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主公我不想加班 > 第六十八章 天下一统,刘备受禅

第六十八章 天下一统,刘备受禅

小说:主公我不想加班作者:寅时不睡字数:4200更新时间 : 2021-01-30 22:03:49
  然而尽管是这样。

  并没有和想象中那样,形成了刘备集团和三家联盟的对峙情况。

  并非是三家联盟不愿意。

  而是刘协宣布封刘备为晋王,并且将自己和刘备之间的约定传递到了天下各处。

  那就是刘备三年之内收复大汉山河,刘协会主动让位,让刘备继续将大汉延续下去。

  但是如果刘备三年之内没有成功收复大汉山河的话。

  那刘协就会选择自尽面见列祖列宗。

  刘辩在王越的帮助下和何太后已经东渡蓬莱去了。

  也不知道他们如今会怎样。

  曹操在失去了原本已经算是要握在手中的刘辩之后,也有些颓了。

  他时常会回想如今自己还没有好好起步,刘备却已经裹挟天下之势而来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他曹孟德没有哪一点会比刘玄德差的。

  虽说各有各的特点,但是难道他老曹的雷厉风行和独特人格魅力不吸引人吗?

  可是仔细想想。

  回想两人这一路的差别。

  他明白自己还是绕不开自己当初错过陈琛的错误。

  如果当年自己能够留住陈琛的话。

  那现在一统大半个大汉的人,应该就会是自己吧?

  这刘备,是真的幸运儿啊。

  说到底。

  曹操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刘备差。

  他这人的傲气就是在心里的。

  他只愿意承认自己因为失去了陈琛,让刘备得到了陈琛。

  所以才会有今日局面。

  但是他没有想过如果陈琛真的在自己手下的话。

  那自己能否和刘备一样,做到事事都听他的呢?

  不过好在这辈子老曹的老爹并没有被杀。

  他对人生的怨念还没那么深。

  曹家大部分亲人都还在呢。

  只是要辜负了志才了。

  曹操叹了口气。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情况。

  已经不算是乱世之争了。

  刘备手中有着一心想要让位的刘协,而刘辩又离开了大汉。

  刘家宗室基本上都站在刘备身边。

  这已经不是势力与势力之间的战斗了。

  不管是袁术、曹操,还是孙策。

  如今都只能够算是乱党。

  拥兵自重的乱党。

  特别是在刘协发表了告天下书之后。

  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刘备代表大汉平定天下纷乱的战争了。

  是他硬生生地把即将破灭的大汉命脉续了回来。

  果然,大汉是天命所归,我等俱是汉人。

  曹操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

  成为大汉征西将军,将大汉的国土向外不断扩展出去。

  可是现在,倒是成了最东面的势力。

  说好听叫诸侯,说不好听那就是乱臣贼子。

  他感觉自己有些累了。

  还没等曹操再累一会呢。

  有消息从豫州送了过来。

  袁术称帝了。

  他手中有传国玉玺。

  兴平元年,袁术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这个消息对于曹操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羞辱。

  此时的他,还没有改换这大汉天下的心。

  他要的是权臣,要的是用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来改变大汉的格局。

  可惜袁术会错意思了。

  袁术称帝之后,让人给曹操和孙策都送去了消息。

  封曹操为楚王,孙策为吴王。

  他就是要用这样的名义上的优待来表示自己的友好。

  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大汉晋王刘玄德。

  那总不能弱了气势吧?

