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在明朝当道士 > 第十六章:徐寒山

第十六章:徐寒山

小说:我在明朝当道士作者:记得往南走字数:2277更新时间 : 2020-01-18 23:11:00
  何谓因果?

  从字面上来说就是原因和结果,可从修道之士的角度来看却是羁绊、是证道的考验。

  俗话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你今天往地里种了一颗种子,来日就会长出一颗果实。

  古长青那日收了这水鬼,他日修道路上必会因水鬼而生出许多枝节。

  修道,修的是自然和圆满,讲究无凭无根。

  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羁绊,清心寡欲,独立于宇宙之外,那这个人就是真正得道了。

  可世上哪里有人没有羁绊呢?

  因此,这羁绊因果就是修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这就是证道的考验。

  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古长青必须要为水鬼去报仇。

  这就是因果。

  古长青躺在床上,又看了一会道经,很快就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在太一观学道的另一个居士带着斋饭来到了道观。

  这位居士名为徐寒山,古长青一般称之为山叔。

  徐寒山今年虚岁四十有三,是峨眉山下小望村的村民,四十三年来一心学道,可到底没有道心,终是做不了道士。

  他近的去过峨眉县所有的道观,远的甚至去过北京的国子监,无一例外全都将他拒之门墙之外。

  一则是因为他没有道心,二则是因为他实在年纪过大。

  一般而言,学道之人在二十岁之前就基本定性。

  二十岁前没有道心的人,一生都不可能拥有道心,就算得了机缘有了道心,此生的成就也仅此而已。

  谁会收一个这样的人呢?

  徐寒山辗转多年,最终回到峨眉县。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太一观观主莫名真人却亲自找到了他,说可以让他来观里做一名居士。

  这让徐寒山感恩戴德,从此在太一观做了一个居士。

  为了报答莫名真人,徐寒山还承包了太一观的伙食。

  一日两餐,他都在家中做好,而后送到观里。

  入观的几年来,风吹雨打,没有一日懈怠过。

  当初,古长青得知这件事,还一直以为这是莫名真人的算计,收了徐寒山,太一观的伙食就有了保障。

  可后来得知莫名真人会每月付给徐寒山伙食费,一分不少,这让古长青有些汗颜。

  从此对莫名真人真心佩服。

  徐寒山为人落落大方,祖上尚有积蓄留下,他对太一观的几人出手也比较豪爽。

  说是斋饭,实际上跟酒楼里的饭菜没有什么不一样。

  古长青跟徐寒山的关系比较要好,可能是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一颗学道的恒心和毅力。

  他二人都是一心一意求道,即使没有道心也不曾放弃的人。

  虽然太一观有徐寒山送一日两餐,但古长青也没有整天在观里蹭饭,他毕竟只是一个居士,且入观学道还没有交钱。

  让他蹭饭,脸面上也过不去。

  不过,有时候徐寒山倒是很热情,送饭到观里,碰到古长青总要喊他一起吃。

  今日也一样。

  古长青被喊到大殿里一起进食。

  大殿里还是何勇在值守,莫名真人和马太平依然在县里没有回来。

  三人先是拜了真武大帝,而后分座开始吃饭。

  徐寒山一边吃着,一边对古长青道:“听马师兄说古师弟有了道心了?”

  “没错,这也是运气。”

  “你今年才十六岁吧?”

  “嗯,到十二月就整整十六。”

  徐寒山点点头道:“那可是大喜事,二十岁之前有了道心,将来大有可为。”

  “别高兴的太早,”何勇冷不丁的说道,“区区下品道心,还是十六岁才有的,能成什么气候?”

  看了看二人,他又道:“你们看看在峨眉学道的万剑豪,六岁就有了道心,可惜也只是下品道心,到现在不也卡在八品,上不上下不下的。”

  万剑豪是万家的大儿子,在整个峨眉县都很有名。

  他六岁就生出了道心,峨眉亲自派人下山将其收入门墙,可惜的他只是下品道心,这二十年来,也才到了八品。

  徐寒山点点头道:“那任伊师弟恐怕前途无量吧,上品道心,那可是几十年难遇的。”

  说到这里,何勇立即眉飞色舞起来。

  “任师弟那自不必说,上品道心在整个峨眉县都排的上号,最开始道箓司亲自派紫衣使迎接,打算收入道箓司栽培,后来峨眉的灵智上人屈尊下山,到道箓司将人给截走了。”

  “你们想想,灵智上人何等身份?居然亲自去道箓司接人,从这里你们就可以看出任师弟将来有多了不起吧?”

  灵智上人是峨眉县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是峨眉的长老,三十年前就已经是二品道士,传言当年皇帝亲自征召他入朝为太子少傅。

  灵智上人以朝堂昏暗为由拒不入朝。

  皇帝大怒,准备兴兵讨伐峨眉,最终被六部尚书联名劝谏才罢休。

  六部尚书什么身份?

  那可是当朝正二品官职,其中最低的道行都是二品,他们居然联名担保灵智上人。

  由此可知灵智上人有多么厉害。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从此灵智上人的名声开始流传。

  任伊能让灵智上人亲自出马,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大的前途。

  徐寒山连连感叹道:“任师弟在观里也有经年了,怎么就突然有了道心呢?还是上品。”

  “哼,这种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道心这东西虚无缥缈,讲究的是随缘,你瞧眼前的古师弟不也是一夜之间长出了道心?”

  古长青听到这里心里想道:“我的道心可不是凭空长出来的,那可是花了一千法力!”

  吃完饭后,古长青就辞别了二人,他要再去胡家沟一趟。

  第三次来到胡家沟,古长青没有躲躲藏藏,他很大方的进入村子,沿途遇到到田里做农活的村民,他甚至还很友善的与其打招呼,话家常。

  胡家沟的村民不多,不到二百人,古长青第一次来胡家沟的收服水鬼的时候,他们都见识过古长青的手段,因此对古长青印象也很深刻。

  毕竟是为胡家沟做了好事的,这些村民很热情的与古长青聊天。

  “还记得之前在小胡河里闹腾的水鬼吗?”

  古长青对着三个扛着锄头的村民说道。

  “怎么不记得?那水鬼可是让我们胡家沟整整害怕了半个月。”

  “幸亏是道长出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