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七十年代美娇娘[穿书] > 第91章 第 91 章

第91章 第 91 章

小说:七十年代美娇娘[穿书]作者:寒东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8-12 06:19:18
第91章

        期末考试后,  学校放了半个月的暑假,毕竟他们这一届开学在新年伊始,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还是非常饱满的,  即便放假也没有回家去,就在学校自习。

        苏玉兰的新房子也在假期最后几天入住了。

        入住的当天苏玉兰还是请了几个帮过她忙的同志和同学过去暖居。

        苏大勇对他们要搬家一事倒也没有表现出异样,  毕竟文明里那边离z大确实有点远,上下学不太方便。

        而且陆家宝的年龄也可以上小学了,  他们这附近就有间小学,  便利多了。

        暖居之后,  苏玉兰给陆家宝和陆家美安排好学校,  幸得这年头治安良好,孩子们几乎都是放养的。

        即便是假期期间,  苏玉兰也不用过于操心两个孩子的事情。

        她白天要处理纺织小作坊的事,  晚上还要写稿。

        虽忙,但很充实。

        /

        而陆志尧每逢墟日都会到白城各城区的指定农副产品售卖点,  去卖那从清水市运来的家具。

        整个白城,国营家具商店就只有四间,  分布在每个城区之中,  供应不多而且又贵还要票。

        所以他的家具卖得特别好,甚至还有不少是主动上门来预定的。

        换了以前,陆志尧不识字,  别说写订单,就是卖东西都不敢太张扬。

        且即便是当时做生意已经是半开放的状态,  但很多人依然觉得这不是一件风光的事,很多在农产品市场卖东西的人都把帽檐压得低低的,深怕被熟人看到。

        不过跟苏玉兰相处久了。

        陆志尧逐渐摆脱了别扭,也因为尝到了买卖的甜头,  “做生意”便更卖力了。

        而且周国强也愿意把家具交给陆志尧卖,这还省了一笔中间差价。

        收入便更多了。

        渐渐地,白城的三九墟几乎人人都知道陆志尧这个名字。

        人人都知道他是卖家具的。

        有一次,苏玉兰突然笑了笑道:“这么多订单,要是有个公司挂牌就更好了,省得你到处跑。”

        陆志尧来了白城少说也有大半年了,接触的新鲜事物非常多,非常广。

        所以他听到苏玉兰这么说之后,脑海里便有个了小计划。

        /

        他们新房子入伙那几天,做家具的周国强从清水市来到了白城,陆志尧便带着他去白城的国营家具商店逛了一圈。

        两人看着那排队的长龙,感叹大城市真的是大城市,无论是人流还是店铺生意都是他们清水市那个小地方不可比的。

        观察了一圈过后,陆志尧带他去了国营饭店坐了下来,陆志尧跟周国强说:“天气热,给你叫了雪梨银耳。”

        周国强也不甚在意,不过等人把银耳雪梨糖水搬上来的时候,他用勺子勺了勺里面的银耳,震惊地问:“这……这不就是咱那的白木耳?”

        陆志尧点头,随即又招手让人多打包一份红豆沙,说:“对,就是白木耳。”

        周国强下意识看了下餐牌上的价格表,一看就更是惊得眼睛都睁大了两分:“这……么贵。”

        在民安镇上,多少农户年底发了白木耳都用来了喂猪喂鸡,没成想白城这地儿白木耳竟成了白银黄金!

        不过可惜呐,白城遥远,他们这些没有办法搞介绍信的,即便有很多农产品,也没法往这边销。

        就算能销,现在这情况,虽然白城是放开自营农副产品,不过大量营销指不定也会摊上个麻烦。

        周国强虽眼馋,但一向见好就收,不然他的木工作坊也不可能会存活这么久。

        此时,坐在对面的陆志尧突然问了一句:“怎么样周哥?你都想好了吗?”

