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七十年代美娇娘[穿书] > 70、第 70 章

70、第 70 章

小说:七十年代美娇娘[穿书]作者:寒东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6-29 04:11:13
第70章

        苏玉兰在陆志尧出去开会之后便拿出了年前买的几块布料准备做衣裳,  之前去了一趟县城,苏玉兰发现县城的集市有挺多人买成衣的,  她现在有了缝纫机,如果也不好好利用,真是白费了两百多块钱买的这个机器了。

        幸好这年代的衣裳不要求多花俏,大家多数是喜欢穿衬衣,苏玉兰只要在衬衣上面加一点花纹装饰,看上去已经比国营商店的成衣要好看些,肯定也能卖得好一点。

        油灯的光线不算光亮,苏玉兰看俩孩子睡着之后便多点了一盏,不过陆志尧出门前已经给他堆燃了柴火,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让屋子更光亮。

        苏玉兰心里想着这次开会的事情,裁衣服也不是那么的专注。

        这次秘密试行分田到户估计不会那么的顺利,  毕竟这农村里很多都是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的,  像他们老陆家以前那会一样,  都是三四代同堂,一家子十几二十口人,  所以会养出些懒汉,  他们依仗一大家子的工分来吃饭。

        他们老陆家的陆二哥陆二嫂以前就是仗着陆志尧和老大家勤奋,  就会经常偷懒。

        反正工分一下来,吃食还是有的,肯定不会饿死。

        家家户户跟他们老陆家的情况有点儿相似,总会有些干活不是那么积极勤劳的人。而这些人享受惯了集体劳动带来的便利,肯定就很难接受这个要依靠自身的‘劳力’来吃饭的举措。

        苏玉兰如此想着,心里忧愁极了,就是今晚不能让她去参加开会,  不然还能私底下游说一些思想觉悟比较‘先进’的同志——以后自己耕地,多劳多得。

        ……

        一直到陆志尧回家来,苏玉兰才堪堪裁了一半的布,听到开门声,苏玉兰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忙,披了一件外套走出了大门。

        苏玉兰出来便看到了领头的陆志尧,可他身后还跟着大队长和村长。

        陆志尧看着自家婆娘,便说:“大队长和村长说有事跟你商量。”

        苏玉兰连忙迎上前去,“大队长、村长请坐。”

        大队长跟苏玉兰也算是共事过不少的工作了,不知道为

        什么在处理事情不顺的时候,竟然也是想到了她。

        大队长干脆也开门见山了,说:“这次召集生产队的人开会,是为了一件事,不过估计新的举措过于冒进,整个生产队就只有陆老三支持我,剩下的一大半说要考虑,一半反对。所以我就过来瞧瞧,听听你们的想法。”

        这事儿他想过会不顺利,但没想过这么不顺利。

        而且他没想到居然是陆老三支持他,看来分了家后,这两小伙真真改变了不少。

        苏玉兰看大队长和村长已经坐下,也跟着坐在了一旁,看着他:“大队长您继续说。”

        大队长和村长一人一句把关于分田到户的事情说了出来。

        苏玉兰心里的堵住了一股气,此时鼓鼓的,既激动又胆战心惊的,果真是关于分田到户的事情!

        按照大队长和村长的说法,他们胜利生产队没有像别的生产队有其他农产业支撑村民的温饱。

        就像隔壁大队,别人家有果园,还有耕地,隔壁镇的生产队还能耕种些莲藕,养猪场,这些都能保障村民吃饱喝足的产业。而他们生产队这边因为地势的关系,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山都没一座,只有百来亩的水田,还有流经的一条小河,着实难以发展其他农作业。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大队长便开始寻求出路。

        事实证明,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必须要予以纠正,所以大队长提议分田到户,耕地所得除了上交给国家的部分,剩下的全都是自己的,多劳多得。