  大家一起称帝称王,总归是脸面上好看的,打起仗来也不是问题。

  但是出乎袁术意料的是。

  曹操拒绝受封,表明自己还是汉臣,从今往后与袁本初再无瓜葛,恩断义绝。

  而孙策没有曹操做得绝。

  他选择避而不谈,用应付五溪蛮和山越当借口,整天不在吴郡里,让袁术的封赏无法落实。

  就连在邺城的陈琛和带着大军回到襄阳前线的刘备。

  都不得不夸赞一下袁术。

  当真是神助攻。

  如果他们只是三家联盟而已。

  那还只是算军阀割据,算是不满刘备这个人而已。

  可一旦称帝,并且曹操和孙策受封的话。

  那将来他们就直接被打成乱臣贼子,不算是大汉的人,而是反朝仲氏的人了。

  所以袁术这步臭棋。

  直接成了他们这个联盟还没有好好合作一下就直接瓦解的导火索了。

  有时候。

  甚至不得不感慨一下。

  世间事都不能按照自己认知的常理去判断。

  而这个机会也被陈琛捕获到了。

  人在邺城,但是他向刘备写信申请了一些权限,刘备也一一应允。

  并且明示陈琛。

  只要能够在避免战争的情况下,让这大汉还是大汉,那尽管发挥去吧。

  就带着这份承诺,陈琛亲自提笔,给曹操和孙策都写了一封信。

  并且连夜让人送出去。

  在陈琛写信半旬之后。

  曹操宣布听调不挺宣,正式加入刘备阵营,并且开放对青州的所有防御限制,让徐晃的定远军能够轻易地进入徐州、兖州,借道攻袁。

  并且曹操自己也会参与到对袁作战的第一线中。

  在曹操宣布加盟的三天之后,原本犹豫不决的孙策也收到了老曹的来信。

  当下选择起兵响应。

  袁术没有想到过自己称帝竟然反而促成了刘备迅速地一统大汉,如今就只剩下自己这么个被包围住的势力。

  当真是四面楚歌。

  随着曹操的听调不听宣公告的发布,之前那些还在犹豫和还算是跟着袁术的小诸侯也一个个地倒戈,宣布会继续为大汉尽忠。

  刘协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公告的作用肯定不小。

  但是也没想到能够大到这种程度。

  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刘备以吕布为先锋,张飞、赵云为左右两军,自己亲率中军讨伐袁术。

  结果所过之处,无不归降。

  除了有些袁术死忠需要多动手一段时间。

  但是袁术手下,哪有半个能跟上面这三位过手的角色?

  所以只能说是势如破竹。

  兴平元年八月。

  袁术归降,仲氏元年灭国,袁术归还了传国玉玺。

  而孙策在答应归降的要求中也有提到了希望能够不杀袁术。

  所以最后袁术也只是被罚做20年苦役来赎罪。

  自此大汉内乱基本上算是平定了。

  而孙策算是直接并入了刘备军中,更何况其实如今的吴地他也拿得不稳。

  干脆让刘备解决算了,只不过他的要求中还有一项。

  如果再有战事,希望优先考虑他。

  并且让黄祖到他父亲目前磕头。

  黄祖如实做了,而孙策没想到的是刘备和刘表也来了。

  而刘备和孙策交流之后,孙策才知道当年其实自家老爹在诸侯讨董的时候,就跟刘备关系还不错。

  也算是对胃口,一起并肩作战过。

  虽然刘表和黄祖的杀父之仇不能忘。

  但是孙策还是很懂事地没有在刘备面前追究责任。

  不过至于多年之后,他们成为同事的时候会不会内斗。

  那可就不好说了。

  孙策到了吕布的手下担任副将。

  这是他自己要求的。

  他知道吕布是天下武道第一人,希望能够跟在他身边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靠军功提拔。

  刘备也一一应允。

  吕布对于这个在武道上颇有天赋的年轻人也感觉不错。

  虽然没有达到赵云的程度,但是确实可以让自己平时练武的时候多活动活动筋骨。

  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刘备需要去解决的。

  是曹操的问题。

  曹操在收到了陈琛的信之后,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宣布加入己方阵营,并且宣布了听调不听宣的公告。

  其实刘备有些想知道缘由的。

  但是他们两人再度相见的时候,却发现对方的状态和之前所见大有不同。

  如今的刘备意气风发,一统大汉,正是风华正茂之时。

  头上的头发乌黑发亮。

  可曹操似乎这些年有些疲惫,刘备都能够从他的鬓角看到几分白发。

  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多了。

  “晋王殿下别来无恙啊。”

  曹操看到刘备的时候,却也放下了心中最后的一丝不甘。

  这样的刘备,自信,勇敢,有理想,似乎正如这个经历过重创之后,满目疮痍的大汉正在奔向的未来。

  这样的英雄,确实是值得这样的幸运。

  “孟德兄,生疏了,你我还是兄弟相称便好。”

  刘备自然地揽住了曹操的肩膀,和他一起往亭中走。

  “不愧是玄德公,果然是天下英雄。”

  曹操感慨道。

  “哈哈,在我看来,孟德兄也是天下英雄。”

  刘备言语不似作伪,是真的欣赏曹操。

  “不知道孟德兄接下来有什么想法?你的曹家军,我可以答应不动,也能够尊重你接下来的选择,但是我想知道先生给孟德兄写的信里说了什么?”

