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明末开山刀 > 第四十三章:盂县事变

第四十三章:盂县事变

小说:明末开山刀作者:桑甄字数:2141更新时间 : 2019-12-24 14:04:21
  “什么?张婶上吊了?”

  “嘘,轻点,别让官老爷听见了,就在城门的门环上。”

  李三拨开面前的亲戚,向着城门望了一眼。

  城门口守城官正带着几人举着火把目瞪口呆的看着。

  “造反是死,不造反饿死,不如造反做个饱死鬼,官府无道欺压我等小民,与其坐而饥死,不如盗而死。”

  李三,询问话事老者的那中年人,他原本也是县城内谋生的小民,张婶他也认识。

  原本张婶的两个女儿死了,他也心有凄凄,此刻又见张婶在城门的门环上上吊了。

  他再也忍不住了,怒吼着喊了出来。

  跟着他去过村儿里的这一百多号人纷纷响应,跟着李三冲向了城门。

  “咦,难看死了,快弄下来埋了。”守城官嫌弃的看着张婶的尸身,吩咐小吏把她抬下来。

  小吏正打算把张婶的尸身找个水沟随手扔了,突见人头涌现,小吏还没来得及发声就被流民们淹没。

  “杀官兵啊!”

  “杀狗官啊!”

  地窝子里的流民们,早就受够了这种日子。

  此刻有人带头起事,全都跟着动了起来。

  带头的人正是李三,他举着一把锄头,一锄头拍死了守城官大开城门,把流民们放进了盂县城。

  “杀了这帮狗官,夺了他们的兵器,咱们投了开山刀分田地,杀啊!”

  “不用怕,这帮狗官就会欺软怕硬,冲啊。”

  他们和这些官兵相处久了,早就知道盂县守备的官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想到这里,这些地窝子里的流民心下更是自信起来。

  城上的官兵一阵慌乱,在这慌乱中流民一拥而上夺了不少兵器,开始和官兵们厮杀起来。

  守城的副官大声喝令,在杀了几个逃兵之后总算稳住了局面。

  守城官兵见流民们黑压压一片看不到尽头,一个个下意识的就想逃跑。

  “刀盾兵准备,弓箭手射击。”

  就在流民们快要进入副守城官一百步范围的时候,他下令射箭。

  冲在最前面的流民一片惨叫。

  后面的流民有些害怕,在一百步的位置踌躇不前。

  “不要怕,他们人少,咱们冲过去,他们就败了,冲啊!”

  流民们红了眼,是啊,咱们人多。

  由于流民们太多了,副守城官再次下令射箭之后,流民们已经冲到了刀盾兵的面前。

  只是一个回合流民就淹没了守城官兵,前后不到一刻钟,流民们迅速占领了城墙。

  他们拿了守城官兵的武器,气势汹汹的向着知县的府邸冲去。

  “咚咚咚咚咚咚~”

  知县腹地的大门传来密集的拍打声

  “找死啊!知不知道这是知县大人的府邸?”

  看门的小厮一边不耐烦的揉眼睛,一边嚷嚷。

  小厮刚打开大门就被人流踩倒在地,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活活踩成了肉泥。

  整个知县的府邸一片混乱,所有家丁都被流民乱刀砍死,至于女婢都被流民们赶到了一间屋子里。

  这些流民本质上还是农民,并不是真正的贼匪。

  或者说他们还没沦落到成为真正贼匪的成度。

  “大晚上的嚷嚷什么?成何体统?来人呐,把聒噪的拉出去杖毙。”

  盂县知县刚娶了一个妾,此刻正在美滋滋抱着睡觉。

  被人打搅了好事,他是一百个生气。

  “狗知县在这里。”

  “杀了他!”

  “杀了他!”

  “放肆!我乃盂县...”

  知县还没说完就被流民们一把抓了下来。

  “狗知县,还我娘子。”此人的娘子被知县玷污之后投井了,此刻第一个上前一刀砍了上去。

  “狗知县还我家房子。”

  “还我家田地...”

  “啊~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好...”

  盂县知县在一片惨叫中声中被流民乱刀砍为肉泥。

  砍完之后,流民们害怕起来了。

  他们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他们杀了知县,就是反贼,是会被诛九族的。

  盂县事变,这是历史上不曾发生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事实上,在王则之来到这里的时候,历史就已经发生了转变,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咱们会被诛九族的。”一个流民茫然的丢了手里的刀,低声呢喃。

  “我的九族都死光了,哪儿来的九族,嘿嘿...”另一个流民擦了一下刀上的血迹,自嘲的说道。

  “我连婆娘都没有,哪儿来的九族?”娘子投井的那人开口说道。

  “咱们现在怎么办?”村儿里来的人看向了李三。

  “开山刀大人说不抢不掠,那咱们也不能抢掠,把各个村儿的甲长都集合起来,约束咱们的人,不能作奸犯科,在狗知县家里找找有没有粮食,把粮食分下去,招呼咱们的人把盂县县城占了,咱们把盂县县城献给开山刀大人。”

  李三虽然不是读书人,但是住在私塾隔壁,耳濡目染,也算有些见识。

  “好,就这么办。”

  “太好了。”

  “马上去找人。”

  “先把不抢不掠的事儿说下去。”

  “对对对。”

  本来迷茫的一群流民,瞬间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行动了起来。

  他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迅速把这些话传了下去。

  流民们有些本就是这县城的居民,他们找回原本的房屋,带着相熟的流民住了进去,至于没有房屋随便找了些街巷就在屋檐下靠着休息了。

  天亮的时候地窝子里已经没有一个流民了,他们都进了盂县县城。

  “三哥,粮食不多了,金银倒有许多,但是金银不能吃啊?如今县城里的粮商没有一家开门的,现在咱有金银都买不到粮食呀,知县府上的粮食,只够咱们吃三日了。”

  负责统计的人将情况上报给李三。

  李三扶着盂县县城城墙,遥望着城下的地窝子。

  这是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此刻从高处看去,他才发现这里有多么不堪。

  他不只一次自问,这就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吗?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听完汇报他问道。

  “咱们青壮有多少人,老弱妇儒有多少,都统计出来了吗?”这是李三跟熊甲长学的,因为熊甲长就是这么做的。

  “统计出来了,青壮有两千三百人,老弱妇儒八千零一十二人。”

  “留三百人看守盂县县城,把所有金银,青壮,全部带上,咱们去投奔开山刀大人。”

  这些金银是他们在知县的府邸中搜出来的,说来也奇怪,知县家里金南瓜,银白菜有一大堆,米粮才仅仅八百多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