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七十年代美娇娘[穿书] > 第66章 第 66 章

第66章 第 66 章

小说:七十年代美娇娘[穿书]作者:寒东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8-12 06:19:14
第66章

        年关在即,  村子里早早便有人起床活动了,为春节的到来做各种准备。

        昨夜男人好像要把之前欠下的次数给一次性补回来,一通折腾弄到了半夜,翌日起床,  嗓子都沙了。

        年廿九这天苏玉兰是故意起晚了些,  可没想到醒来的时候男人也还躺在床上,  对上苏玉兰惺忪睡眼时,他又欺身过来。

        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场早上运动,苏玉兰揪着被子心安理得地赖床了:“你去做早饭,  我不想动了。”

        陆志尧已经起床穿上衣服,  听着苏玉兰的话便俯下身在她白皙的脸颊处亲了亲:“嗯,  我来做,  你休息一会再起床。”说完,男人便走出了房间。

        说是想要休息,  苏玉兰想到这都年廿九了,  今天公社还要组织磨豆浆,  磨米浆,  还有油和面分发,下午还要去镇上赶集,这会儿也不能太晚了。

        毕竟是过年,苏玉兰想做点儿米饼和糕点给孩子们吃,  也要买些年货应应节。

        而且这还是第一年在他们的新房子里面过年,  苏玉兰对此十分的期待,  希望能让一家人过个开开心心的年,  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再说了,过年免不得有客人来,还得买些糖果要招待别人,  一年到头就盼着这春节几天了,即便再穷,大伙儿会在春节这几天大手笔一次。

        陆家美和陆家宝昨天在县城逛完虽然也买了不少东西,不过孩子本质还是喜欢热闹的,就算去集市不买东西,到处走走逛逛也能无比高兴。

        所以陆志尧刚刚做好了早饭,苏玉兰也跟着起来了。

        陆志尧看到她已经穿戴整齐,便问:“怎么起来了?不是让你多休息一会?”

        苏玉兰道:“再不起来,集市都赶不上了。”

        “我去买就行了,你不舒服就躺一会。”

        苏玉兰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随后道:“你还说,也不知道收敛一下!”

        也不怕闪着腰!

        陆志尧走近她,随后把人搂进了怀里,唇边扬起一抹笑容:“今晚还想。”话落,便在苏玉兰的耳朵上

        轻轻咬了下。

        苏玉兰觉得自己太没出息,就这样被他在耳畔说句话居然浑身也能麻。

        就在这时,陆家宝揉了揉眼睛,问:“爹,娘,你们在干什么?”

        也许是孩子的声音太过突然,陆志尧忽然间也尴尬了起来,连忙放开了怀里的苏玉兰,轻咳了一声:“没事,爹做好早饭了,你们赶紧洗簌一下,吃过早饭等会爹带你去磨米浆。”

        陆家美揉了揉眼睛,问:“哥哥跟爹去公社,那我能干嘛?”

        苏玉兰:“家美你跟娘去公社领年终福利吧。”

        陆家宝皱起眉头:“为什么阿妹就能跟着娘?我就要跟着爹?”说完,一脸不情愿的表情。

        闻言,苏玉兰先是看了下陆志尧的表情,果然一脸的无奈。

        平时他们两兄妹基本上都是一起活动的,打猪草基本上也是一起,不过苏玉兰没想到这孩子不是想跟他阿妹一起,而是嫌弃要跟着他爹。

        苏玉兰当即有点哭笑不得,便说:“你不帮着一下你爹的忙,下午咱们还得去集市,怎么来得及?”

