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东魏新政 > 第三章 陛下想做哪种皇帝

第三章 陛下想做哪种皇帝

小说:东魏新政作者:觉漫字数:3212更新时间 : 2020-04-08 12:31:37
  高澄一行人在宫门仆射的指引下往天子寝宫走去。

  细细打量这座‘鸟笼’,其实元善见蜗居在此也说不上委屈,虽然比不得洛阳旧宫琼楼玉宇,雕梁画栋,但其内也有楼阁数十座,屋舍两三百间,又经过一番修缮,至少比他们渤海王府要气派得多。

  一路巡视甬道两侧跪伏的宫城卫士,高澄心中意气风发,同样是穿越,别的人苦苦求生,不得不为温饱奔波,而他睁眼醒来,不仅身份尊贵,便宜老爹还给自己安排了专属班底,不提那些随他入邺的幕僚,就连后世被誉为北齐柱石的名将都早候在自己身边当保镖,穿越是门技术活呀。

  前头似乎有宦官瞧见了高澄一群人,慌慌张张回去报信,高澄也不派人去拦,自己这个不速之客登门,好歹也让主人家有点准备,不然万一人家正在造人,自己冒失闯入,也有点尴尬,更何况这个主人还是自己大舅子。

  天平元年,高欢拥立元善见即位,做为联姻,十二岁的高澄娶了元善见十岁的妹妹元仲华,也就是早些时候与高澄同登铜雀台五层楼的小姑娘。

  成亲三年,因着年纪太小的关系,娄昭君未许他俩圆房,后来发生与郑大车的丑事,高欢娄昭君才不得不让高澄新纳一房侧室。

  高澄与元仲华没有夫妻之实,但夫妻之名做不得假,这半年相处下来对元仲华这个温柔恭顺的小妮子,心中难掩喜爱之情,因此对于一个后世灵魂来说,今日必须见一见自己的大舅子,有些话应该要说开。

  宫门仆射将高澄带到一间宫室门口,这就是元善见的寝宫了。

  “寺人刘思逸拜见尚书令、大都督,陛下已经歇息,恳请尚书令、大都督明日朝会时再来觐见。”

  一路佩刀带剑行来终于有人阻拦。

  高澄不以为意道:“今夜谒见不为公事而是家事,仲华有些体己话托我说与她皇兄。”

  “尚书令...”

  高澄眯眼细声道:“你一区区寺人也敢拦我?”

  刘思逸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还是硬着脖子道:“刘思逸不过一残身,性命譬如蝼蚁,但请尚书令、大都督恪守人臣本份。”

  高澄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眼前的宦官:三十多岁年纪,面白无须,容貌方正,好一个忠仆。

  眼前之人所效忠的对象并非自己,但一见到这种不畏强权的义胆忠仆,来自后世的高澄说不上有多敬重,却也不乏欣赏,不过今夜这天子他是非见不可了。

  高澄压低了声音道:“刘寺人倒是不畏死,但天子在这邺城可没多少心腹,你一死,我再往他身边多安插些密探,天子往后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找不着,这日子可就难熬了。”

  刘思逸闻言一怔,他没想到高澄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你尽管放心,高某今夜不是为了逼宫,只不过是有几句话说与天子。”

  一番耳语,高澄拍拍还在发愣的刘思逸的肩膀,从他身侧越了过去。

  临进门前,高澄回身向众亲卫吩咐道:“明月随我觐见天子,其余人留在门口,不许旁人入内。”

  眼看高澄与随侍的小将入屋,刘思逸想要跟上,却被高澄亲卫们拦在寝宫外:“世子有令,旁人不得入内。”

  刘思逸恨恨地看着身前这些个悖逆之人,也只能干跺脚。

  寝宫内涌出几名宫女、寺人,刘思逸不用问也知道是被高澄赶了出来,虽然高澄说了今晚不是谋逆,可他还是担忧地朝着屋内张望。

  无论是不是正月十五,行宫内,至少天子寝宫总是灯火通明,可惜亮度终究是不如后世的电灯。

  就着昏暗的灯火,这座天子寝宫一览无遗,倒也修缮得富丽堂皇,门面工程做足了样。

  寝宫中央一张华丽大床,少年天子元善见坐在床上强掩着心中的惧意望向只比自己大了两岁的妹夫。

  高澄越走越近,元善见脸上的惊恐越发浓厚,尤其是看到高澄身后挎刀着甲的斛律光,心想难不成这人要逼宫弑君不成?

  对,他本就是胆大妄为的家伙,连高贼的宠妾他都敢染指,今日还狠狠羞辱了孙腾,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当高澄坐上床榻边缘,元善见一颗心都快绷到嗓子眼了。

  到底是个十三岁的少年,哪怕元善见天性聪颖,心怀大志,早上还在笑问高澄这只鸠鸟行至了何处,可真见了本尊,连问话都有些颤抖:“不知高卿家有何事要夜入寝宫。”

  “陛下不必惊慌,微臣今夜是来与陛下聊些家常。”高澄脱了靴子,盘膝坐在龙榻上,嬉笑道:“陛下可知我是谁?”