        苏玉兰不得不佩服大队长的前瞻能力,这个举措无疑是正确的,历史也验证过是可行的。

        大队长抖了抖手上的烟杆子,叹息道:“可惜,大伙儿对此并不是那么的支持。哎,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大家集体劳动惯了,以前有风险大家一起背负,如今这一举措一旦落实大伙儿估计以为自己要被集体抛弃了。”

        以前大家一起劳动,风雨同路,有什么事背后还有公社撑着。

        要是分田到户,意味着要自己负担起这种风险。

        苏玉兰点头:“想落实新举措确实会受到不少的阻力,尤其是一些依赖集体

        劳动带来便利的村民,毕竟不干活就意味着没饭吃。”

        村长附和:“没错,很大一部分投反对票的人就是那些懒虫!”

        大队长点头:“整个大队,除了你们村长和隔壁二村的村长,就只有陆老三同意咱们这个举措,所以我就过来瞧瞧苏知青你是如何想的。”

        不知道为什么,大队长总觉得陆志尧会同意这事,应该是苏玉兰的意见。

        尽管,苏玉兰并没有参加这次的会议。

        但对她的信任是超过生产队里任何一位同志的,而且苏玉兰也是他见过最见多识广的一个人,不论是天文地理,都能头头是道,所以,他相信她。

        苏玉兰听着大队长的话,心里有几分激动,想不到大队长如此信任她,这种念头起来,让她说话更是谨慎,不敢随意评价这事。

        苏玉兰睨向大队长,眼神坚定:“大队长,我是绝对支持您的看法。所谓万事开头难,想要一下子征得所有人同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得先要商量好一些方案和对策,也要先列出咱们生产队如今面对的种种困难,才能更好地应对。”

        大队长点头:“这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这样,咱们现在就开始看看生产队有哪方面的困难,苏知青你负责记录下来。”

        南方回暖比较快,3月中旬就要开始播种了,然后还得翻地,那有得忙碌了,这个事虽然不能一下子就能解决,但是趁着现在过年期间有点空闲,先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

        几个人埋头商量了好一会,最基本问题就是村民怕脱离了集体,担不起风险。再者他们胜利生产队人口众多,难以管理,容易出纰漏。

        再来的问题,就是他们胜利生产队如果一下子要全部人达到分田到户到时候会面临农具紧缺,这都是让农民无法正常耕作的问题。

        还有很多‘反对派’的潜在问题,他们可能会闹,会各种找茬。

        之所以会存在反对派,就是很多人存在着不想积极劳动,有些是无法参加劳动,这些人反对的声音将会是最大的。

        苏玉兰垂眸思考了会,说:“农具问题暂时还是次要的,毕

        竟现在不可能达到每户都同意分田到户。”

        大队长眯着眼睛看向她,眼神疲态尽显,一看就是一连几天没睡好了。

        大队长:“正是如此,所以我才想找到你的,苏知青。”他吸了一口烟,吐息道:“你开办学识班的事情,办的妥妥当当,让不少村民都信服你。我过年这会留意了一下,不少人都过来跟你拜年了,你的威信还是有点说服力的。所以我打算让你们家冲在前面,做一个榜样,当一个示范家庭,证明这个办法是可行的。要征服村民的同意非常难,别说我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队长,就是镇上,县里有指令下来,也不可能人人都会遵守。”

        大队长自嘲一笑:“说不让自个儿买卖,还不是有了黑市。”

        此话一出,整个屋子里都静悄悄的,这个话题几乎算得上是禁忌,尤其大队长还是公社八大员头头的几个人之一。

        沉默了一会,陆志尧便说:“所以大队长的意思是得让他们眼红,让他们主动过来闹?”

