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贵女日常 > 第60章 来信

第60章 来信

小说:三国贵女日常作者:珊瑚与夏天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2 11:02:30
虽然刘备依附刘表的时间不算短,  但刘表在荆州的这座宅子,赵云还是第一次有幸进来好好逛上一逛。

        如今刘备已经退至了武陵,赵云过来一趟也不容易,  思齐带他逛了园子之后,  又给他安排了房间,听说武陵那边也没有什么急事,  刘备并未给他定下归期,  故而请他不必着急回去,  可以在这里多住上一段时日。

        等到了傍晚时分,  天色暗了下来,刘赟才带着他的钓竿和钓桶姗姗来迟。

        此时的思齐已经安排好了晚饭,  正打算去让人请赵云过来用膳,恰巧刘赟就带着一身的鱼腥味儿赶到了花厅。

        思齐嫌弃地看了刘赟一眼,刘赟自知这幅行头不好接见客人,  忙回到自己房间沐浴更衣,  等整理好仪容后才匆匆赶到了花厅。

        此时的赵云已经到了,  见到黎王回来,忙依着礼数起身拜见。

        刘赟大气地挥了挥手:“子龙快坐,  咱们也是旧相识了,  上次守住成平也有你大大的一份儿功劳,  我们之间再不必要这些虚礼。”

        赵云看刘赟和思齐入座后,  才跟着坐了下来。

        刘赟看到桌上菜色大都符合自己胃口,  心中欢喜,再想到曹操之前的禁酒令,  复又叹气:“有菜无酒,  用起饭来未免寡淡了些,  也不是招待客人的道理。”

        思齐瞥了刘赟一眼:“阿父慎言。”

        刘赟眯了眯眼睛,  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热情地招呼赵云:“不说了,不说了,子龙吃菜。”

        刘赟虽然有七八年不见刘备了,但同这个堂兄兼菜友一向感情深厚,两人之间一直都有书信来往,只是通过书信能了解到的终归只是对方生活的一隅。

        如今刘赟遇上了熟知刘备情况的赵云,就好像遇见了瓜农的猹。

        刘赟开始更加热情地同赵云聊起了天,放长线钓大瓜。

        他对于刘备信中提到的和诸葛先生的情谊十分向往,逮着赵云也是一直在问刘备和诸葛先生之间发生的事情。

        刘赟先问了一些听起来很正经的事情,然后经不住心中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忍不住对着赵云低声询问,关将军和张将军是真的因为玄德疼惜诸葛先生感到不满吗?听说就是因为诸葛先生日日宿在玄德兄的房中,两人秉烛夜谈,抵足而眠,可是真的?

        刘赟这话倒是把赵云给问愣了。

        的确,主公只有一个,刘备这位主公走得还是亲民路线的,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才都礼敬有加,尤其最是厚待同他桃园结义了的两位贤弟关羽和张飞。

        这会儿刘备陪诸葛先生的时间多了,陪其他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而诸葛先生年纪轻轻,又屡献奇策,而刘备有对他言听计从,军中有人不服也是常事。

        赵云斟酌道:“嗯……其实还好,几位将军和诸葛先生之间的确曾经有过一些误会和冲突,也大都是职责所在,并无什么私人恩怨。”

        听他两人一来一往说着刘备和他小伙伴们的那些事情,思齐也不免起了八卦之心,对着赵云笑道:“还是赵将军沉得住气,从来没听说您和诸葛先生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地方。”

        就赵云来说,他的确对于刘备和诸葛先生之间同室而眠的情谊没什么其他感觉。

        “翁主谬赞了。”赵云对着思齐开玩笑道,“可能是因为从前云长和翼德都曾和主公住在一处,而我没得以同主公同室而眠的原因吧。”

        赵云突如其来的冷笑话把思齐听愣了。

        带兵久了的将领们讲起笑话来都是这个调调吗?

        好冷啊!

