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美国大富翁 > 第二百二十幕 电与燃

第二百二十幕 电与燃

小说:美国大富翁作者:月雨白字数:3996更新时间 : 2019-01-14 23:57:01
  失败!

  失败!

  失败!

  洛克菲勒炼油厂选址建立的时候,道格也组建起了内燃机的研发团队。

  外燃机是依靠气体的热胀冷缩,来完成活塞的往复运动。

  内燃机则是依靠高温高压的油液混合气燃烧,再用曲柄结构,完成活塞的往复。

  两者的原理有共同之处,结构也有共通之处。

  但是,后者的难度却是前者的数倍。

  道格原本想的是,在炼油厂建设的过程中,开发内燃机。

  炼油厂建成后,就可以为炼油厂的产物,提供一种全新的用途。

  然而,尽管原理想通,但是却还是一再失败。

  最开始的失败,以为是油品的问题。

  与外燃机不同,内燃机要更加娇贵。因为燃烧发生在机器的内部。因此,只能使用少数只用相对纯净的油品。

  柴油和汽油都是备选之一。

  外燃机则不管是菜油,还是猪油,亦或是煤油,甚至就连木块燃烧,都能让外燃机做功。

  毕竟,外燃机依靠的不是这些燃料有多大的爆发力,而是依靠他们提供的热空气。

  但是,利用实验室的手法,将汽油和柴油的提纯解决后,却还是失败了。

  这次失败的原因,寻找来寻找去,就是在于各个部件的公差上。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零件,在制作出来的时候,都会有误差。

  这种误差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低,但是却永远不会消失。

  例如,相对古早的时候,每周大地上的玛雅人,想要烧纸一个陶罐,却误差大的弄出了一个缸。

  这就是因为制作者,还没有意识到量具的重要性。

  但是,又尺子了,精度就会变得很高了么?

  不。

  只是提高,而不是变得很高。

  哪怕,完全依照尺子的刻度进行制作。

  但是,尺子上的刻度在刻画出去的时候也有误差。

  甚至,当所有的尺子,都是基于一把标准的尺子制作出来的。

  如果那一把标准的原型尺本身就有问题呢?

  再往这之后,尺子也会就行革新。

  首先是尺子的材料,要确保的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尽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形。

  再其次,渐渐发展出了类似于游标卡尺这种更加精准的尺子。

  目前,道格拥有的内燃机团队,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不过,他们虽然可以熟练的使用游标卡尺。

  但是,他们却无法让他们的造物,严格的按照尺子的尺寸来。

  不管是铸造还是锻造,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他们都很难对最终的成品进行控制。

  道格让他们引入数学工具,引入了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帮助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强。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工具也要知道基础的数据。

  知道的数据越多,计算的才越准确。

  但是,内燃机不管是锻造还是铸造。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材料。

  材料科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学科。

  因为,它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吃的是经验,吃的是积累。

  只有积累足够,只有经验足够。

  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做什么,适合用什么工艺。

  因为,材料学面对的都是诸如合金之类的东西。

  合金在各种成分占比不同。

  相同成分温度不同。

  相同成分相同温度,但是处理的方式不同。

  都会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的体现,极其考验测量的精度。

  需要测量三个维度的数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这已经涉及到了基础学科的层面了。

  并且,这样的基础学科,理论并不是十分完备。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了象腿,却有可能不适用于大象的鼻子。

  因此,只能依靠不停地实验,一点一点。就像是愚蠢的人,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搬走两座大山一样。

  而这样的基础学科,也已经脱离了实际应用。

  资本家很难对这样短期内见不到收益的事情进行投资。

  但是,此刻身为一个资本家的道格,却不得不投资这样的基础学科。

  因为,不投资,就没有办法解决现在内燃机遇到的难题。

  当然了,哪怕不研究材料,奔着凑合事的原则,一次又一次慢慢凑合,最终还是能够搞出一台能用的内燃机。

  但是,能用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能用不等于用的久,不等于故障率低。

  道格这边,一边开始投资材料科学,一边让他们继续用差不多的材料,进行差不多的研发。

  他们研发了许久,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经历了血与泪的教训,烧了道格大把的钱。

  他们终于搞出了一台能用的内燃机。

  但是,你不会想到这台内燃机的材质是什么。

  它不是铁的,也不是钢的。

  而是铜合金的。

  铜合金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可塑性。

  相比于钢和铁,它既不那么坚硬,又不那么脆。

  因此,在道格要求一台能够运行的内燃机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手工打磨每一个部件,对于这些部件进行细微的调整,最终做到平稳的运行。

  但是,这样一台凝结了无数劳力和智力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量产化。

  与那些工业发展,已经比较先进时候的所谓“手工打造”不同,这样一个玩意,估计英国王室用起来,都要心疼一下它的成本。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道格,对此也很心痛。