  “能让孟德兄弃暗投明。”

  刘备是真的狠心答应曹操这个条件的。

  只不过他也有足够的魄力和信心,尽管曹操能够成为军阀,自己也能够在大汉的土地上压制住他。

  为了大汉的一统,他就要去冒这个风险。

  曹操倒是没想到刘备是为这个而来。

  他笑了笑。

  “哪有什么信,陈子顼只不过是给了我一张字条而已。”

  他伸手进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竹管,将小竹管中的字条取出来交给刘备。

  刘备有些好奇地打开了字条。

  只见字条上只有一句话。

  “孟德可还记得当年所想的大汉征西吗?”

  “这?”

  刘备可不知道曹操的梦想是什么。

  “哈哈。”

  “请玄德公赎罪,操此次所言听调不听宣,是想资源前往西域,再开我大汉西域都护。”

  曹操站了起来,看向了空中的云。

  他并不高大的身材,却有着高耸入云的灵魂。

  或许能够像他这样看得开人间是非成败的,应该也不在多数吧?

  去西域都护府,那基本上宣判着老曹今后再也没有机会对大汉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他却可以自由地追逐属于他的梦想。

  为大汉开疆拓土,名留青史。

  刘备没有说什么。

  兴平元年腊月。

  曹操受封许侯,大汉征西将军,兼西域都护,统率其所部兵马,来年开春出发前往西域。

  并且听调不听宣,再开河西走廊。

  至此天下初定。

  只不过有些局部地区还是会存在着问题。

  比如吴地山越,益州南蛮,以及交州士家还不知道中原这边的情况。

  不过这些问题都已经算是小问题了。

  基本上派遣人才就能够很好地处理。

  兴平二年初,元月。

  汉帝刘协宣布禅让帝位,由晋王刘备为新汉帝。

  自此,大汉三兴,虽中途曲折多舛,最终还是天下归汉。

  刘协得号献,史称汉献帝。

  汉帝刘备在长安受禅之后,册封刘协为汉中王,食邑汉中,以纪念大汉开创者汉高祖刘邦,也有大汉重新开始的意味,毕竟,此汉为季汉。

  而刘备登基为帝之后,年号定为天授,此国号是听从陈琛的建议。

  天授元年。

  刘备立青云阁,册封青云七君,以陈琛陈子顼为首,其后有荀攸、郭嘉、荀彧、毛阶等众,为开国七大文臣。

  另有凌烟阁,册封凌烟二十四将,其中以关羽为首,其后有张飞、赵云、吕布、张辽、徐晃等众,为开国功勋之将。

  陈琛得封安国公,食万户,官封丞相。

  其实理论上来说,大汉并不封公,最高的爵位也只是到列侯。

  但是陈琛对刘备的意义太过于特殊,所以破例封公。

  就算是关羽和张飞,也只不过是封侯而已。

  而其他文臣良将,也都得封列侯,安排到了各自适合的官位上去。

  可以说,刘备对自己麾下的所有人,刘备是最优待的。

  但是并没有任何人有什么意见。

  一是陈琛确实居功至伟,刘备能够有今日,无他不可为。

  二是陈琛对刘备麾下名臣良将多有恩惠,而且性格随和,人缘好。

  三是陈琛从未有结党营私之嫌,就连家庭组成,都只是最普通的一家几口人。

  安国公,实至名归。

  而之前陈琛在邺城所规范建立起的体系,也在大汉一统之后,得到了推行。

  在经过了短暂的修缮维护之后,刘备宣布迁都回洛阳。

  开始了大汉新的生涯。

  而迁都之后最重要的第一件事。

  是主持陈琛的大婚。

  值得一提的是,陈闲和蔡邕因为是陈琛家人,他们拒绝位列名臣表中。

  尽管为刘备势力培养出了无数的人才,并且之后还推广了天下各州府的书院建立。

  但是他们也都只是欣然接受了一个无实际食邑的侯位。

  不过其实他们两之前就已经有侯位了。

  所以这都到了蔡琰和草儿的身上。

  女子封侯,倒是第一次,不过这种小打小闹,也没人在乎了。

  谁敢得罪年方二十的安国公呢?

  那可是皇帝的心头宝。

  不过,哪怕已经可以安安心心地在这里养老,但是陈琛却还有一些别的打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