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卫霸天下 > 第3章荒唐的分封

第3章荒唐的分封

小说:卫霸天下作者:追忆汉唐字数:2577更新时间 : 2019-05-19 12:29:25
  大夫石祁子和大夫宁庄子宁速,联名向卫懿公进言,说公子申已经快要成年了,然而却穷苦无依顿足于国国都,是否划分一块千户封邑作为兄弟两个的食邑,也能让他们两个日后有所依仗能够养活自己。

  然而此举却受到了卫国元氏、孔氏、孙氏其他三个家族的拒绝。他们纷纷把州吁和左右公子的事情拿出来说,致使卫懿公有些迟疑不定。

  至于为何其他三家的反应这么剧烈,而其中以孙氏反应最为剧烈,主要还不是因为卫懿公贪婪而又抠门,肯定不会从自己的公邑里拿出封地,来分给两位公子的。

  而在其他家族几大家族中,就属孙氏的封地最多最富裕,人口也最多。其封地上光千户之邑就有四座,而其中戚邑最为富裕,是个万户大城。

  其他两家或多或少也都有两三座大城,以及围绕着这些大城周边众多的小城邑。

  而石氏封地在卫国最荒凉的北边,就一座石邑,而宁氏则恰恰相反,在卫国最南边的河内之地,却也只有一个封地宁邑。所以国君不会再将他们的封地封给两位公子的。

  所以如果卫懿公真的答应的话,要是给两个公子封地的话,肯定是要从他们三家封地上割肉,毕竟他们几家土地肥沃,封地又多,而且还靠近黄河河岸边。

  特别是国君这些年来大兴土木,手头很拮据,就更不可能再去分一块封地给两个公子了。

  后来在双方争持不下的时候,卫懿公直接表态,说公子申还未立冠,暂时不得获封。而小孩子公子辟疆由于年纪太小,他并不放在心上于是说要让其体弱多病,让他先获得封地,让他在封地养养身子。

  而至于封地如何选,卫懿公一拍板,最后决定让老天爷来表决。见此双方这才开始偃旗息鼓。毕竟国君并没有说不封,而且也答应了让小公子辟疆先受封的,所以双方都默不作声了,算是认同国君卫懿公的做法。

  只见卫懿公命令甲士从庭院里拾取桐叶,将其剪成玉圭的形状,然后两两放进一个木箱子里,其中一片桐叶写上城邑的名字,另一片则什么都不写,放入箱中后不断的混合打乱顺序,接着便让鹤来挑选。

  选到那个城邑的名字,就把公子辟疆封到那个地方,当然如果选到没写名字的桐叶,那就算公子辟疆倒霉。

  看到这被剪成玉圭模样的桐叶,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件事——桐叶封弟

  据说在西周建立,分封诸侯,屏藩王室。然而,宏图大略的周武王在完成统一大业后,诸多政治理想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就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年幼的成王登基,由周公旦辅助。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分封之意。“桐叶封弟”告诉我们:当权者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不过此时看到卫懿公也用这种做法,和桐叶封弟这个褒义词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就连护卫在一旁的甲士们,也都是一脸的懵逼,一些脸上都写着有钱人真会玩儿,或者还能这样玩的表情。

  这让几和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感到脸红,他们感觉自己像陪着一个未长大的孩子,玩一场很严谨的游戏,而这游戏却又是那么的随便。

  看到这儿石祁子眉头一皱,就准备上前劝诫了,毕竟分封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

  封者和被分封者需要举行裂土分茅之礼,即国君要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不过就在他准备跨步向前的时候,他感觉后襟一紧,就看见微微站在自己后面的宁速,对着他微微摇了摇头,眼色向对面的元氏,孔氏、孙氏三个家族族长示意了一下。

  看到这儿石祁子,便停了下来,双手垂于身后,和宁速一起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于是乎史上最大的闹剧便在国君和五大家族,众目睽睽之下产生了。还好这件事是瞒着史官的前提下完成的,不然被记录史册的话,他们可就没有面目示人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卫辉被封于卫国南鄙边境,一个叫做宛濮的地方。

  走出了王宫,看见其他家族族长走远后,石祁子叫停,走在前面的宁速问道:“宁子为何阻止吾向君上进言?”

  “唉!”

  只见宁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解释道:“石子,君上是不会让公子申离开国都半步的,就连公子辟疆他也是不愿意放他出去的,只不过如今看到公子辟疆体弱多病不得不让他退步。”

  “为何?”

  石祁子疑惑的看着他。

  “吾卫国这几十年来公子骨肉相残的事情这才几年,国君这又怎会放他们走出国都。”

  而且国君贪吡吝啬,对有功之臣从来都是不愿多赏一毫,如不是前公子顽功大于国,又不愿与其挣位,临死之前当百官之面,请求其善待两位小公子的话,两位公子怕是依旧被其禁足在家。”

  闻言石祁子,沉默不语。

  宁速接着说道:“这些年来致使内乱不断,国力大减,卫国已经沦为东方诸国之中二流之国,已然不能在河东诸国之中称伯。”

  听到这儿石祁子点了点头,这几十年来的内斗的确让卫国在国际间的地位大跌。

  “而吾卫国内斗,却又参杂着诸邻的影子,从州吁与郑国的共叔段结交开始,到齐国扶持先君上位,哪一次干涉,不都是是让吾卫国国力消减一分。

  就连三年前齐桓公联合诸国伐吾卫国,致使吾卫国战败,国库被洗劫一空,那也不就是看到吾卫国逐渐安定,国力开始恢复,为了打击吾卫国而使用的手段吗?

  当年惠公被齐国扶持上位,齐国看到卫国百官国人虽然不服惠公,但也人心思定,局面逐渐安定平稳下来。

  为了挑拨吾公室内斗,进一步削弱卫国。于是齐襄公强迫昭伯娶了自己的后母宣姜,这就是想让昭伯与惠公挣位相斗。然而公子顽虽心不愿,但在齐国大兵压境之前,无奈只得娶了宣姜,后来为了卫国安定,忍辱负重接受了先君和国君的禁足之令,致使吾齐国能够安稳的度过十几年。”

  看到石祁子沉默不语,宁速感慨道:“公子顽君子也!功大于国。生前怕是看到国都暗流汹涌,国君又荒废国政肆意妄为,先公子坐看江河日下,临死前不惜当着百官之面以死相逼,怕就想让两位公子脱离这个漩涡。吾怎么能看着忠臣之后,卷入其中,不若趁此良机将他们送出国都,哪怕是流落国外也好啊?一旦时间拖久了恐有变故,不过如今来看国君对公子申怕是依旧不放心呀!”

  说完宁速就摇了摇头,上了马车向自己府邸驶去。

  “宁子……”

  石祁子看着一脸疲惫的宁速,久久不能言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