  但是,内燃机研发的决定,他已经做出了。

  现在已经不可能放弃了,因为一旦放弃,沉默的成本就过于高了。

  当然了,理论上来说,每一次失败,都是为了未来的成功做铺垫。

  但是,道格可做不到,用自己的失败,铺垫别人的成功。

  当然了,他现在也已经想开了。

  不那么严苛的追着进度了。

  因为,有些事情,着急是着急不来的。

  不过,与此同时,为了服务于内燃机制造的材料研究人员。却误打误撞的搞出了另外一样东西——电池。

  电池这种东西,并非是人类发明,因为它在自然界里就有。

  当然了,某种特殊的电池,就属于人类的发明了。

  最初,这位科研人员,想要搞的也不是电池。

  但是,他在利用溶液,同时对不同的金属进行腐蚀的时候,忽然把自己电到了。

  这个异常放电现象,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将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放在溶液内,经由导线连接,就会产生电流。

  他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但是,觉得好玩有趣的他,却自动研究出来了。

  毕竟,材料学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

  他哪怕近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成果,也不会有人指责他。

  就算是道格来了,也只会说他的运气太差。

  因此,利用实验室的时间,利用实验室的材料,进行着自己觉得有趣的研究。

  嗯……

  他已经在无声的反抗到了。

  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隐藏著的秘密。

  任何事情,都会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最关键的是,醉心于研究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呢?

  就是他们不会掩藏自己的想法。

  因为电池这玩意着实有趣,甚至是电这种东西他们就觉得有意思。

  最开始,只是这一个人玩,后来演变成了整个材料研究所,都在玩了。

  这时候,纸包不住火,道格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

  不过,道格对此并不生气。

  因为,他又看了一个崭新的方向——电力方向。

  以他贫弱的现代化教育,他知道简单的发电原理,也切身感受到了电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推进作用。

  不过,因为他每天都在忙碌之中。

  已经有些适应这个时代,暗了就点油灯,冷了就生火,他已经忘记了电力了。

  在材料研究所所有研究员的瑟瑟发抖中,道格将材料研究所,拆分为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继续进行金属材料的研究,一部分则投身在了电力研究所上。

  不过,道格也并不是那种上去指点两下,就能让整个项目突飞猛进的神人。

  他只是向他们展示了一些较为基础,约等于初中物理课程里的电力相关知识。

  就让这群人去自由发挥了。

  当然了,整个年代的电力,就像是石油一样,最有前途的应用场景还是照明。

  当然了,实际上电力这东西在这个年代,也不是太过新鲜的东西。

  毕竟,这是一个有线电报,已经有限商用的年代了。

  当然了,现在知道有线电报的人还不多。

  甚至,就连纽黑文都没有一个电报点。

  因为,这个时代的电报,因为信号衰弱的问题,采用的还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解决办法。

  就是在电报信号,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

  他们就会安排一个人进行转接。

  他把电报的内容记录下来,再向下一个目的地转发。

  首先,这套东西它的成本就不低。

  当然了,主要的成本,还在于铜线的成本。

  至于人力成本,那倒是很低的了。

  但是,相比于线路的建设成本。

  它的通讯效率又太低了。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记录输个消息。

  因此,拍电报需要进行排期。

  除此之外,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转接,耗费的时间也有些长。

  甚至,对于纽黑文来说。

  哪怕这里有有线电报,与纽约联系的速度,不见得比乘船联系的快多少。

  最关键的是,每发一次电报,成本又太高了一些。

  以往,只有金融行业的人,才会利用这套系统,进行快速的交流。

  但是,美国报业集团出现之后,他们这些人居然用电报来传递新闻消息。

  这……

  这就让整个传媒行业震惊了。

  它们一是震惊于美国报业集团的壕奢,二是震惊于这样的公司居然还不倒闭。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采用这种办法进行新闻的传递。

  毕竟,美国报业集团,在小地方,可是连报纸机都没有。

  新闻的时效性,也是从大地方,逐渐向小地方衰弱。

  但是,就算是衰弱了,依旧吊打当地的所有媒体。

  毕竟,那种只有一两千人的小镇。

  或许,在内陆地区已经不算是一个小城市了。

  但是,这样的小城市里,以往没有人关心这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向这里传递消息。

  但是,现在美国报业集团来了。

  美国报业集团,如果将这些地方的业务舍弃掉,它就会立即从现在勉强收支平衡的状态,急速的盈利。

  但是,对于道格来说,美国报业集团的盈利与否不重要。

  对于他来说,一两千个人的城镇,放上一两个人,就能让着整个城镇的所有人,为林肯投票,已经非常赚了。

  媒体,是一种宣传媒介。

  而宣传媒介,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深入人心的。

  因此,美国报业集团,就真像是一个美国的政府部门一样,不计成本的向美国的各个毛细血管眼神。

  甚至,当地的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也会来找美国报业集团的报社分社寻求缘著。

  毕竟,当地的政府官员,可能只是当地比较有钱,比较有威望的人。

  终究有他们处理不了的事情。

  而美国报业集团的分社,为他们这里带来新鲜的消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有能力的人。

  对于这种合作,道格本人是支持的。

  布莱尔本人更加支持。

  相比于道格,布莱尔更加清楚着现在的美国报业集团扮演着的角色。

  虽然现在还只是在北方的东部,一点点渗透。

  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他觉得,他为了这样的事业,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当然了,道格是不希望他风险生命的。

  因为,像是一个布莱尔这样位置的人,能够做的还不错。

  所需要的培养成本,真的不低。

  每个人都要有所价值不是。

  布莱尔的价值,就是活着,在这里,维持着美国报业集团的扩张和运营。

  而现在,美国报业集团带来的新闻,就是电与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