  这个问题有点蠢,可元善见也不敢朝高澄撩白眼,只能畏惧道:“卿家是高王世子,加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还是左右、京畿大都督。”

  沾了便宜老爹的光,高澄官衔挺多,元善见一一念出,可高澄摇头道:“陛下记错了,微臣的并州刺史前些日子已经卸下了。”

  “那、那朕再加高卿并州刺史之职。”元善见已经乱了分寸,高澄卸去并州刺史是因为要入邺辅政,此事由高欢决议,与他何干。

  “陛下,臣今夜入宫不是为了要官,这些事情你也做不了主。”高澄叹息道:“陛下当真不知道臣是谁?”

  “朕愚笨,还请世子明示。”

  “臣是冯翊公主的驸马,是陛下的妹婿。”

  “驸马、妹婿。”元善见恍然,颤声道:“仲华、仲华可还好。”

  “陛下且放心,仲华一切安好,过些日子臣请陛下往城郊狩猎,倒时你们兄妹自会相见。”

  元善见见高澄还打算邀他狩猎,紧绷着的心终于落下:“全凭世子安排。”

  高澄看着稍稍放松的元善见,这个鲜卑小儿仪表瑰丽,与自己同样生得好皮囊,历史上原主与他,一个命自己亲信大臣殴打皇帝,一个打算挖地道行刺权臣,倒也是对冤家,可惜哪怕高澄死后,元善见也没能越狱,逃出这邺城囚牢,最终被高洋毒杀。

  “陛下可曾读过史书?”

  “有读过。”元善见不知高澄为何有此问,但也不敢隐瞒,毕竟起居注上都有记载。

  “陛下可知道后汉献帝?”

  这句话问得元善见心惊肉跳,汉献帝是什么人他当然知道,一个与他同病相怜的傀儡皇帝,被曹操把持,又被曹丕篡位。

  不等元善见答话,高澄连续问道:

  “陛下可知道孝庄帝、出帝?”

  “朕都知道。”

  孝庄帝便是伏杀权臣尔朱荣的元子攸,而出帝则是北魏末代天子元修,高欢把持下的元魏朝廷谥他为出帝,宇文泰把持下的元魏朝廷谥他为孝武帝,这两人元善见甚至都曾亲见过,自然知晓。

  “臣敢问陛下,天平元年八月,出帝奔长安是何下场?”

  原来元修不甘做高欢傀儡,征伐河南各州郡兵妄图与高欢在黄河决战,可惜部众大多临阵倒戈,自己不得已领了心腹连夜出逃关西宇文泰处。

  “同年十二月,被宇文泰,毒杀。”元善见后背冷汗直流。

  “臣再问陛下孝庄帝伏杀尔朱荣后,又是何下场?”

  尔朱荣在河阴之变中屠杀元魏宗室及大臣,拥立元子攸称帝并嫁女为后,孝庄帝永安三年即公元530年,借着皇后临盆的机会,元子攸将长居晋阳的尔朱荣诱入宫中伏杀。

  “孝庄帝被尔朱兆等人俘虏,送往晋阳,缢杀于三级佛寺。”元善见如坐针毡,不得不开口辩解道:“世子明鉴,高王对朕恩深似海,朕,朕从未有反意呀,。”

  皇帝谋权臣的反,听起来有点荒诞,高澄宽慰他道:“陛下且宽心,臣今夜是来讲道理,不是问罪。”

  “臣再问陛下,宇文黑獭(宇文泰)是否可为依靠?尔朱氏党羽如何?我高家党羽又如何?”

  “宇文黑獭毒杀出帝,又立伪帝元宝炬,狼子野心,朕恨不得生食其肉。”元善见只顾痛骂宇文泰,对于尔朱氏党羽与高氏党羽半点不敢品评。

  元善见不敢讲,高澄便替他说道:“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世隆都是庸人,这么些废物在尔朱荣死后都能把持朝政,我高氏父子麾下党羽远胜于这些庸才。”话锋一转,高澄幽幽问道:“一旦陛下冒险行事,你觉得后果如何?”

  “世子明鉴,定是有人向世子进了谗言,朕...”

  “陛下不用惊慌,臣都说了今夜是来讲道理,我父王麾下大将们多是六镇故人,又或者血缘亲戚,陛下久居深宫,恩威不显于世,一旦我父子出现意外,陛下能否安抚住这些骁将?”说罢高澄回头向着斛律光发问:“明月,你觉得咧?”

  床畔的斛律光单膝跪地,情真意切道:“末将必定死于世子之前。”

  “别跪着,起来吧。”高澄笑着再看向元善见,问道:“陛下以为咧?”

  “朕的性命全赖高王父子保全。”元善见强笑道。

  “陛下明白便好,臣再问陛下,可知汉献帝又是何等结局?”

  “献帝禅位于魏王曹丕,受封山阳公,寿终正寝。”

  “嗯,陛下说得不错,可有些细节没说到,臣来告诉陛下,献帝禅位后,曹丕许他在封地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去山阳后,献帝感悟人生,终于大彻大悟,他悬壶济世,访贫问苦,深受封地百姓爱戴,其后世子孙一直承袭爵位,直至玄孙刘秋丧命于前晋永嘉之乱。”说完,高澄盯着元善见一字一句道:

  “陛下是要做孝庄帝,还是出帝,或是汉献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