        周国强叹息了一句:“陆老弟啊,不是周哥不愿意帮你,这白城也是咱心心向往的。可你也知道,我家媳妇儿身体不太好,家里没个男人不行的。”

        陆志尧从来了白城后便每星期都会给他写信,周国强大致都能猜到陆志尧的想法。

        他这大半年周转各个农产品市场,应该攒下了有点积蓄。

        且白城做什么事都比清水市要开放,陆志尧的想法就是要把他们手头上的买卖合法化。

        周国强说:“不过啊,我那干运输的表弟说不定能帮上你们的忙。我啊,就负责干自己的老本行,给你们做后盾,怎么样?”

        陆志尧跟周国强的关系算是革命情谊了,他如是说,陆志尧当然不会再勉强,点头:“好。”

        很快,短暂的假期结束了。

        开学之后大家重新投入了学习的怀抱,每日忙忙碌碌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直到十二月的到来,全国迎来了春意盎然的一抹绿,化了寒冬的一抔雪。

        陆志尧准备了几个月的资料终于派得上用场了。

        那晚夜里,白城停了呼啸的寒风,月光透过骑楼的七彩琉璃窗照射进来,陆志尧温热的手掌贴在女人的软绵滑腻的腰下,摩挲着:“白城的冬天没有岗坳屯那么冷。”

        苏玉兰脸上染上一抹娇羞的红,错乱地呼着气,“嗯”了一声。

        男人的吻落在她的耳后,笑了笑:“明天跟我去一趟商业办公室,我们去申请注册一家企业。”

        企业,多动听又有力的名字。

        苏玉兰的无力地挨在男人的臂弯里,笑了笑,眼睛弯成一道明月,比窗外的皓月还要明亮:“好啊。”

        苏玉兰知道这年来陆志尧过得并不是那么好。

        虽说是考上了大学,但是学业繁重,假期又要骑着三轮车载着满满一车子的家具周转各个区的墟去卖。

        白城虽然在年初便放开了农副产品的自由买卖,但是大家对这个买卖行当非常的看不起。

        因为陆志尧的成分关系,他在校园里受到的非议颇多。

        不过陆志尧心态好,两耳不闻窗外事,该学习的时候从不会懈怠,该工作时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有所介怀。

        虽然那些学生从没在她面前说起过,但她也是非常心痛男人的艰难。

        好在如今春天终于都快要到来了。

        坚持下去,她相信成功也不远了。

        陆志尧扬了扬手,用修长的手指卷起了她的一缕乌发,缠绕两圈,说:“那你以后别那么拼了,有什么事情有我在。”

        苏玉兰自上了大学之后,一边为了裁衣小作坊忙前忙后,一边夜里还要写稿子。

        有时候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好些的话就睡六小时候左右。

        他心痛。

        柔软的乌发在他手指弹开,陆志尧听到苏玉兰淡淡说道:“不,我喜欢我们一起前进。”

        如果习惯性依靠别人,大概能得到一段时间的安稳,可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毕竟并不是谁都有义务护你一辈子。

        可倘若能靠自己,辛苦的可能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将来享受自己双手拥有的一切才会心安理得。

        就算这段时间的辛苦并没有带来丰厚的财富,但带来的经验和坚持的决心也会让她成长,自立。

        靠自己才是最安全的投资。

        陆志尧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着一抹笑看她的侧脸,温柔又宠溺。

        他就知道苏玉兰从不会对自己松懈。

        ……

        翌日,两人去了区内的商业办公室,因为政策刚落实,很多人还处在一个犹豫不决的时候,所以办事处并不是很多人。

        没多久两人便办好了手续,陆志尧直接了当在申请表上写下了苏玉兰的“玉兰”二字当企业名字。

        苏玉兰见状,拉了拉他的手:“怎么用我的名字了?”