        =  =

        许是最近人缘得到了提升的缘故,思齐不光接到了江陵刘备的礼物,还收到了来自江东孙权特意命人送来的礼物。

        思齐觉得有些奇怪。

        以前她跟孙绍经常互相通信,跟孙尚香逢年过节也会交换礼物,但是跟孙权之间只能算得上有一面之缘,一直没什么往来,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还会特意给她送礼物过来。

        思齐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孙权的来信,里面有些语焉不详,都是一些寻常唠嗑的话,思齐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来,甚至觉得对方不是特别有必要给她写这封信。

        看样子如今江东备战的情况也没那么紧张,孙权还有空搞写信唠嗑,想来压力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起码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心情还是不错的。

        随着孙权的信送过来荆州的,还有荀越的来信。

        因为是胎穿,思齐对荀越这个母亲一直都是有印象的。

        记得她一岁的那一年,荀越被黎王府伤了心,也有些产后抑郁,同刘赟离姻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黎王府,一直没有再往景园写过信。

        但是等过了一年后,她嫁到江东世家周家,过得很是幸福,同周珩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心情好了,看什么都是好的。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荀越开始经常给思齐写信,也会时不时寄过来一些江东的特产。

        但那时候章氏还没转过弯来,觉得儿媳和儿子离姻再嫁是一件家门不幸的事情,对于荀越的来信很是排斥,对她派人送来的江东特产更是十分不喜,就连她亲手做的衣服都从来不叫思齐穿。

        刘赟知道这件事情后,特意借着去江东出差的机会,和荀越谈了谈。

        他和荀越是少年夫妻,也有过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两人之间没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脾气不相投,发生矛盾之后,谁都不想让谁,感情吵着吵着就越来越淡,所以选择和平分手,放过彼此也放过自己。

        如果只是荀越和章氏之间的矛盾,刘赟原本也懒得管,毕竟荀越已经嫁到了江东,天高皇帝远,章氏再怎么不喜也不能拿她怎样。

        可如今的情况是,他们的女儿阿瑛在章氏手下讨生活,荀越一直送来信件和礼物,就等于一直在加重章氏的印象,阿瑛是荀越的女儿。

        虽然章氏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刘赟也必须承认,章氏这个人没读过书,格局不算太大,心眼儿也有些小,她能因为那些小事不喜欢荀越,也能因为阿瑛是荀越女儿这件事不喜欢阿瑛。

        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让这件事情冷却,不要一直加重章氏的印象,让她全心全意抚养阿瑛,直至女儿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

        况且荀越若是表现得对阿瑛和自家太多恋恋不舍,想来在周家也会受为难。

        刘赟最是会做人,当即便对着荀越表示,阿瑛是自己唯一的女儿,自己一定会拼尽全力照看好阿瑛,劝她莫要太过太过担心这边,那些信件和礼物能省则省,每年阿瑛的生日,他都会给荀越来信简述一下阿瑛这一年来的情况,给她报个平安。

        荀越也是聪明人,知道刘赟的出发点是为了她们母女两个好,如今阿瑛在她的前婆母章氏手下讨生活,章氏是个怎样的性子,荀越最是清楚。

        她也知道,只有哄得章氏开心了,阿瑛才会有好日子过。

        刘赟就是这样,对外头的人都能照顾得周全,却惟独对着家中妻子不够关怀,吵起架来也很少主动服软,让荀彧觉得,这人对着至亲之人反不必外头人用心。

        因为这件事,荀越对刘赟的印象又有了改观,从前那点子怨念也随着这次的事情而烟消云散。

        这也是她和刘赟之间多年来的默契,只要阿瑛过得好,章氏能够将孙女儿放在心坎儿好好待着,她就尽量不往黎王府中寄信惹得章氏心里不痛快,即便这些年和女儿生疏了也没有后悔。

        只要阿瑛能够一切安好,在章氏的庇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那就比什么都强。

        如今一晃已过去了十五年,阿瑛已经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封地和事业,如今更是跟着刘赟去了荆州驻守,已经完全可以脱离章氏自立。