        陆家美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她爹,随后放开了苏玉兰的手,走过去牵住了陆志尧,软糯着声音道:“爹,我跟你一起去磨米浆,哥哥跟娘去公社吧,我喜欢跟着爹。”

        对上女儿那清澈晶莹的黑眸,陆志尧的心软了下去,随后便弯腰抱起了陆家美说:“好,那爹现在帮你刷牙洗脸。”

        那个表情,确实像是个欣慰的老父亲。

        陆家美笑盈盈地搂着她爹的肩膀,陆志尧觉得这女儿是真贴心,难怪都说女儿是棉袄,于是忍不住在家美现在粉嫩肉嘟嘟的脸上亲了亲。

        苏玉兰看着陆志尧和陆家美的身影,笑了笑,随后对陆家宝说:“那你就跟我去公社吧,我们家宝还能帮着娘提些东西了。”

        这个时候苏玉兰不会笑话他黏着娘,还要对他鼓励一下。

        陆家宝原本还觉得阿妹这么的懂事,自己作为哥哥,还是男子汉居然还缠着娘带他,已经有点儿觉得可耻。

        不过听到他娘这么一说,陆家宝顿时豁然开朗,对苏玉兰说:“娘,我会帮忙提东西的。”

        “嗯,那好,就靠咱们大宝了。”

        帮孩子洗簌过后,他们便匆忙吃了早餐。吃过早餐后苏玉兰便带着陆家宝去了公社领年终福利,是一些油盐面之类的副食品。

        而陆志尧则带着陆家美去磨米浆,准备用来今晚做米饼。

        苏玉兰去到公社的时候不算多人,这会儿不少人都去了集市冇年货,估计是下午才多人过来。

        大队长看苏玉兰过了来,便说:“苏知青,你来得正好了,我家婆娘刚好想做红糖发糕,不过今早上做了一底,都成糊了,你要是等下有空,不如等会过去我家教教我婆娘。”

        苏玉兰在红砖房入伙的时候给了半底的发糕让大队长拿回家,大队长之后还说他家媳妇和孩子特别爱吃,便问苏玉兰怎么做的。

        苏玉兰手写了一份发糕教程让大队长带回去,她还以为自己写得很明白,难不成自己没把步骤写好?

        苏玉兰便点头:“我看要不这样,今晚我跟我家大嫂也要做些发糕,不如今晚我再到你家一起做?”

        她还没买到木薯粉,下午去集市买到了才能做。

        而且农村的铁锅都特别的大,一个锅起码可以一起蒸三四盘的,苏玉兰即便跟大队长家一起蒸,也不碍事。

        大队长一听,便说:“不用你过去我那了,今晚我恰好有事情跟你们村长商量,我让我家婆娘去你家吧,顺便让她学习一下你是怎么做菜的。”

        既然要拜托别人,大队长也不好太过麻烦她,反正也是顺路过去,便一起去了,顺便还能请教苏玉兰做菜。

        在苏玉兰家吃了几次饭,每次的菜式都十分新鲜,即便是素菜,苏玉兰也能做出个花样来,更别说那肉了。

        特别是昨晚的一顿火锅,简直让人回味无穷,大队长做梦都是那一锅子的猪下水。

        别人做的猪下水又腥又臊,一般人不爱拿,可配上苏玉兰调制的酱汁,简直就是

        人间美味。

        还有那酱香排骨……

        不行,不能再想了。

        一想就馋嘴。

        苏玉兰很爽快地答应了,随后领了自己的年终福利便走了。

        他们家的年终福利中规中矩,油盐面酱糖都有一点,剩下就是一些干玉米粒和红豆绿豆,还有就是一堆白木耳。

        这白木耳在他们民安镇是真不稀罕,所以不少人家领了之后都没什么用处,即便拿到了黑市上卖也卖不了多少钱,所以大部分人是用来喂鸡喂鸭的。

        苏玉兰一路走回去红砖房,一路在想一些东西。

        回到红砖房的时候,苏玉兰抓紧做了些饼和糕点,准备下午去镇上的时候给姚大娘。

        供销社的零口年货基本上都卖断货了,早些时候苏玉兰每晚都会抽时间做些糕点让陆志尧拿去给镇上几个固定的大客。之前做的都是喜饼、酥皮绿豆饼和糖冬瓜之类耐放的糕点,这会儿便要做些新鲜的糕点。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苏玉兰不打算去镇上了,只好今天就做给姚大娘她们。

        冬天天气寒冷,这糕点可以放久一些也不会变质,虽然没有新鲜出炉好吃,但到时候拿出来招呼客人,走亲戚什么的也是体面的,毕竟这些小糕点在别人眼里都是国营饭店才有珍贵玩意儿。

        等到陆志尧也磨完了米浆回来,苏玉兰已经做了四盘子的糕点,就等着装盒子了。

        陆志尧看到桌子上的糕点,又瞧见了苏玉兰那脸沾上的面粉,便伸出拇指替她抹去,说:“怎么不歇会儿?”

