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东魏新政 > 第十二章 豪杰

第十二章 豪杰

小说:东魏新政作者:觉漫字数:2537更新时间 : 2020-04-27 16:39:16
  北风呼啸,帅帐中,炉子里的炭火不停地爆出火星,发出啪啪声响。

  营内诸将绷紧了心神,连大气都不敢喘,唯恐惹怒了高欢,只有杜弼伏在地上抽泣。

  杜弼没有亲临战场,他受命留守营地,窦泰兵败的消息也是从溃兵口中得知。

  至于战事具体过程他并不清楚,但宇文泰那六千轻骑确凿无疑,否则窦泰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杜弼并不是主动来蒲坂报信,窦泰兵败,他与另外五名留守营地的文士惊惧之下,打算逃亡,却被陕州刺史刘贵擒拿住,送来了蒲坂。

  高欢冷眼看着伏在地上的杜弼,寒声道:“我任你为监军,是知晓你行事谨慎,宁世(窦泰)性急,你为何不劝阻他。”

  杜弼知道这时候再不为自己辩解,只怕活不过今夜:“高王,我只是埋首书案的吏员,只懂些舞文弄墨,行军打仗不是我的长处,窦都督是军中大将,我的意见他又如何肯听。”

  高欢闭目许久,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最终他也没有处置杜弼。

  “拆了浮桥,回师晋阳。”

  高欢睁开眼,从牙缝中挤出这八个字。

  “高王,宇文泰十日间来回奔袭于广阳、潼关之间,其势已尽、其力已疲,我军或许可以趁势过河寻他决战。”

  中外府长史李希宗开言劝道。

  这番话也得到了营中诸多幕僚、将军的支持。

  “三路大军已然折损一路,如今军中锐气已失,不能再战。”

  高欢态度坚决,他扫视营中众将:“谁愿殿后?”

  一名大将昂首而出,朗声道:“薛孤延愿为高王殿后。”

  薛孤延年少时跟随葛荣部将韩楼,之后经高欢发小匈奴人刘贵举荐,成为尔朱氏麾下一名都督,尔朱荣死后,他跟随高欢信都起义,屡立战功。

  “好,回到晋阳,孤要先与你痛饮一昼夜,再论功行赏。”

  “末将多谢高王,还请高王多预备些美酒。”

  薛孤延舔了舔嘴笑道,他生性好酒,平日里常常是副醉醺醺的模样,但高欢之所以敢于将殿后重任交给这个酒鬼,自然是因为他勇决善战,毕竟不是每一个好酒的将领都似淳于琼那般废物。

  确定好班师事宜,高欢吩咐幕僚道:“传信西南道大都督(高昂),命他即刻撤军。”

  “高王,南线多山,地形崎岖,若遇追兵恐怕一时难以脱身。”李希宗继续劝道。

  高欢平静的看着李希宗,心底却闪过一丝对他的厌恶。

  “告诉高敖曹(高昂),若是情况危急,我许他抛弃大军,单骑而走。”

  营中众人都在感慨高欢对高昂的爱护,宁愿舍弃三万大军,也要保全高昂。

  只有帅帐角落里的陈元康心中一颤:高王是要借刀杀人。

  高欢要杀的不是高昂,而是高昂麾下三万汉军。

  若是真想保全高昂部队,自可让北镇主力继续驻扎蒲坂,难不成宇文泰还敢再次抛下蒲坂大军,从北线往南线追击高昂不成?或者宇文泰还敢于渡河袭击高欢营防完善的北镇主力?

  这支部队不似窦泰一般全是步卒,当初千里奔袭夏州的一万精骑可都在营中。

  但高欢的选择是立即拆毁搭建多日的浮桥,让宇文泰敢于放心大胆地往南线追击高昂。

  陈元康生性谨慎,即使猜到了高欢的意图,也只会把它烂在肚里,因为他清楚无论是高昂、或是侯景,这些麾下自成体系的大将已经成为高欢的心腹大患。

  ......