        大队长点头:“嗯,这种事情还是得靠自觉,牛不喝水难不成还强按头吗?得等他们自个儿渴了便自动会低下头去喝了。”

        苏玉兰简直想拍手叫好了,只是单单他们一户可能还不够。

        她便问:“除了我家,还有谁家同意的?光靠我们一家说服力可能还不够,要是可以的话,起码得有5,6户以上。”

        而且,还不能是公社的人,不然,会引起争议。

        村长:“这事我……同意,隔壁村的村长也同意。”

        除此之外,好像也找不到其他人了。

        苏玉兰看着他们面露失望神色,便说:“这事我来想办法。”

        有了苏玉兰的这句话,大队长也放心了。

        村长便说:“那我暗中观察村里的同志,看谁冒了点儿苗头,我就去鼓动鼓动。”

        大队长:“行,那我便负责盯着那些闹腾的人,这事儿不能过于张扬。好了,大家都累了,今晚就先到这吧,往后有什么问题再一起商讨。”

        这会儿几个人都已经有点疲态了,村外头除了风声便没有别的声音了,这事儿也不可能一

        两天便解决,但是有了这一次的碰头会议,大家明显对此事有了点信心。

        大队长本就不是个善言的人,不过这会儿却看着苏玉兰郑重说道:“苏知青,这次要拜托你了。要是失败了,我就认了,我李某私底下也会自掏腰包补偿你们家的损失的。”

        春耕比不得夏耕,冒得风险比较大,南方春夏季节雨水多,几场雨水下来说不定就涝水了,所以大队长也十分明白不同意分田到户的同志。

        只不过他们生产队穷了这么久,试试也无妨,说不定会有好结果呢。

        苏玉兰朝他温婉地笑了笑:“大队长言重了,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担着。”

        有了苏玉兰这句话,大队长也就放心了。

        送走大队长和村长后,陆志尧和苏玉兰在被窝里也暂时没有睡意。

        陆志尧从苏玉兰的背后拥著她,长着粗茧的手掌捏着她纤长的手指,埋首在她柔软的长发中。

        外面的风声呼啸,拍打在木窗上发出了一下下啪嗒啪嗒的声音,苏玉兰安静地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热烫的体温让她在这个寒冷的春夜有着盈实的温暖,两人都没有说话,却怀着心事。

        陆志尧用下巴摩挲着她的肩颈,低声道:“夜了,先睡吧。”

        苏玉兰还以为他已经睡了,随后便问:“你还没睡啊?还以为你睡着了。”

        “你没睡。”

        闻言,苏玉兰便转过身去,与陆志尧面对面躺着,两人靠得很近,苏玉兰甚至能感觉的男人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的脸上,痒痒的。男人那漆黑深邃的眼睛近在咫尺,里面藏着无限的柔情。

        苏玉兰便说:“我想让大哥大嫂跟咱们一起耕种。”

        他们一家人只有陆志尧一个是壮劳动力,两个孩子还小,她也干不了多少活,即便陆志尧再能干,最多也就耕种五、六亩地,到时候的成果也不会怎么显著。

        既然陆大哥和陆大嫂都已经分家了,虽然他们一家人现在的处境更适合稳重一些的拿工分,集体分粮食。不过陆大哥陆大嫂也算是勤奋的人,招娣来娣两个虽然算是弱劳动力,实际上却比她还能干,他们一

        家人要是能承包土地,一定不会吃亏的。

        只是,要怎么说服一向性格憨厚的陆老大呢?

        毕竟,现在这个举措,对他们来说确实太过冒进,甚至是倾。左。

        陆志尧看着她,只是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大哥那边我去解决,你去做做大嫂的思想工作。”

        苏玉兰为陆志尧无论任何时候都无条件支持她而感到心房暖暖的,伸出了双手环住了他的脖子,抬起下巴在他唇上印下一吻:“嗯。”

        ……

        苏玉兰是过了两天后才去找陆大嫂的。

        她在跟大队长开完会的第二天便跟陆志尧去了县城看稻谷种,如果要想好收成,优良的稻谷种是必不可少的。

        想不到找了一天,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稻谷品种,虽然比公社购买的谷种要贵一点,但是为了收成好,他们也是咬牙买了。

        买了谷种后,苏玉兰才来找陆大嫂商量耕种的事。

        陆大嫂才刚吃了早饭不久,苏玉兰便来了,看到来人,陆大嫂连忙招呼道:“三婶儿快进快进,外边冷着呢。”

        苏玉兰把卤好的鸭脖鸭脚放到了桌子,说:“卤了点鸭脖,给你们尝尝。”

        陆大嫂一看,忙道:“哎哟,你们留着自己吃便好了,还拿过来干啥呢?”