        这段时间苏玉兰很忙,白天要忙学识班,县里春节文艺表演节目,晚上偶尔还要上夜校的课,洗过澡之后明明很困了,不过还是坚持每晚做两盘子糕点,让他带去镇上给姚大娘几个客户。

        陆志尧想帮忙,不过苏玉兰却嫌他揉面团都不会,干脆便在一旁陪着她,慢慢陆志尧能帮上忙了,这都快过年了。

        苏玉兰睇了他一眼,笑说:“陆同志,这不是刚刚才起床,休哪门子的息啊?我又不是猪。”

        陆志尧睨见两孩子都在天井,便从苏

        玉兰的身后伸出手臂在她腰肢旁穿过去,然后把头埋在她白皙的颈项处亲了下,说:“你瘦了一点。”

        苏玉兰把他跟俩孩子都喂胖了一些,不过自己却瘦了。

        心疼。

        苏玉兰用手肘撞了撞他俯过来的身体,恼羞道:“光天白日的,你羞不羞?快放开啦!再说了,我这哪门子的瘦了?我穿这么多衣服你怎么摸到瘦了的?胡说!”

        他们家没有围墙,要是有人路过就能从门口看到客厅的景象,要是被人看到……

        苏玉兰不想见人了!

        陆志尧贴着她耳际,低声一笑:“昨晚握着你腰那时候摸到——”

        话还没说话,恼羞到极点的苏玉兰抬起脚在胡说八道的男人脚上狠狠地踩了一脚:“闭嘴!”

        昨晚昨晚,一想到昨晚被这男人钳制着腰使劲地磨,苏玉兰便一阵脸红,这男人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还……越来越多花样了,苏玉兰都要怀疑他是不是去哪淘了些少儿不宜的书本!

        虽然被苏玉兰踩了一脚,不过女人的力度半点都威胁不了他,反而手臂的力度越搂越紧了。

        苏玉兰挣脱不了身后的男人,干脆转移了话题,说:“年终福利我拿回来了,分了好一些白木耳。”

        陆志尧看了眼桌面上的一袋子白木耳,不知道苏玉兰这么说的意图是什么,随后便说:“这白木耳吃着也什么味道,拿来喂鸡算了。”

        之前分家的白木耳还剩了一大包,这大半年来几乎没怎么吃过,除了夏天和秋收那会苏玉兰用来熬过绿豆沙和梨子糖水,基本没动过,想必也是不怎么爱吃。

        也是,这东西确实不好吃,下过水之后滑溜溜的,也没什么味道,怎么做都不香。

        然而苏玉兰却说:“别喂鸡,留起来吧。”

        “不仅要留起来,我还想问其他村民多收一些,我有用。”

        苏玉兰突然这样说,陆志尧顿时便愣了下,重复着:“多收一些?”他疑惑地看着女人,问:“这东西,有什么用?”