        就算用,也是改用自己的名字啊。

        苏玉兰前两天就听陆志尧跟她爹讨论名字的话题,她当时在做饭没有仔细听,但应该不是用‘玉兰’这名的。

        陆志尧轻轻拍了拍她覆上的手背,“早就定下了。”

        “玉兰”多好听的一个名字。

        只见陆志尧潇洒往下面填写该填的资料,苏玉兰看着他写着的“玉兰”二字,顿时有点心花怒放。

        经过将近一学年的学习,陆志尧的字比以前在清水市时漂亮多了。

        不过还是有点不够刚劲,但是看着那张申请表,苏玉兰觉得他写的“玉兰”二字,很是漂亮。

        注册之后,两人便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用新企业贷了一笔款出来,幸好国家也扶持自主办事业的公民,也给予了资助。东凑西凑,他们便买下了家里后面的一块菜地,建了一个家具小工厂。

        苏玉兰的裁衣小作坊迁移了过去,她手下的工人已经拓展成了二十个人了,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苏玉兰却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有了厂房好像跟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区别,陆志尧在三九墟的时候依然会骑着一辆三轮车周转在各大区的买卖点那里。

        不过企业证件下来之后,陆志尧又自己设计了公司的徽章,用的就是玉兰花的形状,简约大方。

        有了企业徽章和企业名,苏玉兰便去南方明报让周国华帮忙给他印刷了百来张“名片”。

        让陆志尧平常去摆档的时候带去派发,果然有了名片后,便有人主动过来工厂下单了。

        陆志尧便省了往外跑的功夫。

        同时管理事业和专注学业让陆志尧每天忙得像个陀螺,订单逐渐多了之后,陆志尧渐渐觉得许多事情忙不过来了。

        于是他请了白向东做那跟客户接洽的工作。

        白向东这年来帮了他们许多,工厂地皮买卖是他帮忙谈价的,建工厂也是他帮忙找人找关系。

        白向东本来就住他们家附近几百米一栋骑楼,有什么事大家互帮互助,苏玉兰也从不吝啬,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他拿去。

        久而久之,两家人的关系便情如手足,白向东自然也不会拒绝陆志尧的请求。

        有了白向东的帮忙,陆志尧便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家具的款式设计和监控品质。

        忙忙碌碌,那个属于春天百花齐放的新一年就要到来了。

        不知不觉,竟然过去差不多一年了。

        回来白城的这一年忙着学习与工作,一同兼顾两样事情,虽然累,但收获的东西却是多少金钱都无法买到的。

        1979年的春天,南方4个城市被圈成了经济特区。

        这一举措,犹如一声惊雷在城市的天空炸响,城市将会引来一次彻底的改头换面。

        各大报社都激动昂扬,每天的头条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个题材展开讨论。

        而系主任郭方主编的周刊也打算做一期专题报告。

        报刊也给了他两个实习名额,可以让他带着学生去采访。

        所以中文系的公告栏很快便放出了消息出来,要招募两名实习学生在年后的寒假期间深入白城附近的两个城市找素材。

        不少学生路过公告栏的时候都会看一看,虽然时间设定在寒假,但是考虑到是春节,特意挑在春节过后,大家都跃跃欲试。

        尤其是新闻专业的同学,更是恨不得名额就落在自己的头上。

        苏玉兰是通过同学口中才知道这消息的,那时候系里已经有不少同学已经报名参加了。

        苏玉兰去办公室递交申请表的时候,郭方也正在整理这学期以来同学的成绩单,一看是苏玉兰来交申请表,便笑了笑:“还以为你不想参加。”

        苏玉兰不敢说自己最近因为期末的到来和裁衣作坊的事情忙得脚不着地,只是温声笑道:“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也想要试试。”

        她一直就想当一个新闻工作者。

        而且苏玉兰对自己的资历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这一年她除了在郭方主编的周刊上发表文章,平时也会跟南方明报的周国华取经,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但在校园里还是比其他同学要有经验一些。

        郭方并没有多说其他的话,点头:“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为表公平,这次郭方并不参与公选过程,而是让周刊的另外几个编辑决定。

        两人刚说了两句,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只见系里的叶冬香手上也拿着同样的申请表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张冬梅。