        荀越心里高兴,自己也终于不必再压抑思女之苦,便跟着孙权也寄了信和送了礼物过来荆州。

        荀越的信很长,思齐坐在书房,一字一句地认真读着,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了这一封信。

        虽然荀越没有说为何这么久一直没有联系女儿的原因,但根据章氏平日里透露的信息和刘赟的说法,思齐也基本能猜出来阿母这些年一直不联系她的原因。

        以前也有人说过,她的母亲凉薄,一直都没有联系她,从来都不会主动关心她,但思齐从来不觉得难过。

        一则因为她是穿越的,有成熟的灵魂。

        二则因为她还是现代人思维,觉得能够在婚姻当中及时止损,果断退出,开始新生活是很好的事情。这个时代女子都过得艰难,荀越能够二嫁后过得这样幸福并不容易,她从来没想过去打扰阿母的幸福。

        荀越的信不像刘赟和刘备的信那般亲昵,也不把“爱你”和“相思“挂在嘴边,但字里行间都是对她满满的想念和挂怀。

        思齐记得,赤壁之战结束之后,曹操和孙权的关系又缓和了不少。

        这样最好不过,等到战火平息之后,她就能去江东看母亲了。

        =  =

        这日一早,刘赟带着赵云去城郊看菜地去了,临行前留了话,等到了中午会回来用餐,让思齐看着安排。

        刘赟和赵云离开不久后,荆州景园又来了一位客人。

        马超有事经过荆州,听说思齐也在,便特意过来见一见她。

        对于马超的到来,思齐十分欢迎,如今荆州景园这边宅子够大,家里也冷清,多个人总之会好一些。

        马超也听说了刘赟得罪曹操后被“发配”荆州驻守的事情,如今看到思齐一切安好才放下心来。

        思齐和马超是盟友,两人坐在一起聊着聊着便不免向着治下政事靠拢。

        思齐对凉州棉花种植的事情一直挂心,马超道,那几个去成平学成归来的技术员已经到位,如今摊子已经铺开,第一茬儿棉花已经种出,若是能有很好的收效,日后棉花便是凉州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思齐很是高兴,并承诺会帮着马超配备几台周贺新研制出的棉花纺织机器,到时必能大大地增加棉花织布的效率。

        马超并不能在荆州做过多停留,最多住上一日便要北行。

        思齐便请他今天留下来,和刘赟、赵云一起用餐。

        给马超安排好了房间后,思齐又去了厨房。

        厨房留下来的罗氏最会捣鼓新鲜吃食,又不知从哪儿听说刘赟是皇帝亲叔叔,在京中做大官,是皇帝和丞相面前的红人,故而对着刘赟和思齐父女两个极是殷勤,大有干好了以后跟着黎王和翁主回邺城发展的念头。

        思齐过来厨房时,罗氏正在收拾河蟹,看思齐过来后,连忙停下手上的活计问道:“翁主怎么来了?”

        思齐道:“这会儿没事,过来看看,不知今天中午准备的是什么饭菜?”

        罗氏道:“但凭翁主吩咐,我在这府里待了也有七八个年头了,学到的东西不少,什么都是会做一些的。”

        这倒是省了她的事儿了,思齐笑笑,道:“那就请做一些带兵的将领们爱吃的东西吧。”

        毕竟两位将军过来一趟也不容易,总要吃些符合身份的才好。

        罗氏方才答应得好,送走了思齐以后才开始犯难。

        翁主这要求也太宽泛了。

        带兵的将领们喜欢吃什么呢?软的还是硬的?甜的还是咸的?蒸的还是烤的?

        从前刘表座下也有几位将军,大都喜欢吃鸡吃鸭吃烤羊那些硬菜,想来这两位将军也不会偏得太远。

        都说秀色可餐,成平翁主生得那样的美,声音也好听,翁主只不过随意往那里一站,闲闲地看上自己一眼,罗氏就感觉自己半个身子都是酥的。

        只要翁主坐在席上陪着两位将军,想来吃什么都是好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