        苏玉兰对上男人好奇的黑眸,便笑说:“这白木耳在

        我们家乡也叫银耳,这东西在这里不值钱,可在白城就值钱了。城里人都喜欢用来熬糖水,国营饭店也有一定量的需求。”

        过两年放开了市场政策,普通百姓也可以做个体户以后,需求量更大了。

        本来苏玉兰不想说,但毕竟陆志尧如今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如果可以的话,苏玉兰也想陆志尧帮着点忙买些回来,他是本地人,知道哪个镇产量最多,而且他一个男人出外‘扫货’比她要方便得多。

        等到高考之后回城,说不定还能靠这么银耳赚一笔回城生活的资金。

        苏玉兰的娘家关系复杂,母亲早亡,父亲后来再婚。

        后母当时是带着个女儿嫁给了她父亲,苏玉兰名义上多了个妹,其实两人的年龄就差了那么一个月。

        后来后母和父亲在婚后又生了个儿子,所以在那个家里,苏玉兰看起来就像是个外人。

        那时候原主嫁给陆志尧时,还写了信回去,不过信是寄出去了,但却没有回音。等到陆家宝出生之后才寄了十块钱过来,但片言只字都没有给她写,就一点钱。

        所以苏玉兰觉得即便以后可以回城,那个家也不可能会帮得了自己什么,自己还是得想办法赚更多钱,将来才可以在城里立足。

        陆志尧默默点了点头,也没继续问了,只是说:“那我下回去老周那让他帮忙点问问。”

        在本村即便要收也收不了多少,一次半次倒是没问题,多了容易引来麻烦,这事还得靠老周那边的关系。

        周国强当工匠到处去,人脉也广,找点儿这个白木耳不是难事。

        陆志尧说办就办,跟苏玉兰磨蹭了一会之后便在村里转了一圈,以用白木耳喂鸡的借口收了一堆回来。

        苏玉兰看着桌子上一堆的白木耳,顿时觉得这男人做事还真是靠谱,丝毫都不含糊。

        还是没白疼他的。

        吃过饭后,他们便去了集市买年货,顺便把糕点送了给姚大娘。

        送完了糕点,他们便去了集市,前段时间已经买了

        不少东西,这会儿出来除了买些红糖和面粉之类的副食品,好像也没什么要买的了。

        不过在集市上逛了一圈下来,居然也买了不少,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过年了。

        ……

        到了晚上吃过饭后,大队长便骑着自行车载着他媳妇还有一个女人过来了,还拿了面粉木薯粉和红糖。

        大队长和李大嫂走进了红砖房,见到苏玉兰后便说:“苏知青,可要麻烦你了。”

        苏玉兰刚刚做好了米饼,这会儿刚好可以跟着李大嫂一起做红糖发糕了。

        “李大嫂可千万别这么说,外边冷,快进来坐。”

        大队长看已经把人送来,便对她们说:“我有事儿找他们村长商量,你在这好好跟苏知青学学怎么做菜,等会儿我回来接你。”

        “苏知青,就有劳你了。”

        苏玉兰不知道大队长有什么事儿这么着急找村长,脑光突然一现,想到了一个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事儿。

        莫不成是关于田地的事儿?

        可不容她多想,大队长已经走出了红砖房。

        大队长前脚一走,陆大嫂和几个女儿后脚便来了,红砖房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陆大嫂现在脸上的笑容多了,虽然日子才刚刚开始,但整个人都好像不同了,有种一看就满面春风的感觉。更别说陆大嫂家的几个女儿,苏玉兰经常老远就听到她们几个的笑声,偶尔还有读书声。

        这边是村尾,就住了几户人,她们再也不用故意降低声量,读书都藏着掖着的。

        果然逃离了老陆家,谁都开心起来了。

        人到齐了,苏玉兰便开始手把手教陆大嫂和李大嫂做红糖发糕,这原料都不贵,最贵也就是红糖了,不过他们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甘蔗,虽贵,但并不会太过缺乏,比白糖要便宜一些。

        李大嫂看着苏玉兰娴熟的手法,不禁感叹道:“苏知青,还是你们城里人见多识广啊,会那么多菜式,厨艺也好。咱这小村子里都没谁会做这玩意儿的,我就在县里国营饭店

        见到过。”

        陆大嫂抬眸看了看苏玉兰,说来也奇怪,这老三家的嫁到老陆家也有几年了,以前她懒是真的懒,也没怎么见过她进厨房,就算做点吃的,也随便炒个青菜就着白饭吃了。

        哪像现在这般会那么多花样的食物?