        苏玉兰:“招娣来娣喜欢吃,拿着吧。”

        陆大嫂也只好收下了,自从分家之后苏玉兰偶尔会过来跟她唠嗑,有时候也会拿点小吃过来。

        陆大嫂招呼人坐下,刚给苏玉兰倒了一碗茶,便听到她说:“大嫂,不如帮你跟我们一起耕种吧。我跟老三已经看好了谷种,要是你们愿意,春耕这一趟,咱们就一起耕种。”

        陆大嫂哪里想到苏玉兰开口就是说这个事。

        其实开完会那晚陆志军回来跟她提了下这事,不过两人的也意见都比较统一,就是他们刚刚分了家,家什儿没有,钱没有,依仗着公社还能吃上几顿饭,要是自己耕种,买得起谷种也买不起肥料,那怎么行?

        苏玉兰看出陆大嫂的迟疑,又说:“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冒进,不过啊你想想以后这田分到手里就是自己的,那田

        地不耕种稻谷的时候你还能自个儿当菜地使,种种菜,种种番薯马铃薯,总比现在的好,你流的汗干的活都是有盼头的。”

        陆大嫂听着苏玉兰这些话,说实话,哪里不心动呢,过日子就是奔着盼头去的,尤其是他们现在,你说过得好一点也不,你说过不去,那倒也没有。

        可是听着苏玉兰说的,土地分到了手里,就是自己的,以后自己勤劳点,说不定还会多劳多得,日子慢慢好起来。

        陆大嫂皱着眉头:“三婶儿,可是你也知道,咱们刚分家,哪里承担得起这样的风险呢?你说……”

        看得出来陆大嫂已经有点动容了,苏玉兰便说:“大嫂,我就是知道你的难处,所以我跟老三商量好了,谷种和肥料由我们出,你跟大哥就跟着我们一起耕种,收成的粮食上交之后剩下的部分我们就按人头分配,绝不会让你们白白付出劳动的。”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陆大嫂已经心动了,便说:“三婶儿,你对咱们真的太好了,我听着也觉得那样的日子才有盼头。只不过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还得等你大哥做主。”

        苏玉兰笑说:“当然,这事儿等让你们夫妇都点头才能成,我也是跟你兜个底。”

        陆大嫂点点头:“我知道你是知道咱们家刚刚分家,日子困难,所以才想拉我们一把的,三婶儿,你一向目光远大,我相信你的。”说着说着,陆大嫂竟红了眼眶:“三婶儿,我知晓的。你对我们的好,我都记在心中的。”

        苏玉兰把头覆在她的手背上,笑道:“大嫂你见外了,咱们一家人,不必客气。”

        陆大嫂醇厚友善,以前对她也挺好的,盖房子那时候帮了他们这么多,半句话都没吭,甚至在入伙那会儿还把一半的人工退了回来,心底是好的。

        苏玉兰现在自己的生活好了起来,不过陆大嫂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如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说不定对未来会更有信心。

        既然陆大嫂这边说服好了,剩下就是陆志军那边了。

        苏玉兰也等了有两天,才等到了陆志军同意分田到户的消息,还是陆大嫂过来告知她的

        。

        村长刚刚跟她说了村里已经有另一户人同意当示范家庭,说是最早盖红砖房的陆建军家。

        苏玉兰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挺高兴的,幸好不是只有她一家奋斗在前线。

        不过大队长还说了不少‘反对派’对分田到户的嫌弃,说什么:一场雨下来颗粒无收谁来负责啊?一个人就那么几亩地要是产量连上交给国家的都不够谁来养俺之类的话。

        苏玉兰听过了也没说话,只是跟村长商量先不管这茬人,还是暗地里观察有点动心的人,最好一条村子能有个几户人家,到时候春耕这趟收成的成果出来了,夏耕他们就求着要分田了。