  “丞相,高贼已经在拆毁浮桥准备撤军了。”

  于瑾得了哨骑探报,急忙来向宇文泰报信。

  高欢的这一举动大出宇文泰的预料,他急忙带上诸将与亲卫赶往河边去看,果然原有的三座浮桥已经被拆毁。

  宇文泰盯着远处河面看了会,这才笑道:“贺六浑是把高敖曹三万大军送给我了。”

  当即命李虎、赵贵领本部渡河,一旦确定高欢主力遁走,当即围杀殿后部队,自己则继续领六千轻骑奔袭高昂。

  这一日,为高欢殿后的薛孤延且战且走,砍折十五口大刀,这才脱困;

  这一日,高昂的大军已经得到窦泰兵败的消息,退驻上洛,等候高欢指示;

  这一日,高欢的信使与宇文泰的追兵前后南下。

  天平四年,正月下旬,高昂在接到高欢口令时,也得到了宇文泰轻骑进驻蓝玉关休整的消息。

  “大都督,如今宇文黑獭急奔六日夜,正是人困马乏,我们立即撤军吧。”高昂部将东方老劝道。

  高昂神色犹疑,这上洛城他打得实在艰苦,足足恶战十多天,才最终逼降了西魏洛州刺史、本地豪强泉企。

  但高昂也清楚一旦武关被西魏夺回,他继续困守上洛就成了瓮中之鳖。

  可宇文泰轻骑已经入了蓝玉关,大军如何能够拜托骑兵追击。

  东方老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继续劝道:“高王有令,情况危急许我们抛下大军,如今步卒断难撤离,我们自可领轻骑而走,高王定然不会怪罪大都督。”

  东方老虽然骁勇善战,但年轻时候是个粗犷无赖,此时理直气壮地劝高昂抛下步卒,心里没一点负担。

  高昂知道东方老说得在理,但让他就这么放弃麾下三万汉家子,高昂做不到。

  “河北子弟随我兄弟举义,共讨尔朱,阿兄(高乾)不幸早亡,今日我若抛下乡人而独活,生时愧对河北父老,死后又哪有面目去见阿兄。”

  高昂被时人称作项羽再世,但他不愿学那逃到乌江边才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楚霸王。

  “传我军令,集合全军轻骑随我殿后,掩护大军东归。”

  “诺。”部将们纷纷应道。

  “大都督,末将为洛州刺史,愿为大都督据守上洛,拖延宇文黑獭。”洛州刺史杜窋请命道。

  杜窋本是西魏人,高昂回师西进,他与上洛都督泉略以及泉猛略因仰慕高昂威名,密谋响应,可惜却被洛州刺史泉企获悉。

  泉略、泉猛略两兄弟被泉企所杀,杜窋逃往高昂军中,做为向导协助高昂攻城,泉企投降后,高昂以杜窋为洛州刺史。

  “你可知道据守上洛断无生路?”高昂实在不忍心下这道军令。

  “大都督可以亲领轻骑为大军殿后,杜窋一介草莽,也愿为大都督守城。”杜窋态度坚决。

  高昂闭目长吸一口气,这才开口道:“洛州刺史杜窋听令。”

  “末将在。”

  “我令你领降卒镇守上洛。”

  “末将领命。”杜窋昂首挺胸。

  高昂最终没有说出那句‘事若不可为,你自可降’,这句话是对义士的侮辱,况且,宇文泰不可能会放过杜窋。

  高昂纠集骑兵,共得不足两千骑,而他要面对的不止宇文泰带来的六千轻骑,还有原有的蓝玉关守兵,以及洛州豪强私兵。

  上洛东门大开,步卒先行,轻骑在后,来时浴血拼杀,去时也注定不是坦途。

  高昂出城没多远,前洛州刺史,降将泉企再次反叛,西魏光复上洛。

  当高昂大军冲破阻拦,回归东魏时,高昂三次被流失射中,血流不止,他对部将们说他并不畏死,只是遗憾没有见到四弟高季式当上刺史。

  才脱离险境高昂便昏死过去,直到数日后才醒过来。

  远在晋阳的高欢听说后,立即启奏天子任高季式为济州刺史,同时重新任高昂为军司大都督,统领七十六都督,命他与侯景一同在虎牢关训练士卒,以期下次再战。

  为高欢殿后的薛孤延,回了晋阳就被任命为梁州刺史,至于杜窋,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流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