        陆大嫂虽然觉得疑惑,但是想到可能是因为分了家,自个儿不动手也只有饿死的份,所以苏玉兰才会把食物给琢磨弄好吧。

        苏玉兰没注意到陆大嫂的目光,只是随口道:“我这算哪门子的厨艺,就是照着书本上做的,你们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把我那几本书拿回去琢磨琢磨。”

        她就知道应该有很多人好奇,为了不让人怀疑,她早前一段时间便在黑市上淘了几本菜谱,这年代的菜谱大多还是民国那会儿流传下来的,菜式有很多,别说猪肉鸭肉了,上面还有关于牛羊鸡鹅肉之类罕见肉类的做法。

        李大嫂一听,眉毛扬了扬,乐呵呵道:“那敢情好的啊,趁着明儿个年三十,我就煮个好菜式让我家那男人开开眼界,不然总在那说我连块猪肉都煮不好,分了肉也给糟蹋了。正好我女儿半年前上了苏知青教的夜校,这会儿识字多了,也能帮着我点看字。”

        陆大嫂听到了上学的事情,也赶忙说起了自家几个女儿上学识班的事情,一下子倒成了孩子攀比大赛了。

        不过说归说,大队长家媳妇还是挺和蔼的,听着陆大嫂说起陆来娣拿了考试第二名,也没有觉得酸,还夸赞道:“现在居然还有人说女同志不如男同志,我瞧啊,这女同志也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的,你看陆大嫂你家来娣不就有出息了。还有哇,这女儿多好,贴心!我今晚让我家儿子过来帮帮忙,打也不愿动,可真气死我了。”

        陆大嫂听过最多的话,大概便是陆老太说的:女儿都是赔钱货。

        这会儿听着李大嫂说着女儿贴心,内心一阵暖呼呼的。

        她家几个女儿确实很贴心,而且分家之后也没吵没闹,反而干活儿都特别有劲,

        晚上还有模有样地教她跟她们爹识字。

        说起来,分家之后的日子好像还挺自在的。

        天天不用听着陆老太的念叨,耳根清净了,世界也光明了。

        苏玉兰瞧了眼陆大嫂,便说:“女儿确实贴心,我家女儿这么小已经会替她爹捶背了。”

        之前起房子陆志尧起早贪黑,陆家美这个小糯米团子每天在陆志尧睡午觉钱都会给他捶背,虽然力度小,但是那种由心底散发的满足感还是非常有感触的。

        陆志尧没有村里其他男人那么大男人主义,对待两个孩子都不会很明显的偏心,不过看得出来,陆志尧还是是疼爱家美多过大宝的。

        毕竟……家美对她爹是真的要贴心一点儿。

        陆大嫂也笑了笑:“对啊,女儿也不错,我家爱娣也是常常给她爹捶背,可贴心了。”

        几个女人堆在一起说说笑笑着,很快几个平盘的红糖发糕便下锅了。蒸锅的时候,苏玉兰便带着陆大嫂和李大嫂研究菜谱,几个女娃娃则在一起玩小游戏。

        等到发糕蒸好出来之后,大队长也刚好谈完事回来了,只是脸上现出愁容,看来跟他们村的村长谈得不是那么的顺利了。

        苏玉兰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猜错,总觉得大队长此次跟他们村长商讨的事宜,应当是明年春季开始暗地里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不过这个办法一开始走得确实有点不顺,对于吃了几年大锅饭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有风险’的举措。

        毕竟跟着公社干,即便再差也还是有口饭吃,要是自己干,人人都唯恐要是有场水灾或者是旱灾导致颗粒不收,岂不是得活活饿死?

        人在舒适圈子里待久了,都难免会对新的举措产生抗拒和疑惑。

        不过大队长不说,苏玉兰更不可能会问,只能等村长跟他们这些村民说起的时候才能参与进去。

        ……

        忙碌了大半晚,苏玉兰做好了自个儿吃的年糕之后,也跟着陆志尧睡了。

        翌日便是年三十,他们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