边疆防卫等没有太大建树,继先皇的‘永康之治’甚至隐有下坡的趋势。

    

  这其中有很大原因,首先祁国历年来多发天灾,粮食上收一年比一年难收,税收叠加百姓苦不堪言;其次便是祁国内部权力斗争愈演愈烈,高层人不干正事。

  结果就是,天灾引内虚,内虚引外敌,内部民怨沸腾,外招炀国虎视。

  这‘制夷’中夷指代的便是炀国。与祁国相反,炀国自褚师炀上位,清外戚安内政,大力发展民生军备,相继收服领边小国。近几年来更是在祁国疆边寻隙挑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怎么写?办法得从根本入手,写祁帝不勤政廉政?写他专擅权术?不,不仅不能写还得夸,得往好的夸!

  光是这样泛泛而谈定然是不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怎么安?把精力放在民生根本上,让百姓过好,后才能有多余的钱消费,祁国经济才会起来,国库才会充盈,补给发展军备,国力自然增强,对夷达到震慑·····

  大道理都懂,关键具体方案如何,几乎没人会写吧。

  君辞提笔的时候,察觉到祁帝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掠过,她垂眸,眼底泛起一丝暗色,不正常。

  开篇立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向炀国学习先进的制度,先进的军备技术,而不是满脑子还是之前‘天朝上国’,‘祁尊夷卑’的观念。君辞在这个只主张‘以祁变夷’,对‘以夷变祁’想都不敢想的王朝提出看法,无疑是不妥的。所以她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和自强为目的,将其换一种能接受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既然对方要迫害我,那么我就去学他的手段来用到他身上,岂不是更好?先安好上位者的自尊心,再慢慢······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了,收卷。

  贡子们起身退到一旁站立,等祁帝看完答卷。各自心中所想大致相同,唯君辞则是在心中感谢某人——魏源。

  今天早朝推迟一个时辰,现在这个点大臣们该是赶来的路上了。不多时,君辞就见到前排衣着黄色官服的颂御领着百官浩浩荡荡过了横桥而来。

  这些人到达广场中心,找到自己该站的位置,打量君辞等人,和旁边人相互交谈。

  贡子们惶惶,纷纷弯腰低头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反倒是站在君辞旁边的叶成帷也跟着她突兀站着,一时没反应过来。

  在君辞眼里,颂御此人自始至终都没正眼看过她,不仅是她,就是这天地万物也没能映到他眼中,孤凉冷绝。她不禁愣神,除了半梧,这祁国便是再也找不出能和他一比的绝色人物了吧。(山雪:公子,您是不是把自己忘了?)

  叶成帷顺着君辞的目光,她盯着颂相做什么,借机示好?脸色一拉,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堵在胸间。

  前排的太子祁睿枢早知君辞才名远扬,今又瞧其容颜殊色,心中好感顿溢。偏头又校比颂御,继抿嘴意味深长一笑。

  三皇子祁睿靖和七皇子祁睿初注意到太子,瞧着君辞各有所想。

  祁睿靖提唇讥讽,看君辞的时候透着不屑;祁睿初老实本分,规矩站着。

  颂御眸色晦暗,透着不悦,他最讨厌被人盯着看,如刺在背,更何况还是个男人!他虽没正眼瞧,但从不经意的几个余光中更加看清君辞的容貌:有翡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君辞察觉对方神色有异,道是自己多看了,收神,心下更是觉得半梧气质更好,让人忍不住亲近,颂御这大佛还是躲远点,她这身份高攀不起。

  贡子们发觉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君辞似乎不受三皇子和颂相待见,暗自窃喜:君辞啊君辞,管你名冠平阳,才华横溢如今还没开始就惹得大人物厌了吧。

  户部和御史台某些人看君辞,表情说不出的复杂。叶成帷本是够英俊了,这君辞长得更是俊美绝伦,和颂相比起来丝毫不逊,只是她还多了一种女儿家的秀气,有点男生女相。再则,之前皇上拿她打他们这些老臣的脸,没见到人就罢了,如今见到真人年纪竟这般小,后浪推前浪,想当初自己这般年纪还在寒窗苦读······老脸一拉,吹胡子顺气儿。

  叶成帷注意到有些个书生面上挂不住讪笑,心中不屑,她不可能不知道‘木秀于林必摧之’的理,来上京时大张旗鼓,拒人时果断干脆不留余地······她这么做是何故?

  礼部官员高喊“鸣鞭”。

  这时銮仪卫一名校尉执掌着鞭子,鞭长十米,用黄丝编织而成,把长三十公分,刻着龙头,鞭梢用专门的软皮制成,涂蜡,打在地上特别响亮。

  甩响三下静鞭,众人安静肃立,早朝开始。

  颂御,三公和几个翰林院的人上去帮阅卷,和祁帝最后商议决出前三甲。

  祁帝早就不耐烦了,翻阅试卷越来越快,有些目光一扫便随手一扔,避重就轻溜须拍马的玩意儿。

  颂御等人这么些年都已经习惯了,这些文章就是在他们当时的水平也没有值得深究的看头,也有个别······

  最后祁帝手里停留着三份试卷,其中一张看的时间最长,祁帝皱了皱眉,冷笑两声,“倒是敢写”,就扔在一边。

  眼尖儿的吴公公瞥见名字——君辞。

  这少年怕是要遭殃了。

  颂御接过祁帝递来的另外两份试卷,是叶成帷和殷家的人,那么案上那一份定是君辞的。流光一转,不多想,认真看起手中试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