        村长前脚一走,陆大嫂后脚便来了。

        陆大嫂进门来便直接开门见山,笑了笑:“咱老林刚刚说了,说愿意跟着三婶儿你们耕种。”

        苏玉兰听到这个消息,心头大石放了下来:“大嫂,那敢情好的,你跟大哥对耕田更有经验,有了你们的帮忙,我们更是如虎添翼了。”

        陆大嫂腼腆地笑了笑:“三婶儿这话说的,我就空有一身的蛮力,除了耕地啥都不懂了。比不得你,会写字写文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在这土地面前,我就空有那么点知识了,怎么跟你们比。”

        陆大嫂拉着她的手,笑说:“三婶儿,你就好比那军师,这耕田也是需要知识的,总之你什么都好。你一个城里知识分子,还是夜校老师,要是耕不了地,那就由我们来出力。我能吃苦,一个人耕五六亩地也熬得住。你大哥身子骨虽然不是那么好,不过耕种几亩地也还是能行的。”

        苏玉兰诧异地看着陆大嫂:“大哥身子骨不好?他怎么了?”

        苏玉兰不知道陆志军什么时候落下了病根,以前怎么好像也没见过他生过病,难不成过年那会病了?

        陆大嫂闻言,当即面露难言之色,苏玉兰一看,便问:“是不是大哥病了?你们是不是没钱就一直没去医院看?”

        陆大嫂一听,当即摆摆手:“不是不是,不是那回事,哎,这事儿……”陆大嫂说了一半,突然觉得难以启齿,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来。

        苏玉兰看她这个样子,几乎确定了陆大哥是生病了,但是因为没钱所以没去医院看,熬坏了身体。

        难怪这几天都没瞧见他,是卧病在床了?

        苏玉兰便说:“要是生病了不能拖着,我去给你们拿钱,必须得上医院去。”说完便准备朝房间走去。

        不过却被陆大嫂拉住了,她看苏玉兰这架势,是真的要拿钱出来给陆志军‘看病’了。

        她拉着苏玉兰:“三婶儿,误会了误会了,不是生病。”

        苏玉兰皱眉,回头看她:“那是怎么了?”

        陆大嫂左右看了看,随后把苏玉兰拉进了一个放杂物的房间里,支吾了好一番才说:“你……你大哥他、他阉、阉了。”

        “这事儿,我一直没跟其他人说,太丢人了,你大哥也、也觉得自己……哎,总之,这事儿,你不要跟旁人说……”

        苏玉兰震惊得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陆大嫂:“这……这什么时候的事?”

        要真是发生这么大的事,怎么会没人知道?

        陆大嫂敛了敛眉,叹息道:“就在老三去和田水库那段时间,说起这事,我知道你一直认为咱老大那会儿装病,推了老三出来去帮工。不过这事儿既然也告诉你了,也不怕说起了,那会儿咱老大是真不舒服,不是装病的。三婶儿,希望你能理解咱们。”

        如是说,苏玉兰倒是想起了陆志尧前年被派遣去和田水库帮工,那会儿陆大哥说是身体不适,原身一直以为他是装病的,毕竟一直生龙活虎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就病了,也没见他去医院,就整日里在房间待着。

        原、原来……

        不过,苏玉兰也觉得不对,要真是那样,陆志军是怎么活命的?

        也没见他去过医院啊!

        苏玉兰几番逼问,陆大嫂便不好意思地说起了‘那事’:“三婶儿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之前夭折过一个女儿,一生下来就没了。那会儿我刚生产完,又听到了孩子夭折的消息,情绪太过激动,大出血了。后来娘让我再要个儿子,不过却一直没怀上,我跟老林两人就偷偷去了县里的医院,检查过后医生说是那会儿大出血过后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