        苏玉兰可太记得这个张冬梅了,上学期就因为挂科的问题被班主任叫去谈话。

        像她这种一挂就是几科的人,在这z大里面几乎都找不到第二个。

        是真的稀奇。

        不知道她是怎么考上这个闻名国内的重点大学。

        叶冬香把申请表递给郭方,说:“主任,我来交申请表的。”

        郭方接过,温声点头道:“好。”接着他似是自言自语笑道:“看来这次竞争有点激烈啊,期待你们的表现。”

        叶冬香也跟着笑一笑:“我会努力的,主任。”

        苏玉兰跟叶冬香并没有接触太多,一来因为她不住校,而且叶冬香也不鲜少住校。

        听闻叶冬香在宿舍是有床位的,但因为是白城本地人,所以几乎都往家里跑,只午休在宿舍里头。

        再者叶冬香家里看起来条件不错,当大家都穿着简单的衬衣布裙时,叶冬香已然穿上了款式新鲜的连衣裙。

        还有同学说见过叶冬香坐着汽车来学校的。

        苏玉兰跟她不熟,但一年下来总会说上几句话,从各方面都能感觉出对方应当是个富人家。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苏玉兰也逐渐从省文科状元的光环退了出去,不少同学对她开设裁衣作坊,还有一个以卖家具养家为生的丈夫颇又微词。

        苏玉兰甚至还撞见过在她背后说闲话的人。

        但她都没有理会,毕竟政策如今来了。

        属于他们的时代也到来了。

        那闲言闲语就像冬天的雪水,很快被春天的暖意融化。

        叶冬香递交了申请表之后,迎面碰到了苏玉兰,朝她微微一笑,点头当作打招呼,便转身离去了。

        张冬梅进来办公室没有说一句话,似乎只是陪同叶冬香过来的。

        不过苏玉兰看,张冬梅更像是叶冬香的一个跟班。

        她走后,苏玉兰又拿出了昨晚写好的稿件给了郭方,两人坐了下来议论了一番。

        直到傍晚时分,苏玉兰才离开办公室。

        很快,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到来了。

        不少同学又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不少报名了这次实习记者申请的学生更是挑灯夜读,因为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也是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在别人都埋头苦读的时候,系里有一同学却急得发愁,那就是数次考试都不能达到及格线的张冬梅。

        自上学期期末考试被班主任叫去谈话之后,张冬梅就害怕考试,尤其是害怕期末这种大考。

        无论她如何努力,她都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脚步,随着学习的内容越多,她便越头痛。

        就算是死记硬背,她的脑袋也记不了那么多东西啊!

        张冬梅甚至想出了想让人替考,不过能考上z大的同学基本上都不会做出这样伤害自己名誉的事,她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找了两个同学问了之后,别人不肯她也不敢再找别的人了。

        没多久,期末考试在学生们紧张又乏累之中结束了。

        考试结束之后,几乎没有人急着回家去,而是想等期末成绩出来再回乡。

        报名了参加实习记者的同学更没有着急着买火车票,而是留在校园里,为接下来还要进行两场考试做准备。

        一场笔试,一场面试。

        在期末成绩放榜当天,实习记者名单也出来。

        苏玉兰的期末成绩稳居前三,但并不是第一名。

        因为裁衣作坊占了她不少时间,她在学业上稍微放松了些许,但总体成绩还是不错的。

        而且实习记者名单之中有她!

        苏玉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比起自己上学期期末考了第一名还要高兴。

        这次的实习记者除了苏玉兰外,另一个也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名叫陈运喜,是个男生。

        公布成绩和名单的时候,不少同学见到苏玉兰这个名字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是她才奇怪。

        叶冬香对这次的实习机会很是在意,所以知道今天会出成绩,拉着住在她家里头的张冬梅一起回学校看结果来了。

        可当她看到名单上的两个名字时,脸上期待的表情瞬间就耷拉下去。

        明明她的成绩全系第二,面试的时候她自己感觉也十分良好,怎么……竟然不是她?

