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宋真宗 > 第五章 夜访杨家

第五章 夜访杨家

小说:宋真宗作者:九桶一锤字数:2711更新时间 : 2019-12-09 07:30:00
  东京开封府的夜市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熬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免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直至三更。

  赵元休今夜出行并非是要去逛夜市,但是看到大宋如此丰富多彩的夜市文化生活,他还是感到无比的幸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痴迷的时代。可惜啊,这也是群狼环伺的时代。北边有辽国,西北有党项叛将李继迁,西南有西南夷人;尤其是陇佑都护府夹在吐蕃、党项、高昌回鹘之间,那是真真的四战之地啊。

  赵元休今夜要夜访杨府见见杨府的佘老太君和家主杨延昭。当然是调解潘杨两家的愁怨,再就是据赵元休所知佘太君,杨家同为并州(今山西)大族,而山西又是华夏煤炭资源的大省这在未来全大宋煤炭资源开发中将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到了杨府门前,杨延昭已经在门外等候赵元休。“寿王殿下夜间造访杨府,是否于礼不合啊?”杨延昭知道赵元休亲近潘家,没给赵元休这个寿王面子直接说道。

  赵元休也并不在意杨延昭的语气,说:“杨供奉,本王不请自来,还请原谅则个。不过,今日夜访主要是探望佘老太君,也有些话要与供奉官商谈。”

  杨延昭是父荫的供奉官,在大宋供奉官又称峨眉班,只是表示品级,没有实际掌权。所以赵元休并不怎么在乎杨延昭的态度,他现在还不是领兵一方的将领。

  杨延昭也很无奈,他家自从老父去世,可以说眼看着没落了,尤其做为降将,他家很难融入主流武勋集团,家族没有和太祖皇帝开国的功绩,也没有和当今陛下统一扩土的战绩,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父亲宁可饿死也没有投降辽人的气节。

  对于寿王他也是有所耳闻,和前太子赵元佐为同母所出,自小属于泡在蜜罐子中长大的,深得赵氏一族的宠爱。自身又属于闲散王爷,无欲无求,不知道他来杨府又能什么事。

  杨延昭还是将寿王礼让到府内中堂,然后吩咐下人去请老太君。

  和佘老太君见礼后,赵元休缓缓说道:“老太君,杨供奉本王今夜访杨府有两件事,一是本王请了旨意,专营大宋石炭。我想石炭这东西您二位肯定不陌生吧?山西地区多石炭,使用也广泛。”

  杨延昭没有说话,而是看着自己母亲佘老太君。佘老太君说道:“寿王殿下专营大宋石炭,难道想借助我杨家在山西本地族人吗?”

  赵元休答道:“眼前不需要,我打算首先在开封府范围内推广石炭的使用,并为此专门制作了蜂窝煤,价格低廉以供百姓取暖,煮饭烧水之用。而我现在想邀请杨家和我一起来参与经营这件事。当然不只杨家一家,同时还有,郭、曹、折、潘四家共同经营。”

  “什么你让我们和潘家一起经营此事?”佘太君还没有说话,杨延昭先坐不住了急吼吼的说道。

  赵元休没应声解释,而是看向佘老太君。打算看看她老人家的态度。

  佘老太君显然也有点激动,但是毕竟人上了年岁,经历了更多事情,知道寿王赵元休不会是无的放矢,也不会夜访杨家只为刺激杨家男儿的血性。

  老太君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还请寿王殿下分说一二,我杨家确实眼看着没落了,但是杨家还是有血性,有气节的。”

  赵元休也没有拿捏杨家的意思,所以很干脆的说:“老太君、杨供奉勿恼,我来的第二件事就是为杨潘两家说和。”

  眼看杨延昭要急了,赵元休赶紧挥挥手让他稍安勿躁听他把话说完。

  “杨老将军之事,其表面原因在于监军王侁,如果没有王侁欺压过甚,也不会有潘家不发兵支援这一说,这点我想老太君和杨供奉应该都清楚,其二兵马都监发回的情报看,是杨老将军建议分兵的。同时陛下的旨意是护送云、朔、寰、应州百姓内迁,但是想要安稳内迁,必须有人去牵制,阻碍辽军。所以,老太君、杨兄,你们理解杨老将军的用意了吗?”赵元休沉声说。

  佘老太君还在沉思,杨延昭就问道:“寿王的意思是我爹爹为了能让四州百姓平安内迁,自愿去做了弃子?”

