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洪流微澜 > 第二百五十四章 伍秉鉴的请求

第二百五十四章 伍秉鉴的请求

小说:洪流微澜作者:办公室里的家字数:2016更新时间 : 2020-08-09 12:25:56
  一言以蔽之,伍秉鉴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他的财富来自于作为广州十三行龙头怡和行的行主,垄断清国对外贸易。他获益的主要贸易品是茶叶,也深度参与了鸦片走私。

  伍秉鉴财富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海外投资。

  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同时也是后来的铁路大王福布斯的义父,并因此参与投资美国中西部横贯铁路。

  根据1834年伍秉鉴自己的统计,他当时约有两千一百万银元。

  他的统计是基于实物现价,如果按照现在对企业估值方式来看,再翻上三到五倍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即使按照保守方式估算他的身家,也相当于大清国三分之一的岁入。

  谢绾虽然对伍秉鉴并不是很熟悉,但也知道此人是世界首富。于是谢绾主动上前对其拱手道,

  “伍老先生,久仰久仰。”

  伍秉鉴对欧美政治与社会了解颇深,明白西方人上下尊卑不像清国这么明显。但谢绾毕竟是一国元首,他也不敢拿大,颤颤巍巍一揖到地,用浓重而苍老的福建口音官话说,

  “岂敢当鲁公问候,外臣给鲁公请安。”

  鲁公?谢绾听到这个称呼愣了一下,侧脸看了看宋插。宋插附耳道,

  “此前伍大人问及您的头衔,我并不知道该对应什么清国头衔,只好解释了一通。伍大人说,‘那便是监国鲁公’……”

  谢绾哑然,这个莱茵执政、鲁尔伯爵翻译成“监国鲁公”,倒有点儿古意。

  当日东印度公司给谢绾接风洗尘,大排筵宴不提。

  次日一大早,谢绾便收到了伍秉鉴的拜帖。

  这次到马来殖民地,谢绾少不了要见各方面人士。

  除了帕尔默、布鲁默、宋插这东印度公司三巨头可以直见他外,其他人都是要先与宋插手下的秘书预约,再经过筛选的。

  伍秉鉴排在头一个,想来宋插收了不少好处。谢绾苦笑着叹了口气,放下拜帖,让侍卫请伍秉鉴进来。

  门打开之后,伍秉鉴走了进来。谢绾正待要上前跟他打招呼,伍秉鉴突然一下跪倒在地上,额头磕在地上,带着哭腔说道,

  “鲁公救我!”

  这可把谢绾吓坏了。且不说伍秉鉴的地位与他没什么差别,只说伍秉鉴此时已是七十一岁高龄,他也当不起这大礼,更何况他久居欧洲,流浪汉见到他也不过是脱帽致敬而已。

  谢绾赶紧上前扶起伍秉鉴。伍秉鉴年事已高,哆哆嗦嗦的站起身。

  谢绾连连道,

  “伍老先生,您这是干什么?您这是干什么?”

  伍秉鉴重重的叹口气说道,

  “大清与英夷如今势同水火,无论胜负,我伍家也难逃灭顶之灾。”

  谢绾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这伍家无论与清国朝廷,还是英国政商,都牵扯极深,无论得罪哪一方都足以破家灭门。

  但他还是劝慰道,

  “老先生且放宽心,此事尚不至于此……何况我又有何德何能,可以救老先生全家?”

  伍秉鉴喘了口气,

  “鲁公,外臣与英夷相交甚久,深知其船坚炮利。纵使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人也望其项背。”

  说着他看了谢绾一眼,接着道,

  “然贵国东印度公司,须臾之间便拿下暹罗,又与英夷分庭抗礼,实在令外臣拜服。”

  谢绾听到这番吹捧,怕这老头给他挖坑,摇头道,

  “那不过是英人不与我等计较罢了……”

  伍秉鉴有气无力的笑笑,

  “鲁公休要自谦,外臣虽是商人,在欧罗巴却也有几位朋友。英人所以容忍贵国,盖因贵国火器犀利,恐贵国与我大清交好……”

  没想到老头儿知道不少,谢绾想了想,说,

  “既然老先生都知道,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国与英国有约在先,不得插手清英事务。若老先生希望我在清英之间周旋,那就请免开尊口。”

  伍秉鉴听谢绾拒绝,也不见怪,似乎早有准备。但见他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纸,放到谢绾身旁的茶几上,然后略带笑意的看着谢绾。

  谢绾用余光略微扫了一下,暗暗吃了一惊。那是一张五十万英镑的英格兰银行汇票。

  “您这是……”

  有了钱,谢绾的态度软了一些。

  伍秉鉴又喘了一阵,说道,

  “昨夜外臣得知,鲁公带了五千新式火枪和五十门新式火炮。这五十万英镑,应该足够买下了吧?”

  没想到自己随手带的货,刚到岸就有人要全部买走。

  “您买这批货是要帮着大清打英国,还是帮着英国打大清呢?”

  谢绾没有急着答复伍秉鉴,而是反问道。

  “鲁公切莫玩笑,外臣这自然是给大清购买武器。”

  “那您就不怕英国人知道?以后与英国人的生意可就难啦……”

  伍秉鉴微微摇头,

  “那是后话。现在刀就架在外臣的脖子上。前几日,朝里已然有人向皇上提议,要问外臣里通外国的重罪。

  若是不能立个大功,抄家灭门就在眼前。外臣思来想去,唯有贵国的火器能实实在在帮上大清,帮上伍家。”

  说着说着,伍秉鉴一提马褂的下摆,又有给谢绾跪下的前兆,谢绾赶紧一把拦住。

  这批货满打满算也就值个二十五万英镑,伍秉鉴给出翻了一倍的出价,显然是想让谢绾违背与英国的协议。

  谢绾当然爱钱,但他是莱茵的执政,必然要顾及莱茵的国际声誉,也担心英国人的报复。

  但他自然也不愿意伍秉鉴把这张汇票再拿回去。

  左思右想之后,谢绾说,

  “货我不能直接给您。好在您这预算空间很大,我倒是有个章程。”

  伍秉鉴见这件事情有转机,便认真的听谢绾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番,又斟酌了一会儿,缓缓点头。

  两周之后,十几条荷兰福禄特式大船先后在雅加达港停靠。

  一些面相粗鄙却又衣着富贵的华人从这些船走出来,陆陆续续到达雅加达郊外的一栋别墅。

  这是南洋华商的一次大聚会,为首倡议者是时任兰芳共和国大总制古六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