        张冬梅看了眼身旁的叶冬香,再看了眼公告栏上面的名单,皱起了眉头,阴阳怪气说了句:“怎么又是那个苏玉兰!”

        “我瞧她就是会哄人,一张嘴巴拉巴拉净会说门面话。听我宿舍的同学说,苏玉兰经常都拿零食回学校分给她们吃。也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有故意讨好系主任,好让他给她暗箱操作。不然怎么好机会总落在她头上?!”

        叶冬香本来就有些失落,这会儿听见张冬梅的话心里顿时有了团疙瘩。

        那张冬梅见叶冬香脸上青了又黑,继续添油加醋:“我瞧那苏玉兰就整天爱往系主任那办公室跑,同学都知道她还帮系主任写那个什么周刊的专题,我说啊,那苏玉兰肯定给了不少好处给主任,主任才会这么重视她!不然她一个山旮旯处小地方来的村妇,哪能有那么好待遇?!上回咱们去办公室交申请表,不是也遇见苏玉兰在教师办公室里头?明明她先去交申请表,咱们都交完了要走,她也没走呢!”

        “听说这学期她跟她那地主成分的男人还搞什么个体户,什么企业乱七八糟的东西,她能有时间学习么?就知道往外跑,也不知道怎么考全系全三的。”话语间,满是柠檬酸气。

        叶冬香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本想否认些什么,但张冬梅那嘴巴就像个炮仗似的,又对着她噼里啪啦一顿说道:“而且啊香香,你想想看你之前不是说了面试那天,两个考官对你印象不错么?一副当场就要选你的意思。而且你的成绩比那苏玉兰还要好,怎么就是苏玉兰而不是你了——”

        叶冬香深深吐了一口气,喝道:“别说了!”

        她就不明白这张冬梅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说!

        而且让她心烦的是,她居然觉得张冬梅说的——

        似乎有点道理。

        明明她的成绩比苏玉兰好,面试表现也很好,怎么偏偏是苏玉兰而不是她?

        就因为她平常会讨好系主任么?

        叶冬香咬了咬唇,一脸青白地转身离开,没有看到身后的张冬梅露出了一个阴险阴邪的笑。

        实习记者名单出来后,在z大的中文系越传越开,甚至别的院系都知道这消息,大家都羡慕人家院系这么快就有这样珍贵的实习机会。

        苏玉兰倒没有因此兴奋太久,因为春节临近,她还要把裁衣作坊的放假还有薪资奖金的事情给安排妥当,让工人们放一个美满的春节。

        而且年后就要去外出实习十天八天,她还要把年后的工作也安排一下。

        陆志尧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还要照料两个孩子,就算有八双手也忙不过来。

        所以她要提前把一切安排妥当。

        不过即便她人已经不在校园,校园里关于她的某些闲言闲语还是像长了腿似的跑到了她跟前。

        ——有人说她这次的实习机会是靠笼络某某教师取得的。

        ——还有人说她一个山旮旯的村妇,也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考上状元什么的。

        ——更甚有些传闻上升到她跟某某教师男女不正当关系,十分难听刺耳。

        某某教师,不难猜想,说的便是给她写作平台的系主任郭方。

        苏玉兰发现离校的学生每每经过她门前的时候总会用各种奇怪的眼光看她,到了流言传到自己耳朵时,她才终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本来她跟系里的同学关系颇为不错,她成绩好,乐于助人,也从不藏掖自己的知识,几乎什么都传授给别人,笔迹和难找书本都会分享给大家。除了这学期大家对她当个体户这事表现出不屑与蔑视之外,也并没有其他关于她人品不好的传言。

        可这一次,居然牵扯上系主任了。

        苏玉兰这一回是彻底沉不住气了。

        郭方是个好老师,一生光明磊落,传道授业,万不该落下这么一个坏名声!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提携自己的系主任,苏玉兰觉得这一次一定不能放过散播谣言的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