  这时沉思不语的佘老太君表情悲切,颤声说道:“可是如果潘美领兵去救,还是有可能回来一些人的啊?全军覆灭啊,无一人投降,都是我大宋的好男儿啊。”

  赵元休也感到很悲哀,但是事已至此,已然发生了,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杨家未来对他平衡武勋集团内部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杨家是后加入大宋的,平衡未来大宋帝国军队系统,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所以赵元休打算和杨家谈一点他未来的计划和杨家以后的打算。

  “老太君、杨兄,杨家归附大宋也快十年了,我大宋历经太祖和当今陛下二人近三十年的治理,正在全面由开疆拓土向防御发展民生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拐点,也是武将们的悲哀。

  潘家潘美老人太祖时期就功勋卓著,但是纵观历史功高震主是所有武勋权贵都必须惊醒的红线,我是当今陛下的儿子,这些话也就是我才敢当面和杨家人说。所以潘美老大人,这几年都在低调行事,确实杨家加入宋朝时间短,急于立功稳住家族根基,我想杨老大人自愿牺牲也是因为此。

  此后杨家看似没落,但是根基确稳固了,大宋无人会从任何忠贞方面怀疑杨家的忠诚,四州百姓也会记住杨家的牺牲,杨家也彻底的被大宋所接受。”赵元休说。

  听到赵元休如此说法,佘太君想也许寿王说的对吧,如果真的一个人的牺牲,可以换来家族百年的延续,那真是太划算了。哪怕牺牲掉的人是她的丈夫。

  杨延昭也在想,原来父亲的牺牲有如此深意,如今振兴杨家就让我替父亲完成吧。

  赵元休看二人神色虽然悲切,但不似刚才那么义愤难填了。觉得效果不错,既然缓和心理愤恨,那么再给杨家点希望,这事就圆满了。

  赵元休说道:“蜂窝煤生意上的事情,是我秉明父皇,得到父皇首肯,我才夜访杨家共襄此事的。”

  听完赵元休这句话杨延昭是没明白怎么回事,怎么陛下让这个闲散王爷出来做事呢?关键他能做成嘛。

  而佘太君此时有点懵懂的察觉到了什么,沉声问道:“寿王殿下的意思是?太子?”

  赵元休面色平静,说道:“二哥身体不好,这是朝野内外广为人知的,父皇此举也是以防万一,老太君切勿多想。”

  这时杨延昭才反应过来,这位闲散王爷怕是要当太子了,以后的大宋皇帝啊。当今太子身体不好这事大家都知道,这些年也一直病怏怏的,但是没听说不行了啊。

  肯定是近期严重了,出现了变故,所以陛下已经开始为接班人布局了。

  杨延昭这时候看赵元休眼神是炙热的,没办法不炙热啊,从龙之功就在眼前。他心里想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杨家在大宋成与不成就在此时了。

  赵元休看到佘太君和杨延昭都理解了他的意思,也就不在多留,起身告辞。

  临走前对杨延昭说:“关于石炭经营具体事项安排,几日后我会邀请杨、郭、曹、折、潘五家人共同商议。杨兄而立之年,我大宋强敌环伺,兵书战策弓马、武艺可别放下了。”

  此时月上中天,站在杨府门口送寿王的杨延昭的心态发生了转变,躬身说道:“寿王殿下放心,杨家是马上将军,功名利禄在疆场上取,定不负寿王和大宋。”

  赵元休看着意气风发的杨延昭,平静的说:“他日延昭兄必是大宋良将。延昭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日后见。告辞。”

  赵元休踏着月光,在冯闲和众护卫的保护下向王府走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